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瘦豬集  新年、哀思及東河的墳台

章節字數:1426  更新時間:08-09-18 23:20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年年難過年年過。年假伊始,我回到裏村,村落照舊那樣的蕭索。殘雪浚染了鄉野的枯褐,寒風賤賣刺骨的顫抖。原是要過年了,卻無半點的歡樂。我並不熱心煙花流於天際,又懶怠醉情於年酒的應酬。過年於我,純粹是一種孤介的折磨。雖是無債一身輕,卻倍感年關難過。想是心債來愁,擾了那萬家歡樂到心頭的喜形於色。閑來無事,猶感度日如年,照例又尋著先時的印跡,去了東河的塋台。

    每年清明,我必去東河的塋台,那裏住著我仙逝的祖父母。祖母在時,與她一起到塋台祭掃,她還隱約指給我這是曾祖父母的墳台,這是伯祖父母的墳台。想是歲月送給我的忘卻,抑或亂草遮掩了舊墳的萍蹤,如今我早已辨識不清哪一方是坐享著我先人的風水寶地了。隻有我的祖父母,尚留著一塊白玉石的墓碑,碑銘已經斑駁,隻是依稀可辨,這裏躺著的就是我的祖父母。

    本是過年喜慶,原該忌諱到墳頭寄托哀思,這樣的做法是有些煞年節的風景。但一回到裏村我又止不住地緬懷起我的祖父母,想去看一看他們,憶一憶久違的音容。我已離開裏村十餘年,每年也隻是在清明踏青的時節才能到東河來例行公事似的拜祭一下沉眠不起的先祖。有時還累於公務而往往錯過清明的空閑,單剩下懷念的失落和惋惜的悲痛。

    對於祖父母,心甘路途遙遠,巴巴地看一眼高聳的墳台也感到一種莫名的慰藉。我沒有燒紙,也沒有鋪張奠禮,隻需要專注地望一眼,我看到祖父母,讓天國的二老也能看到我,雖然陰陽永隔,而分外安心。借光天白日壯膽,我又緩步穿梭於東河的墳落。想看一看這一方淨土,到底安居著裏村哪些先民遺老?

    最東的一排的三個墳台卻也是我的先族,喜柏檜之節氣,想是他們的後人並不懶惰,墳台照料的格外蒼翠。東進第一個是我父親的大堂兄,我曾祖父的長孫。他沒有後嗣,隻是領養我的堂伯父的一個兒子過繼香火,尚好大伯母還健在,隻是多年未敘天倫,總不親切。第二座安享著二堂伯父。他倒是個和藹的長者,可惜天不假人壽,八十未到,便撒手人寰了。他的兒子最沒有孝道,老母親八十有六了,養在車庫裏頭,總不許進家門,忤逆太過,與爾同入族譜是為一種恥辱。第三座與第二座之間尚留著四五見方的一塊空地,想是留給我三伯父的福地,他老人家幸好還健朗,不然日子也是拮據,兩個兒子隻顧自己養活,原也怪他自己慳吝,沒個家長的榜樣,為老不尊,做大不稱,即便他的親嬸嬸一命嗚呼了,他也不肯生時臨別話幾句,死時扶一扶七尺棺。第三座是我的四伯父,墓碑上的照片讓我想起了他生前的模樣,一個清臒而又矍鑠的老者。進一層有七八棵雜木擋住,我看不真切墓誌,想是父親的伯父母的墳座。

    舊年的殘雪並未化卻,那些低矮的墳落便無從識起。一心想找一下早年夭折的我的姑母,尋來尋去並沒有找見。倒是最南端的一座新墳又勾起了我往時的回憶。這是我小時啟蒙的老師。還記得他一次家訪時寫在我的黑板上的兩句筆力遒勁的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贈我情。”正是這兩句詩才讓我立誌學寫隸書,才讓我提起了寫好粉筆字的興趣,讓我終身受益無窮。可謂“一詩之師”。可惜人生如斯,幾年未見,不期在這裏相遇,不免歎歎。

    拜瞻完這些碑銘,已過午錯了。緊一腳慢一腳折返回裏村的老家,心裏不免有一絲空蕩蕩,虧我還不是十分的蒼老,竟有這如許多的司馬牛之歎,想來老時,再是這樣的時節,再到東河來故地重祭,又會有如何的慨歎?我竟不知,抿爾一笑,我也許是多慮了吧。

    又回憶起李白的詩來: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這或許就算是見景生情吧!不知明年是否還會如此,一見到鄉野的曠達,又回憶起陳年的舊事來呢?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