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2702 更新時間:17-06-28 09:04
徐景軒回到主宴席廳時,徐仁蔚已經急得滿頭汗,這滾犢子的,跑哪去了,可千萬別給他闖出禍端來才好。
徐景春兄弟倆一臉幸災樂禍,恨不得徐景軒在宮中被人拿下才好,不一會兒見徐景軒紅著臉回來,冷眼哼了兩聲。
“孽子,宮中豈是家中,你這般上躥下跳,不要命了?”徐仁蔚見嫡子平安歸來,心裏鬆了口氣。
“爹爹教訓的是,孩兒知錯了。”徐景軒懶得囉嗦,直接認錯,在徐仁蔚後麵的家屬位置坐下。
徐仁蔚見帶來的三個兒子都規矩的就座,吩咐道:“待會皇上和皇子們就要到了,你們都給我放規矩些,仔細頭上的腦袋。”
徐景軒點頭如搗蒜,見徐父嘮叨不停,忍不住的低聲提醒:“爹,孩兒知道了,你看上麵皇子們好像在入席……”
徐仁蔚慌忙正襟危坐,皇子們入席了,說明皇上也快到了。
就在這時,一個尖銳的聲音道:“太子駕到。”
一陣行禮騷動之後,又聽一聲:“皇上駕到。”
重量級人物陸續登場,徐景軒低頭側目,好像瞅一瞅老皇帝的模樣,可惜還是那句,品級低了些,離皇帝的位置太遠,僥是他1。5的好視力,也看不清楚。不過七皇子八皇子他倒是看的見,哼哼,等著瞧,總有一天,他會一雪今日之糗!
雖然不能一睹天顏,但皇宮的宴席還是非常精致,可謂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反正沒人留意他一個家眷小蘿卜頭,他儼然一個吃貨,埋頭苦吃。
皇帝一番開場白,臣子一陣恭維後,酒過三巡,皇帝開始將話題扯到各家府上的子孫成就上。
忠義候第一個拍上了龍屁。
“蒙皇上掛念,微臣的孫兒今年六歲,尚且識字明理,若是有幸能陪伴皇子皇孫讀書,實在是微臣舉家的福分。”
內閣首輔李民平對於忠義候這番言語,真是羞得無以言表,他本是內閣清流,與宗室侯府速來兩立,隻歎世上怎會有如此臉皮厚之人。
李民平心中對忠義候的行為不恥,但不得不說這招對當今聖上十分有效果。若是以往,怕是要讓忠義候得逞了。
幸虧他內閣早有準備,出了個新鮮招兒。
果然,這次老皇帝沒有順著忠義候的話,而是笑道:“鄭愛卿啊,朕自然是相信你孫兒的才學,隻是這次呀,李愛卿他們倒騰了個新競選規則,朕瞧著稀奇,便允了,相信鄭愛卿孫兒博學,定會脫穎而出。”
李民平得到老皇帝的首可,姍姍走到殿前,將這次宴會暗中挑選皇子皇孫伴讀的事,明著辦起來了。
“微臣榮幸,得皇上信任,負責這次皇子皇孫的伴讀的考核,要知皇子皇孫們的教養,關於國家社稷,他們伴讀的挑選,必須慎之又慎,這次內閣眾位大臣一同草擬了兩道題,下麵由大學士劉大人宣讀第一題。”
李民平言簡意賅的作了個開場白。
要讓徐景軒來說,這次內閣為了牽製宗室,真是出奇製勝。
簡單說就是,內閣在全民重科舉的年代,出了道數學考題,考題也許不難,但卻打了一眾參選的小蘿卜頭一個措手不及。
題目是: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擱現代,對於四歲到十歲的小學生來說,這題目也是個奧數水平。
擱重科舉文章的古代,真有點考驗那群“之乎者也”慣了的朝廷的鮮花幼苗。
好在能來參考皇子伴讀的,不是朝廷大員(國家級學霸)的子孫,就是宗室世家(國家級教育)的後代,學習能力和應對能力都是超群的。
一陣心算口算,時間長短不一,對錯不論,都能答出個一二來。
徐景軒在現代也是個學霸,在小學水平的題目,他三分鍾不到就算出來了,在宮女發下來的宣紙上,用毛筆寫好自己的答案,蓋好。
閑來無事,他也不敢舉手,大叫我算好了呀。於是,他腦袋開始亂轉、亂瞄。
這一瞄不得了,被人坐在上位的七皇子八皇子抓了個正著,投來了問候的目光,害得他急忙埋頭。
不一會時間到,宮女們將各家公子的答案和筆墨紙硯收走,李民平大人親自查閱,請示了一下老皇帝後,當場就把答對了的各家公子名字念了出來。
寧國公府二房庶五孫蕭世青。
忠義候府長房嫡三孫鄭秋意。
安平候府長房嫡長孫蕭世彬。
永定伯府三房庶次子李躍含、嫡四子李躍非。
內閣次輔徐大人府上嫡長子孫徐景軒、嫡次孫徐景春。
內閣大學士範大人府上嫡長子範進、嫡四字範華。
戶部尚書劉大人府上嫡三子李慶。
兵部尚書方大人府上嫡次子方元。
大理寺卿張大人府上嫡長孫張棟。
一共十二人。
這念到名字的、沒念到名字的,可謂一家歡喜一家愁。不過總體來說,還是符合朝廷局勢的。
大宇王朝現有的公候伯爵中,留在京城的,一共有寧國公、忠義候、仁善候、安平候、永定伯、安慶伯六家。
寧國公府向來低調,這次拿出來競選的是一個九歲的庶出五孫蕭世青,與小皇孫的年紀相差甚遠,大些的早已有伴讀,十一皇子也才五歲,想來也隻是重在參與。
忠義候府是德貴妃的娘家,大皇子蕭世炎急需家族勢力支持,是以想給孫子在忠義候府挑個伴讀。
安平候府乃是太子妃的娘家,於是拿出了足夠的誠意,比皇長孫大兩歲的長房嫡長孫,五歲的蕭世彬。
永定伯府是賢妃的娘家,目標很明顯,是四皇子蕭世淳才滿兩歲的兒子。
其他內閣大臣的子女,要麼選擇了一方勢力或者某些家族的旁係,要麼是家中正好有年紀相仿的嫡子嫡孫,不得不帶出來遛一遛。
畢竟,在大多數貴族和朝臣眼裏,眼下的朝廷還是穩固的,皇上雖然年邁,但太子已立,東宮之勢已小成。
李民平念完答題正確的各家公子後,又著劉大學士公布了第二道考題。
這第二道考題,更是有趣——論我朝與藏族的戰與和。
論述方式也新奇,由太子蕭世元、大皇子蕭世炎、四皇子蕭世淳、七皇子蕭世弘分別在剛才答對的各家公子中選擇三位組成四組辯論小組,采取自由辯論的方式,各自闡述己方的觀點,並且可以相互辯駁。
當然,太子和皇子們不負責“吵架”,隻負責領隊策劃。
得了,直接開放性-論題,不僅考驗的是各家公子,還請出了幾位皇子當陪練,可見其重視程度。
接下來就是太子及各位皇子挑人了,按身份高低和年紀大小,依次各挑一位,直到最後挑完。
毫無意外的,太子蕭世元首先選了安平候家的蕭世彬,大皇子蕭世炎選了忠義候家的鄭秋意,四皇子蕭世淳選了永定伯家的李躍非,倒是七皇子蕭世弘,選了內閣徐大人府上的嫡長子徐景軒,出人意料。
沒一會兒,太子和三位皇子就挑好了人,組成了各自的辯論小組。
太子蕭世元:蕭世彬、蕭世青、張棟、
大皇子蕭世炎:鄭秋意、徐景春、李慶
四皇子蕭世淳:李躍非、方元、範華
八皇子蕭世弘:徐景軒、範進、李躍含
辯論小組一確立,在坐的王公大臣們心裏基本有了譜。太子的人馬明顯最優,論親信有蕭世彬,論口才有大理石卿之孫張棟,寧國公府蕭世青已有九歲,學識當不差。大皇子的人馬不錯,親信鄭秋意,才學擔當徐景春,精明擔當李慶。四皇子的人馬中規中矩,親信李躍非已才名在外,方元出身將門,範華有個內閣學士的爹。最後的七皇子就有些可憐,沒有親信不說,徐景軒略有紈絝之名,李躍含出身永定伯府,是四皇子家的人;範進又是出了名的書呆子。
不論你的隊友好不好,競選總是要開始的。
李民平見四個隊伍已就位,揚聲道:“下麵給一刻鍾的時間,各自商量是戰是和,之後開始辯論……”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