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古絕今一樵夫——慧能大師傳

熱門小說

正文  第二十一章在水一方D

章節字數:2578  更新時間:24-02-22 09:11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九十三。我聞如是

    文字有載,千年何遠;

    音訊詳知,萬裏何遙。

    輕展阿含拳拳“如是我聞”,一下便將棲寂更慧能帶入了與釋迦摩尼同在時空仿佛一切還親曆親聞……

    古印度紛爭時期迦毗羅衛國太子悉達多出家經曆、求法過程、悟道旨趣、傳法誌意……四阿含如錄記敘,把一個文武雙全、智慧過人、世事通達、心思慎密、目標遠大、誌意堅軔更襟懷恢弘大慈大悲世間聖哲形象,展現得栩栩如生。

    四諦、五蘊、六識、七覺支、八正道等等佛法教義,無外歸結“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1)身心著落。

    佛於之百轉千回論證、例說等等,惟盡心力拯困境日深世間、開悟煩惱日盛世人、解脫沉重日漸生命罷了。

    而佛那天上地下物類遍周萬劫萬修,不僅隨人隨緣隨機方便說法,是不是更人百年視野、千年心欲、萬年襟懷所望所存、所托所寄?

    ——“雲何為佛,曆劫求選擇,究竟生死際。”(2)

    人,總渴望自己生活的天地一切盡善盡美,因此麵對渾濁世間、複雜人心,念即是劫、劫即是念,之中善惡、真假、美醜等等人不僅裏外都要有所抉擇,生死更一切問題根本。

    所以,人修佛成佛,是不是就是一種完滿世界、成就生命終極探求更實實取舍。而那所謂萬千輪回、人天遍周曆程更當下生命,是不是惟生死徹悟,才會有百年全新之始及究竟得顯之機?

    ——“我以不放逸故,自至正覺,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3)

    人之為人,天生就有求真、向善、唯美本性。

    其中微妙所別,或隻在人能否管住一己無始貪欲和一時一事怯懦及由此假醜惡心行百變而已。因此,那世間上善,是不是便多在人麵貪欲和怯懦而不自我放任更內裏自勝?

    當然,佛之為佛,世尊之為世尊,是不是就在為了這個真假、善惡、美醜始終糾纏且有時還真不敵假、善不勝惡、美不及醜混濁世間竭盡心力“增益諸天眾,減損阿須輪”(4)了。

    所以,在這個人迷世迷時代,我們芸芸眾生有時還真需世間解的天人師來引導並鼓舞人善良之為、教誡人醜陋之生、阻斷人罪惡之行吧?

    或也正因為如此,世尊一生不僅諄諄說法,且在有遇、有知、有聞惡行猖獗時候,還會毫不猶豫挺身而出,力踐力行。

    《增壹阿含》記載,

    某年某月某日“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尓時,眾多比丘白世尊言:

    ”……有賊名鴦掘魔,為人凶暴,無有慈心,殺於一切眾生……人亡國虛,皆由此人,又取人指為華鬘……”

    爾時,世尊聞彼比丘語已,即從座起,默然而行。

    是時,世尊尋到彼所,諸有取薪、負草、犁作之人,及牧牛羊者,見世尊詣彼道,各白佛言:

    ”沙門!沙門!勿從彼道,所以然者……集十人……五十人者,猶不得過,盡為鴦掘魔所擒獲……”

    世尊雖聞此語,故進不住。

    爾時,鴦掘魔母持食詣鴦掘魔所……

    是時,鴦掘魔便作是念:

    吾指鬘為充數乎?

    複為重數,唯少一指,是時便作是念:

    ”我師有教,若能害母者,必當生天……”

    是時,鴦掘魔聞佛音響,歡喜踴躍,不能自勝,便作是語:

    ”我師亦有教而敕我曰:”設汝能害母,並殺沙門瞿曇者,必生天上……”

    是時,鴦掘魔語母曰:

    ”母,暫且住!我先取沙門瞿曇殺……”即拔腰劍,往逆世尊……”(5)

    麵對如此喪心病狂世間惡魔,世尊在與周旋之中,力說巧說善惡果報終將其良知喚醒。

    “是時,鴦掘魔即前白佛言:

    ”世尊,唯願作沙門!”……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

    ”汝今已剃頭,

    除結亦當爾,

    結滅成大果,

    無複愁與苦。”

    是時,鴦掘魔聞此語已,即時諸塵垢盡,得法眼淨……

    爾時,鴦掘魔作阿練若,著五衲衣,到時持缽家家乞食,周而複始,著補衲弊壞之衣,極為粗醜,亦複露坐,不覆形體。

    是時,鴦掘魔在閑靜處,自修其行,所以族姓子,出家學道者,欲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複受胎,如實知之時,鴦掘魔便成羅漢,六通清徹,無有塵垢,已成阿羅漢。”(6)

    世間惡魔鴦掘魔放下屠刀,一念勝己天人之妄念念之時之中,不僅本性複明,更諸罪消融立得生命正果,況向善芸芸眾生,向道有心之人?

    所以,太子得道初轉法輪,曾經的五位侍從,麵對放棄苦行主人雖有不屑且更多懷疑,但在世尊“汝等當知,此有四諦”(7)開示之中,人當下便了然了生命本相及人生究竟,故此“是時,五比丘成阿羅漢。”(8)

    所以,外道“優毗迦葉……及五百弟子,江迦葉及三百弟子,伽夷迦葉……二百弟子……世尊以三事教化……千比丘盡成阿羅漢。”(9)

    所以,“屍婆羅年向二十,……白世尊言:”唯願所許得在道次。”

    是時,世尊便聽許使作沙門,未經幾日,便成阿羅漢,六通清徹,具八解脫……

    是時,五百童子前白佛言:”唯願世尊聽作沙門。”

    世尊默然可之,出家未經幾日,便成阿羅漢。”(10)……

    佛陀時代,人聞佛言,或聞其弟子憶佛片言片語而有悟生命得成正果者無計其數,其間其中,何有三大阿僧祗劫,更何來漫漫次第階梯?

    諸行無常意到則“梵行已立”,

    諸法無我心到則“所作已辦”,

    內裏“如實知之”由此截斷因緣“自證”(11)萬法空寂一念念念之時之中,便是世間清淨之域,即達凡人涅槃之地。

    此阿含我聞如是夏去春來時光飛逝裏,棲寂因此讀得興味盎然,慧能因此聽得時而茅塞頓開,時而也迷惑不解——

    得佛何謂“不生則不死”?(12)

    成就何謂“此滅最為樂”?(13)

    此岸彼岸,我身何身,我滅何滅,更何為最後得我我得生死身滅之究竟?

    而那無常無我所求“最後生,最後形”(14)以盡苦際有“得最後我”(15)的最終成就,難道就惟落一切寂滅?

    是的,我存在、我寂滅。

    那“此岸者身也,彼岸者身滅也”(16)裏的“自知不受後有”(17)正如己鎪兄所言,乃原始佛法所趣寂滅涅槃之要義。

    但佛之成佛裏的佛法所立、佛法所行,又何關寂滅、何來寂滅?

    那所謂徹悟生命截斷因緣有“得最後我”的人最終不苦不空,又何謂寂滅……

    ———(1)。《增壹阿含經上。卷第一。序品第一》;(2)。《雜阿含經上。五陰誦第一卷第四。100—101》;(3)。《長阿含經。第一分卷第四。行經第二後》;(4)。《長阿含經。第二分卷第十。一四》;(5。6)。《增壹阿含經下。卷第三十一》;(7。8)。《增壹阿含經上。卷第十四》;(9)。《增壹阿含經上。卷第十五》;(10)。《增壹阿含經上。卷第二十五》;(11)。《雜阿含經上。五陰誦第一。卷第一。一》;(12。13)。《增壹阿含經上。卷第二十四》;(14。15)《中阿含經上。第二一日誦。卷第十四。六八。大善見王經第四》;(16)。《增壹阿含經下。卷第三十八。馬血天子問八政品第四十三之一。三八二》;(17)。《雜阿含經中。道品誦第四。卷第三十。八五二》;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