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2456 更新時間:18-04-08 10:40
從正月初二開始,金軍組織橫渡黃河。由於船隻太少,遠遠不夠用。他們於是砍伐樹木,製成若幹木筏用來渡河。經過五天搶渡,到正月初六,金軍騎兵已基本過河,而步兵才剛剛到達河北岸。
斡離不下令,步兵精壯之旅迅速過河,老弱者不必過河,留在北岸的浚州城裏。斡離不派人將沈琯找來,對他說:“現在南岸已無一人,你來日須去到汴京。”
沈琯點頭答應。
過河之後,斡離不望著波浪滔滔的黃河水,對沈琯很感慨地說:“南朝可謂無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輩豈能渡哉!”
沈琯聞言,心裏很不是滋味。他很不理解,官軍為什麼不利用黃河天塹來阻擊金兵?為什麼棄河而逃?
宋軍棄河而逃,主要責任就在於梁方平“單騎遁歸”。他從浚州跨上馬,馬不停蹄地一路飛奔。跑回京城後,他不敢入城,害怕受到軍法處置,於是便在城外收集潰退散兵,然後駐守在外城西城牆一帶。
梁方平所部騎兵潰退後,何灌率領的步兵在黃河北岸也聞風而潰。何灌覺得,單憑自己一己之力,無法守住黃河,於是一邊從滑州撤退,一邊收集潰散之卒,退守氾水關。
郭藥師過河後,率領先鋒軍迅速占領滑州。然後,緊隨何灌之後,一路追擊。等郭藥師追至氾水關,何灌所部又不戰而潰。何灌無奈,隻好率領剩餘兵馬退還京師。
正月初五那天,何灌回到京城,請求覲見宋欽宗,欲稟報梁方平逃跑之事。由於當時正處於紛亂之際,宋欽宗根本顧不上追查黃河失守之責任,也沒時間接見何灌,隻是下旨令何灌控守京城西隅。
金軍渡過氾水(故道在今河南中牟縣南)後,騎兵勁旅整理好隊形,擊鼓而壯行,浩浩蕩蕩,氣勢震天,朝著東京城奔馳而來。沿途府縣紛紛派人疾速入京,向朝廷稟報敵情。
正月初六上午,宋欽宗從宣德樓回到延和殿不久,消息紛至遝來,“中外震動”。為應對非常之變,宋欽宗立即對朝廷領導機構作了調整:
免去白時中太宰職務,任命李邦彥為太宰兼門下侍郞,張邦昌為少宰兼中書侍郎,趙野為門下侍郞,王孝迪為中書侍郎,蔡懋為尚書左丞,吳敏繼續擔任樞密院使,李綱繼續擔任尚書右丞,耿南仲由簽書樞密院事升遷為尚書左丞,唐恪任同知樞密院事,吳幵、莫儔權直學士院。上述這些人,構成了當時朝廷的核心決策層。
當時,為皇上禦駕親征而準備的行營輜重,屯集在京城南邊的尉氏縣。李綱向宋欽宗建議道:“現在敵兵已近,陛下不宜親征,建議將行營輜重運回城內,專心一意守衛京城。”
宋欽宗同意,說:“輜重馬上運回,撤銷親征行營使司,改任卿為禦營京城四壁守禦使,統一指揮全城守禦。望卿團結軍兵,捍禦賊馬。如立到功效,並當不用常例,持加恩賞。望多出文榜,曉示軍兵。”
同時,宋欽宗還向全國諸路,派出一批身邊內侍,讓他們代表皇帝,督促全國諸路帥臣火速出兵,入京增援。
李綱深知自己肩負著守衛京城重任,不敢有絲毫怠慢。他采用百步分兵之法,將外城城牆分為東西南北四個防區,每一個防區派出一萬兩千餘人作為正麵作戰部隊。另外,還配有保甲、民兵、廂軍等輔助隊伍。
對這四個防區,李綱各安排一名皇帝宗室成員與一名武臣,共同擔任防區提舉官。同時還各安排一名皇帝侍從官,負責進行督察。各個城門是防守重點,李綱皆派遣宦官擔任使臣,按職務大小,“分地而守”。這樣,守衛都城的組織體係基本建立起來了。
同時,李綱還下令,全城軍民積極行動起來,全麵開展備戰。他們修樓櫓,掛氈幕,安炮座,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檑木,備火油,等等。凡是防守所需之器械,都做了充分準備。
此外,李綱還迅速組建了馬軍與步軍四萬餘人,將他們分為前後左右中五軍。每軍八千人,並建立起統製、統領、將領、隊將等組織架構,每天進行軍事訓練,以提高軍事素質與戰鬥力。
李綱安排前軍駐紮在通津門外,保護城內糧倉---延豐倉安全,倉庫裏有豆粟四十餘萬石。後來,各地勤王之師來京,集結於城外,多虧有這批糧食做軍糧。後軍駐紮在朝陽門外,控製樊家岡一帶較淺的濠河,使敵軍騎兵不敢接近城牆。而左、右、中軍都駐紮在城中,作為戰略預備隊,以備緩急之用。
東京城作為大宋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軍事重鎮。因為地處平原,周圍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所以,北宋曆朝皇帝對京城防禦設施都很重視。特別是宋神宗時期,築敵樓,作甕城,浚治壕塹,進一步加強了城防功能。
東京城由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組成,城防工事主要分布在外城,而且修築得很堅固。外城四麵城門共有二十一座,包括十六座陸門和五座水門。各水門跨河設有鐵柵閘門,每到晚上,都要放閘閉門,以防敵人沿河潛入城內。
城門是交通運輸的主要出入口,也是防守與出擊的重點。每座城門口,都設置有圓形或方形的甕城,以加強城門入口的防護。甕城之上設有戰棚,供守城士兵防禦和休息之用。外城城牆每隔六七十步設有一座馬麵,馬麵突出於城牆之外,可以交叉射擊,保護城牆不受敵軍破壞。大約每隔二百米設有一座庫房,內藏各種武器和軍需品。為加強城防,在外城周圍還開挖了一條名叫護龍河的壕河,有三十多米寬,濠河兩岸栽有榆樹與柳樹,也能給攻城敵軍構成障礙。
正當全城軍民積極備戰之際,太學生陳東忽然又上書。他上書不是建言如何抗擊金兵,也不是建議如何守衛京城。他關注的不是外患,而是內憂。他在奏章中說:
“臣竊知上皇已幸亳社,蔡京、朱勔父子以及童貫等統兵二萬從行。臣深慮此數賊遂引上皇迤邐南渡,萬一變生,實可寒心。蓋東南之地,沃壤數千裏,其監司、州縣官率皆數賊門生,一時奸雄豪強及市井惡少,無不附之。近除發運使宋煥,是京子蔡攸妻黨。童貫昨討方寇,市恩亦眾,兼聞私養死士,自為之備。臣竊恐數賊南渡之後,假上皇之威,振臂一呼,群惡響應,離間陛下父子,事必有至難言者。望速追數賊,悉正典刑,別選忠信可委之人,扈從上皇如亳,庶全陛下父子之恩,以安宗廟。……”
陳東上述所言,雖然有些誇張,但不能說一點道理也沒有。當時,不僅童貫率領三千勝捷軍追隨宋徽宗南下,高俅也帶領三千禁衛軍追趕宋徽宗而去。陳東的奏章,說出了一些大臣心中的擔憂,也說到了宋欽宗隱隱不安的心坎上。宋欽宗閱後,在奏章上禦批了兩個字:“然之。”
但是,宋欽宗心裏也很清楚,眼下還顧不上處理這些內憂問題。金軍即將兵臨城下,當務之急是解決外患問題。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