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2827 更新時間:19-09-03 10:57
作者:史遇春
上
陳慶之(公元484年~公元539年),字子雲,漢族,義興國山(今江蘇宜興)人,南北朝時期南朝梁的著名將領。
征戰渦陽勝利之後,梁武帝蕭衍曾賜手詔褒揚陳慶之說:
“本非將種,又非豪家,觖望風雲,以至於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終。開硃門而待賓,揚聲名於竹帛,豈非大丈夫哉!”
由此可見:一、陳慶之不是專業的行伍出身,不屬於職業軍人一類;二、陳慶之的出身,並不是豪貴之家。
猜想,陳慶之的出身,要麼是讀書人家庭,要麼是小官吏家庭,要麼是普通民眾家庭。梁武帝蕭衍既然說他“非豪家”,那他必是庶族無疑了。
陳慶之年紀很小的時候,就跟隨蕭衍。據說,蕭衍非常喜歡下棋,常常是從白天下到黑夜,從黑夜下到天明。這樣的下棋方法,那些和陳慶之一起跟著蕭衍的人,都累得顛三倒四,總是瞅著空兒就去休息。隻有陳慶之,他能夠堅持得住,不去睡覺,在旁邊待命。蕭衍稍有呼叫,陳慶之馬上就過來聽命。正因為這樣,蕭衍對陳慶之很親切,也對他賞賜有加。
年少的時候,陳慶之曾跟隨蕭衍東下,平定了建鄴(今南京)。因為在蕭衍身邊做事可圈可點,陳慶之升職為主書(主管文書的官)。平日裏,因為蕭衍的種種獎賞、加上自己的職俸,陳慶之還是會有一些錢財的,但是,他從來不把這些錢財聚集起來,隻要有機會,他就把身邊的財物分給那些他覺得有才能、以後可做大用的人。他認為,這些人,總有一天,是可以為朝廷效力的;他認為,這樣做,既是對蕭衍知遇的回應,也是對國家的報效。
梁普通六年(公元525年)【普通(公元520年正月~公元527年三月),梁武帝蕭衍的第二個年號,共6年餘】正月,41歲的陳慶之開始領兵。
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亂不成,在彭城(今江蘇徐州的古稱)投降蕭梁,請求梁武帝派兵接應。梁武帝以陳慶之為武威將軍,與胡龍牙、成景俊率梁軍前去接應。
任務完成後,陳慶之又做了宣猛將軍、文德主帥。接下來,他又率領2000人,送豫章王蕭綜入鎮彭城。梁普通六年五月,北魏派遣安豐王元延明、臨淮王元彧率領20000人前來拒戰,並設置了堅固的防禦工事。元延明先派他的大將丘大千構築軍事堡壘,用以切斷蕭梁軍隊的前進路線。陳慶之率軍進逼北魏的營壘,一鼓作氣,激戰北魏軍,北魏士兵潰不成軍。
梁普通六年六月,豫章王蕭綜乘夜黑,離開了梁軍,偷偷投降了北魏。天亮後,梁軍找不到蕭綜。這時,北魏軍在城外喊叫:
“蕭梁的將士們,你們的豫章王昨晚已經投降了,他現在就在我軍之中,你們還能做些什麼啊?趕緊乖乖投降吧!”
找不到蕭綜,聽北魏軍人這麼一喊,梁軍馬上就潰散了。
北魏軍進入彭城後,挾士氣乘勝追擊梁兵,他們重新奪取了之前被梁軍攻占的城池,一直追打到宿豫(屬今江蘇宿遷地區)才返回。梁軍損失了十之七八。這一役,隻有陳慶之率眾攻破關隘,乘夜色撤退,他所轄的部隊全部得以生還。
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安西將軍元樹出征壽春(今安徽壽縣一帶),陳慶之為假節【皇帝將節借給執行臨時任務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懾一方,當這個臣子臨時任務完成後,這個節將會被收回。】、總知軍事。北魏豫州刺史李憲派遣兒子李長鈞築構兩個城堡用以拒抗梁軍。陳慶之率領軍隊攻打李長鈞的軍事構築,並拔掉了那兩個城堡。十一月,李憲無力抵禦,隻好投降,陳慶之占領了壽春。這次作戰中,梁軍共攻克了52座城池,俘獲75000人。因為戰功,陳慶之轉升東宮直閣,並賜爵關中侯。
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大通,蕭衍年號,公元527年~公元529年】十月,陳慶之隸屬領軍將軍曹仲宗,領兵進攻北魏渦陽(今安徽蒙城)。同時,蕭衍下詔,命令尋陽(今江西九江境)太守韋放領兵與曹仲宗等會師。韋放軍隊的營壘還沒建好,北魏散騎常侍費穆突然到達。韋放雖隻有200人,但士卒都殊死奮戰,以一當十,最終把費穆的軍隊擊退了。北魏孝明帝元詡又派征南將軍、常山王元昭率軍150000人增援渦陽,前鋒抵達距渦陽城40裏的駝澗。陳慶之意欲前往迎戰,韋放認為:
“敵人的前鋒部隊必定是精銳部隊,如果和他們的戰鬥勝利,也不足以成為功績,阻止他們後麵大部隊的到來;如果戰鬥失利,肯定會給我軍士氣造成嚴重的挫傷。我們還不如運用兵法上所說的‘以逸待勞’,不去攻擊的好!”
陳慶之說道:
“北魏的士兵遠道而來。現在肯定疲憊不堪。他們駐紮的營地離我軍有一定的距離,應該不會對我軍有太多的戒備,我們可以趁他們隊伍還未休整完畢、人員還沒有齊聚,出其不意,先挫敗他們的銳氣。這樣的話,沒有不勝利的道理。況且,我派人打探過了,敵人的營寨附近,樹林茂密,這樣的話,因為顧慮有埋伏,所以,他們一定不會夜間出行,這正是我軍出手的好機會。各位官長如果有顧慮,那就讓我獨自領兵,攻打他們,我會確保萬無一失的。”
主事者見陳慶之分析得很有道理,也很有把握,就予以應允。於是,陳慶之率麾下輕騎200人突襲元昭軍,大捷。梁軍先破了北魏前軍,北魏軍震恐。陳慶之又乘勝與梁軍連營而進,背靠渦陽,形成了與北魏軍對峙的局勢。
渦陽之戰,並沒有那麼簡單。蕭梁和北魏的軍隊,自春至冬,先後交戰了上百次,曠日持久,梁軍的將士都勞苦不堪。這時,忽然傳來消息:北魏軍在梁軍陣地後興建營壘。消息傳到梁軍之後,梁營的軍心開始有些動搖。梁軍主事的曹仲宗等恐怕腹背受敵,想著要撤軍。陳慶之聽說之後,他將節仗立在軍門,慷慨陳詞:
“各位將士,為了國家,我們到來這裏,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這場戰事,耗費軍糧、兵器、財物巨大。眼看戰事就要分勝負了,大家如果都沒有了戰意,都在心裏想著撤退,這樣,怎麼對得起我們耗費的糧餉,怎麼對得起朝廷對我們的期望,又怎麼能夠立戰功、取功名?如果我們看見形勢好,就打一打;發現形勢不妙,就想著撤退、想著逃竄,這種想法和做法,和那些聚集在一起搶劫的家夥又有什麼區別呢?請大家記住,我們是朝廷的軍隊,吃的是朝廷的俸祿!作為軍人,大家都聽說過‘置之死地而後生’吧?我們現在的處境,還不至於就是‘死地’,我們還有戰勝的能力和機會。退一萬步來說,就算今天是‘死地’,我們也要奮力一搏,求取‘後生’。大家再耐心等一等,隻要敵人聚集在一起,我們就拚全力與之戰鬥。這個時候,隻能進,不能退。如果有誰想要班師,想要撤退,我這裏另有密詔,到時候,我就依密詔進行處罰。”
陳慶之講完,大家為之振奮,各位主事者也都聽從了他的意見。
當時,北魏軍隊一共構築了13座城塞,想借此控製梁軍。陳慶之在夜幕的掩護下,出動騎兵,突擊魏軍,連續攻克了4個營壘。北魏衛戍渦陽的主事王緯聞訊,以城降梁。其餘的9城,兵甲還很強盛。這時,韋放在投降的北魏軍中挑選了30多個人,把他們釋放,讓他們回魏軍各營壘報告渦陽陷落的消息。同時,陳慶之率軍,跟隨在釋放的魏軍士卒之後,擂鼓呐喊攻擊。在梁軍的淩厲攻勢下,魏軍剩下的9座城堡也先後潰敗。梁軍乘勢追擊,大敗魏軍,俘獲斬殺的人非常多,以致於渦水都因為屍體的堆積壅堵而斷了水流。這一戰,還俘獲了城中投降的民眾3萬餘人。
因為這一場戰事的大捷,就有了文首梁武帝蕭衍賜手詔褒揚陳慶之一事。
(未完待續)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