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中國推理小說誤區之我見

章節字數:9128  更新時間:15-05-04 20:43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本文轉載自網絡

    我始終讀不下去中國現在的推理小說,我把它們和外國的推理小說相比較,發現中國推理小說界一直存在一些致命的誤區。我認為,這些誤區的存在,是中國推理小說始終不能有質的飛躍的重要原因(一定意義上說,是最根本的原因)。

    當然,對於現在某些新銳推理作家,從小讀著歐美及日本推理小說走入推理創作圈的一批年輕人來說,可能原來的那些作家存在的問題他們改變了,但對他們來說,卻存在著另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當然,以下這些我認為的推理小說誤區或存在的問題,可能不是所有作家都具備的,但我個人認為:不論是新作家,還是老作家,大部分的人都有以下問題中的一個或幾個存在,不知大家以為如何。

    一、推理主要依靠歸納法,使的故事讀起來有“本該如此”的感覺,情節順理成章,沒有變數。整個故事讀起來就像一個案件總結報告。

    中國推理小說中,破案者的推理都很現實,基本上都是有啥說啥,出現什麼就靠什麼推理;大部分推理過程,都是靠著已知條件和線索,進行歸納總結推理得出結論,然後案件再出現新線索,而後推理者再將新線索納入歸納推理的條件中,繼續歸納推理。

    這一點正好和外國推理小說的推理方式相反。福爾摩斯故事從一開始就告訴讀者:福爾摩斯主要是靠演繹推理得出凶手結論的。歸納推理和演繹推理正好是兩個相反的過程,它們的區別是:演繹推理是由原因推導結論,歸納推理則是由條件推導結論。由原因推導結論,其過程必須必須由必然的條件作為其立論依據,且它的條件具有主次之分和分配上的機動性;而由條件推導結論,它一般具有唯一性和確定性。

    歸納推理通常情況下結論都是唯一的,而演繹推理卻有很大的變數,這其中的原因是:歸納推理,其對推理前提的要求是均衡一致的,沒有什麼主次分別,隻要把所有推理前提歸納到一起,它必然得到唯一的一個準確結論;而演繹推理卻不同,演繹推理對前提是有主次大小之分的,麵對同樣的前提,它的大、小前提認定不同,推理的結論卻有天壤之別。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一個推理過程有A、B、C三個條件,若用歸納推理,由這三個條件推導結論,那隻消把它們全部歸總到一起就行了,能得到什麼結論就是什麼結論們;倘若這些條件中有無法歸納、或與其他主要項矛盾的項,對於歸納推理來說,一般是將之忽略掉,不作為條件納入推理過程,因為對於歸納推理來說,推理的必然性和唯一性是其必然前提,對於矛盾項,歸納推理隻能將之舍棄,不可能允許無法納入範圍的條件破壞整個推理係統。所以,歸納推理具有確定性、唯一性、必然性的特點,完全歸納推理的結論一定是唯一的和正確的。

    對於刑偵推理來說,得出的結論一定是唯一和必然的;即:結論隻有一個,且它必須是成立的。所以真正的刑偵破案,在推理中一般使用的是歸納推理,這種推理過程機械、呆板,沒有變數,讀來自然是索然無味。

    一個現實的例子就是:警察破案決無樂趣可言,大多數警察推理破案,都帶有“本來就是這樣,我隻不過將這些零碎的線索歸納整理成一個有機的必然整體而已。”的感慨,推理乏味而無聊。我家人有好幾個都是警察,我曾在媽媽所在公安局裏調查詢問過主抓破案的人員,他們眾口一詞都是:破案無聊,排查總結,成天跑腿,累死了!

    真實的刑偵破案是很枯燥無聊的,而中國的偵探小說,大多都是依據真實的破案過程寫的,既然破案很無聊,那麼將之寫成故事,怎麼會有趣呢?所以我們們看到,中國很多的推理文學乃至於影視文藝,故事中大量都是緊密觀察到處調查,費盡心思找尋線索的情節,故事裏的警察跑的累,我們看著也累得乏味,這樣的故事如何有趣呢?

    但外國的推理小說則不同:西方的偵探小說,其創作主要依靠演繹推理,即由所調查的線索進行前進性遞推,由已知條件不斷衍生出合理而有趣的新內容。這種推理方法,是將已知項進行合理的排列組合後,按照一定的次序及格式推導的。演繹推理往往得出新結論,其原因就在於它可以由已知上升到未知。原因是:演繹推理的過程,是一個將條件深化發展的過程;伴隨著推理的進行,已知結論的內涵會更家豐富,而由豐富的內涵得出的新結論,對整個推理係統會產生決定性的改變。通過演繹推理,人們可以得到更多的新穎條件。這種“創造”性的推理,將邏輯演繹的開創性大加發展,使得推理過程不斷出新,精彩絕倫。

    二、故事大量描寫乏味無聊的調查取證,故事情節拖遝無趣,推理部分極少極弱。

    由於第一個原因,中國偵探小說的故事,主要就是把筆力放在調查取證的描寫上,故事中的警察,往往都是走東家串西家,到處打聽搜集情報和線索,整個小說簡直就是一場情報搜集記。而推理呢,半天不見一個,隻看到偵破者忙忙碌碌,到處搜集情報線索的身影。中國偵破小說有個固定模式:案發後警方開始大量排查,通過排查找到作案動機,把所有關係人排查一遍,捋順各關係人的關係,然後進行歸納推理,由此得出嫌疑人。

    到此,案件的偵破基本已接近尾聲了,最後隻消再細心調查出確定某人作案的“鐵證”證明嫌犯確然作案,故事也就完了。它主要是靠大規模的摸排調查,以及費盡心思的捋順各關係人的關係而得結論的,這樣的小說簡直把推理放在最次要的位置,仿佛推理就是把獲得的線索捋順就完了,如此薄弱的推理,如何能吸引人?

    三、受主流文學影響,大量冗長乏味而又空洞無意義的人物刻畫、心理塑造、乃至自我抒情式的社會人生的分析,使得故事拖遝,情節推進緩慢。

    關於這一點,我想舉個例子,相信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以下是胡玥懸疑偵破小說《大吃一驚》中的一段,我不知道大家讀了什麼感覺,但至少我如果讀著情節緊湊的推理小說,突然給我來這麼一大段冗長無聊、漫無邊際的內心讀白,我非氣的把書撕了不行!

    (我常常這樣問自己,我是誰?就像一個精神病患者。精神病其實就是一種自以為是的高級白癡。有時候,它又等同於一個智商非常高的人,也就是說,智商高的人在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精神病裏的一類,他們的思想都是和正常人不一樣的。這兩種人看起來殊途,但往往又是殊途而同歸。

    以下省略一萬字……

    ……

    已經過去一年多了,這個噩夢還在纏繞著我,什麼時候才能擺脫它?

    我知道這個夢的由來,它源於那起案件,源於夏城。那是噩夢的產生的地方。

    我是個刑事警察,警令已經二十多年了,我破過很多案件,也到過很多地方。可是,沒有任何一個案件給我留下這樣的噩夢。它不但充滿血腥殘酷,使我曆盡艱辛,而且,深刻地改變了我的命運。

    應該把它講出來,寫出來,或許,這樣能使我遠離噩夢。

    試一試吧。

    好象也很容易,一切,就象電視劇鏡頭一樣出現在眼前)

    另外一點,就是大量生活化的普通場景,使得小說拖遝冗長,情節多餘無聊。例如朱維堅《終極罪惡》裏有這麼一段:

    (在走向夏城縣委大樓的時候,我的心情十分矛盾。我知道,自己作為來此辦案的外地警察,找當地縣委領導反映問題確實有些不當。可當時已經身不由已,一是擔心小趙和夏一民年輕氣盛,說話不注意,造成不好的後果,二是覺得有些問題應該讓夏城領導知道。自己雖然是外來人,可夏城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自己無論如何還是個黨員,也算是一種責任感吧,黨章上並沒有規定黨員不許向領導反映異地存在的問題。但願領導能夠理解我們的良苦用心。

    以下省略兩千字……

    白冰住了口,不遠處有很多人的腳步聲和說話聲傳來。她趕忙轉了話題:“散會了,郎書記回來了……”)

    我看了半天,這段除了告訴人們見了當官的該如何裝孫子外,說實在的,對推動情節有何至關重要的作用,我還真不曉得。記得美國偵探小說家範.達因批評說:偵探小說不宜有大段的描寫和借題發揮、累贅的人物性格刻畫和氣氛的營造。這些東西隻會使情節呆滯、妨礙推理,就像在球賽中間高歌自然之美或者在填字遊戲時大談詞源和綴字那樣令人討厭。偵探小說是要陳述案情,加以分析,進而得出結論。讀者閱讀偵探小說,追求的不是動人肺腑的抒情、華麗詞藻的描寫,而是緊張刺激的鬥智娛樂。適量的描寫和人物刻畫是需要的,但隻要能使故事有真實感,讀者能夠投入,就已經足夠了。中國推理小說就犯了這個致命的毛病!

    四、作品太過於現實性,沒有推理小說作為通俗文學的基本要求——豐富離奇的想象力。

    五、作品將社會批判作用大加發展,致使情節平淡,大量瑣碎無用的情節把故事拉得冗長而毫無意義。

    六、所講述的案件尋常平淡,故事情節一般,沒有激發人們好奇心的能力。

    偵探破案小說,作以情節為其根本的通俗文學一枝,驅使人們讀下去的最重要因素在於其存在的未知性和新奇的謎團。通俗文學是一類將情節作為最重要因素的文學形式,一定意義上說,情節就是通俗小說的全部。偵探小說必須存在豐富離奇,富有想象力和新奇性的情節,才能使讀者饒有興趣的讀下去。作為偵探小說來說,它的情節必須要有新奇性(重一點說也可以稱為“離奇性”)、豐富多變性、驚險曲折性幾個要素,其中獨特性是最重要的。

    偵探小說寫案件,決不是要寫一般的案件,而必須是“奇案”。何為“奇案”?其實就是案件事要有獨特唯一、新奇之特點。某甲因和某乙有摩擦,一時不忿,趁某乙一次獨自外出,走到僻靜無人處時,突然出來將他殺死,現場沒有留下什麼痕跡,也沒什麼目擊證人,隻有某過客無意間看到好象有個與某乙個頭仿佛的人在案發前曾和某甲照麵,同時警方在某甲和某乙家裏搜查到相關疑證若幹;或者,某公司白領被人刺殺在家裏,現場門窗大開,所有存折、支票、銀行卡之類和一切財產全都沒丟,重要文件也沒丟,但現場卻找不到作案人明顯痕跡;再或者,某風流女郎到處留情,她的情人們以及各人妻子互相結仇,同時還牽涉財產問題,結果這些情人一一被殺,最終風流女也難逃被殺厄運,警方調查的線索可以成車皮的拉;再有,某人被人殺死,在死前一大堆和他暗中有仇的人去見過他,被殺時所有人都在現場且都有作案動機,但殺人者隻有一個;抑或,一群人聚在一起,有個人被殺了,所有人都有作案時間,卻都沒作案動機。這類故事成天都發生,人們簡直都司空見慣,甚至乏味了,即使寫一萬個,也毫無新奇可言。

    外國偵探推理小說,講究要寫“完全犯罪”,何為“完全犯罪”?就是沒有任何線索的案件。舉例來說:某地發生謀殺案,被殺者無任何仇人,身上也無任何有利可圖的地方,總之,他沒有任何理由被殺,但他偏就被人殺了,這是為什麼?著名推理小說《火車怪客》就寫了這麼一宗毫無目的的犯罪。除了毫無目的性外,“完全犯罪”特指那些沒有任何線索的案件:一個謀殺案發生了,現場沒有罪犯任何線索,甚至連指紋、足跡都沒有留下;或者,罪犯在無論如何都無法接觸死死者的情況下殺了死者,為什麼?這種與現實常理絕對相悖的設置,正是偵探小說神秘莫測、趣味盎然的關鍵。

    可是,中國的作家,偏偏就是對此道情有獨鍾,欲罷不能,什麼“越軌”啦、“紅蜘蛛”啦、“藍色檔案”啦,同類電視劇成火車也拉不完,都是多角戀愛、人人有嫌疑、大量摸排調查,半天不見一點兒推理,有也是觀眾早就知道的弱智級的歸納推理,沒有一點意思。要麼就是在這些內核上再安上一個半夜鬼叫,女人發瘋之類的庸俗無聊的陳腐外衣,嚇小孩兒似的沒事兒忽悠觀眾一場,什麼意思嘛!

    以上主要是那些年紀較大,受社會約束較重的中老年作家的弊病,對於以網絡為主要創作根基的青年作家,我認為他們在案件設計、謎團創新、情節布局及故事推進速度上都有可喜的進步,但是他們也有致命缺陷,主要是:

    1、創作自由發揮,不受約束,怪力亂神皆可入事,導致很多故事成了鬼故事,實無推理性可言。

    如果說中老年作家寫探案小說過於現實,把故事寫成現實實踐的文學反映的話,那麼青年作家的推理故事則過於浪漫,不受任何約束,很多冠以“懸疑”之名的小說,實為毫無道理的鬼神故事。記得我曾經看過一個叫“怪談社”的懸疑小說集子,裏麵所謂的“懸疑小說”,都是什麼鬼魂附體,妖怪作祟之類的故事,因為有了這些怪力亂神的東西,結果導致小說看起來神秘莫測、不可思議。這樣的解釋在我看來,毫無理性和邏輯可言,簡直是蓄意欺騙讀者,像這類故事我看了兩篇,實在忍受不了這些毫無理性可言的鬼怪故事,索性不看了。

    2、很多情節幼稚不成熟,在成人世界看來,這樣的舉動和事件根本不成立。

    很多年輕人寫推理小說,讀著簡直是鬼故事,或者像個童話世界的故事一般,感覺在現實世界裏,這樣的故事根本不可能。

    3、懸疑多而推理少,滿篇疑雲滿布,讀來卻都好似哄小孩兒的幼稚鬼故事,很是荒唐可笑。

    對於這一點,我覺得是現在當紅懸疑小說作家普遍存在的問題,即使像蔡駿、成剛、燕壘生、餘以鍵、周德東這些當紅作家也是如此,讀他們的小說,我總感覺像讀一部鬼怪神魔故事,雖然結局是理性的,但總覺得中間的情節實無理性可言,而且滿篇懸疑,鬼氣森森的,卻總見不到邏輯性,把推理一直揠到最後,感覺這類故事讀著很混亂,很沒耐心讀下去。

    對比於國外優秀謎推理小說,中國推理小說在結構和寫作上,也存在致命弱點。

    一、開篇無聊,使人無法一開始就被吸引。

    外國偵探小說之所以吸引人,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它一開篇就把最引人入勝的情節就擺在觀眾麵前,讓觀眾一開始讀就被緊緊吸引。關於這一點,大家讀外國偵探小說,相信感受不少。大致說來,開卷即可吸引人,外國人是這麼辦到的:

    1、在講故事之前,先自己給自己的書做廣告,把小說中最有趣、最新奇的情節放在書的最前麵,提前預告給讀者,使小說開卷即有最吸引人的謎團,讀者一下子就被還不曾發生的不可思議的謎團設置吸引住了。

    2、開書就是驚險情節,第一段就引入暴力、槍戰或懸疑等元素,使讀者不得不跟著往下看。

    3、開篇就是突來奇情,絕不給人拖遝無聊之感。外國小說,往往故事一開始,就設計出一個很令人詫異,或很離奇的情節,讓人一開書就大吃一驚,於是,閱讀興趣不得不高漲。

    4、開卷就有最活潑、最招人喜愛的人物出場,使讀者一開書就被人物無限魅力吸引。

    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隻要讀過福爾摩斯、波洛、奎因、金田一耕助、禦手洗潔等係列偵探小說的,對此不必說就能明了。這些作品,幾乎出場第一人就能給人不同尋常的獨特感受,留下鮮明感受。人物既有可愛的特點,卻又不失真實。當下的一些青年作家,雖然人物塑造上也很有特點,但塑造的那些“人物”讀來總覺不真實,像兒童幻想出來的。所以人物塑造,既要有特點,又要真實。

    5、注重講故事的特點,從開篇作者就以講故事的口吻給讀者敘述,使讀者有一種享受情節的安心感,卻不似中國小說家,小說一開始先寫人,感覺像是人物速寫一般,使人讀了半天還摸不著頭腦,不知將要說什麼。

    我舉大家最熟悉的蔡駿的《病毒》的開篇:

    在十二月底的日子裏,西方人開始歡度他們的聖誕節,而東方人的節日則是冬至。當然,嚴格地說冬至算不得節日,即便是,也不是人間的,而是另一個世界的,也就是中國人所謂鬼魂的節日。但相對於聖誕節,西方人也許更喜歡聖誕夜,並冠之以種種美麗的稱謂,比如平安夜。冬至也是,不過冬至前夜是比較晦氣的,尤其是對於偏好於傳統的老人們而言。

    從科學的角度而言,在北半球,冬至是夜晚最長,白晝最短的一天,所以,如果把一年比作一天的話,冬至就等於是子夜。所以,冬至的前夜是名副其實的慢慢長夜,天黑得特別早,也特別地冷,太陽總是若有若無的掙紮著要提前下班,仿佛患了黑暗恐懼症一般急急地躲到地平線以下去。才六點,天空已是一片漆黑,幾乎連月亮都找不到了,我站在窗前,望著遠方的烏黑的天空,心中忽然有了種奇怪的感覺。

    我匆忙地拉上了窗簾,打開了電腦,開始上網,今天的網上沒什麼特別的消息,我和我的一個朋友聊了一會兒,就下了線。我開始寫一篇新的小說,剛寫了個開頭,原本想好的靈感卻突然枯竭了,再也記不起來了,我總覺得今天不對勁兒,我打開了郵件箱收郵件,總共隻有一封新mail,發件人是林樹,我的一個老同學兼好朋友。內容很短——

    “我的朋友

    當你收到我的這封信以後,立刻就到我家裏來一次,馬上就來,一分鍾也不要遲疑,好嗎?我現在來不及了,快,你一定要來。

    林樹”

    他什麼意思?讓我晚上到他那裏去,那麼冷的天,那麼的遠的路,他那兒離我家距離一個小時的車程呢,這不要了我的命。我看了看他發出的時間,距現在隻有半個小時。而現在已經快十一點了,難道真有這麼重要的事?會不會開我玩笑?不過林樹不是這種人,他這種比較嚴肅的人是不太會跟別人開玩笑的,也許真的有什麼非常重要的事。

    我在房間裏徘徊了一圈,然後看了看漆黑的窗外。最後還是決定去一次。

    出了門,發現地上有好幾圈黃色的灰燼,不知是誰家燒過錫箔了,我特意繞道而行。走到馬路上,才發覺天氣要比我想象的還要冷,風不知從什麼地方竄出來在半空中打著唬哨。商店都關門了,開著的便利店也是了無生氣的樣子,人行道上幾乎沒有一個行人,就連馬路上的汽車也非常少,我等出租車等了很久,我清楚地數著在空曠的黑夜裏回響的自己的腳步聲。

    終於叫到了一輛出租車。駕駛員三十多歲,挺健談的:“先生,今天晚上你還出去啊。”

    “有點急事。”

    “明天是冬至啊。”

    “嗬嗬,我不信這個的。”

    “我也不信,可是今晚這日子最好還是待在家裏。今天做完了你這筆生意,我馬上就回家,每年的今晚我都是提前回家的。”

    “為什麼?”

    “鬼也要出租車的嘛。因為今晚和明天是鬼放假的日子。沒嚇著你吧,嗬嗬,開玩笑的,別害怕。”

    車上了高架,我看著車窗外我們的城市,桑塔納飛馳,兩邊的高層建築向後奔跑,我如同在樹林中穿行。迷朦的黑夜裏,從無數窗戶中閃爍出的燈光都有些晦暗,就連霓虹燈也仿佛卸了妝的女人一樣蒼白。

    不知怎麼,我心神不安。

    車子已經開出內環線了。林樹的家在徐彙區南麵靠近莘莊的一個偏僻的居民區,七樓,一百多個平方,離地鐵也很遠,上個月林樹說他的父母到澳大利亞探親去了,要在那兒迎接新世紀,所以現在他一個人住。一個人住那麼大的房子,要有點心理素質的。

    我看了看四周,現在車子開在一條小馬路上,雖然林樹的家我常去,但我從沒來過這條馬路,黑夜裏看不清兩邊的路牌,隻能看到遠處黑黑的房子,要麼就是大片大片的荒地。車子打著大光燈,照亮了正前方,光亮的柏油路麵發出刺目的反光。而四周是一片黑暗,如同冬夜裏的大海,我們的車就似大海裏一葉點著燈的扁舟,行駛在迷途的航線上。

    我索性閉上了眼睛,迷迷糊糊地任車子載著我在黑夜裏漫遊。在半夢半醒中,車子忽然停了下來,我睜開了眼睛,看到了車外一棟棟黑黑的居民樓,的確到了。我下了車,司機隻收了我個整數,零頭不要了。然後他迅速掉轉車頭開走了。

    我懵頭懵腦地向前著,不住地哆嗦,小區的弄堂裏不見一個人,兩邊樓房裏隻有零星的窗戶還有光線透出,可能是幾個半夜上網的人。我不斷地呼出熱氣,象一團清煙似地向天上升去,我看了看天空,星星和月亮都無影無蹤了,隻有幾朵烏黑的雲漂浮著。風越來越大,從高空中向下猛撲而來,卷起一些細小的碎屑,在空中飛舞起來。哪家的塑料雨棚沒有安裝好,在大風中危險地顫抖著,搖搖欲墜,發出巨大的聲音,就象是一隻拳頭砸在了塑料上。

    忽然我好象聽到了前麵有什麼聲音,“嘭——”那聲音很悶,象是哪家的花盆敲碎了。

    我加快了腳步,在林樹家那棟房子下麵的地上,我發現有一個人倒在地上。

    我屏著呼吸靠近了幾步,在樓前的一盞昏暗的路燈下,看清了那個人的臉,那是我的朋友林樹的臉。

    一灘暗紅色的血正迅速地從他的後腦勺下向外湧出。

    我突然想到了什麼,立刻抬腕看了看表——子夜十二點正。

    冬至到了。

    這篇小說開局很平淡,沒有足夠能吸引人的地方,我過去曾幾次因為這個開篇,無法把小說讀下去。後來雖然耐著性子往下讀,最終讀完了,感覺也不錯,但如此平淡無奇的開篇,實在讓我感到乏味。

    二、謎團設置單一,幾乎所有小說都是以凶手為中心謎團,缺乏變數。

    相對於外國小說對謎團設置的豐富性,中國偵破文學幾乎清一色的都把中心謎團押在凶手身份及作案動機上,令人讀來無味。偵探小說的情節構造和現實世界不同,現實中警察破案主要是調查案件相關人員的情況,看誰有作案動機;再調查相關人員是否有作案可能,通過調查涉案的各類情況歸納總結案件嫌疑人,最後再通過尋找證據加以證明,如果用邏輯學的方式說,現實世界的破案主要是歸納推理,是完全歸納推理。但是偵探小說不是,我們看動畫片《名偵探柯南》就很明白:偵探小說中的故事主要是先大膽假設,而後小心求證。即偵探先通過對發案現場的初步印象進行演繹推理後假定作案者是有什麼特點,然後設定一個具有某些特征的作案嫌疑人,而後再去尋找證明他犯罪的證據,在尋找犯罪證據過程中往往要出現新的證據推翻原來假設,並且提供了關於新的嫌疑人的線索,於是偵探再根據新線索通過演繹推理重新假設嫌疑犯,然後再次尋找證據證明。偵探小說能夠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偵探會不斷提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假設,而不是偵探不斷的去調查尋找破案線索、以及偵訊有關人員的口供,而本書就屬於後者,這樣寫法是很枯燥無味的。那麼假設是什麼,假設其實就是一種想象,是一種合理的想象,偵探根據現場初情、通過演繹推理合理想象,假設出作案的有關細節甚至是作案者的體貌以及現場特征,根據特征去尋找嫌疑人,這是偵探小說的情節構造,它和現實世界的破案是有一定區別的(主要是側重點不同,真實破案重在尋找證據,而偵探小說主要靠假設推動情節,就是那些超乎想象的案情假設,才使偵探小說的情節曲折動人)。

    一般說來,正統推理小說的謎團設置為四個:一、凶手身份;二、作案動機;三、作案手法;四、案件的非理性因素。就偵探小說情節設置而言,後兩個問題的解答,趣味性要遠超前兩個,所謂偵探小說的“解謎性”,其所解”的“謎”,基本上就在於後兩個。案件能夠吸引人,它的非理性因素是關鍵,密室殺人、不在場證明、死前留言、密碼暗語破譯、比擬殺人這些非理性的奇思妙想的引入,大大豐富了偵探小說內容的空間,使得小說的趣味性有了質的飛躍。就閱讀趣味而言,人們會更因為後兩個謎團的不可思議性和強烈的現實矛盾性而迷惑,進而懷著強烈的好奇心讀下去。作為最有理性邏輯的推理小說而言,這種與邏輯絕對背道而馳的不可思議性,產生了與正常推理最為強烈、距離最大的反差,使得人們對推理的期待視野空前提高,而中國的推理小說,就恰恰缺少這樣的具有豐富奇詭想象力的非理性因素的介入。

    三、情節布局平平,故事實在毫無趣味。

    四、推理薄弱,幾乎通篇都是寫調查取證,而最後推理部分卻隻有三言兩語。

    相對於國外小說那種加強推理,將推理置於和小說情節等同、甚至最主要位置,乃至出現超過萬字以上的連續推理,以及專章敘述複雜推理過程的寫法,中國推理小說的推理部分實在太簡單了,幾乎是幾段就把推理過程敘述完畢,沒有大量豐富的推理段落,使得“推理小說”的推理性實在薄弱得很。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中國的推理作家往往沒有意識到外國推理小說優秀的長處,讀了許多外國好作品,卻沒有把好作品的“好”學到手,很多人腦子中都以為,隻要有案件,就是推理小說,概念不清晰。同時,外國偵探小說的許多獨創性優點,中國作家根本沒有意識到,所以他們學寫偵探小說,並沒有學到精髓,很多人隻是學了個偵探小說的定義而已。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打賞本章    舉報本章
這本書實在是太棒了,我決定打賞作品的作者!
100 銅板 300 銅板 1000 銅板 3000 銅板
5000 銅板 10000 銅板 30000 銅板 100000 銅板
打賞查看
送黃瓜送蘋果送香蕉送筆記本送手機送鑽石送跑車送別墅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