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5442 更新時間:08-01-13 22:09
所謂的對與錯,所謂的好與壞,所謂的城府和天真實際上都必須放在一個環境一個時代中來看待。
而對於一個人的評價我們很難用善和惡來區別,因為人沒有真正的善惡區別。
—————題記
話說紅樓夢,其真正的主心骨莫不是寶玉、黛玉和寶釵。他們之間的糾紛,他們之間的情愛,都一直讓我們這麼愛紅樓夢的人津津樂道。因此,這麼多的時間,依舊有著批林讚薛,以及厭釵愛黛。
但是今天,我想以一個旁觀者來看待他們三個人。我隻是以我的角度去看待他們三個人的糾葛和點點起伏。在這裏,無關曹先生,隻有人物。
記黛玉
不得不說的是,黛玉真的是一個很獨特的女子:孤傲卻又善良,自尊卻又自卑,聰慧卻又固執,脫俗卻又陷俗。或許就是太過的矛盾,造就了她最後的命運。
話說黛玉的自卑,因為她從小就無母在身邊,進入府後又沒有真正的親情。當然賈府的賈母可以算是她的親人,但是這不能算真正的親情,隻因權情高於親情。因此黛玉依舊得不到真正的關懷和嗬護以及為她著想的情感。麵對這樣的情況,一個如此聰明的女子也任是自卑了起來。在文中一段寫賈母為薛寶釵慶祝生辰,史湘雲說她像戲台上的小旦,眾人都笑著附和,她本來也是可以一笑付之的,但她卻敏感地覺得,這樣的拿她和“戲子”相比,是一種帶有輕蔑意味的“取笑”,因此大為不滿,不禁怒形於色。這一幕常常被人拿來說黛玉的自尊有多麼的高,但是有時候自尊越高的人也是最容易自卑的人。還有一回,夜晚她叫怡紅院的門,晴雯偏偏沒聽出她的聲音,拒不開門,並說是寶玉說的不得任何人進來。把黛玉氣得怔在門外,想發作,但心一頓:“雖說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樣,到底是客邊。如今父母雙亡,無依無靠……”此處更能看出了黛玉埋在心裏的自卑情感。還有就是是她沒有寶釵的權貴,至此黛玉的自卑感流露無遺。
而就愛情來說,人人都說,黛玉是可悲的。但就我看來,黛玉的可悲不可悲要看是那些方麵的。如果從單純的愛和被愛方麵來說,她不可悲。因為比起賈府裏的女子,比那時候的女子,她是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在那個封建的時候,能有多少人遇到自己真正喜歡的人?這或許也是因為她敢於追隨自己的愛情。敢於直麵的對寶玉撒嬌,敢於直麵的對於寶玉“花心”給與諷刺。可如果從愛情帶給她的影響來說,她是可悲的,因為她毀就毀在情愛中。因情脫俗,也因情陷俗。因為這樣的愛寶玉,所以就不允許寶玉和別的女孩子有過密的接觸。生怕因為這些女孩寶玉就思遷了,卻絲毫不顧及寶玉“愛博心勞”的本性。這樣的她又何曾不是困於情中難自拔?弄得最後隻能“焚稿”、“絕粒”,卻依舊改變不了自己和寶玉的分離。
但是,在讀黛玉的時候,我們都不能忽視的是她的才情和聰慧。在碩大的賈府裏,論才情,能和黛玉比的也隻有寶釵了。“嬌羞默默同誰訴”,“滿紙自憐題素願,片言誰解訴秋心?”這就或許是為什麼讀者總是將她們比在一起的部分原因了。我記得,在書中有過這麼一回:黛玉對賈寶玉說:“你能一目十行,我就不能過目成誦?”這裏就可以看出了黛玉的聰敏才情。還有一回書中寫到寶玉去看寶釵,正在一個“識金鎖”,一個“認通靈”,不期黛玉已搖搖擺擺的進來,一見寶玉,便笑道:“哎喲!我來的不巧了!”寶釵笑問“這是怎麼說?”黛玉道:“早知他來,我就不來了。”寶釵又問“這是什麼意思?”黛玉道:“什麼意思呢,來呢一齊來,不來一個也不來;今兒他來;明兒我來,間錯開了來,豈不天天有人來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熱鬧。”當寶玉聽寶釵說吃冷酒對身體有害而放下酒杯時,正巧雪雁送手爐來,黛玉又一語雙關地說:“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裏就冷死我了呢!”雪雁說是紫鵑叫送來的,她馬上又說:“也虧了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麼他說了你就依,比聖旨還快呢!”聰敏的黛玉,把她的妒意表達得多麼鋒利而又含蓄,機帶雙敲而又點滴不漏。
除此之外,黛玉還真是個孩子心的人。時而尖酸刻薄,小氣萬分,愛攀比。連麵對小小幾枝宮花,都要斤斤計較,非得比出個勢利不可。在元妃省親的節骨眼上,她卻是“攀高”、“邀寵”表現得最為積極的一人。書中有一回寫到“一日她臥病在床,聽到園子裏的老婆子罵人,實則是罵她的外孫女兒,黛玉卻認為是在罵己,竟氣得昏厥過去。”別人開一句玩笑,她認為是對自己的輕侮。可是,時而呢,又善良純真,大方謙和。她對待紫鵑,親如姐妹,情同骨肉。對待下人從來沒有耍過威風,沒有說過一句惡言惡語。寶玉說:她對晴雯是極好的;每次賽詩,她總是推崇別人寫的好,從不計較高低;與湘雲聯句時,每當湘雲說出佳句,她總是“起身叫妙”,甚至說:“我竟要擱筆了!”在香菱向黛玉請教,黛玉熱誠相接,給香菱講解詩的作法和要求,還把自己的詩集珍本借給香菱,並圈定閱讀篇目,批改她的習作,堪稱“誨人不倦”。這樣的一個女孩,又怎麼能叫人不愛不憐?也正因為了她的處處雙麵性,使得許多人總是隻看其一不看其二也。
而說道黛玉的叛逆,也隻因她所處在的社會是一個封建的王朝,所以她當時這樣的性格隻能夠“依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依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可是,這並不是代表了她的叛逆。黛玉給我的感覺是很清楚的知道未來和周邊的命運,但是卻如一個孩子一樣固執的不會去適應她。因此才會“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也因為她是這樣一女子,所以最後也隻能“天盡頭,何處有香丘?”
記寶玉
王夫人口中的“孽根禍胎”、“混世魔王”;封建社會眼中的叛逆者;賈母手中的珍寶;黛玉寶釵眼中的情人。幾多重身份在一身的賈寶玉,也和黛玉、寶釵一樣是個雙重的人。
曾經和朋友開過玩笑,說這曹先生將寶玉的名字起的妙哉。你看,寶玉寶玉,莫不是寶釵的名字中的寶,黛玉名字裏的玉字合二為一的?所以,也就造就了他們三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先說寶玉這個人吧,熱愛女性、尊重女性、崇拜女性,這是他最突出的特征。在他七八歲的時候說過“女兒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骨肉”。後來書中又寫他這樣的想法:“凡山川日月之精秀隻鍾於女兒,須眉男子不過是些渣滓濁沫而已。”在一個大家族的生活的寶玉怎會講說這種驚世之言?其原有,實則是有根據的。因為在寶玉從小就是生長在女性的周圍;其二,則是因為他所接觸的女性,又都是鍾靈慧秀,各具特點;其三,沒有被真正的社會所壓迫,又沒有和那些官府朝野打過深厚的交道,基本生活在個較幹淨的環境中;其四,那些丫鬟、奶娘哪個不是低下、善良的人?所以麵對這樣的生長背景,怎麼能不讓一個小少爺變成對女性尊重又神往的人?可是我們不能忽略的是,在這個前提下,還有一個關鍵,那就是其本人的思想轉變。在初期,寶玉也曾經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風,如攆茜雪、踢襲人、訓晴雯等等。但是隨著遭到父親的毒打事件之後,使得他對女性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這個才是重心所在。
所說的叛逆,實際上也是不一蹴而就。他從小就生活在那個帶著腐敗氣息的環境中,又因為身份的關係不可避免的接觸了一些貴族子弟在那個時代所應有的惡習和觀念。但是隨著他自己的成長,隨著賈雨村等一係列重大事件給與他的刺激,隨著黛玉和寶釵對他的影響,使得他不可避免的在思想上成熟了起來,也使得他漸漸的變成了人們說的“叛逆”,“孽子”。但是,我從不認為,這個就是“叛逆”。縱觀寶玉一生,他生活在及其富貴的賈府,他有雄厚的家世,他有聰穎的智慧。但是,也恰恰是這個家世,是這份聰慧,使得他矛盾難熬。麵對世態的炎涼,麵對家族裏的那些紛爭,麵對一直對他給予厚望的長輩,他的心裏就在遵循和反抗中掙紮。他的“叛逆”不是孩子性的任性,也不是青少年時期的萌動,而是一種由心而生的無奈和不知所措。因為對於他來說,這個社會的製度是他所厭惡的,但是又不能不依附貴族階級。也可以這麼說,寶玉的“叛逆”隻是一個尋找自由的突破口,但是卻不能完完全全的掙脫它。以至於使得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劇性的嚴重矛盾。他的理想無疑是對封建主義生活的否定,卻又十分朦朧,帶有濃厚的傷感主義和虛無主義。
而在寶玉的身上,最讓人反複訴說的或許就是他和黛玉、和寶釵的糾葛了吧。他們三個就像影子,就像三角,互相的前置,互相的製約。就如書中寫道“自飲一杯,牡丹陪飲一杯”。但是,除了她們兩個人,寶玉就真的沒有對別的女子動過心嗎?其實不然,寶玉在一開始,實則是一個風流之人。書中有回寫到:寶玉在太虛幻境中與秦可卿有過雲雨之事。在遇到灑脫的湘雲更不能自拔。並且,最初的寶玉待身邊的女孩子們,也帶有一些腐朽、邪惡的成分。可,經曆過秦可卿之死、秦鍾之死,了解了身為貴妃的姐姐內心的悲苦後,漸漸的對待情感之事認真嚴肅了起來。也因此,他對黛玉,從最初的驚豔到後來的憐憫到最後的深愛,從此成熟鞏固、生死不渝並送上定情的信物——兩條舊手娟。至於寶釵,他是有情的,可以說甚至是懂寶釵內心的掙紮的,否則又怎麼會有“黃金鶯巧結梅花絡,茜紗窗真情揆癡理”?
隻是,無論怎樣,寶玉的最後結局依舊得是回歸到虛無縹緲的超現實世界中去。
記寶釵
“似其東風別有因,絳羅高卷不勝春。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也動人。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儂華過此身”。
但是,如果隻是單純的說寶釵如牡丹,這又有點偏了。在我的眼裏,寶釵是一個聰明的,圓滑的但也帶著無奈和孤高的女子。她有著淑儀的氣質,也有著很好的家世背景。我想在那個時代,任何一個男子,都會喜歡上這樣的一個女子。隻是,她偏偏在了賈府……
還記得,喜歡黛玉的人總是講她虛偽,講她太有心機,講她太世故,是個權利的女子。但是,在我看來,這些卻是最正常的表現。因為當時,她是千金大小姐,她是名門之後,她是住在同樣旺盛的賈府,麵對這樣的環境,在當時這樣的社會下,一般人都會投其所好,所以說這個不是心機。而黛玉不投其所好,隻是因為她的孤傲和那種執著。所以,我想麵對這樣的一個女子,怎麼能用心機虛偽來說呢?在當時這樣的背景下,有誰不是帶著麵具生活的?正因為她做任何事,都非常務實,“待人接物不親不疏,不遠不近,可厭之人末見冷淡之態,形諸聲色;可喜之人亦未見醴密之情,形諸聲色”。在為人處事上做到了“人情練達即文章”。即使麵對被人瞧不起的趙姨娘等人,也未嚐表現出冷淡和鄙視的神色。她盡心揣度、趨時、奉時、迎時、從時、投時,恰到好處,十分得體,所以才贏得了良好的人際關係與評價。
可是,這是她真正願意這麼做嗎?不,不是的。她掙紮過,她也不屑過。想當初,麵對元妃的特別贈禮,她是這樣的不在乎。而在元宵節燈謎詩會上,寶釵的一首更香謎直抒胸意:“焦首朝朝還暮暮,煎心日日複年年”,就引得賈政大為掃興,以為“小小之人作此詞句,更覺不祥,皆非永遠福壽之輩”。更是在賈母攜劉姥姥等人遊覽大觀園的節骨眼兒上,寶釵蘅蕪苑“雪洞一般”的居室布置,又引起了賈母的大為不悅,以為甚是“忌諱”、“離格”,說:“使不得。雖然他省事,倘或來一個親戚,看著不象;二則年輕的姑娘們,房裏這樣素淨,也忌諱。我們這老婆子,越發該住馬圈去了。”但可惜的是,她是薛家的人啊!可歎的是,那個時候是封建社會啊!她不擁有雙重性格,怎麼在那個人吃人的社會生活下去?
所以,當每次看到她向黛玉、湘雲進行“女子無才便是德”、“總以貞靜為主”之類的封建說教。我沒有覺得她是說什麼混賬話,因為她是身處世內而心向世外,因為在那個社會,在那個時代,我們沒有任何的能力去抵抗,特別是像連自己的命運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聽從封建家長的擺布的女孩。而且,對於她向賈寶玉多次勸說走“仕途經濟”、“立身揚名”之道,以至引起賈寶玉的極大反感,說她說的是“混帳話”,並說“好好的一個清白女子,也學的沽名釣譽,入了國賊祿鬼之流”。我的觀點卻是“酒未敵腥還用菊,性防積冷定須薑”。寶釵是希望他通過掌握權力,來懲治、消滅這些醜類。她的那首《螃蟹詠》不就是最好的證據嗎?
而對於那些說寶釵喜歡討好、奉承人以及讓王夫人嫌棄黛玉等等,都不是真正的刻意為之,而是因為環境的無奈,因為家族的本質,因為社會的現狀。使得她隻能虛假的做個討人歡喜的、遵循封建主義明哲保身的大家閨秀。所以說,我們對於寶釵,不能說她是個虛偽的人,因為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這麼做是正確的。她的一切都隻是從小的教育模式在灌輸著,以至於一些人對她總是喜愛參半的吧。即讚美她的聰明才智和內在的掙紮,也感歎她的命運。可是,作為一個在封建主義生活的人,我想除了好好的信封教條之外真的沒有什麼辦法了。難道要她尋死嗎?不,不可能!因為她還有一個家族的包袱,有一個親情的包袱!
寶釵早年就沒有了父親,家中的哥哥又是這般模樣。所以必須的擔當起家中的責任,還得學習封建的禮教。這樣的一個女孩,你說她能不變成那個時代的標準嗎?她能夠自由的去尋找自己的天地嗎?即使她厭惡世俗,但能拋棄嗎?所以這樣的她也是一個可憐人啊!可是從另一個方麵來說,這樣的她在當時的社會又是怎樣的幸運呢?就因為按照封建正統思想去做,所以才能獲得大家的一致好評,那樣如魚得水。
所以說,所謂的幸運和不幸運,有些時候,我們都將這個放在了書外,放在了曹先生的筆下去看待了。可是,如果純粹的將這個放在當時的環境中看待,無疑守禮教的,能夠投機所好的或許是最得利的。
《紅樓夢》,給每一個人的感覺是不同的。也因此,它帶給人的觸動也是不一樣的。這也是為什麼至今對於《紅樓夢》的評價更不一樣了。而這個,是我眼中的《紅樓夢》,不參照什麼,隻是結合那時的環境來說說我心中的感覺。
所謂的是是非非,實際上,有的時候都是差不多的。也沒有真正的太多的糾結,隻是看的感情不同,喜愛的不同也就造就了評論的萬秋。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