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4402 更新時間:14-05-17 20:58
蒼龍峽,是山東萊蕪八景之一。我去蒼龍峽參加文學采風活動,就是衝著它的名氣而來的。
在中國,走到每一個地方,查閱每一部舊縣誌,都載有當地的八景或十景。翻開明朝《嘉靖萊蕪縣誌》,山東萊蕪八景即載其中,即礦山呈瑞、汶水西流、宮山夕照、深潭龍見、兩洞連雲、棋山柯爛、鳳岩仙蹤、龍峽雷鳴。
誌曰:“龍峽雷鳴在縣南十裏,兩山相夾,澗水衡響如雷,傍有石洞,可容數人。”誌中詩雲:
“兩山對峙勢崔嵬,一水中分石壁開。
誰遣老龍行雨去,懸崖丹峽尚雷鳴。”
就是這龍峽雷鳴的誘惑,引來了絡繹不絕的遊人。未進蒼龍峽,就聞水鳴聲。由遠及近,滔滔河水,似壺水注入暖瓶的“嗡嗡”之聲,似奔騰直瀉的山洪“呼嘯”之聲,似瀑雨即將來臨時的“轟轟”雷聲。越靠近峽穀,聲音越渾宏沉悶,顫顫的音律在穀間徘徊,發出擂擊大鼓般的“隆隆”之聲,聲響連綿不斷,似高山大寺裏的銅鍾,回音不絕於耳。
這峽中之水源於蓮花山,流經峭壁相夾的窄峽時,水流集中於石間,如壺口之水高懸於石崖之上,傾瀉於深潭之中,水注衝擊潭中之水而發出聲響。因峽壁嶙峋,高懸百丈,又加之壁側有空洞相附,於是產生回聲、容聲和轟鳴之聲。這聲音不同於溪流“嘩嘩”之聲和飛瀑“唰唰”之聲,它氣勢宏偉、寬廣開闊、厚重大氣,有雷霆萬鈞之勢,使人身臨其境,久聞其聲,頓覺心靈震顫。立於景區側耳靜聽,覺得隻有一種聲音在撼動身心,無任何雜音充斥其境,即便是公路的車鳴、車間裏的機器轟鳴,即便是附近有轟轟炮聲,在這裏也判若皆無。
蒼龍峽的水聲是至高無上的,也是奮發向上的,它是令人振奮、令人消魂、令人神聚的蒼穹之音。
離峽遠去了,那雷鳴般的水聲還在耳邊索繞。。。。。。
二
蒼龍峽動聽的水聲之所以宏偉寬厚,除有源源不斷的碧水外,造成獨特聲效的客觀條件莫過於石頭的造勢和布局。
這裏的石頭形態各異,逢石必有孔,峽壁上堆砌而成的孔石,似古墓裏出土的編鍾,每塊石頭都有不同的音符。如注的水流撞擊石頭,像樂師棒擊成排成隊的編鍾一樣,奏出旋律動人的和聲。
這裏的石頭玲瓏剔透,每塊石頭都體現了醜、鏤、瘦、透的特點,峽的兩側及山體上的石頭不是石粱一塊,而是塊塊石頭銜扣而成的,似蘇州園林內錯落有致的人工假山,鬼斧神工,渾然天成。加之雕刻精美的石坊、石亭、石獅點綴其間,蒼龍峽更顯袖珍秀雅之美。無論下到穀底臨水望壁,還是漫步在清代那條古幽的石鋪長徑上臨崖賞石,發現每塊石頭都是一組值得把玩的盆景。懸崖上,塊塊石頭裏都生長著古柏、荊棵之類的植物,幹枝如龍似蛇,匍匐探向水麵,蒼勁有神,久視不厭,令人心曠神怡。壁頂上,塊塊石頭交錯堆成,石與石之間漏洞百出,每塊石頭的若幹個石孔中都生長著茂盛的花木和青苔,小心翼翼的攀扶在石間,如走在北京故宮後花園的假山上,生怕隨時掉入漏洞和石孔之中,謹慎在這裏顯得尤為重要。無論是峽穀裏,還是瀑布竹園的水塘裏,泡在水中半露的石頭,塊塊如獸;透過石孔看水,更是一番絕妙景象,立於水中石上,有水中玩獸的樂趣。翻上峽穀西行,越過一簾水濺四溢的瀑布,在那清代石徑之下,靜靜地躺著三塊平整的古老方石,每石均有一個圓孔,但不透氣,孔中積滿雨水,辨不清深淺。但這石孔不是天然而成的,而是人工雕鑿而成,是三個房屋木柱的石坐。這裏是萊蕪名士亓詩教的住房遺址,已無法尋覓和想象房舍的模樣,惟獨東麵那亓詩教的巨型石像還在那裏端坐著,好象在認真思考著他的過去和未來。蒼龍峽還館藏著亓詩教的畫像和他手書的《清閑詞》等詩文。
問起亓詩教,蒼龍峽景區經理亓永和便滔滔不絕地向我們介紹其生平事跡。亓詩教和這裏的水聲石韻一樣,成了這裏的一大文化景觀。他沒有像曆代江南那些富豪權貴之人那樣,看到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致,就以牆圍之,以水繞之,成為自己的私有園林。而他沒有江南富豪權貴的自私,喜歡上了蒼龍峽這方水石景致後,隻是在這裏麵山而居,那山水資源和雷鳴般的水聲仍與這裏的父老鄉親共享。可見,他是一代慷慨和善而不以勢霸道的賢士。這是之所以後人對他無比敬仰之處。
三
亓詩教,明朝嘉靖三十五年生於山東萊蕪縣聖井鄉李條莊,號靜初,萬曆二十六年進士,曆任荊州、淮安二府推官、禮部給事中,翰林兼太常寺少卿、都察院右僉禦史、河南巡撫等職。
他一生性格剛直,勤政為民,德政突出。他晚年告老還鄉,選擇蒼龍峽隱居。他隱居期間,仍念念不忘家鄉父老,時刻近距離地關心百姓溫飽疾苦。萬曆四十三年(1617年),山東遭遇大旱和蝗災,萊蕪更甚,莊稼顆粒不收,人與人相食,萊蕪逃入徐淮者以十萬計。領旨察看災情的朝廷大臣魏大中有詩寫道:
“驅馬萊蕪道,淒涼忍觀聞。
青陽聳嶂合,白骨亂流分。
曠莽棲磷火,傾垣吊旅魂。
孓遺誰是主,塵甑又仁君。”
魏大中來山東及萊蕪察看災情,多虧了亓詩教向朝廷上奏的那篇著名的〈饑民疏〉。椐民國時期的〈萊蕪縣誌〉記載,亓詩教曾嘔心瀝血曆盡艱難,三次上書皇帝神宗,上奏〈饑民疏〉,力疏山東及萊蕪災情,懇請皇帝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次年正月,皇帝恩準發給山東國庫白銀二十三萬兩,其中撥給萊蕪庫銀十三萬兩,小米十二萬石,救活萊蕪鄉民甚眾。
古代的朝廷官員,功利主義十分盛行,為人辦事講求有恩圖報。在那餓浮載道的大災之年,他雖為民爭取了銀兩小米,誰能拿出錢來送匾報恩?他沒有圖報救命之恩,他圖的是做人做官的本分,圖的是民心。隻有這樣,才是親民愛民的本分。他的居官為民的高尚品德,萬古流芳,值得今人借鑒和頌揚。
文人或官員退養後,總未免孤獨,願意找個山水勝地躲避起來。山水勝地與其說是曆代文人官員的陰潛處,不如說是他們渴望超拔世俗而達到跨越時空溝通的寄托點。可亓詩教選擇了蒼龍峽這方勝地,不是貪圖超拔脫俗,而是既深感自己是朝廷重臣,時常懷有為民請命的責任心,又保持了一種普通一民的處事心態,淡泊名利,和諧鄉鄰,過著“采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的平靜生活。他有文寫道:在蒼龍峽“喜的是青山漾漾,看的是綠水滔滔,看人生易老,倒不如蓋下一座安樂巢”。他在著名的《清閑詞》中寫道:
“清閑二字真無價,隱向山林罷,鄰舍四五家,種幾畝田禾稼,結座茅自立,似我無冬夏。出門來遂處安插,菜畦兒緊靠著葡萄架。桃李盈山穀,梨杏繞周匝。村酒熟,不用柞,稚子提壺,山妻把盞,野調歌、論不著、板眼錯打,信口詩、那管他、字韻訛差。喂幾隻看家犬旺旺嚓嚓,養幾群花鳳雞咭咭哈哈。鼠機車,嗤棱穰,琴棋聲,響乒乓。到春來尋芳不用遠處跬,到夏來澗邊流水立枕峽,到秋來黃花咫尺遍半塔,到冬來梅雪相邀把酒哈。山家說不盡你請我來我請他,山家說不盡
陰陰晴晴樵牧話。石底下掬螃蟹,草窩裏撲螞蚱,釣的魚兒三指大,麵裏括油裏炸,嚼一嚼咂一咂;四時無煩惱,遂逐笑哈哈。客來有嘎咱吃嘎,不用你東撓掃西刷刮。李杜詩千首,聖賢書半榻,後代兒孫全不掛,是非榮辱以任他,朝廷任有多大大,不犯王法管不著,咱不是神仙是什麼!”
從他的《清閑詞》中,讀到了亓詩教坦然率性、決不逾規的率直品性和探幽尋靜、水邊耕讀的生活樂趣。蒼龍峽那古幽蒼勁的眾多書法石刻,記錄了他文人加官員的幽雅生活軌跡。
天底下的名山名水大多是文人官員鼓吹出來的。沒有文人,山水也在,卻不會有山水的詩情畫意,不會有山水的人文意義。
沒有亓詩教在蒼龍峽的隱居,蒼龍峽隻是自然景致,不會有什麼文化色彩。有了亓詩教,就有了一種完全出乎我們意想之外的文化與名勝的對應。
【誒有點累累的,那天去蒼龍峽客氣非常棒的。對了,怎麼沒有小水最愛的橄欖枝呢?請不要忘記看我的文章後要記得收藏哦。小水愛你們!!】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