正文  假官行騙案:中國人為什麼熱衷當官(二)

章節字數:4121  更新時間:10-05-31 18:51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二

    都說當官好,那麼當官到底有哪些好處,能好到讓外人擠破了腦袋要往裏麵鑽,鑽不進去就是冒充也要過一把官癮呢?

    首先,古代官員的收入很高。

    官員的法定收入由以下幾部分組成:1。工資,包括正俸、職錢、服裝等實實在在的錢物。以清朝中期一個中級官員為例:縣令的年工資為48兩白銀,儒學教授的年工資為50兩白銀,折合成現在貨幣大約在四五萬元之間,已經足夠維持正常的日常生活了。2。免費開銷,包括發的煙茶酒糧薪炭等實物、免費使用驛站和辦公場所等。如果擔任實職,官員還能免費使用官衙,入住富麗堂皇的府邸,幕僚隨從的部分費用也能讓官方買單。元朝之前,朝廷還給官員“授田”,按照級別高低授予數以頃計的良田,解決官員的“吃飯”問題。各級官府都開有官辦的醫館或者配備了醫生,官員可以免費獲得醫療和藥物。這些日常開銷都不是具體的錢財可以衡量的,單單醫療一項就是無底洞,而官員可以免費享用。3。免費勞力。官員能夠任意指使下屬和差役。官員許多非工作事情,比如搬家、過生日、老婆買胭脂、兒子選學校等等,不用他明說,總會有人熱情、主動地提前替他做好。如果雇人來做,這些私人事務會耗費官員不菲的錢財。4。退休工資。官員退休,一般能從朝廷得到一筆退休費,並且領取從退休前工資百分之五十到幾倍不等的退休金。5。不定期的賞賜。皇帝作為大老板,經常會給幹得好的員工發獎金——比如過年、過生日、天下大豐收或者出現祥瑞等等。張三把皇帝伺候高興了,皇帝隨手把書桌上的一幅書法賞給了張三。張三回家仔細一看,竟然是東晉王羲之的真跡,張家一下子就發達了。6。養廉銀收入。清朝雍正朝以後,朝廷考慮到官員“收入偏低”,為了防止官員因為窮困而貪汙腐敗,向官員頒發“養廉銀”。這筆養廉銀遠高於正式工資,比如總督每年養廉銀超過一萬兩,而正式工資不過一百八十兩。有了以上這六項法定收入,一個人從進入官場到死,都不用擔心生活質量問題了。難怪白居易會寫出“月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作閑人”的詩句來了。

    官員還有大量非法定但不算非法的收入。《官場現形記》曾生動描述地方官吏的這類收入:“向來州、縣衙門,凡遇過年、過節以及督、撫、藩、臬、道、府六重上司或有喜慶等事,做屬員的孝敬都有一定數目,什麼缺應該多少,一任任相沿下來,都不敢增減毫分。此外還有上司衙門裏的幕賓,以及什麼監印、文案、文武巡捕,或是年節,或是到任,應得應酬的地方,亦都有一定尺寸。至於門敬、跟敬,更是各種衙門所不能免。另外府考、院考辦差,總督大閱辦差,欽差過境辦差,還有查驛站的委員,查地丁的委員,查錢糧的委員,查監獄的委員,重重疊疊,一時也說他不盡。”

    官場內外的人都很難說清楚官場的非正常收入到底有哪些、有多少,“重重疊疊,一時也說他不盡”。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比如京官有各種各樣的地方孝敬。一個道台離京赴任,京城裏各方麵都要打點到,比如要給各位軍機大臣送百兩告別金,給軍機處的各個辦事人員送幾兩到幾十兩,如此類推,送遍各部委署衙門,沒有一萬兩銀子他這個道台還真離不了京。又比如舉子和新官進京,需要同鄉京官出具身世清白的證明。各省京官就自發組織起來,向同鄉出售證明文書。他們根本就不認識那些小老鄉,也不需要認識他們,隻要留印章在年長者處預備蓋章就可以。同鄉京官定期劃分這筆收入,定期更換掌印的年長者。對於地方官來說,能帶來額外收入的陳規陋習就更多了,單單他們在稅收上做的手腳就夠他們吃好幾輩子了。例如地方征收皇糧官稅,在儲存、運輸的時候難免有損耗,因此朝廷允許各地“酌情”提高一點稅率來彌補這部分損耗。明朝之後,各種賦稅折合成銀兩征收。老百姓交上來的散碎銀子需要官府熔鑄成官銀,由於成色不同和製作有差,難免造成損耗,朝廷也允許各地適當加征銀兩。額外征收的部分,完全由地方官說了算,征多少、用多少、怎麼用都是不違法且缺乏監督的。這就是“耗羨”陋規。清朝中期,各地方稅銀每兩加征四至五錢不等,官糧一石加征二升到一鬥幾升不等,除了彌補正常損耗之外(正常損耗率不會高達百分之四五十的),剩餘銀糧全都進入了州縣官員的私囊,成為包括清官在內整個官場公開的收入。貪婪之徒,往往到任即提高耗羨標準,甚至有加征比例超過正稅本身的。

    各項收入合計,一個官員一年能賺多少呢?一個清朝知府,不貪不占,一年收入穩超一萬兩,而且還能獲得百姓讚譽。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並非虛言。在西部小縣城,典吏(縣領導班子成員)的年收入超過一千兩白銀,一般差役(編製外人員)年收入也在一千兩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呢?北京城的一套平常四合院,售價在二百兩銀子左右,這還算是高房價(京城地段好,買的人非富即貴);南方一畝農田的售價在四五兩銀子之間,這還得是良田。一個典吏如果不吃不喝不應酬,一年下來可以在北京買五套宅院,或在南方置辦百畝良田。

    我們再拿官員的收入和其他行業收入做橫向比較。一個教書先生,一年的館金在十到二十兩銀子之間;一個成功的小商人,順利的話一年能賺到一二百兩銀子。這兩個行業還是社會上賺錢比較多的行業,客棧小二、飯店夥計、通州碼頭搬運漕糧的苦力、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向導可賺不了這麼多錢。光緒年間,美國駐華公使何天爵從天津來北京,雇傭的搬運行李的苦力,走完全程隻討要酬金幾個銅板,而且還自帶幹糧。中國勞動力之廉價,讓何天爵瞠目結舌。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而資源相對匱乏的國家,就業的壓力極大,多數中國人需要為生計而奔波勞累。人人都有趨利本性,本能地擁擠向高收入的行業。如果算上免費醫療、退休工資等隱性收入,官員的收入無疑處於行業金字塔的頂端。如此一比較,中國人完全有理由擠破頭皮、各顯神通去爭奪有限的官場職位了。

    其次,古代官員社會地位高,擁有諸多的特權。

    官員的地位高、特權多,是有目共睹的,“肅靜”“回避”的儀仗在那裏擺著呢。它也可以從假冒官員的騙術中得到反證。騙子行騙往往是借口能夠打通關節、包攬訴訟,有的時候甚至是幫忙給高官傳話。受害者上當受騙背後隱含的邏輯就是:他們相信官員個人能夠決定攸關自身利益的大事,而不是表麵上的官府或者公文。所以他們要巴結相關官員,而官員的特權也體現在這個地方。更神奇的是,騙子迷惑受害者的把戲有的是手裏拿著衙門的公文或者令牌,有的是能夠在官府自由出入,有的是能夠見到相關的辦事官員,有的則僅僅是穿戴舉止像官員。受害者就憑這些對騙子深信不疑,官員的“特殊能量”從中可見一斑。

    如果一定要列舉官員的特權,隻要列舉兩項,就能讓平民百姓嫉妒得兩眼發光。第一,古代官員有通暢的升遷機製。比如宋朝對文官三年一“磨勘”,武職官員四年一“磨勘”,也就是考核你這個人的德能勤智勞,沒有大錯都給考核通過,一通過就可以升官,升官後各種待遇跟著水漲船高。到明清時期,定期考核就是走走過場而已,人人皆大歡喜,有人被考評為不盡忠職守反而成了咄咄怪事。熬了三五年,古代官員就能升一級,沒有實職授予他也有更高的待遇等著他;其他哪個行業能保證一個從業者短時間內一路升遷呢?

    第二,古代官員能夠解決子孫就業問題。朝廷允許官宦子孫接班做官,負責給官員家人安排工作,也就是“蔭補”製度。一定級別的官員的近親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不用考核,不用競爭進入官場。皇帝過生日,或者聽到某個官員退休、死亡,往往會大發龍恩,授予官員子弟官爵。各朝還有世襲的官職,用來報答官員的功績或者交換他們手中的權力。比如大名鼎鼎的司馬光、戚繼光就出生在世襲官宦家庭,一到年紀就能當官。

    為什麼年輕人蜂擁而上,去擠官場的獨木橋?這就好像買賣“期權”一樣。雖然進入之後隻是底層小官僚,但隻要沒有謀反叛逆、攻擊領導的行為,都會定期得到提拔。穿上官服的那一天,絕大多數的年輕官員都能看到購得的權力期權的日後收益。這個投資收益既高又幾乎沒有風險,而且還可以惠及子孫。

    最後,古代官員職位穩定,進入官場等於捧得了一個鐵飯碗。任命官員容易,裁撤官員困難。不信,你試試。正式編製的官員,比如縣令、知府、巡撫和給皇上端盤子的太監,你能裁撤掉哪一個?就是編製之外的、吃衙門飯的大大小小的胥吏、差役等人也裁撤不了,“一個都不能少”。

    農民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即位不久,驚奇地發現自己竟然要給許多並不在員工名冊裏的“閑人”發工資,大發雷霆。比如朱元璋發現衙門裏的役吏皂隸,依附官威,不務正業,一意害民,僅鬆江府就有1350名“編外官吏”,蘇州府有1521名。朱元璋痛心地看到自己精挑細選雇傭的官員們坐上位子後,一心享受政府的陽光,另外雇傭了大批幕僚衙役胥吏來辦事,把繁雜的政務都推給他們。而這些編外的臨時工坐穩位置之後,接著雇傭“二等臨時工”,把髒活累活又推給他們做,坐享其成。這樣,政府機構越來越龐雜,吃衙門飯的人越來越多。“若必欲搜索其盡,每府不下二千人。”編製外人員和編製內官員的比例是多少呢?道光年間四川巴縣吃衙役飯的約有七千人,而朝廷給該縣額定的官吏編製是七十個,也就是說幫閑之人和法定官吏的比例是100:1。後來,朱元璋雷厲風行,專門治理官僚隊伍膨脹問題,抓編製抓透明度,規定各省、府、州、縣衙門都要把皂隸差役的名額張榜公告,“除榜上有名外,餘有假以衙門名色,稱皂隸、稱簿書者,諸人擒拿赴京”。在他統治時期,明朝的官員編製控製得比較嚴格,也發生過百姓將狐假虎威的“官場臨時工”扭送朝廷的事件,但他

    一死,製度就廢弛了,明朝成為了官場最腐敗的朝代之一。

    嘉靖皇帝即位時,內閣首輔楊廷和借新皇帝登基之際,用登基詔書的形式裁撤編製外人員14。87萬人,僅口糧一項每年就可為朝廷節省漕糧153。2萬石。應該說這是一件對國家有利的事情,但對楊廷和個人極其不利。此後楊廷和上下班都要由嘉靖皇帝特旨派遣的上百名禁軍團團護衛,否則就有生命危險。因為遭到裁撤的人都是花了各種成本混入官僚隊伍的,將生計都寄托在上麵了,楊廷和砸了他們的飯碗,他們哪能善罷甘休,還不把楊廷和視作頭號仇敵,必欲除之而後快。找七大姑八大姨向楊廷和施加壓力、扛出老爸老媽到楊家上吊抹脖子、破壞楊廷和的轎子給他的馬下毒,這都算是輕的。被裁撤掉的人整楊廷和的黑材料送到嘉靖皇帝的案頭,甚至朝楊家射箭、埋伏在楊廷和上朝的必經之路旁行刺。考慮到這些危險因素,嘉靖皇帝調動禁軍給楊廷和保駕護航就可以理解了。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