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9682 更新時間:15-11-26 16:51
諸法言品第五
佛複告文殊師利(漢言濡首)汝詣維摩詰問疾。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維摩詰雖優婆塞入深法要。其德至淳以辯才立。智不可稱。一切菩薩法式悉聞。諸佛藏處無不得入。進禦眾魔降之以德。務行權慧非徒戲食。然猶複求依佛住者。欲於其中開度十方。於是眾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皆念。今得文殊師利與維摩詰二人共談。不亦具足大道說哉。即時八千菩薩五百弟子百千天人。同意欲行。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及諸天人眷屬圍繞。俱入維耶離大城。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吾將立空室合座為一座。以疾而臥。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除去所有更寢一床。維摩詰言。勞乎文殊師利。不麵在昔辱來相見。文殊師利言。如何居士忍斯種作疾。寧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殷勤致問無量。興起輕利遊步強耶。居士是病何所正立。其生久如當何時滅。維摩詰言。是生久矣。從癡有愛則我病生。用一切人病是故我病。若一切人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所以者何。欲建立眾人故。菩薩入生死為之病。使一切人皆得離病。則菩薩無複病。譬如長者有一子得疾。以其病故父母諸父為之生疾。其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一切人愛之若子。彼人病我則病。彼不病則不病。又言。菩薩病何所立。菩薩病者以大悲立。文殊師利言。何以空無供養。維摩詰言。諸佛土與此舍皆空如空。又問。何謂為空。答曰。空於空。又問。解一為空。答曰。空無與之為空空。又問。空複誰為。答曰。思想者也。彼亦為空。又問。空者當於何求。答曰。空者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如來解脫中求。又問。如來解脫者當於何求。答曰。當於眾人意行中求。又仁所問何無供養。一切眾魔皆是吾養。彼諸轉者亦吾養也。所以者何。魔行者受生死。生死者則菩薩養。彼轉者受諸見。菩薩於諸見不傾動。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類。答曰。仁者我病不現不可見。又問。雲何是病與身合意合乎。答曰。我病身合者身為地。意合者意為幻法。又問。四種地種水種火種風種何等種病。答曰。是種者一切人所習也。雲何文殊師利。菩薩觀諸疾意。又以何習於有疾菩薩。文殊師利言。於非常身不以泥洹。常現不淫在身有苦。不以泥洹安而喜之。現於非身為眾人導。身之空寂不以永寂為現本作。恒悲彼疾不自計疾。以識宿命導利人物而無所惑。念善本修淨命不望彼。常精進為醫王滅眾病。是為菩薩能與疾者相習。文殊師利。又問。何謂菩薩有疾其意不亂。維摩詰言。菩薩疾者。意知是前未近之罪住欲處故。是病皆為不誠之思在眾勞故。又問。疾者自於其法都不可得。所以者何。如是病者但倚四大。又此諸大為都無主。是所倚亦無我。是病無我專著兩無專著。得病本者必知精進無我人想。為起法相身為法數。法起則起法滅則滅。法轉轉不相念不相知。起者不言我起。滅者不言我滅。知法想者。將養其意而無所住。若以法想受報大止。已離病者我不為是。何謂斷病。謂我作非我作悉斷。何謂是我作非我作斷。謂己自無欲。何謂己自無欲。謂內無習行。何謂內無習行。謂等不動不可動。何謂為等。謂我等泥洹等。所以者何。此二皆空。何名為空。所言為空。二者如是。凡聖道成皆從平等病亦不異。何謂所受亦空。謂已曉了不覺諸痛。不盡於痛以取證際。如是二者為諸痛。長一切惡道已竟。近一切人興大悲哀。吾為眾人作自省法。觀以除其病而不除法。亦不除其本病所生。知其根本而為說法。何謂為本。謂始未然。未熾然者則病之本。何謂不然。於三界而不然。其不然何用知。謂止心。止心者以不得也。非不然也。何以不得。二見不得。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此文殊師利。為疾菩薩其意不亂。雖有老死菩薩覺之。若不如是。己所修治為無惠利。譬如勝怨乃可為勇。如是兼除老死苦者。菩薩之謂也。菩薩若病當作是觀。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亦是眾人非真非有。已觀如是不墮妄見。以興大悲。彼必來者為斷其勞。以合道意為彼大悲。所以者何。菩薩墮妄見。其大悲者有數出生不墮妄見。大悲菩薩不以數生。彼生為脫。為脫所墮。為脫出生。為脫受身。能為彼人說佛說法是其誓也。如佛言曰。其自安身不解彼縛。不得是處而自安身。又解彼縛斯得是處。故曰已脫菩薩其行不縛。何謂縛何謂解。菩薩禪定以縛諸我以道縛我。縛者菩薩以善權生五道解彼受。菩薩無權執智縛。行權執智解。智不執權縛。智而執權解。彼何謂無權執智縛。謂以空無相不願之法生。不治相及佛國以化人。是無權執智之縛也。何謂行權執智解。謂修相及佛國開化人。而曉空無相不願之法生。是行權執智之解也。何謂智不執權縛。謂以見行勞望受。立修行一切德善之本。是智不執權之縛也。何謂智而執權解。謂斷諸見行勞望之受。以殖眾德之本。而分布此道。是智而執權之解也。彼有疾菩薩已如是下此法。設身有病。觀其無常為苦為空為非身。是為智慧。又身所受不以斷惡生死。善利人民心合乎道。是為權行。又若身病知異同意。彼過非新則觀其故。是為智慧。假使身病不以都滅。所當起者是為權行。是文殊師利。為疾菩薩其意不亂。亦不高住。所以者何。若高住者是愚人法。以卑住者是弟子法。故菩薩住不高不卑。於其中無所處。是菩薩行。不凡夫行不賢夫行。是菩薩行。在生死行不為汙行。是菩薩行。觀泥洹行不依泥洹。是菩薩行。行於四魔過諸魔行。是菩薩行。博學慧行無不知時之行。是菩薩行。於四諦行不以諦知行。是菩薩行。觀無生行不謂難至。是菩薩行。在緣起行於諸見而無欲。是菩薩行。在諸人眾無勞望行。是菩薩行。在閑居行不盡身意。是菩薩行。於三界行不壞法情。是菩薩行。為空無行一切眾事清德皆行。是菩薩行。行六度無極為眾人意行而度無極。是菩薩行。行六神通不盡漏行。是菩薩行。受道之行不興小道。是菩薩行。以止觀知魔行。不滅跡行。是菩薩行。於弟子緣一覺所不應不現行。不為毀佛法行。是菩薩行。說是語時八千天人。發無上正真道意。文殊師利童子甚悅。賢者舍利弗。心念無床座。是菩薩大弟子當於何坐。維摩詰知其意。即謂言。雲何賢者為法來耶。求床座也。舍利弗言。居士。我為法來非利所安。維摩詰言。唯賢者其利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座。唯舍利弗。夫利法者非有色痛想行識求。非有陰種諸入之求。非有欲色無色之求。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又舍利弗。夫求法者。無知苦求無斷習求。無造盡證惟道之求。所以者何。法無放逸有放逸法。當知苦習當為盡證以惟致道。斯求法者無放逸之求也法。舍利弗。無有塵離淫塵。其染汙者即為在邊。斯求法者無淫樂之求也法。舍利弗。無有疆界。在疆界者則有分數。斯求法者無疆界之求也。法無不淨。在不淨者於法有取有放。斯求法者無取放之求也。法無巢窟。有法者則為有窟。斯求法者無窟倚之求也。法無有想。在占想者則為堅識。斯求法者無占想之求也。法無有漏。在流法者為一切近。斯求法者無一切之求也。法無見聞無念無知。於法有見聞念知者。則為已別。斯求法者為無見聞之求也。是故舍利弗。求法者一切法唯無求也。說是語時。五百天人諸法法眼生。
不思議品第六
於是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仁者遊於無量無數佛國億百那術。何等佛土為一切持一切有好師子之座。文殊師利言有。族姓子。東方去此佛國度如三十六恒沙等刹。其世界名須彌幡。其佛號須彌燈王如來至真等正覺。今現在。其佛身八萬四千由延。佛師子座六萬八千由延。其菩薩身四萬二千由延。須彌幡國有八百四十萬師子之座。彼國如來為一切持。其師子座為一切嚴。於是維摩詰則如其像三昧正受現神足。應時彼佛須彌燈王如來。遣三萬二千師子座。高廣淨好昔所希見。一切弟子菩薩諸天釋梵四天王來入維摩詰舍。見其室極廣大。悉苞容三萬二千師子座。所立處不迫迮。於維耶離城無所掛礙。於佛所止及四天處無所掛礙。悉見如故若前不減。維摩詰言。文殊師利。就師子座與諸菩薩上人俱坐。當自立身如彼座像。其得神通菩薩即自變形。為四萬二千由延。坐師子座。其邊菩薩大弟子皆不能升。維摩詰言。唯舍利弗就師子座。舍利弗言。族姓子。此座為高廣吾不能升。維摩詰言。賢者。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然後可坐。於是邊菩薩大弟子。即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便得坐師子座。舍利弗言。未曾有也。族姓子。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廣之座。於維耶離城無所掛礙。於佛所止及四天處無所掛礙。於諸國邑天龍神宮亦無掛礙。維摩詰言。唯然舍利弗。諸如來諸菩薩有八不思議門。得知此門者。以須彌之高廣入芥子中無所增減。因現儀式。使四天王與忉利天不知誰內我著此。而異人者見須彌入芥子。是為入不思議疆界之門也。又舍利弗。立不思議門菩薩者。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鱉黿鼉水性之屬。不使龍鬼神阿須倫迦留羅知我何入。因喻儀式。其於眾生無所嬈害。又舍利弗。於是三千世界如佛所斷以右掌排置恒沙佛國。而人不知誰安我往。又引還複故處。都不使人有往來想。因而現儀。又舍利弗。有無量人生死奉律。立不思議門菩薩者。為奉律人現七夜為劫壽。人信知謂劫過。不知是七夜也。又舍利弗。立不思議門菩薩者。現諸刹好以為一。刹。立一切人置其右掌。順化其意與遊諸刹令如日現不震一國。從是禮事十方諸佛。又令一切人從一毛孔見十方諸日月星像。十方陰冥皆隨入門既無所害。又使佛國所有不減一切曠然各得修行。又能蹶取下方恒沙等刹。舉置殊異無數佛土。若接頹坎安措地。又立不思議門菩薩者。為一切人故。如佛像色貌立以立之。如緣一覺像色貌立以立之。如弟子像色貌立以立之。或如釋如梵如轉輪王像色貌立以立之。隨十方語言音聲上中下之所願。一切以佛柔軟音響而誘立之。為出佛語無常苦空非身之聲。以如事說諸佛法言出是輩聲。於是耆年大迦葉。聞說菩薩不思議門。謂舍利弗言。譬如賢者。於凡人前現眾名香。非彼所見則不能知。為若此也。今諸弟子聞是語者。可一時見不思議作。其誰聞此不思議門。不發無上正真道者。於此賢者。吾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弟子聞是說者。當以悲泣曉喻一切三千世界。其諸菩薩可悅預喜。如是說當頂受。若曉了不思議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大迦葉說是語時。三萬二千天人皆發無上正真道意。維摩詰。報大迦葉言。唯然賢者。十方無量無央數魔。魔怪賢者悉行恐怖。立不思議門菩薩者。常解度人。魔之所為十方無量。或從菩薩求索手足耳鼻頭眼髓腦血肉肌體妻子男女眷屬。及求國城墟聚財穀金銀明月珠玉珊瑚珍寶衣裘飲食一切所有。皆從求索。立不思議門菩薩者。能以善權為諸菩薩方便示現堅固其性。所以者何。菩薩者。當上及不可使凡民逼迫之也。譬如迦葉。龍象蹴踏非驢所堪。為若此也。其餘菩薩莫能為。菩薩忍逼猶如此。立不思議門菩薩入權慧力者也。
觀人物品第七
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何以觀察人物。答曰。譬如幻者見幻事相。菩薩觀人物為若此。譬如達士見水中月。菩薩觀人物為若此。譬如明鏡見其麵像。菩薩觀人物為若此。取要言之。如熱時之焰。如呼聲之響。如空中之霧。如地水火風空。如諸情同等。如無像之像。如真人斷三垢。如溝港見自身。如如來諸所有。如所見諸色像。如得盡定無身不身。如空中之鳥無跡。如蟲蚤之根自然。如夢所見已寤。如未生塵。如真人現。菩薩觀人物為若此也。
文殊師利曰。如是觀者何以行慈。答曰。如是觀人人物為幻。知法亦然。而為說法以慈修止。止而慈者為無所起。行不嬈慈以無瑕穢。行等之慈等於三塗。行無諍慈無所止處。行不二慈內外無習。行不怒慈為都成就。行牢強慈強若金剛莫能沮壞。行清白慈內性已淨。行平等慈平若虛空。行如來慈如本隨覺。行佛之慈覺諸凡人。行自然慈以自覺正。行道之慈同其所味。行無比慈能卻眾惡。行大悲慈導以大乘。行不視慈其視如空。行布施慈無所遺忘。行戒以慈與惡戒眼。行忍以慈彼我皆護。行精進慈荷負眾人。行一心慈思所當念。行智慧慈而以知時。行善權慈一切現聞。行不諂慈意淨無求。行不飾慈心無所著。行不我慈無複惡意。行安慰慈至於得佛。為立大安菩薩之慈。為若此也。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曰所造德本修辯為人。何謂為喜。曰所以施眾而無悔。何謂為護。曰兼利之。又問。生死為畏。菩薩何以禦之。曰生死畏者。菩薩以聖大之意為之作禦。又問。欲建聖大當何所立。曰建聖大者必等一切而度眾生。又問。欲度眾生當何除解。曰度眾生者解其勞塵。又問。既解勞塵當複何應。曰已解勞塵當應自然。又問。何所施行而應自然。曰不起不滅是應自然。又問何等不起何等不滅。曰不善不起善者不滅。又問。善不善孰為本。曰善不善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曰不誠之雜為本。又問。不誠之雜孰為本。曰不住為本。如是仁者。不住之本無所為本。從不住本立一切法。
於是有天在其室止。聞上人言。現其天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華至諸菩薩即如應。若持至大弟子即著不墮。一切弟子神足舉華便不墮落。天問舍利弗。何故舉華。曰不如應是以舉之。天曰不然。此華如應。何為賢者謂之不應。又如此華無應不應。賢者自為應不應耳。觀諸大人華不著身者。以一切棄應不應也。譬如丈夫畏時非人得其便。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細滑得其便。已離畏者一切五樂無能為也。止處未斷華著身耳。止處斷者華不著也。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曰至於此久如耆年解脫。又問。止此久耶。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舍利弗默而不答。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曰真解者無所言取。故吾於是不知所雲。天曰。若耆年案文言之。則一切如文解相。何則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從兩間得。而文字亦無內外兩間之得。是故賢者無以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皆從等解。曰不複以不欲淫怒癡而解乎。天曰。甚慢者不用是說解。如不樂慢淫怒癡者乃以是解。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奚得以何為證辯乃如是。曰不我得不為證故辯如是。若有得有證。則於自然法律為甚慢矣。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誌求。天曰。弟子行者乘弟子法。緣一覺行眼見道意。求大乘者自行大悲。如入栴檀林者唯嗅栴檀不嗅他香。如是賢者。在佛德香之室者。不樂弟子緣一覺香。若天龍神釋梵四天王。得入此室聞斯正士講說法者。皆樂佛美德香。終不起欲樂香也。昔者菩薩發意出家。十有二年吾止此室。不聞弟子緣一覺之雜言。但聞殊異菩薩雜語大慈大悲不可思議佛法積要。又舍利弗。此室有八未曾有自然之法以現正化。何謂八。此室晝夜照以智慧睹佛金光。不以日月所照為樂。是為一未曾有。此室入者在中而止。一切無複淫怒癡垢。是為二未曾有。此室恒有釋梵四天王異刹菩薩來會不休。是為三未曾有。此室常聞講說道化六度無極不退之輪法語不廢。是為四未曾有。此室天人恒歌正樂弦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此室其中有四大藏眾寶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此室釋迦文。阿閦佛。寶首。樂忻。寶月。寶淨。無量。固受。師子響。慧作斯。彼諸如來等。是正士念時說時。彼佛即為來。來說佛行無不悅懌。是為七未曾有。此室清淨常見諸天名好宮室及一切佛嚴淨之土。是為八未曾有自然之法。如是賢者。此常見正誰已見此。當複舍學弟子法乎。
舍利弗問天。汝何以不轉女人身。天曰。滿十二歲。始以女人形求而得之。夫女人相猶幻事也。故女人為幻觀世如類。而雲何以轉女人身。舍利弗言。觀諸有身皆無所成。如是賢者。一切諸法亦無所成。奚為複問何轉女身。於是其天即以神足。立舍利弗令如天像。天自化身如舍利弗。既現化而問曰。雲何賢者。轉為此女像。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曰。不識吾何以轉成此女像也。天曰。賢者。若能轉此女像則眾女人身可轉。若其不女於女身亦不見者。則眾女人雖女身為非女非見也。又如佛言。一切諸法非女非男。即時舍利弗身複如故。天曰。賢者。何緣作此女相。曰吾不作非不作。天曰。如是賢者。諸法亦非作非不作。夫不作非不作者佛所說也。
舍利弗問天。汝沒此當於何生。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曰如佛化生非沒生也。天曰。眾生猶然。亦不見其沒生者也。曰天久如能成無上正真道最正覺乎。曰久猶凡民之普得法。乃吾成最正覺。曰雲何凡民之普得法者。無乃非處乎。天曰。其為無上最正覺者非有處也。所以者何。佛無所立故曰無所於最正覺者。舍利弗言。今諸佛最正覺及其已正覺與當正覺者。如江河沙皆謂何乎。曰此以文數為讀者耳。非謂道有去來今也。夫三塗等且如。賢者得道雲何。曰所得者為不惑耳。天曰。如是賢者。吾成佛者。亦以為彼未正覺故。爾時維摩詰。謂賢者舍利弗言。是天已奉事九十二億佛。神通之智已解了。所願普具法忍已得。已不退轉。願行如言所欲能現。
如來種品第八
文殊師利問曰。何謂族姓子。菩薩所至到處興有佛法。維摩詰言。其來往周旋有智慧興有佛法。菩薩來往為之奈何。其至五無間處能使無諍怒。至地獄處能使除冥塵。至於畜生處則為除闇昧能使無慢。求入餓鬼道。一切以福隨次合會。至無智處不與同歸能使知道。在怒害處為現仁意不害眾生。在憍處為現橋梁合聚度人。在塵勞處為現都淨無有勞穢。如在魔道則能使其覺知所緣。在弟子道所未聞法令人得聞。在緣一覺道能行大悲坐而化人。入貧窶中則為施以無盡之財。入鄙陋中為以威相嚴其種姓。入異學中則使世間一切依附。遍入諸道一切能為解說正要。至泥洹道度脫生死如無絕已。是為菩薩來往周旋。所入諸道能有佛法。於是維摩詰又問文殊師利。何等為如來種。答曰有身為種。無明與恩愛為種。淫怒癡為種。四顛倒為種。五蓋為種。六入為種。七識住為種。八邪道為種。九惱為種。十惡為種。是為佛種。曰何謂也。文殊師利言。夫虛無無數不能出現住發無上正真道意。在塵勞事未見諦者。乃能發斯大道意耳。譬如族姓子。高原陸土不生青蓮芙蓉蘅華。卑濕汙田乃生此華。如是不從虛無無數出生佛法。塵勞之中乃得眾生而起道意。以有道意則生佛法。從自見身積若須彌。乃能兼見而起道意故生佛法。依如是要。可知一切塵勞之疇為如來種。又譬如人不下巨海。能舉夜光寶耶。如是不入塵勞事者。豈其能發一切智意。
賢者大迦葉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言誠如之意塵勞之疇為如來種奚但身見能發無上正真道乎。雖以五無間具。猶能發斯大道意而具佛法矣。已得羅漢為應真者。終不能複起道意而具佛法也。如根敗之士其於五樂不能複利。如是弟子雜行已斷。其於佛法不樂不利無複誌願。是以凡夫於佛法為有反複。如弟子無有。所以者何。凡夫聞佛法能起大道不斷三寶。使夫弟子終身聞佛法力無所畏。非複有意起大道也。於是眾中有坐菩薩字眾像見。問維摩詰言。居士父母妻子奴客執事安在。朋友親戚徒隸為誰群從所有象馬車乘皆何所在。爾時長者維摩詰答眾像見。而說頌曰。
母智度無極父為權方便
菩薩由是生得佛一切見
樂法以為妻悲慈為男女
奉諦以降調居則思空義
學知一切塵其生隨所欲
上道為親友覺意而不著
我徒勇而果群從度無極
四恩當女事樂以歌道德
總持為苑囿覺華甚奇快
厥實度知見彼樹法林大
八解之浴池正水滿其淵
淨葉眾如殖浴此無垢塵
參駕五通馳大乘難過踰
調禦以道意八道坦忘憂
相具以嚴容眾好飾其姿
慚愧免行成華鬘謂不疑
七寶貨之大求者兼與法
得報利弘多隨布分斯道
守如禪解教無患清淨道
以是依諸佛常勇誌不搖
是食甘露者以解味為漿
不慢不疑淨戒品為塗香
在彼眾塵埃勇犍莫能勝
降伏一切魔鹹使至道場
其於所墮生都已無惑根
為現諸刹土將護度眾塵
供養億如來奉諸三界將
不我則為佛生輒務成養
修治佛土淨訓化諸群生
由是得最刹無人人所行
一切民萌類聲響及眾變
一時能盡現菩薩樂精進
邪行為順現隨欲牽致來
方便度無極一切示軌儀
為現勝言教示身終如死
祐化諸人物於幻法不殆
現劫盡幹燒更始生地形
眾人有常想照令知無常
正使或億千出之一邑裏
能悉為空舍安諸施以道
如有禁咒語嶮穀若幹輩
皆為到彼度菩薩無所畏
世間眾道術一切從而學
非以隨疑見因之解人惑
或作日月天或為梵中尊
為地主以德為風神亦然
劫中有疾疫為之設醫藥
勤恤護養安除病消諸毒
劫中設饑饉則施食與漿
前救彼饑渴卻以法語人
劫中若兵起己為作慈利
化之以不諍兆民得休濟
若於大戰中則我得臣眾
恒協用和安菩薩力勢強
至於有獄刑佛土不可勝
輒至到於彼趣使眾庶寧
所往方教化五道遍分明
一切生索現此為菩薩生
在欲示饒有現舍而行禪
能禁製魔首莫知孰執焉
火中生蓮荷是可謂希有
無比為大炬其在欲能爾
有民眾所聚則為興農利
導以無貪欲立之以佛智
求為世間將宗長若帝師
輔上而懷下以此安群黎
周惠諸貧民資財無有極
因厥所布施勸勵起道德
在於憍慢中示現作力士
消伏諸貢高使立佛正道
見人有危懼居前而慰安
既施使無畏乃化以道真
為五通仙人修治梵行事
立眾以淨戒及忍和損意
以敬養烝民見者樂精進
所有僮仆奴教學立其信
隨如方便隨令人得樂法
欲現一切最善權必深學
無際行謂此是以遊無疆
合會無邊慧說法無有量
不二入品第九
於是維摩詰。問眾菩薩曰。諸正士所樂菩薩不二入法門者。為何謂也。座中有名法作菩薩。答曰族姓子。起分為二。不起不生則無有二。得不起法忍者。是不二入。
首閉菩薩曰。吾我為二。如不有二不同像則無吾我。以無吾我無所同像者。是不二入不眴菩薩曰。有受為二。如不受則無得。無得者不作淵。以無作無馳騁者。是不二入。
首立菩薩曰。勞生為二。為勞乘者其於生也弗知弗樂。以過眾知而受色欲者。是不二入。
善宿菩薩曰。慮知為二。當以不慮不知。於諸法念作而行不念作者。是不二入。
善多菩薩曰。菩薩意弟子意為二。如我以等意於所更樂。無菩薩意無弟子意。與無意同相者。是不二入。
善眼菩薩曰。一相不相為二。若都不視不熟視不暫視。不作一相亦不暫相。於視不視以等視者。是不二入。
奉養菩薩曰。善不善為二。於善不善如無所興是謂無想。以無想立者而不為二。都於其中而無度者。是不二入。
師子意菩薩曰。一切不受為二。當如金剛而無覺知。不為愚行亦不解者。是不二入。
勇意菩薩曰。漏不漏為二。如得正法則其意等。已得等者終不為漏不漏想。亦不以無想而得。不以想受而住者。是不二入。
淨解菩薩曰。此有數此無數為二。若離一切數則道與空等。意都已解無所著者。是不二入。
人乘菩薩曰。是世間是世尊為二。若世間意空。於其中不舍不念。不依尊上者。是不二入。
目見菩薩曰。盡不盡為二。盡者都盡。都盡者不可盡。是謂無盡無所盡故曰盡。曰盡者無有盡。如斯入者。是不二入。
普閉菩薩曰。我非我為二。如我之不得非我何可得。於我自然而不作者。是不二入。
明天菩薩曰。明不明為二。不明滋多是故有明。若是不用不計以作等計。於其中而平等。不以二得要者。是不二入。
愛覲菩薩曰。世間空耳作之為二。色空不色敗空。色之性空。如是痛想行識空而作之為二。識空不識敗空。識之性空。彼於五陰知其性者。是不二入。光造菩薩曰。四種異空種異為二。空種自然四大亦爾。本空自然末空自然。知此種者是不二入。
善意菩薩曰。眼色為二。其知眼者見色不染不怒不癡。是謂清淨。如是耳聲鼻香舌味身更心法為二。其知心者於法不染不怒不癡。是謂清淨。如此住者是不二入。
無盡意菩薩曰。布施一切智而分布為二。布施而自然一切智亦爾。一切智自然布施亦爾。如是持戒忍辱精進一心智慧一切智而分布為二。智慧而自然一切智亦爾。一切智自然智慧亦爾。於其中而一入者。是不二入。深妙菩薩曰。空異無相異無願異為二。如空則無相。無相則無願。無願者不意不心不識不行。其以一向行眾解門者。是不二入。
寂根菩薩曰。佛法眾為二。佛性則法法性則眾。一切是三寶無有數。無數則樸樸則正諸法。樂隨此者是不二入。
不毀根菩薩曰。有身與有身盡為二。有身則有盡。何則從身生見。從見有身。是故有身有毀滅雜。彼以無雜自然如滅。而不迷不惑者。是不二入。
善斷菩薩曰。身口心為二。所以者何。是身則無為之相也。如身之無為口相亦無為。如口之無為心相亦無為。如其心之無為一切法亦無為。其以無二無三事者。是不二入。
福土菩薩曰。福與不福。為與不知為為二。於福不福如不知為如不有為是則無二。其於罪福不以知為如自然相。以空知者。不是福不非福亦不無知。覺如此者。是不二入。
首懷菩薩曰。攀緣稱說為二。若其不攀緣則無所不善無非善也。如無不善無非善者。是不二入。
月盛菩薩曰。闇與明為二。不闇不明乃無有二。何則如滅定者無闇無明。如諸法相而等入者。是不二入。
寶印手菩薩曰。其樂泥洹不樂生死為二。如不樂泥洹不惡生死乃無有二。何則在生死縛彼乃求解。若都無縛其誰求解。如無縛無解無樂無不樂者。是不二入。
心珠立菩薩曰。大道小道為二。依大道者不樂小道亦不習塵。無大道相無小道相。如如想之士無以行道者。是不二入。
誠樂仰菩薩曰。誠不誠為二。誠見者不見誠。奚欺偽之能見。何則非肉眼所見也。以慧見乃而見。其以如見無見無不見者。是不二入。
如是諸菩薩各各說已。又問文殊師利。何謂菩薩不二入法門者。文殊師利曰。如彼所言皆各建行。於一切法如無所取。無度無得無思無知無見無聞。是謂不二入。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