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3672 更新時間:09-07-29 12:55
梅妃:陛下我是梅樹下的精魄神魂您已忘了當年的恩寵一斛珍珠怎能聊慰長夜無盡的相思梅花林裏瓣飛如雨飄訴著人事全非
梅妃原名江采蘋。從小酷愛梅花,被選入宮後,唐玄宗封她為梅妃。
冰心玉潔的梅妃,就象一株高雅嫻靜的梅花,深得玄宗寵愛。但自嬌豔欲滴的楊玉環入宮後,玄宗完全無心思再看後宮三千佳麗一眼。一日,玄宗把從南方進貢的荔枝賜給了貴妃,卻沒有給她;玄宗最後贈她珍珠聊表歉意。梅妃傷懷,寫下“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濕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失去玄宗關愛的梅妃,隻能孤獨一人,過著仿如冷宮一樣淒涼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梅妃姓江名采蘋,莆田(今福建莆田縣黃石鎮江東村)人、父江仲遜,世代為醫。江采蘋聰明過人,9歲時就能誦讀《詩經》中《周南》、《召南》等詩篇,並對父親雲:“我雖女子,期以此為誌。”江仲遜便以《詩經·召南》裏《采蘋》一詩的題目為女兒名字,表示對女兒的期望。
唐玄宗開元中(713—741年),太監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廣東一帶,見到豐神楚楚、秀骨姍姍的江采蘋,就收她選入宮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寵幸,唐玄宗自得江采蘋,視宮中粉黛如塵土。江采蘋癖愛梅花,所居之處遍植梅樹,每當梅花盛開時,賞花戀花,留連忘返,唐玄宗戲名曰梅妃。梅妃不僅以美貌受寵,更以表演《驚鴻舞》得到樂舞行家唐玄宗的專寵。唐玄宗曾當著諸王麵稱讚梅妃“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
據王克芬《梅妃與<驚鴻舞>》一文考證,《驚鴻舞》可能有描繪鴻雁飛翔的動作和姿態,這種模擬飛禽的舞蹈,在我國有深遠的傳統,相傳原始社會時期的“鳳凰來儀,百獸率舞”中的“鳳凰來儀”,當是人模擬鳥類動作的舞蹈;戰國青銅器上有人扮鳥形的舞蹈圖像;漢代百戲中有扮大雀而舞的記載;漢畫像石中也有人扮鳥形舞蹈的畫麵,這些舞蹈大都穿著笨重的鳥形服飾道具,舞蹈起來很不方便。而梅妃的《驚鴻舞》可能著重於用寫意手法,通過舞蹈動作表現鴻雁在空中翱翔的優美形象。
梅妃比楊貴妃進宮早19年之多,她纖麗秀雅的風格令玄宗由衷敬佩,為之傾倒。恬靜嫻雅、端莊明秀的江采蘋,從小就喜愛和她一樣淡雅的梅花,玄宗皇帝因此封她為“梅妃”,並在她居住的宮中,種植了各式各樣的梅樹,每當梅花盛開,便與梅妃流連花下,賞花賦詩,其樂融融。
今天的人們大多知道楊貴妃,而知道江采蘋的人恐怕不多。其實,楊貴妃和江采蘋是唐玄宗三宮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對勢均力敵的情敵。
多才多藝的江采蘋,不僅長於詩文,還通樂器,善歌舞,而且嬌俏美麗,氣質不凡,是個才貌雙全的奇女子。
適逢玄宗開元盛世,唐朝國家興盛,四海升平,內有賢相,外有名將,一派昌榮之景。這時,深受玄宗寵愛的蕭淑妃不幸離開了人世。唐玄宗極重夫妻之情,雖有後宮佳麗數千人,卻對蕭淑妃情有獨鍾。蕭淑妃的卒亡使唐玄宗不勝悲痛,日見憔悴。唐玄宗在萬分思念下,很想找到另一份寄托。
有個叫高力士的近侍宦官,看到唐玄宗悲傷的樣子,自然憂心忡忡,擔心玄宗從此一蹶不振。於是,他力勸玄宗征選天下絕色多情美女,來改變悲傷心境,重新振作起來,玄宗采納了他的建議。高力士奉旨挑選秀女,親自出使閩粵,發現了剛剛及笄的江采蘋,他疑其為天人,如獲至寶。隨即把她帶進了宮中,侍候玄宗皇帝。
當時江采蘋雖是淡妝輕掃,仍難掩如花容顏,她溫柔文雅的言語,優美大方的舉止,是一杯清香醇鬱的茶,霎時就擄獲了玄宗皇帝的心,玄宗對她疼愛有加,將當時眾多的後宮佳麗視為塵土,專寵江采蘋一人。
梅妃比楊貴妃進宮早19年之多,她纖麗秀雅的風格令玄宗由衷敬佩,為之傾倒。恬靜嫻雅、端莊明秀的江采蘋,從小就喜愛和她一樣淡雅的梅花,玄宗皇帝因此封她為“梅妃”,並在她居住的宮中,種植了各式各樣的梅樹,每當梅花盛開,便與梅妃流連花下,賞花賦詩,其樂融融。
然而,當豐滿、冶豔,渾身散發嬌情媚態的楊貴妃出現之後,玄宗開始目眩神迷。
楊貴妃與梅妃成了並立於玄宗後宮的兩株奇葩。梅妃像一株梅花,清雅高潔;楊玉環如一株牡丹,豐腴嬌豔。這倆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靜一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時已過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心目中已經分出楊玉環和梅妃的高低。十幾年他麵對孤芳自賞、清雅高潔的梅妃,現在已經審美疲勞了,不免有些意興大減。而突然出現的楊貴妃,不但豐滿的體態充滿了性感,楚楚動人,還有她那媚人的神情、活潑的性格,就像一團熾熱的烈火撩撥著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宗。
楊貴妃與梅妃自然展開了明爭暗鬥。一個要死守“陣地”,一個要占領“陣地”,戰鬥異常激烈。
而她們的戰鬥,開始表現出來的是一篇篇有感而發的詩文。
我們先看梅妃寫的一首詩:
撇卻巫山下楚雲,南宮一夜玉樓春;
冰肌月貌誰能似,錦繡江天半為君。
這首詩中,表麵上讚歎楊貴妃的美貌,其實際上是在諷刺她原來是唐玄宗的兒媳,不顧人倫,從壽王府中轉入皇宮,竟然鑽進了公公的被窩,還迷惑皇帝,耽誤朝政,並譏嘲她如月般的癡肥。其實,當時梅妃說的都是事實。
楊貴妃讀罷,立即反擊:
美豔何曾減卻春,梅花雪裏減清真;
總教借得春風草,不與凡花鬥色新。
詩中的含義是說梅妃瘦弱不堪,而且也受寵得過頭了,哪能與新春的鮮花爭奇鬥豔呢!
唐玄宗沒有為梅妃的詩鼓掌,卻為楊貴妃的詩叫好。楊貴妃的美,是另一種不同的風情,媚惑了唐玄宗,他把所有的心思都轉移到了楊貴妃身上,漸漸冷落了梅妃。梅妃的愛情也從此陷入了困境。在受到了冷落的同時,還要承受楊貴妃時時在玄宗麵前的數落和誣告。後來,梅妃終於被迫遷入上陽東宮,過著和冷宮一樣的淒清生活。
這時的楊貴妃,把她的大姐韓國夫人、三姐虢國夫人以及八姐秦國夫人全都招來了。她們四個就像四株香花,團團環繞在唐玄宗四周,粉白黛綠,奇幻萬千,使得垂垂老矣的玄宗青春煥發;她們又像四隻蜜蜂,在唐玄宗的身上,像采花粉一樣,吸取唐玄宗的“精華”。唐玄宗終日與她們周旋嬉鬧,無暇顧及朝政,更把上陽東宮的梅妃忘到了九霄雲外。
然而,畢竟梅妃和楊貴妃風格不同,味道也不一樣,一個“葷”,一個“素”。唐玄宗過度香豔之後,不由思念淡雅。一段時間後,唐玄宗不曾與梅妃見麵,心裏就時不時想起梅妃,想起梅妃的樣子。一個梅花綻放的季節,唐玄宗漫步梅園,睹花思人,泛起一股似水柔情與刻骨相思,心中暗生一絲悲涼,一種愧疚,一種和梅妃相見的欲望。一天晚上,唐玄宗怕楊貴妃知道,借口身體不適,沒去楊貴妃宮中,獨宿在翠華西閣,密遣一貼身小太監,用馬把梅妃馱來敘舊。
“既然是陛下寵召,為何要深夜暗中而來?”“堂堂一國之君,為何如此怕那個肥婆?”梅妃雖然心中覺得窩囊,卻不忍讓玄宗久等,還是乘馬來到了翠華西閣。一雙舊日鴛鴦又相擁在一處,說不盡的纏綿,道不盡的悱惻。
這事還是被楊貴妃知道了。楊貴妃不待宣召,到翠華西閣推門而入,劈頭問玄宗:“你把梅精藏在何處?”玄宗假裝若無其事地回答:“不是在上陽東宮嗎?”楊貴妃見唐玄宗賴賬,話題一轉,說:“何不宣來,我們一同到驪山溫泉享樂一番!”說得玄宗支支吾吾,不知所措。楊貴妃裝出一副正經的樣子說:“這裏亂七八糟,床下有婦人金釵,枕邊留有餘香,這夜是何人為陛下侍寢。為何歡睡到日出還不上朝,陛下可去麵見群臣?”她竟然說,妾要留在這裏,等唐玄宗上朝回來。
唐玄宗惱羞成怒,氣急敗壞,臉色已經鐵青,但他卻不大嚷大叫,就以蒙頭大睡的方式反抗。楊貴妃畢竟聰明,也怕事情鬧僵,無法收拾。她拿出看家本領,裝癡賣嬌,哭鬧了一番,然後憤憤而去,回娘家去了。
楊貴妃回娘家不久,唐玄宗不堪思念,派侍使把她接回宮中,據說接了三次才接回來。
當然,唐玄宗有時舊情難忘,常懷著一種憐憫和補償的心理對待梅妃。有次唐玄宗嚐荔枝時,又憶起梅妃,就派人送去一串珍珠,梅妃見珍珠,觸景生情,無限傷感,即寫了一首詩,夾在珍珠裏退還給玄宗。詩雲:“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汙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此詩人稱《一斛珠》。
流光易逝,青春不再,梅妃在上陽東宮已經度過了10年寂寞歲月。她不知道玄宗的心目中,是否還有她梅妃的一絲影跡。她想,如果皇帝舊情不忘,梅妃就有一線希望。於是,她寫成一篇《樓東賦》,來陳述心中的許多感慨。
據說,這首詩寫了她在上陽東宮的淒慘心情,抒發了她對玄宗,對貴妃的不滿和對新生活的向往。然而,不但於事無補,還差點被殺。如果不是觸動了玄宗的愛憐之心,恐怕她當時就在楊貴妃的挑唆下,命歸黃泉。
在這場愛情的爭奪戰中,楊貴妃那一方是人多勢眾,風頭正盛;而梅妃這邊則人單勢薄,已經徹底敗下陣來。
之後,“安史之亂”爆發了,唐玄宗攜楊貴妃逃往西南,後來,楊貴妃被逼死在馬嵬坡。被留在宮內的梅妃為了不讓叛賊汙辱,也為負心於她的玄宗保住清白之身,用白布將自己層層包裹,跳下古井而香消玉殞。
1000多年過去了,家鄉的人們仍然懷念她,稱為“祖姑皇妃”,並修宮造像以供祭,宮名就叫“浦口宮”。該宮雄偉壯觀,八根大石柱支撐著巨大的頂棚鬥拱結構,神龕護欄鏤空木雕,極為精美,吸引了不少遊人前往瞻仰。舊時興化府衙門口的對聯寫道:“荔枝甲天下,梅妃是部民。”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