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瘦豬集  漫談越劇的流派

章節字數:3513  更新時間:08-09-18 23:24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漫談越劇的流派

    越劇是我國第二大劇種——柔婉動聽,流派紛呈。越劇流派的數量僅次於京劇,但是越劇的流派主要擁擠在小生、花旦兩個行當,老生、老旦、花臉、小醜等流派十分薄弱。越劇流派是越劇演員表演藝術的總和,是舞台實踐得到觀眾、同行廣泛認可的產物。它包括劇目、角色、唱腔、做功等多種藝術因素,集中體現在所塑造的典型藝術形象之中。其中,唱腔所具有的獨創性最強,特點最突出,影響也最大。因此,人們稱之為流派唱腔。譬如:範瑞娟在《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山伯臨終·母親帶回英台信”的弦下調唱腔、張桂鳳在《二堂放子》中“華山上聖母是兒的娘親”的二凡唱腔都是觀眾膾炙人口、耳熟能詳的唱段。越劇流派的唱腔由曲調和唱法兩大部分組成。在曲調的組織運用上,各派都有與眾不同的手法和技巧,通過旋律、節奏以及板眼的變化,形成各自的基本風格。特別是起調、落調、句間、句尾的拖腔,以及旋律上不斷反複、變化的特征樂彙和慣用音調等,更是體現各流派唱腔藝術特點的核心和關鍵。譬如徐天紅的“抖抖腔”、戚亞仙樸素沉鬱的“悲腔”、張雲霞華彩多姿的“京昆腔”等等。在演唱方法上,則大都集中在唱字、唱聲、唱情等方麵顯示自己的獨特個性,通過發聲、音色以及潤腔裝飾的變化,形成不同的韻味美。有些細微之處,還包括著不少為曲譜難以包容,也無法詳盡記錄的特殊演唱形態,卻更能體現各流派唱腔的不同色彩。譬如竺水招在《柳毅傳書·惜別》“柳毅無情不知愛”唱段中在“知與愛”之間有個畫龍點睛的停頓,往往能與觀眾形成意想不到的演出共鳴,這是演員與觀眾的默契,是彰顯唱腔特色的一個標誌。一個劇種,流派唱腔越豐富,它的生命力就越強,劇種也就越繁榮、越成熟,表演範圍也越廣。譬如京劇的梅、尚、程、荀,梅派擅演大家閨秀,尚派擅演豪爽巾幗,程派擅演悲怨少婦,荀派擅演小家碧玉,極大地豐富和拓展了旦角流派的表演體係。

    至今為止,越劇界廣泛認可的流派有袁雪芬創立的“袁派”、尹桂芳創立的“尹派”、範瑞娟創立的“範派”、傅全香創立的“傅派”、徐玉蘭創立的“徐派”、張桂鳳創立的“張派”、戚雅仙創立的“戚派”、王文娟創立的“王派”、陸錦花創立的“陸派”、畢春芳創立的“畢派”、張雲霞創立的“張派”、呂瑞英創立的“呂派”、金采鳳創立的“金派”等13個,按時間先後分為第一代流派和第二代流派。這些流派是越劇的基石,許多越劇專業網站、書刊都有詳細的介紹。譬如“袁派”的淳樸委婉、“尹派”的醇厚雋永、“範派”的穩健軒昂、“傅派”的綺麗圓美、“徐派”的高亢華彩、“張派”的剛健質樸、“戚派”的樸實真摯、“王派”的平易質樸、“呂派”的昂揚明亮、“金派”的委婉流暢、“陸派”的清新明亮、“張派”的柔和甜潤、“畢派”的飄逸鬆弛等等。

    然而,除了這些流派以後,一些越劇愛好者經常提到“竺派(生旦)”(竺水招創立)、“吳派(老生)”(吳小樓創立)、“徐派(老生)”(徐天紅創立)、“商派(老生)”(商芳臣創立)、“周派(老旦)”(周寶奎創立)、“張派(小醜)”(張小巧創立)、“金派(老旦)”(金豔芳創立)等等,其中竺水招、吳小樓、徐天紅都是“越劇十姐妹”成員。這些流派之所以沒有與前麵13個流派羅列在一起見諸相關資料的最大原因是“沒有得到專家的認可”。首先,我們看一下流派產生的條件,一般來說一個流派產生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麵:

    (1)師出有名:也就是說任何一個流派,它都是有師承的。譬如“戚派”是從“袁派”脫胎而來;“袁派”是在王杏花唱腔基礎上演繹而來的;

    (2)獨創劇目: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傳統改良,就是把一些傳統老戲,學來的劇目經過千錘百煉,精心加工,最後成為他的流派劇目,跟過去的傳統老戲有很大的發展變化。比如說範瑞娟先生演的《梁山伯與祝英台》、金采風先生演的《碧玉簪》。二是編演新戲,編演新戲必定是符合他自己的特長,發揮他特點的。在新戲裏邊,他就如魚得水,能夠把他個人的藝術才華、特長盡情地展現,這樣也形成了他的代表劇目。比如竺水招、商芳臣合演的《柳毅傳書》、王文娟出演的《紅樓夢》等等。這些戲,都是由演員獨創,它帶有演員的藝術個性的特色,所以就形成了他獨創的代表劇目。

    (3)獨特風格:藝術風格應該是渾然一體的,體現在他的唱念做打之中。在不同的劇目裏麵,既能夠活靈活現地表現人物的個性,同時也要滲透流派的藝術共性,所以它是人物的藝術個性與流派的藝術共性的一個矛盾統一體。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意識,可以分為三個層次。初級階段是練功意識,就是把他從老師那兒學來的技巧功夫在台上展現;第二個階段叫演戲意識,也就是開竅,要從人物出發把人物演活,演得能夠傳神,這是我們進入了中級階段;第三個階段是獨創意識,就是說要善於把自己的藝術風格和所扮演的角色融為一體,把二者藝我交融,在這個境界上才能出現流派。譬如陸錦花在《情探》中飾演的王魁,並不是一開始就對敫桂英棄之不顧,而是通過張行簡的遊說,矛盾、猶豫,權衡再三,才逐步嫌貧愛富,這符合人物的心路曆程,讓人看來就像發生在身邊的真人真事一樣。

    (4)廣泛認可:流派既不是自封的,也不是欽定的,而是廣大觀眾和內行一致公認的。這其中包括兩種現象,一種是在演員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他的流派,比如說徐玉蘭、傅全香、尹桂芳,這些流派在他們活著的時候,就已經被社會所公認。其次是他活著的時候,並沒有人稱他為某派,而是死後,很多人仿效他,甚至追隨他,形成了他的自己的流派。這兩種情況都存在。不論哪一種情況,衡量的標準就是要促進和推動戲曲藝術的繁榮發展,如果一個流派它萎縮了,甚至停滯不前了,不能促進戲曲的發展了,甚至於阻礙戲曲的發展了,那麼這個流派就隻會消亡。所以,流派也有一個消整的過程。前文提到的“竺派”、“吳派”、“徐派”、“商派”、“周派”、“金派”、“張派”等,在觀眾中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為廣大觀眾所熟識,在內行中又相互借鑒和臨摹,並被許多愛好者學習和練唱,得到了廣泛認可。

    (5)傳承革新:流派要流動,要向下傳。這個傳有兩個含義。一是作為流派的創始人,在他生前不斷地進行創新,不斷地進行發展,我們看到很多流派在他青年、中年、晚年時期,他的藝術是不斷發展的。二是他的傳人也要進行不斷地發展,與時俱進。隨著時代審美需求的發展而發展。流派既要衣缽真傳,也要發展。這就把繼承革新和發展兩者辯證地結合起來。流派的傳人裏應該說有的很像老師,能夠把老師的藝術做到神似逼真,譬如竺派傳人竺小招。但還有一種,我覺得更為難得,就是在繼承先輩流派的同時又能夠加以發展,形成他自己的風格甚至形成自己的流派,脫穎而出,比如呂瑞英先生,師承袁派,最後形成自己的呂派。這個過程就是說明他在繼承中,不斷發展,所以我們說戲曲的流派要流動,既要衣缽真傳,又要革新發展。

    參照以上五個基本條件,我們應該為這些流派正名,這些流派的享譽度、普及度都已經達到成為一派的標準。“竺派”、“吳派”、“徐派”、“商派”、“周派”、“金派”、“張派”他們都師承有自,又有自己的代表曲目,如“竺派”的《柳毅傳書》《桃花扇》、“吳派”的《淒涼遼宮月》《則天皇帝》、“徐派”的《明月重圓夜》《琵琶記》、“商派”的《南冠草》《柳毅傳書》、“周派”的《碧玉簪》《紅樓夢》、“金派”的《珍珠塔》《彩樓記》、“張派”的《雙獅寶圖》《春草》等等。但是,由於越劇曆來重生旦、輕淨醜,導致以老生、老旦、小醜擔綱的劇目異常稀少,這些行當一直處於配角地位,我們隻有從為數不多的劇目的零星唱段中搜集他們的唱腔素材。但其中不乏精品之作,如“竺派”的“借花獻佛敬一杯”唱段、“吳派”的“狀元公不要太書呆”唱段、“徐派”的“一見女兒如此樣”唱段、“周派”的“手心手背都是肉”唱段、“金派”的“東花廳到西花廳”唱段、“商派”的“有故人來自洞庭對我告”、“張派”的“儂官居極品爵祿享”等等。此外,這些藝術大家在長期地舞台實踐中形成了獨特的表演風格,在觀眾中被廣泛認可。如竺水招先生被尊為“越劇西施”、吳小樓先生被尊為“越劇金少山”、周寶奎先生被尊為“老旦王”、金豔芳先生被尊為“越劇芙蓉草”、張小巧先生被尊為“挑梁小醜”等等。這些流派有觀眾、有傳人、有口碑,對促進流派和越劇繁榮有特定作用。

    大力提倡和豐富越劇的流派唱腔是越劇自身發展的需要。一個劇種如果行當不全,就不能稱之為大劇種,越劇在健全行當的道路上還大有可為。對於一些已經符合流派條件的越劇藝術家和藝術精品,我們應該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加以整理和挖掘。一方麵讓這些流派藝術能夠在後人的舞台實踐中常青,不至於留下消亡的遺憾;另一方麵,可以帶動越劇健康全麵的發展,躋身全國性大劇種的行列,形成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流派行當,極大提升越劇的地位和品位。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