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2651 更新時間:12-02-05 13:43
在現當代文學中,寫農村題材的優秀小說作品很多,從趙樹理到高曉生,從《創業史》到《許茂和他的女兒》,可以列舉出無數優秀作品和作家,但是寫工人的小說成功之作卻很少,最有影響的要數蔣子龍的中篇小說《喬廠長上任記》,長篇小說幾乎沒有一部成功之作。現在我們終於看到了一部描寫工人的成功之作,作品名稱就是堂堂正正的兩個字:《工人》。作者於澤俊在小說的《緣起》部分開宗明義地表示,寫這部小說就是要為工人樹碑立傳。
革命曆史電影《燎原》裏有位地下黨員對工人說:“工人很了不起,工人兩個字加起來是個天字。”從某種意義上說,工人的確撐得起天,我們的坐臥行走、衣食住行一時一刻也離不開他們。離開他們我們就沒法生存。中國的工人階級是一個正在發展中的階級。在《燎原》的故事發生的年代,中國的產業工人隻有200萬人,如今已經發展到幾億人口,如果算上農民工,其數量已經和中國農民的人數差不多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他們很快就會超過農民,成為我國人數最多的一個階級。如果說在1949年之前中國的工人階級還十分弱小,那麼現在他們已經成了社會的主體,但是社會對他們的關注度卻很低,改革開放,農民兄弟受益了,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知識分子翻身了,從社會地位到經濟待遇都有了徹底的改變;唯獨工人階級生活變化最小,受益最少,不僅如此,還有許多人下崗、失業,失去了生活來源。與工人相關的主題詞往往是:下崗、再就業、拖欠工資、買斷,幾乎再也找不到比這幾個詞使用頻率更高的詞彙了。工人階級不僅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物質財富,而且為改革開放承擔了沉重的代價,因此,我們再也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了。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部小說具有不可估量的現實意義。
中國工人階級的曆史,隻有100年左右的時間,而《工人》則描寫了三代建築工人90年的曆史。作者以十分凝練的筆法,概括地真實地反映出了中國工人階級100年來的生活狀況。讀起來猶如一部史詩。45萬字的篇幅,描繪出這樣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內容十分結實厚重,很多地方雖然隻是一帶而過,但是也能看到作者已經在那裏為我們精心勾勒出了一些粗略的曆史線條。雖然篇幅有限,但是作者卻不慌不忙,娓娓道來,在不知不覺中把讀者帶進了工人階級生活的曆史。
作者在書中塑造了以魯潤德為代表的一組工人群像,其中有傻老牛這樣的勞動模範,有趙爾丹這樣的因殺俘虜害怕被槍斃而開了小差的老紅軍,有劉天明這樣的工人出身的整天用報紙卷旱煙抽的黨委書記。這些形象或許不像以往的文藝作品中那些刻意打造出來的英雄人物那樣高大,但真實而又豐滿,一個個栩栩如生。以魯潤德的妻子沈劍雲(書中的“母親”)為代表的工人家屬,也是工人群體中的不容忽視的一部分,作者在第一章的開頭就說道:“母親不是工人,但她是工人的妻子,工人的母親,在一張工人家庭的全家福和整個工人階級的全家福上,母親一直和父親並肩占據著中心位置。因此你不能不承認她是工人階級中最重要的成員。”這些家屬不光是賢妻良母,她們在操持家務的同時,也走上了建設國家的第一線,去當臨時工、家屬工,她們付出的比工人還要多。在工人群體中,也還有一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舊社會的妓女、把頭,蘇聯紅軍留下的混血兒,他們的命運以及相互之間的矛盾糾葛,都構成了這部小說非常吸引人的可讀性。作者很擅長描寫人物,往往幾筆就能把人物的性格特征描繪出來,有些並不重要的人物也很有特點,例如寫子弟學校的工宣隊長,說話愛帶“日娘”,不日娘不說話,學校買了一套廣播器材,他一邊鼓搗一邊說:“日娘咋不響哩?噫?響了,日娘響了,下麵歌頌(播送)一個通知。”短短幾十個字就使人物躍然紙上。
作者不僅注重人物的性格描寫,更注重揭示人物的命運和內心世界的變化,將社會大動蕩時期人性的扭曲和變形,以及人性本應具有的光輝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這是本書最感人的地方。小說的文筆、寫作技巧自然有很多可稱道的地方,但是最打動人的是貫穿全書的真情實感。雖然是部小說,但是讀起來並不輕鬆,讀著讀著便會潸然淚下。
小說的核心部分是關於三線建設的描寫,幾乎占了全書一半的篇幅。三線建設是指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的國防工業建設。三線是指遠離海、邊疆的廣大內陸地區,其核心地帶就在四川北部和甘肅東南部。小說中的大川應該是指甘肅定西、隴西一帶,這就讓我們讀起來感到更加親切。三線建設的決策依據是:我們仍處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要時刻準備打仗,時刻防止帝國主義、修正主義入侵。根據這一判斷,國家將國防工業和一些尖端科技企業重點布局在三線地區。從兩彈一星、航空航天到常規武器和普通軍用物資的生產,無不與三線建設有關。參加三線建設的工人有幾百萬,他們為共和國的國防工業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們獻出了青春,獻出了子女,甚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不少人犧牲在那裏,還有很多人終老在黃土高原上。沒有他們,就沒有共和國的今天。
改革開放以後,以鄧小平為代表的黨中央對國際形勢重新作出了判斷,認為我們是處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根據這一判斷,不得不調整原有的工業布局,三線建設紛紛下馬。一些工程停工了,一些企業轉型搞民用產品,很多為三線建設立下汗馬功勞的老工人下崗了。魯潤德所在的101冶金建設公司調離了三線,參加了江西一個銅礦的建設,銅礦工程完工以後,101冶也和其他一些參加三線建設的企業一樣,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垮掉了,工人們紛紛下崗,自找出路。這些工人不僅為國家的建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為改革開放承擔了沉重的代價。其間有許多催人淚下的故事。
小說的前半部分寫到主人公魯潤德親手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心石上刻下了毛澤東的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結尾與前半部分相呼應,寫了第二代、第三代建築工人參加了鳥巢和水立方的建設,在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同一經度上接過了父輩手中的錘子、鏨子,成為新一代建設者。魯潤德的兒子站在中軸線上,感慨萬千地說:“不管我們經曆了多少苦難,不管我們的日子過得有多麼艱難,不管我們心中有多少不平,我依然熱愛著自己的國家,希望他的人民都能過上父親期望的好日子。”
小說並沒有停留在對工人生活的簡單描摹上,小說的結尾實際上向我們提出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這就是如何看待和對待工人階級,如何看待和對待幾億農民工的問題。改革開放走到目前這一步,中國的城市化和幾億農民工如何安置的問題已經成了一個最重要的社會問題,這是擺在我們麵前的一個大課題,這個問題關係到國家的長治久安,也關係到改革開放能否取得最後的成功。也許通過這部小說,能引起全社會對工人階級生存狀況的關注,這才是作者的最終目的。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