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心是菩提樹  第十五篇:願向古人學(佛向心中求)

章節字數:5555  更新時間:15-11-30 16:42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因為深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至此,我願一心修行,念念阿彌陀佛,請求佛祖加持,此生能了生脫死,不再受六道輪回之苦。於此末法時代,摘抄下文與諸君共勉。至今日起,《陌上詩集》就此畫上圓滿句號。

    我會努力修行,在生活與工作中修。修得一顆清淨心,菩提心,彌陀心。待時機成熟了,就會去出家。

    南無阿彌陀佛

    -----------------

    蕅益大師註解《論語》時說:「不聞道者,如何死得?若知死不可免,如何不急求聞道?」

    佛祖在經典中也經常感嘆:「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佛祖形容人身難得,有一個「盲龜浮木」的比喻:海底一隻瞎眼的大烏龜,每一百年才遊出水麵來透口氣。恰好海麵上正漂浮著一塊木板,木板中間正好有一個圓孔。盲龜恰巧把伸出的腦袋插進了浮木的圓孔裏。——人身難得,便猶如盲龜遇浮木孔。

    佛典中還有個「須彌穿針」的比喻:

    佛說在須彌山的山頂垂下一根線,在山腳下手拿一根繡花針,那根線不偏不斜正穿過針眼。——人身難得,難猶如此。

    佛典中還有個「大地土與爪上泥」的比喻:

    佛祖抓起一把土撒向大地,說道:「失人身如大地土。」然後又從指甲縫中摳出一點點泥土說:「得人身如爪上泥。」

    佛祖還告訴我們:「若不往昔修福慧,於此正法不能聞。」——若不是過去生中勤修福慧,今生斷然聽聞不到正法。假如我們的福報不夠大,縱然聽聞正法,也不能生起信心。賢公曾不斷向人說起,能念佛的人都是有大福德、大善根之人,一定要把握住大好因緣,老實念佛,當生成就!

    古德有偈曰:「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孔老夫子說,早上聽聞聖賢至道,晚上死了都值得。——這不是誇張,不是形容啊!因為塵世無常,肉身易殞,隻有在道中才可求得真實永恆的生命。

    來佛叁聖永思集(2014。11。27更新)

    序

    淨土法門為末法眾生主要得度法門,然以微妙難思,故致易行難信,有賴歷代高僧大德出世表法,樹立典範,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堅定信願,同得往生淨土,圓成菩提。

    河南南陽來佛寺賢公老和尚為當代希有難得之淨宗高僧,以九十二年之深信切願篤行,行住坐臥一句彌陀念到底,及至功行圓滿,成就之高,不在歷代祖師之下,可見淨土法門之殊勝圓滿。二○一叁年元月,賢公預知時至,自在往生,以一生表法證明極樂世界真實不虛,阿彌陀佛真實不虛,為《無量壽經》作「證轉」。觀其畢生行持,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不僅為淨宗學人之最佳典範,亦為一切佛門弟子樹立修行榜樣。

    賢公圓滿落實淨宗行門五科:淨業叁福、六和敬、叁學、六度、普賢十願。茲列述如下:

    壹、淨業叁福

    一、「孝養父母」:賢公孩童時即以孝行聞名鄉裏,自小辛勤勞作以貼補家用。父親早逝,後以兄弟相繼過世,賢公接母至寺奉養,達二十七年。後為母念佛送終,每年不忘祭祀父母祖宗,充分體現孝道精神。

    「奉事師長」:於艱辛歲月,賢公獨力奉養寺裏五位年邁長老,直至彼等一一念佛往生。文革時期,甘冒生命危險,歷盡磨難,力保傳戒公之靈骨免受毀壞。一生奉行傳戒公「老實念佛」之教誡,嚴守不張揚己能之訓示。每年祭祀時節必祭拜師長靈塔,充分落實尊師重道之德行。

    「孝親尊師」為一切德行之根本,賢公真正落實「孝敬」二根,為其一生成就道業紮下堅實基礎。

    「慈心不殺」:賢公一生慈心愛物,真誠善待一切眾生。每次下田,耕種之前必一再繞行田地,告知土中眾生迴避:「鍬鎬下地,諸蟲躲避。若傷性命,即生佛地。」然後念佛一會,方開始耕種。常施食與貓、狗等物類,並誡示人們當以平等愛心對待,千萬不可加以傷害。

    「修十善業」:賢公慎護身口意,落實十善業,符合《無量壽經》所言「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且勉人善護叁業,曾曰:「寧可葷口念佛,不可素口罵人。」又誡人不可說話口滿,不可心生惡念。

    二、「受持叁皈」:賢公自幼皈依叁寶,出家後嚴持淨戒,老實修行,不愧為僧寶之一員。時時保持覺性,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刻骨銘心,即皈依自性佛寶。正知正見,正念正行,即皈依自性法寶。六根清淨,一塵不染,即皈依自性僧寶。

    「具足眾戒」:賢公持戒精嚴,於戒壇所學,皆認真落實。並以持戒勉勵後學,嚐曰:「出家人一定要守戒,要注意威儀,做人天的好樣子,不守戒沒有人歡喜。」

    「不犯威儀」:賢公行住坐臥威儀莊嚴。文革期間,拒絕還俗,保持僧寶形象。曾曰:「學道當知心是佛,修行應以戒為師;出家再返家,不如不開花。」

    叁、「發菩提心」:賢公弱冠感悟輪迴路險,死生事大,真為出離生死而出家。出家後以成佛度眾生為誌,故屢示人:「拜佛要拜出自性,拜出清淨心。」又言:「隻要心裏清淨,隻有阿彌陀佛,不裝別的事,不會耽誤成佛。」

    「深信因果」:賢公幼年時,受親戚惡因惡果事件啟示,明白因果報應,絲毫不爽,一生奉行母親「為人要和善寬厚,不可作惡造罪」之庭訓。童年感悟心念具大威力,故一生不敢怨人恨人。出家後專修念佛法門,更深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之真理。

    「讀誦大乘」:賢公雖不識字,然嫻悉大乘要義,佛性真如之理了然於胸,觸問即答,妙語連珠;公案典故,隨手拈來,無不鞭辟入裏,發人深省。是雖未讀外在之大乘經典,實則時刻讀誦內心本具之大乘經典,與六祖惠能大師同行。

    「勸進行者」:賢公常勉人老實念佛,常曰:「搬柴運水,無非是道;粗茶淡飯,皆是修行。好好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又言:「好好念佛,世上無難事,隻怕心不專。」

    貳、六和敬

    一、見和同解:賢公具足佛法之正知正見,故與海墨等叁師於桐柏山塔院寺結廬共修時,相得甚歡。賢公秉承淨宗正見,曾雲:「咱這裏是專修念佛,不搞經懺佛事。寧可沒有廟,不能沒有道;寧可沒有人,不能沒有法。」無論住止任何道場,皆與大眾見和同解,和合無間。

    二、戒和同修:賢公善於以戒勉勵大眾,做到「揚善於公庭,規過於私室」。曾善巧曉諭眾居士:「俺這是小廟,吃的是苦的,穿的是補的。你們來這兒要能受苦,能受苦才能了苦。你不來,我不怪;來了就要守我戒。走到哪裏要守哪裏規矩。」

    叁、身和同住:賢公為人忠厚善良,一生與人無爭,於世無求,待人一團和氣,大眾皆樂於與他親近。與海墨法師等當代叁位大德結廬時,雖所修法門不同,卻能和合共住,精進互勉。此為末法最重要之示範,蓋當今和合僧團實不多見也。

    四、口和無諍:賢公語業清淨,未曾聽說他與人爭吵,或毀謗、輕視過任何人。嚐言:「跟人不要爭高論低,就沒煩惱,忍者自安啊!」

    五、意和同悅:賢公性情溫和,從未有人見他發脾氣,從未令大眾起一絲煩惱,故無論行至何處,皆受人歡迎。常對弟子言:「在我眼裏,一切都好,沒有啥不好的。見啥都說好,見啥都高興,心裏才能經常充滿法喜,心裏才能清淨,才無煩惱,才不生氣恨人。沒有這好那壞之分,也沒有這好吃、那不好吃的啦,一切都隨緣,心裏就安心踏實啦!」

    六、利和同均:賢公一生盡己所有以供養大眾。有人來寺居住,即提供寺裏物資,盡量滿足對方需求。

    參、叁學

    一、戒學:賢公嚴持淨戒,律己秋氣,待人春風。出家九十餘載,持戒善始善終。

    二、定學:賢公堅持定課不斷,每日清晨叁時即起身,拜佛、繞佛、念佛。嚐言「心專無難事」,與經雲「製心一處,無事不辦」如出一轍。念佛功夫達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故能工作不礙念佛,念佛不礙工作。

    叁、慧學:賢公道行高深,智慧如海,正如其言「我啥都知道。」然又沉厚不言自身境界。但由許多事件可證其確具未卜先知之能力與無所不知之智慧。

    肆、六度

    一、布施:賢公一生為眾辛勤工作,直至往生當天,仍整天工作於菜園,是為「內財布施」;一切物品,包括所有農產品,皆歡喜施與需求者,是為「外財布施」;賢公身行言教,勉人看破放下,老實念佛,是為「法布施」;賢公無比慈悲,照顧病人,救濟災民,乃至對竊賊亦加寬慰,令其免於怖畏,是為「無畏布施」。

    二、持戒:賢公一生持戒精嚴,威儀具足,落實「攝律儀戒」;一生樂善好施,勤修善行,落實「攝善法戒」;一生全心全意利益眾生,一切為眾生著想,落實「饒益眾生戒」。

    叁、忍辱:賢公忍辱功夫了得,一生未見其發過脾氣。遭誣陷時,安忍不辯;誣陷澄清後,對造謠者毫無指責埋怨。遭到無理之打罵時,默然承受,安忍不動心,誠如所言「他打了,算是給我抓癢哩;唾沫吐到臉上,當是洗臉啦。跟人不爭高論低,就沒煩惱,忍者自安啊!」是為「耐怨害忍」。一生忍苦耐勞,艱辛清修,「吃的是苦的,穿的是補的」;日間勞動累得頭暈眼花,夜間仍整夜念佛、拜佛,是為「安受苦忍」。了知諸法如幻,信解佛性真實,心無妄動,安然忍可,誠如所言:「老實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是為「諦察法忍」。

    四、精進:賢公發菩提心,不畏艱難,精進不息,「不許念佛時,即於內心默默念;不許拜佛時,即於夜間悄悄拜。」無論閒忙,佛號不斷,是為「披甲精進」;一生勤修善法,與道相符,鍥而不捨,須臾不離,是為「攝善精進」;非但淨化自心,且普利眾生,度生不倦,是為「利樂精進」。

    五、禪定:賢公念佛功深,早達叁昧之境,曾言:「不要以為念一句兩句就行了,不念到一心不亂不算念佛。」心中恆常念佛,無有間斷,乃至開顯智慧神通亦沉厚不言。念佛叁昧為「無上深妙禪」,亦名「寶王叁昧」。

    六、般若:賢公一句佛號念至明心見性,深悟眾生本具之理體「實相般若」,故能說出:「拜佛要拜出自性,拜出清淨心啊!」賢公時時念佛,即時時觀照實相,故言:「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是為「觀照般若」。賢公善巧分別世間諸法,「什麼都知道」而又沉厚不言;唯遇必要之時,方略顯所知以利濟眾生,是為「方便般若」。

    伍、普賢十願

    一、禮敬諸佛:賢公恭敬一切眾生。對母誠孝、對師恭敬,並將此真誠恭敬擴展至對待一切人、事、物,從而體現「禮敬諸佛」之行持。賢公從不在拜墊上拜佛,總在地麵上拜,對佛恭敬至極處,是為禮敬過去佛、現在佛。見有貓、狗等物類,總是分食與彼,並囑人不可傷害,言:「這都是眾生,跟咱們人一個樣子,都有靈性啦。」是為禮敬未來佛。

    二、稱讚如來:賢公極力讚歎講經法師之功德。又每提及結廬共修往事時,無不極力讚歎其他叁位法師修持功夫。賢公此生最後即表「僧讚僧」之法。二○一叁年元月十叁日,當居士們攜《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一書前來看望時,賢公如見盼望已久之寶,無量歡喜。立即穿袍搭衣,持書主動要求照相,表達內心期盼佛門團結之願望。表此法叁日後,即安詳自在往生,一生表法功德圓滿。

    叁、廣修供養:賢公一生力行「廣修供養」。「內財供養」體現於其「一天到晚都不閑著,還什麼活都幹」;「外財供養」體現於其以糧食供養僧眾及救濟百姓、災民;居士們供養之錢財,全數留於所在之道場,作為放生或印經之資。

    「法供養」體現於其身行言教,勸化大眾念佛。一生奉行傳戒師教誡,一句佛號不拐彎,是為「如說修行供養」;時時以具體行動利益眾生,念佛度化無形眾生,是為「利益眾生供養」;親切和藹慈悲,令眾生樂於親近受化,是為「攝受眾生供養」;承受阿彌陀佛囑咐,為眾生長年住世表法,是為「代眾生苦供養」;每日精勤念佛、拜佛、繞佛,對世間一切看破放下,對淨土法門信心堅定,是為「勤修善根供養」;一切時修行六度,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不疲不厭,是為「不捨菩薩業供養」;時時不忍眾生苦、不忍聖教衰,時時念佛不間斷:「念佛念到一定時候,不管啥時候都在念佛……別看我在幹活哩,我還在心裏時時念著佛哩……」是為「不離菩提心供養」。

    四、懺悔業障:賢公每日禮佛懺悔,乃至文革時期亦未曾間斷。數十年禮佛不用拜墊,真誠至極處。一生無論閒忙佛號從不離口,做到所謂「守口攝意身無犯」,是為「心地無非自性戒」。誠如懺悔偈所言:「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五、隨喜功德:賢公隨喜講經法師之弘法功德,隨喜結廬共修法師之修行功德。一生隱惡揚善,隨喜一切眾生之功德,將「隨喜功德」之行,做到妙處。

    六、請轉法輪:賢公一生重興祖庭,修復道場,令眾得親近佛法,朝暮薰修,即是「請轉法輪」之行。讚歎講經法師,令眾對之生信樂聞,亦是請轉法輪。為眾方便開示,令得正信,正見正行,是請自身轉法輪。心不離佛,明心見性,則是請自性佛常轉法輪。

    七、請佛住世:賢公一生修建十一所道場,其中不乏千年古剎,令佛法得以長住世間,是為「請佛住世」之行。佛不離心,徹悟自性,為眾示現修持典範,則是請自性佛住世。

    八、常隨佛學:賢公出生學佛世家,母氏長齋茹素,賢公自幼薰習佛法,善根深厚。一生身口意業無不契合佛法,活出佛法之精神,慈悲為懷,智慧方便為門,是為「常隨佛學」之行。

    九、恆順眾生:賢公處處「恆順眾生」,見啥都說好,見啥都高興。無論男女老幼、僧家俗家,親近賢公無有不生歡喜心者。信眾要求照相時,賢公主動配合,滿足其一切要求,百歲之軀折騰辛勞亦在所不辭,慈悲至極!

    十、普皆迴向:賢公所修一切功德,皆迴向求生極樂世界,一生圓滿成佛,是為「迴向菩提」。賢公所修一切功德,皆迴向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是為「迴向眾生」。賢公所修一切功德,皆了知虛幻,無有一法可得,是為「迴向實際」。

    《無量壽經》雲:「常習相應無邊諸行,成熟菩薩無邊善根。」諺語雲:「說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賢公一生真修實證,圓滿實踐《無量壽經》之教誨,落實「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二十字。其成就之關鍵在於專精,雖不識字,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亦能念至明心見性,推為淨宗第十四代祖師可謂實至名歸,名符其實。我輩淨宗後學,鹹應學習賢公榜樣,老實聽話真幹,真誠清淨恭敬,則皆能成就淨業,圓滿無上菩提。唐朝禪宗出一不識字之祖師六祖惠能大師,現代淨土宗出一不識字之祖師海賢老和尚,則彌顯淨土法門之叁根普被、博大精深也。

    印誌法師與因緣生居士竭力蒐羅賢公老和尚事跡,詳編成冊以廣利眾生,功德無量!囑序於餘,爰引賢公圓滿淨土行之事例以讚之,謹與淨宗同修共勉焉。

    公元二○一四年歲次甲午仲秋釋淨空謹序於澳洲圖文巴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打賞本章    舉報本章
這本書實在是太棒了,我決定打賞作品的作者!
100 銅板 300 銅板 1000 銅板 3000 銅板
5000 銅板 10000 銅板 30000 銅板 100000 銅板
打賞查看
送黃瓜送蘋果送香蕉送筆記本送手機送鑽石送跑車送別墅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