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王朝初創  第五十章 進退兩難

章節字數:3038  更新時間:14-12-06 21:47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劉鋹聽說韶州的事,他本以為宋軍隻是想要湖南舊地,畢竟那裏曾是楚國的地盤,得與失本就無所謂。眼下隻要能守住這道嶺,看好自家的院子,就已經燒高香了。敗軍之將李延渥給劉鋹出主意,別打了,趕快投降吧,現在寫降書還來得及。

    李將軍早就被嚇破了膽,可是,深宮中的劉鋹是個要強的人,投降?多沒麵子,好歹自己也是一國之主,再者說番禺還有幾萬人馬,一定要跟宋軍戰鬥到最後,說什麼也不能投降。潘崇徹聽說宋軍破了韶州,心中不免有幾分慶幸,昏君善惡終有報應,現在想幫也幫不了你了。而後果斷領著自己的三萬人馬投誠了,南漢的“千裏長堤”多出已經決堤,這一切都是劉鋹造成的。很快他就知道自己麵臨著一個兩難的局麵,要拚死一搏可惜無將可用,關鍵時刻沒有一個人敢去;要說去投降吧,實在是拉不下這張臉。

    為迷惑宋軍,以延緩起宋軍行進的步伐,劉鋹派使者給潘美傳信,願意投降,希望大家能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談談。

    能談嗎?潘美很納悶,劉鋹的變化也太快些,不過沒關係,既然有的商量,那不妨坐下來談談。

    潘美是答應了,可是劉鋹壓根就不想投降,這樣的談話到最後隻能是無話可談。劉鋹整天急的團團轉,他知道等潘美清醒後,宋軍會立馬殺到番禺。

    一個名叫梁鸞真的老宮女給劉鋹舉薦了一人——郭崇嶽,這是梁宮女的幹兒子,危難時刻舉賢不避親,梁宮女此舉深深的打動了劉鋹。這個皇帝簡直就像看到了救星,他不顧一切的抓住這根救命的稻草,將自己的全部家當——那僅剩的六萬人馬全部交付給了郭崇嶽,與郭將軍同行的還有植廷曉,二人領著人馬來到了始興江畔的馬逕。

    這邊宋軍在嶺南跟漢軍打的火熱,勝負馬上就可以見出分曉,遠在江南的南唐看中了這個時機,打算向淮河以北的宋軍發起突襲。不光是為了幫南漢,也是為了救自己,最先提出這一想法的是名將林仁肇。

    機會難得,當時宋軍在淮河北岸隻有數千人布防,水戰一直是宋軍的短板,要突破這數千人的防守並非難事。可話傳到李煜這裏被打住了,他的理由很簡單,師出無名,怕宋軍日後報複,倘若宋軍真來了,那他窩在江南苟延殘喘的機會都沒了。

    林仁肇一再的請求,以至最後他說出了這樣的話:陛下要是怕宋人,可在我起兵之日,發布詔令聲討於我,如若取得淮北,我願盡數獻於陛下,若我去而不歸,陛下可盡斬我全族,以息宋人之怒。

    這份表明心跡的奏章入而不出,林將軍沒有得到皇帝確切的答複,事情再清楚不過了,皇帝是不會同意的。

    看到林將軍失落而歸,盧絳隻能想別的辦法,他給皇帝獻策,宋人兵強馬壯確實不能貿然出兵,那咱們就去攻打東邊的吳越,蘇杭的富庶可是天下聞名,如能得到那裏遠勝淮北。

    惹不起大哥,那就去打他的小弟,總之要把咱們失去的東西討回來。

    李煜還是不敢,吳越是跟著宋混得,打了吳越不正好給了宋人以口實,不能打,萬萬不能打。機會就這樣錯過了,而李煜唯一能做的就是等著任人宰割。

    開寶四年(971年)正月二十八日,潘美脅迫南漢使者在前邊開路,大軍順利來到了馬逕對麵。馬逕東麵環山,西臨江水,江對岸有時連綿的山巒,能落腳的地方也就馬逕那塊平地。他很慶幸郭崇嶽在山下紮營,而營寨背後的雙女山上無一兵一卒,他命人在漢軍不遠處安營紮寨,自己親自帶人爬上雙女山,兩軍營寨一覽無餘。

    宋軍多次派出人馬挑釁,漢軍堅壁自守,毫無反應,郭崇嶽是個相當迷信的人,估計他在此前為自己卜了一卦,眼下與出兵不利,那就隻能等待好時間出現了。

    植廷曉已經很不耐煩了,宋軍氣焰如此囂張,多次在營前挑釁,而漢軍士氣越來越低落,再不出兵情況就很難說了。

    最後兩人商議,植廷曉領兵與宋軍決戰,郭崇嶽殿後。漢軍終於肯出戰了,潘美命人馬上渡河迎擊漢軍,兩軍在水流湍急的始興江上展開激戰,憑借弓弩的壓製,宋軍順利渡過江麵,植廷曉戰死,郭崇嶽帶領剩下的人馬調頭就跑,在馬逕營中繼續固守。

    郭崇嶽首戰失利,如驚弓之鳥,要想讓他再次出戰,幾乎是不可能了。經過近段時間的觀察,潘美發現可以夜襲郭崇嶽營寨,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王明、王繼勳,隻要趁夜燒掉漢軍營寨的竹柵欄,漢軍必然大亂,到那時可一舉攻破郭崇嶽。

    在一個月清風高的夜晚,潘美領著人出發了,每人手持兩支火把向漢軍營寨快速靠近。睡夢中的漢軍被四處的喊殺聲驚醒,營帳已是一片火海,兩岸大山被照的通明,到處都是手持火把的宋軍,漢軍的六萬人馬頃刻間土崩瓦解。

    郭崇嶽被亂軍踩踏而死,作為將領不但要有殺敵的本事(他沒有),還要有亂軍中保命的本事(他也沒有),他不死那就沒道理了。

    消息傳到番禺,劉鋹無力的坐到地上,大勢已去,一切都完了。他再次派出使者,希望能商討投降事宜,潘美這次多長了個心眼,把劉鋹的使者連同書信一起送到了開封,讓趙匡胤去做決定,劉鋹的反複無常他是見識過的,說不定這次也是假的。

    劉鋹一連等了好幾天,就是不見使者回來,他開始焦躁不安,趕忙讓人護送他去登船,他要逃到海上去,那樣趙匡胤就拿他沒辦法了,等到日後宋軍大隊人馬一走,他又可以卷土重來。

    其實,在郭崇嶽等人出發的時候,他就已經做好了逃跑的準備,宮裏能帶走的東西都被裝上了船,現在投降是沒指望了,剩下的就隻能是跑路。

    可當他跑到海邊卻傻眼了,哪裏還有船啊,茫茫海麵上一根毛都沒有,船早就被得到消息的太監和禁軍開走了,去向不明。不管怎麼說,有那麼多金銀珠寶,去哪也能當大爺,保管幾世吃喝不愁。

    皇帝不在,番禺城早就亂成一團,無數的人拚了命的往城外湧。在宮殿裏,李托和龔澄樞等人做著另一項謀劃,他們要將宮殿一把火燒掉,一個完整的瓦片都不給宋軍留下。

    番禺城火光衝天,站在岸邊的劉鋹也看見了,燒吧,燒的越幹淨越好,什麼都沒了,熊熊大火一燒就是好幾日,一夕之間一念生,一片繁華皆成灰。

    二月初四,劉保興最後的一點人馬也被潘美吃掉,初五,宋軍來到了白田,劉鋹出城相迎,遞上降表。

    幾十年前,祖輩從中原流落至此創業立國,而今已有五十多年,曾經的繁華榮辱都隨西江而逝。兵敗如山倒,嶺南的大地上什麼也沒有了,隻留下劉鋹兄弟倆,幸好他當時留了一個弟弟,要不現在該有多麼孤獨。

    南漢的臣子們跟著劉鋹一同前往開封,中原的祖籍之地對劉鋹而言相當陌生,別人榮歸故裏,而他哪?這是一條囚徒的不歸路,此一去生死難料,大家的命運隻能靠自己了。

    劉鋹這時才看清了形勢,現在一切都不重要了,隻要能保的小命,作個平頭百姓也無妨。他把一切的罪責全部推給了龔澄樞、李托等人,可是這些曾經信誓旦旦的“忠臣們”難以理解皇帝求生的苦衷,死活就是不認賬,差點把劉鋹氣個半死。

    最後劉鋹憑借自己口才化險為夷,他開始賣力的討好趙匡胤,給趙皇帝送去了自己做的手工藝品,精美絕倫的馬鞍用珠寶鑲嵌有二龍戲珠,這種手藝堪稱大師的手筆。不過,別人的東西總不能白拿,趙匡胤打賞了劉鋹一百五十萬錢,權當是自己買下了。

    初到開封劉鋹每天提心吊膽的,他怕有一天趙匡胤會向對孟昶一樣對自己,因此他處處留意,事事小心。每次的朝會宴會他都是第一個到,唯恐有失恭敬。有一次,劉鋹又去早了,看見四下無人,皇帝賜了他一杯酒,這本來是一件好事,很多大臣做夢也想喝到皇帝欽賜的酒水。

    劉鋹的反應動靜有點太大,早就嚇的魂不附體的他跪倒在地,請求趙匡胤饒了他,什麼恩赦候的,他也不要了,隻要能饒他一命,讓他做什麼都行。

    趙匡胤看著這個可憐的人,他感覺有點好笑,這還是一國的君主嗎?真是造化弄人,可歎可悲啊,他拿起那杯滿滿的酒一飲而盡,而後轉身而去,隻留下那個麵容清秀的胖子。

    自那以後,劉鋹頓悟了,往後不管做什麼,一定要盡力討好皇帝的歡心,丟人不要緊,關鍵的是別送了命。他就如同朝堂上的小醜,醜態百現,為換的大家的高興與同情,他已經豁出去了。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