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大才女第三:卓文君

章節字數:4795  更新時間:14-12-07 13:41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人物簡介編輯本段

    卓文君,西漢臨邛(屬今四川邛崍)人,漢代才女,她貌美有才氣,善鼓琴,家中富貴。她是漢臨邛大富商卓王孫女,好音律,新寡家居。司馬相如過飲於卓氏,以琴心挑之,文君夜奔相如,同馳歸成都。因家貧,複回臨邛,盡賣其車騎,置酒舍賣酒。相如身穿犢鼻褌,與奴婢雜作﹑滌器於市中,而使文君當壚。卓王孫深以為恥,不得已而分財產與之,使回成都。事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卓文君

    卓文君

    又據《西京雜記》載,文君作司馬相如誄文傳於世;又載相如將聘茂陵人之女為妾,卓文君作《白頭吟》以自絕,相如乃止。後世常將卓文君事用為典故。

    卓文君喪夫後許多名流向她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能彈琴作詩,長得又帥(《史記》曰:甚都),卓文君從中領會到他的才華和情感,一心相愛。司馬相如家裏一無所有,卓文君隨他私奔後,就開了個酒鋪,親自當掌櫃,文君當壚賣酒,相如則作打雜,不怕人譏笑。後卓王孫礙於麵子,接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後來司馬相如終於成名天下。而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則流行民間,並為後世小說、戲曲所取材。

    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豔,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流傳於世的還有那首著名的《鳳求凰》:“鳳兮鳳兮歸故鄉,遊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豔女在此堂,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由交接為鴛鴦。”以及卓文君所作哀怒的《白頭吟》:“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禦溝止,溝水東西流。淒淒重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杆何嫋嫋,魚兒何徙徙,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和淒怨的《訣別書》:“春華競芳,五色淩素,琴尚在禦,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軼事典故編輯本段

    司馬相如善鼓琴,其所用“綠綺”琴,是傳說中最優秀的琴之一。司馬相如原本家境貧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詩賦極有名氣,梁王盛讚其才情高華,賜給他一把名叫“綠綺”的琴,上麵刻有“桐梓合精”的銘文,是當時不可多得的名貴樂器。司馬相如得“綠綺”,如獲珍寶,他精湛的琴藝配上“綠綺”絕妙的音色,使“綠綺”琴名噪一時。後來“綠綺”還成了古琴的別稱。這把琴就是司馬相如用來彈奏《鳳求凰》、使卓文君聽後夜奔的那把琴,所謂“綠綺傳情”使這把琴更富傳奇色彩。

    司馬相如因為仰慕以“完璧歸趙”、“將相和”而大名鼎鼎的趙國名相藺相如,所以就更名相如。司馬相如精通楚辭,善於寫辭作賦,漢景帝年間任武騎常侍,但因為景帝不喜歡詞賦,所以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常常稱病,被景帝免職。以後他和枚乘一起遊於梁孝王門下,在那裏作了著名的《子虛賦》,梁孝王的短命去世,賓客星散,司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裏已是父母雙亡,家徒四壁,再無以自立。據《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記載:他入京師、梁國宦遊歸蜀,應好友臨邛(今四川邛崍)令王吉之邀,前往做客。當地頭號富翁卓王孫之女卓文君,眉如遠山,麵如芙蓉,才貌雙全,通曉琴棋書畫。卓文君十七歲時曾許婚竇家,未聘夫死,成了望門新寡。卓文君青年寡居,自然是麵對春花秋月,感物傷人,倍感淒涼。

    後人則根據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愛情故事,譜得琴曲《鳳求凰》流傳至今。唐代詩人張祜有《司馬相如琴歌》一首雲:“鳳兮鳳兮非無凰,山重水闊不可量。梧桐結陰在朝陽,灌羽弱水鳴高翔。”盡管後世的道學家們稱他們的私奔為“淫奔”,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日後無數情侶們的榜樣。榜樣的力量在後代文學中的影響極大,《西廂記》中張生亦隔牆彈唱《鳳求凰》說:“昔日司馬相如得此曲成事,我雖不及相如,願小姐有文君之意。”《牆頭馬上》中李千金,在公公麵前更以卓文君私奔司馬相如為自己私奔辯護;《玉簪記》中潘必正亦以琴心挑動陳妙常私下結合;《琴心記》更是直接把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搬上舞台……以上足見《鳳求凰》反封建影響之深遠。

    鳳求凰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豔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餘悲。

    解讀

    《百家講壇》,河南大學王立群教授在講述史記漢武帝之《情變之謎》時,正式翻案司馬相如愛情佳話,指司馬相如對卓文君劫財又劫色,引發觀眾爭論。[2]

    對於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一直被人樂此不疲傳頌的美好愛情,王立群教授認為,他們並非後世人們追求愛情自由的典型代表。他以《史記》、《漢書》一些從未被關注的細節記錄為佐證,指司馬相如對卓文君追求是有預謀的劫財又劫色。司馬相如追求卓文君不隻在民間被傳為“鳳求凰”佳話,成都人甚至封司馬為“情聖”,與“詩聖”杜甫相提並論,以彰顯其情感的偉大。但王立群指出,司馬遷《史記》和《漢書》,證明司馬相如當時是用計騙取卓文君。

    愛情佳話編輯本段

    卓文君:事見《孤本元明雜劇·私奔相如》,清袁於令《肅霜裘》傳奇。漢時,司馬相如不得誌時,在臨邛富戶卓王孫家操琴。才貌雙全的卓女文君17歲新寡,司馬相如仰慕文君,借琴音傾訴心曲,二人訂盟,因卓王孫不允,文君遂偕相如私逃,返回家鄉當壚賣酒。後來相如獻《子虛賦》,漢武帝拜為中郎將,卓王孫獻金相認。

    四川邛崍文君井有一聯:

    君不見豪富王孫,貨殖傳中添得幾行香史;停車弄故跡,問何處美人芳草,空留斷井斜陽;天崖知已本難逢;最堪憐,綠綺傳情,白頭興怨。

    我亦是倦遊司馬,臨邛道上惹來多少閑愁;卓文君

    卓文君

    把酒倚欄杆,歎當年名士風流,消盡茂林秋雨;從古文章憎命達;再休說長門賣賦,封禪遺書。

    這一副對聯讚美卓文君、司馬相如的愛情。女人往往把愛情擺在首位,其次才輪到生命、財富、親情,其他的一切更是十分遙遠無暇多作計較,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當壚沽酒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卓文君眉如遠山,麵如芙蓉,通曉琴棋書畫,為人放誕風流;十七歲出嫁,不久便因丈夫去世返回娘家過寡居生活。自然是麵對春花秋月,感物傷人,倍感淒涼。

    卓家祖居趙國,趙國的邯鄲是當時著名的冶鐵中心,卓家就以冶鐵致富,等到秦始皇滅趙國進行統一之際。卓家輾轉遷到蜀地的邊僻小邑臨邛定居,仍以冶鐵為業。到漢代文景之治,卓家傳到卓王孫這一代,由於社會安定,經營得法,已成巨富,擁有良田千頃;華堂綺院,高車駟馬;至於金銀珠寶,古董珍玩,更是不可勝數。

    蜀中山明水秀,地靈人傑,孕育了不少出色的文人雅士,司馬相如便是其中的一位。他因慕戰國時代趙國藺相如的為人行事,以“相如”作為自己的名字,也立誌要為國家作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漢景帝即位不久,司馬相如來到長安,遇到頗有書卷氣息的梁王,當時名重一時的辭賦大家鄒陽、枚乘、嚴忌等都追隨左右。司馬相如十分傾慕,便追隨梁王而去。在梁地作賦彈琴,生活過得十分得意。梁王盛讚其才情高華,賜給他一把名叫綠綺的琴,上麵刻有“桐梓合精”的字,是當時不可多得的名貴樂器。這把琴就是後來司馬相如用來彈奏“鳳求凰”,卓文君聽後夜奔的那把琴,所謂“綠綺傳情”使這把琴更富傳奇色彩。

    然而卓文君與司馬相如私奔的時候,司馬相如當時的生活並非琴書雅集,詩酒逍遙,風月無邊。由於梁王的短命去世,賓客星散,司馬相如回到老家成都,而家裏已是父母雙亡,家徒四壁,在無以自立的情況下,他抱著迷茫的希望來到邊陲小縣臨邛投靠擔任縣令的好友王吉,寄人籬下。聯係到當年司馬相如的誌向,當年的生活,算得上是十分的失意,十分地潦倒了。

    卓文君就是在司馬相如這樣的時候,憑著司馬相如在她家彈奏的一曲“鳳求凰”,在封建時代禮法深嚴的社會裏,不顧嫌隙的夤夜私奔住在客舍的司馬相如。便郎貪女愛,如魚得水;便露滴牡丹開,劉阮上天台,徹夜綢繆。更在第二天索性雙雙馳歸成都司馬相如老家,可說是情有獨鍾,或者說情之為物,不可理喻。對這件事情,卓王孫當然是盛怒難消,認為司馬相如有辱衣冠,自己的寶貝女兒也太不爭氣,夤夜私奔,敗壞門風,使他丟盡臉麵;更主要的是司馬相如是一個窮光蛋。然而司馬相如豪情不減地典衣沽酒,過著有今天,沒有明天的逍遙生活;卓文君也脫釧換糧,根本不把今後的生計放在心上。幾個月後,他們索性賣掉車馬,回到臨邛開了一間小酒家,卓文君淡裝素抹,當壚沽灑,司馬相如更是穿上犢盤鼻褲,與保傭雜作,滌器於市中,忙裏忙外擔任跑堂工作。

    這是臨邛市上的一件天大新聞,頓時遠近轟動,小酒店門庭若市,熱鬧非凡。卓王孫經不起親朋好友的疏通勸解,迫不得已分給他們童仆百人,錢百萬緡,並厚備妝奩,接納了這位把生米已經煮成熟飯的女婿。也有人講這是司馬相如搬出的一套“賴皮”作風,逼那位愛臉麵的嶽父大人就範,於此也可見司馬相如沒有一般文人的窮酸相,頗具豪情。這也許是卓文君深愛他的一個重要原因吧。從此這對小夫妻又過卓文君

    卓文君

    上了整天飲酒作賦,鼓琴彈箏的悠閑生活。

    漢景帝之後,漢武帝即位,對司馬相如原來隨梁王時所寫的《子虛賦》十分讚賞。於是司馬相如再次來到京師,在狗監楊得意的_引薦下,武帝召見了司馬相如,司馬相如更竭盡才智寫了一篇《上林賦》,盛讚皇帝狩獵時的盛大場麵,舉凡山川雄奇,花草繁秀,車馬垣赫,扈從壯盛,皆紛陳字裏行間。好大喜功的漢武帝一見之下,拜司馬相如為郎官。司馬相如在長安躊躇滿誌,卓文君則在成都獨守空幃,靜待丈夫衣錦榮歸,久而久之,便產生了“忽見陌上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的心情。

    司馬相如憑著一枝生花妙筆,以一篇檄文,曉以大義,剖陳利害,並許以賞賜,消弭了巴蜀兩地不穩的情勢,漢武帝大喜,再拜其為中郎將,持節出使西南邊陲地區,對蠻夷進行宣慰;擁旌旗、飾輿衛,聲勢赫耀地回到了成都;與卓文君會合後一路朝西南進發。當然是一定要繞道臨邛去看看的,當地官員紛紛出廓相迎,百姓更是夾道歡呼,卓王孫自然是十分光彩,執意挽留這位乘龍快婿與寶貝女兒小住數日,與當年的窮困潦倒,當壚賣酒,自然是此一時,彼一時了。

    西南諸夷經過司馬相如的宣慰與曉喻,盡皆奉表稱臣,按理司馬相如功在漢室,應該受到封賞,然而由於他自己困於書生之見,上書諫止漢武帝狩獵,更借諛諷勸,阻撓了漢武帝的興致,隻給了他一個名位清高而閑散的官職。俗話說:“飽暖思淫欲,饑寒起盜心。”司馬相如雖才華出眾,也未能免俗。長久以來,司馬相如便為消渴症所苦,消渴症也就是糖尿病,必須有所禁忌。善加調養;然而司馬相如衣食豐足之後不但不知珍攝,反而吃著碗裏,望著鍋裏。時常周旋在脂粉堆裏,如今已經年逾知命之年,卓文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懶得與他計較。直到司馬相如意欲納茂陵女子為妾,在錦衣玉食之時棄糟糠而慕少艾時,卓文君才忍無可忍,作了一首《白頭吟》,說道:

    皚如山上雪,皓如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鬥酒會,明旦溝水頭,蹀躞禦溝止,溝水東西流。

    淒淒重淒淒,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

    竹杆何嫋嫋,魚兒何徙徙,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

    並附書:“春華競芳,五色淩素,琴尚在禦,而新聲代故!錦水有鴛,漢宮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於淫而不悟!”

    隨後再補寫兩行:“朱弦斷,明鏡缺,朝露晞,芳時歇,白頭吟,傷離別,努力加餐勿念妾,錦水湯湯,與君長訣!”

    卓文君哀怒的《白頭吟》和淒怨的《訣別書》,使得司馬相如大為不忍,想到當年的患難相隨,柔情蜜意的種種好處,實在不便一意孤行,而弄到月缺花殘,香消玉殞的地步。

    納妾不成,兩人白首偕老,安居林泉,又度過了十年恩愛歲月,司馬相如終因糖尿病溘然長逝,卓文君終於嚐到了未亡人冷冷清清的孤寂況味。回首前塵,恍然一夢,第二年深秋,霜降草枯,長空雁鳴,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卓文君也隨司馬相如於九泉之下。

    司馬相如的文采,卓文君之美豔,當壚賣酒,白頭興怨,長門靈賦;封禪遺書傳為千古佳話。或許有人會說一向重視禮教的古代,大家閨秀夤夜私奔,實在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事實上漢唐時代豪放女子所在多有;深居閨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那是宋代以後的事了。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