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巾幗梁紅玉從營妓到英雄的真實故事

章節字數:10319  更新時間:08-10-31 20:43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仗義每多屠狗輩,自古俠女出風塵”,那麼,流傳中出自風塵的梁紅玉真的做過娼妓嗎?她與韓世忠怎樣相識、相知,又如何輔佐夫君而成為名垂青史的巾幗英雄?本刊資深編輯、史學研究者蔡元元為你撥開這一段曆史迷霧,講解英雄美人背後的故事。

    巾幗出身之謎

    梁紅玉,南宋抗金名將,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巾幗英雄。她的名字和光輝業績早已載入史冊,然而史書中對她的出身和家世記載卻不詳,人們對此也往往閃爍其詞。

    為什麼史書上對她的出身和家世記載不詳呢?原因可能有兩個。

    一是為尊者諱。

    梁紅玉的事跡在正史上主要紀錄在她丈夫韓世忠的傳記中。由於韓世忠在南宋稱“武功第一”,所以在正史上為尊者諱,對梁紅玉也像唐朝的平陽公主一樣隻稱其為“梁氏”而不提她的名字。

    二是對梁紅玉在成為韓夫人之前是妓女的這段曆史諱莫如深。

    南宋人羅大經所著《鶴林玉露》一書曾記載:“韓蘄王之夫人,京口娼也。”韓蘄王即韓世忠。後來元人脫脫等編修的《宋史》在記述梁紅玉事跡的時候,對她的籍貫出身隻字不提。清乾隆年間的《山陽縣誌》記載:“梁流落為京口娼家女。”

    由以上資料我們可得知:梁紅玉在嫁給韓世忠之前,確實做過妓女。

    “娼家女”梁紅玉是否真的是娼妓呢?

    《山陽縣誌》載:初,江淮兵亂,梁流落為京口娼家女。梁紅玉既然是因“兵亂”而為妓,那麼她是否不是娼妓而是“營妓”呢?事實上,關於梁紅玉的風塵出身,一直有一個說法:她在遇到韓世忠之前做過“營妓”,也就是說軍中藝人,以舞劍彈唱為生。

    我個人認為,這一說法更接近史實。

    第一,作為營妓的梁紅玉,才能與軍人出身的韓世忠有緣相識。據載,在平定方臘的戰事結束後,主帥童貫班師回朝,行到京口大宴有功之臣,梁紅玉作為營妓被招來陪酒。

    第二,作為“營妓”的梁紅玉以舞劍彈唱為生,更符合梁紅玉從夫後所展露出的性格、膽略與戰功。

    至於,做“營妓”的梁紅玉,是否為“娼”,是否賣身,今已無從考證。

    既然史書上記載不詳,那麼梁紅玉的籍貫在哪裏,家世如何呢?

    梁紅玉的出身眾說紛紜。有些書上說她是安徽池州人,祖上做過大官。另一些書則說她是江蘇淮安人(淮安現在仍有紀念她的祠堂)。雖然有記載稱她“京口娼也”,京口即今鎮江市。但這條資料,並不能說明梁即京口人。《宋史》在記述梁紅玉事跡時,對她的籍貫隻字未提,以後的典籍、辭書上也回避了梁氏的籍貫問題。其實,梁紅玉乃宋代楚州(今淮安楚州區)人。何以為憑?

    1.淮安地方誌記載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刻本《山陽縣誌》卷二十二記載:“宋,梁夫人,蘄王韓世忠妻,楚北辰坊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刻本《重修山陽縣誌》亦有相同記敘。光緒十年(1884年)刻本《淮安府誌》卷三十五在《山陽烈女》中載:“宋,北辰坊烈女:義婦李氏、蘄王韓世忠妻梁氏。”山陽即今淮安市楚州區,北辰坊即今淮城鎮新城村。

    2.韓世忠墓碑記載

    蘇州靈岩山麓有一座“宋韓蘄王墓”,不遠處有一高約二丈五尺的神道碑,碑額刻“中興佐命定國元勳之碑”,為宋孝宗手書。碑上刻有一萬餘字。墓主人即韓世忠與夫人梁紅玉。碑文中兩處記載了梁紅玉的籍貫:“楊國,家本楚州,寓京口也”,“楊國家楚州,織薄為屋蓋。”楊國即梁紅玉。韓世忠、梁紅玉分別於南宋紹興二十年(1151年)、二十二年(l153年)逝世。20年後(淳熙四年,1171年),宋孝宗在為嶽飛平反的同時追封韓世忠為蘄王,再諡“忠武”,並按“王”的規格給韓世忠夫婦重新安葬。碑名為宋孝宗親題,碑文係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趙雄撰,侍郎直學院侍講周必大書。此碑有關梁紅玉籍貫的記載無疑是最有權威的。

    3.淮地文獻、遺跡佐證

    清初淮人張鴻烈撰《淮南詩鈔》(康熙刻本)有《北神堰蘄王楊國夫人梁氏》詩一首:“北神堰枕清淮流,居人織葦堰上頭,蘄王夫人昔家此,隨母播遷至潤州(亦今鎮江市)。”作者在題記中說:“北神堰即今新城北門外迤西是也,梁夫人微時家此。”清末淮人盧介清著《詠淮紀略》也有《梁夫人》詩,開頭兩句為“夫人淮產居北辰,流落京口避亂塵”。

    美女與英雄相識之謎

    曾有記載說梁紅玉生於北宋末年,因為姊妹較多,家境貧困。時淮安境內水田縱橫,盛產蒲草,梁紅玉少年時便和家人一起,編織蒲包賣錢度日。不久,金兵大舉南侵,楚州兵荒馬亂,梁紅玉便和家人及大批難民流浪京口,並淪落為娼家之女。

    後來,梁紅玉與韓世忠相遇、相識並喜結連理,這中間有著怎樣曲折的故事呢?

    一說是梁紅玉在當營妓時,有一天她在五更天進府衙朝賀知府,路過營房,突然看到廊前簷柱下蹲伏著一隻黑虎,鼾聲如雷。她驚駭之餘,再定睛一看,卻是一名小卒蜷伏在簷柱下打盹,就問他的姓名,叫韓世忠。(《鶴林玉露》及《湖海新聞·夷堅續誌》卷一《中興名將)載:“(梁)嚐至靈官廟侍候賀朔,忽於廊柱下見一虎蹲臥,鼻息然,驚駭奔走出,不敢言。已而人至者眾,複往視之,乃一卒也。因蹴之起,問其姓名,為韓世忠。”

    梁紅玉認為此人“必非凡人,將來必至榮達”。於是,梁母邀請韓世忠到家,酒席款待,相談十分投機,並作主將梁紅玉嫁韓為妻。

    這一傳說,帶有明顯的神話色彩,所以頗讓人懷疑。

    另一說法是兩人在酒宴上相遇生情。

    韓世忠字良臣,延安(陝西延安)人,18歲入伍。他作戰勇猛,長於騎射,積功升到副排長一類的低級軍官(進勇副尉)。“年十八,以敢勇應募鄉州,隸赤籍,挽強馳射,勇冠三軍。”(《宋史·韓世忠傳》)

    韓世忠真正出名是在平定方臘起義的時候窮追不舍,殺入方臘的最後據點清溪峒,格殺數十人,並親手俘虜了方臘。由於這件功勞,他當上了連長(承節郎)。“世忠潛行溪穀,問野婦得徑,即挺身仗戈直前,渡險數裏,搗其穴,格殺數十人,禽臘以出。”(《宋史·韓世忠傳》)雖然此時他仍然是低級軍官,但是他的名聲已傳播開來。

    平定方臘後,主帥童貫到京口大宴有功之臣。梁紅玉作為營妓被招來陪酒,席間梁紅玉見一人悶悶不樂,此人便是韓世忠。原來雖然他親手擒獲了方臘,但這件功勞卻讓上司辛興宗搶去了。(“辛興宗領兵截峒口,掠其俘為己功,故賞不及世忠。別帥楊惟忠還闕,直其事,轉承節郎。”《宋史·韓世忠傳》)

    本來,擒獲方臘的賞格是當軍區司令(授兩鎮節鉞),現在卻隻得了個芝麻綠豆大的官,韓世忠的心裏當然高興不起來。然而,梁紅玉卻對韓世忠青眼有加,這大概與韓世忠相貌堂堂,英勇偉岸有關。《宋史》中記載韓世忠“風骨偉岸,目瞬如電。早年鷙勇絕人,能騎生馬駒。”

    當日宴會之中雖高官滿座,但梁紅玉卻主動接近韓世忠。英雄美女,惺惺相惜,不久就結為夫婦。從此梁紅玉便隨韓世忠南征北戰,抗擊金兵。這段經曆與紅拂女和李靖的傳奇很相似,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當其時,韓世忠與梁紅玉相遇,兩人一個是不得誌的低級軍官,另一個是曆盡風塵的營妓。在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下,身為“軍漢”的韓世忠的社會地位其實並不比作為妓女的梁紅玉高多少,所以兩人的結合也並不像現代人想象的那樣需要有多大的勇氣。在當時的人眼裏,軍漢配營妓正是天造地設、順理成章。

    嶄露頭角之謎

    韓世忠娶了梁紅玉之後不久就發生了靖康之變。金兵入侵中原,打下汴梁,俘虜了徽欽二帝。梁紅玉跟隨韓世忠舉兵抗金轉戰南北。到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再次入侵,宋軍大敗。根據韓世忠的建議,宋高宗退到杭州。韓世忠則收拾殘兵敗將,由海路前往杭州護駕。

    這時韓世忠與梁紅玉已經育有一個兒子韓亮。為了母子的平安,韓世忠把梁紅玉留在了杭州後方,自己再次出征。不料天有不測風雲,原以為最安全的杭州卻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

    宋朝曆代君主最怕的就是武將發動兵變。這個噩夢在1129年不幸成為現實。宋高宗逃到杭州後,任命韓世忠的老上司王淵為國防部部長(樞密使)。王淵與禁衛軍司令(扈從統製)苗傅和劉正彥素有過節,又因高宗親信太監康履等作威作福,苗劉二人便發動兵變,將王淵殺了,又逼迫高宗交出康履殺死。之後,苗劉二人又逼高宗退位,禪位給他年方三歲的兒子,讓孟太後垂簾聽政,改年號為“明受元年”。

    在前方的諸將聽到兵變的消息,立刻紛紛回軍平叛。大元帥是張浚,韓世忠為先鋒。苗劉二人聽說韓世忠前來討伐,便將梁紅玉及其兒子韓亮作為人質扣押起來,且“防守嚴密”,妄圖逼韓世忠就範。

    當時的宰相朱勝非深知梁紅玉為人,便假意向苗傅獻計說,韓世忠擁有重兵,不可與他為敵,應當馬上派梁紅玉去撫慰他,才是上策。苗傅深信不疑,便奏明被挾製的太後,封梁紅玉為安國夫人,並向梁“屈膝”禮拜,奉以兄嫂之禮,備好鞍馬,請梁紅玉去秀州勸說韓世忠。梁紅玉假意應允,飛馬出城,揚鞭急馳,第二天就趕到秀州。(《宋史·韓世忠傳》記載:時世忠妻梁氏及子亮為傅所質,防守嚴密。朱勝非紿傅曰:“今白太後,遣二人慰撫世忠,則平江諸人益安矣。”於是召梁氏入,封安國夫人,俾迓世忠,速其勤王。梁氏疾驅出城,一日夜會世忠於秀州。)

    梁紅玉要忍受的痛苦是巨大的,她本人雖然脫險,但親生兒子韓亮仍在叛軍手中。在這種情況下,梁紅玉做出了可以說是非常痛苦的選擇。

    見到丈夫韓世忠後,梁紅玉以國事為重,勸說丈夫繼續進軍。所以韓世忠後來收到苗劉二人以皇帝名義發出的詔書,立刻撕碎說:“我隻知道有建炎,不知道有明受。”(《宋史·韓世忠傳》記載:未幾,明受詔至,世忠曰:“吾知有建炎,不知有明受。”斬其使,取詔焚之,進兵益急。)

    不久,韓、梁約集了四方兵馬,裏應外合,一舉平定了苗、劉之亂,維護了南宋的統一,曆史上稱之為“餘杭之難”。

    “餘杭之難”後,韓世忠因勤王救駕有功,高宗親書“忠勇”二字賜韓並擢升為檢校少保、武勝昭慶軍節度使,稱梁紅玉“智略之優,無愧前史,給內中俸以示報正”,給功臣之妻俸祿。這在前史從未有過,梁紅玉為第一人。

    這是梁紅玉第一次嶄露頭角。在這件事情上,她顯示出了女兒家的颯爽英姿,做到了一般女子難以做到的事情—一日夜策馬趕到秀州;更為難得的是,她以國家利益為重,深名大義、不循私情,明知道自己的兒子危在旦夕,卻仍然勸自己的丈夫繼續進軍。

    僅此一點,梁紅玉即可謂之女中豪傑,而史實不僅如此,梁紅玉還有著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這一才能主要體現在擊鼓戰金山一役中。

    擊鼓戰金山之謎

    由於南宋內亂給了金軍可乘之機,1129年10月,金軍在完顏宗弼(即俗稱的金兀術)率領下長驅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應對的唯一辦法就是逃跑。先從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寧波),再從明州逃到海上。幸虧金軍的海軍不行,才讓高宗勉強保住了老命。

    這時金軍已經孤軍深入五個多月,江南各地爆發了漢人的反抗。宗弼見再待下去就要“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裏”,於是在大肆擄掠之後北返。

    此時韓世忠正擔任浙西戰區司令(浙西製置使)。聽說金軍北撤,便率水軍八千人急赴鎮江截擊宗弼的十萬金軍(雖然金兵未必真的有號稱的那麼多,但兵力肯定是大大超過宋軍的)。韓世忠所部的宋軍在金軍南下時已經敗過一仗。另外,兵法有雲“歸師勿遏”,也就是說不要阻截歸鄉的軍隊,否則思鄉心切的軍隊往往會發揮出超常的戰鬥力。所以從表麵上看,宋軍無論從兵力、士氣還是戰鬥力上都遠遠不如金軍。

    由於敵眾我寡,梁紅玉認為敵軍聲勢浩大,隻宜智取,不可力敵。宋朝軍隊不與金兵正麵交戰,應盡量利用埋伏,用“火箭”攻打敵人。韓世忠聽了,心中大喜,兩人經過周密部署,隨即埋伏人馬。韓世忠親率戰船,誘敵深入,梁紅玉則身先士卒,登上十幾丈高的樓櫓,冒著流矢,在金山之巔的妙高台“親執桴鼓”指揮作戰。

    一通鼓響,韓世忠立即指揮水軍,扯帆駛出鯰魚套蘆蕩,迎戰金軍。二通鼓響,韓世忠佯裝失利,且戰且退,轉眼間戰船便隱進了蘆蕩,金軍緊緊追趕,也進了蘆蕩。梁紅玉在山頂上看得一清二楚,隨即揮舞令旗,擂響三通鼓。隨著震天動地的鼓聲,蘆蕩裏埋伏的戰船都“嗖嗖”地飛了出來,宋軍水兵慣熟水性,有的鑽進深水,用鑿子鑿穿金兵的船,有的用火箭、火炮猛擊金兵。宗弼的人馬多為“旱鴨子”,被打死、淹死、打傷大半,潰不成軍,被困在死港黃天蕩內。

    也許有人會發出疑問,梁紅玉不就是在打仗時敲了敲鼓嘛,能有什麼了不起的軍事才能呢?

    孰不知,打仗中的擊鼓有著很大的學問。要協調大兵團的行動,通信是非常重要的。現代作戰可以用話機下達命令,在古代就全靠旗幟和金鼓。

    所謂“聞鼓則進,鳴金收兵”不過是籠統的說法,其實不同的鼓點代表不同的命令,梁紅玉親自擊鼓也就是表明她在指揮整個軍隊。在古代戰爭中,鼓手和旗手是敵軍的首要攻擊對象。梁紅玉站在這個位置上,也就是站在最危險的位置上。

    梁紅玉親自揮旗擊鼓,指揮士兵作戰。宋軍在梁紅玉的指揮下,個個士氣高昂,奮勇殺敵。人數雖少,卻成功地使強大的金國軍隊受困。這場由梁紅玉領導指揮的戰役,可說是中國曆史上一場戰跡輝煌的大勝仗。

    那麼,梁紅玉的軍事才能是從哪裏來的呢?

    有人認為她的祖父與父親都是武將出身,所以梁紅玉自幼隨父兄練就了一身功夫,並精通兵法。其實這不過是在她出名後為她臉上貼金而已。梁紅玉既然長在軍營,耳濡目染,總會學到一些用兵之類的東西。婚後,她隨韓世忠轉戰南北,經曆大小戰事無數,期間必然也得到了韓世忠的指點,再加上自身天資聰穎,自然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

    金軍遭到重挫,大出宗弼所料。於是他采取和平手段,派使者對韓世忠說隻要韓世忠肯放他們一條生路,他願意歸還所有在江南掠奪的財物,另外還送給韓世忠名馬作為謝禮。但韓世忠拒不答應,說:“還我兩宮(指徽、欽二帝),複我疆土,則可以相全。”此時,梁紅玉提醒主帥應乘勝進擊,逼敵就範,但韓世忠卻自信地說:“金兀術已入死地,插翅難飛,豈有生理?待其糧盡技窮,必授首於我。”

    由於韓世忠沒有接受梁紅玉的建議,加之宋軍的兵力實在太少,又沒有陸軍配合,宗弼趁機鑿通淤塞已久的老鸛河故道30裏,撤向建康(今南京)。史書上說這30裏是一夜鑿成,其實未免誇大。金軍被困在黃天蕩裏幾十天,這條河道應是用了這幾十天的功夫才鑿成的。

    連戰皆勝讓韓世忠這時非常驕傲,認為金軍不習水戰,遂大意起來。不料有人向宗弼建議利用海船無風難以開動這一點,選一個無風的天,向宋軍攻擊定能取勝。我們不知道曆史上諸葛亮有沒有真的設壇借過東風,宗弼倒是設壇祈求無風。在這個儀式中,宗弼殺白馬,割破自己的額頭,又將擄掠來的婦女開膛剖腹,挖出心髒祭祀上天。

    可能是老天特別垂青宗弼,第二天果真沒有風了。宗弼立即率領艦隊向宋軍發動總攻。金軍以小舟縱火,用火箭射擊宋軍的船帆。宋軍的海船無法開動,於是都成了金軍火箭的靶子,不幾時全都被燒毀,宋軍大將孫世詢、嚴允戰死。韓世忠敗回鎮江,金軍突圍而去。

    雖然從戰術上來說宋軍此戰敗得很慘,但是從戰略上來說,宋軍以絕對弱勢兵力在黃天蕩阻擊金兵達48日,且金兵北去後暫時不敢南顧,已經達到了擊退金兵的目的。

    黃天蕩一役中,梁紅玉的英雄形象要遠遠高於其夫韓世忠。梁紅玉金甲銀胄,冒著箭矢擂鼓金山督戰的情形,隻是想象,就很蕩氣回腸。她的臨陣擊鼓,不僅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更展示出了她出色的軍事才能,也讓她因此流傳千古,成為一代巾幗。

    彈劾夫君之謎

    金兵敗北之後,作為妻子的梁紅玉不但不居功請賞,反而因金兵突破江防,親自上疏彈劾丈夫韓世忠“失機縱敵,乞加罪責”,致使“舉朝為之動色”。

    “黃天蕩”一役,在戰略上應該說是取得了勝利,可梁紅玉為什麼要彈劾丈夫韓世忠呢?難道僅僅是因為在此戰中,由於韓世忠的疏忽,貽誤時機讓金兵突破江防而逃走嗎?

    有人曾推測,梁紅玉是因為此戰功勞大過丈夫而想取而代之,但這顯然不能成為梁紅玉彈劾丈夫的理由。

    當時韓世忠是中興四將中爵位最高、資曆最深的位居樞密使(相當於宰相)的為數不多的最高軍事長官,梁紅玉也被賜封為“楊國夫人”,即便梁取而代之,作為一名女將有沒有太大的提升空間呢?當時,宋代的倫理道德主流是程朱理學,是最講究君臣、夫妻之綱,一個在青樓這樣的大染缸裏浸淫過的女子,再愚鈍也不至於犯牝雞司晨的拙劣錯誤。而且婦憑夫貴,扳倒了自己軍功顯赫的丈夫,對自己一點兒好處都沒有;再者,梁紅玉與韓世忠二人一見鍾情,情深意重。試想,一個盡心輔佐丈夫殺敵的剛烈女子,怎麼會想到取丈夫而代之?

    這樣推理後,梁紅玉的做法不但令當時的天下人為之瞠目,也讓我們讀史至此慨莫能解。到底梁紅玉令人費解的彈劾之舉背後的真實用意是什麼呢?

    想要知道答案,我們先從幾件小事說起。

    紹興五年(1136年),韓世忠被任命為武寧安化軍區司令(武寧安化軍節度使),駐紮楚州(今江蘇淮安)。梁紅玉隨韓世忠率領將士以淮水為界,舊城之外又築新城,以抗擊金兵。經過戰亂的浩劫,楚州當時已遍地荊榛,軍民食無糧,居無屋。梁紅玉親自用蘆葦“織蒲為屋”,搭建營房。此舉雖然無聲,但作用不亞於擂鼓金山。那些煩躁的士兵們沉靜下來,跟著主帥夫人笨手笨腳地搭建起他們臨時的家。(“世忠披草萊,立軍府,與士同力役。夫人梁親織薄為屋。”《宋史·韓世忠傳》)

    後來,因為少糧,士兵們尋找野菜充饑。梁紅玉在文通塔下的勺湖岸畔,發現馬吃蒲莖,她便親自嚐食,並發動軍民采蒲莖充饑。淮人食用“蒲兒菜”,相傳即從梁紅玉始。蒲兒菜因此被稱作“抗金菜”。由於韓世忠、梁紅玉與士卒同勞役,共甘苦,士卒都樂於效命。經過苦心經營,楚州恢複了生機,又成為一方重鎮。梁紅玉、韓世忠駐守楚州十多年,“兵僅三萬,而金人不敢犯”。

    在這幾件事上,梁紅玉顯示出的都是機智和讓眾多男人都慚愧的管理才能,她無形或有形中替丈夫解決了行軍途中的不少難題,裏麵更包含著對丈夫的依賴、理解和無私的支持。到這裏,我們大概可以理解當年梁紅玉令人費解的彈劾丈夫之舉背後的真實用意了—盡最大的努力輔佐和保護丈夫。

    如果單純的說是輔佐丈夫,想必大家都可以理解,但要說保護自己的丈夫,就有人要發出疑問了,身為南宋第一將軍,英勇神武的韓世忠還需要自己的妻子保護嗎?其實韓世忠確實需要梁紅玉的輔佐和保護。

    一、韓世忠雖然有傑出的軍事才能,但沒有文化,更沒有足夠的智慧和城府

    韓世忠出身貧寒,沒有文化,是個大老粗,而且特別瞧不起讀書人,經常輕蔑地稱之為“子曰”。趙構知道後,問他是否確有其事?韓世忠回答說:曾經有過,但現在已經改了。趙構很高興,以為他知道尊重讀書人了。不料,韓世忠接著補充說:如今我叫他們“萌兒”—大概是當時嘲笑人的一個說法,或者類似於今天的“傻冒兒”一類。結果,趙構大笑而止。

    從以上這段比較幽默的對話中,我們可看出,韓世忠確實沒有什麼心眼兒,是個標準的大老粗。以他的智慧和城府,很難在宋朝重文輕武的時代背景下生存,相反,以他的卓越功勳和一根筋,最可能被皇帝處決的,也應該是他。但他不僅活著,而且活得很好,就是因為他身邊有梁紅玉這個貼身高參。

    二、皇帝趙構對屢建戰功、功勳顯赫的韓世忠不信任

    戰國末年,秦國征伐楚國時,威望卓著的老將軍王翦在臨出發時,獅子大開口,向秦王嬴政要求賞賜眾多的上等田宅,嬴政很不以為然,說是隻要打贏了,還愁不能富貴嗎?王翦卻說:“趁大王還用得著我,我得為子孫早做打算。”秦王嬴政大笑。後來,在行軍的路上,王翦一連派出五撥信使,不為公事,就是一再請求封賞田園。嬴政終於答應了他的要求。有人嫌王翦丟人,諷勸他別這麼掉價兒。結果,王翦說出了一番驚人的話:“秦王猜忌多疑。如今幾乎把全國的兵馬都交給了我,我不請賜田園加深他的信任,難道要讓他疑心我嗎?”

    其實,曆代的皇帝對戰功卓著的大將都很不放心。單說宋一朝,宋太祖就曾經上演過一出“杯酒釋兵權”。在以文治國的思想統治下,皇帝趙構自然也會不放心韓世忠,怕他功高蓋主。

    更何況韓世忠治軍有方(這一點兒連嶽飛都很欽佩),並且很重信義,不把錢財放在眼裏。朝廷賞賜的金銀珠寶,他一向都是全部分賞給部下,自己不拿分毫。因此他不但深受將士們的擁戴,威望更是極高。(“嗜義輕財,錫齎悉分將士,所賜田輸租與編戶等。持軍嚴重,與士卒同甘苦,器仗規畫,精絕過人……”《宋史·韓世忠傳》)

    這樣一個沒有惡習,又立有赫赫戰功的人,皇帝怎麼會不猜忌他?

    我們沒有證據證明,但從種種跡象上判斷,韓世忠很有可能也是王翦的那一套思路。

    後來,隨著功勞越來越大,韓世忠突然發生了變化: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向皇帝請求賞賜,並且要求用低價購買官府沒收的莊田。先是要買臨江的一處莊園,趙構索性賞賜給他,並且親筆題名曰“旌忠莊”以示表彰;後來,他又提出要買北宋末年大奸臣朱勔的莊園和另外一千多畝田地,趙構又順水推舟地全部賞賜給他。最後,他還在西湖邊上買了個大莊園,索性全家都住到了皇帝的眼皮底下。

    正是這一招怪棋,打消了趙構對他的戒備,也是趙構後來網開一麵放過他的重要原因。

    一般來說,愛財的大臣對皇位最不構成威脅,而且對金錢的迷戀意味著上進心的失去,這恰恰是趙構所希望的。大老粗韓世忠能走出這麼英明的一步棋,應該是梁紅玉的背後指點(這從他輕財到索財的突然轉變上可以看出)。

    三、由於政見不同,主戰派的韓世忠讓皇帝極為不滿

    南宋偏安一隅,苟延殘喘,且兩位皇帝都不具備收複故國、重振江山的雄才大略,而苗劉兵變對宋高宗的影響是巨大的。兵變之後,高宗的首要任務就變成剪除大將的兵權,保證不再發生另一次兵變。

    秦檜當權後,力主議和,並終於和金國簽訂了《紹興和議》。和議既成,高宗立刻著手削奪大將的兵權,韓世忠首當其衝。在戰與和的問題上,由於韓世忠堅決主戰,所以趙構屢屢斥責他沒有文化,不識大體。

    當趙構授意秦檜殺害最有可能複國的嶽飛時,韓世忠還憤慨地去責問秦檜(嶽飛冤獄,舉朝無敢出一語,世忠獨攖檜怒。)此時,梁紅玉卻一反常態地勸慰夫君:“唉,明哲保身吧。”

    這似乎很不像梁紅玉的為人處事態度,但確實是無奈之舉。

    在此之前,被奪去兵權後,韓世忠成為宰相秦檜的第一個打擊目標。嶽飛發現張俊按照宰相的意圖,在軍中收集韓世忠謀反的證據時,大吃一驚,遂連夜派人給韓世忠送去一封急信,讓他在天羅地網合攏之前僥幸逃出。

    韓世忠接到密報後,立即單身一人來到皇宮求見皇帝。他跪伏在地,脫下衣服,請趙構看自己胸前背後的累累傷疤,又舉起雙手,請皇帝看自己兩隻手上殘存的四個手指。之後,他伏地大哭,告訴皇帝,那是中了金人的毒箭之後,自己用雙手去拔,也被毒藥所傷而導致的。

    正因為韓世忠如此在皇帝麵前表忠心,才躲過了一劫,否則首先被殺的,應該是她梁紅玉的丈夫。

    這還沒完,梁紅玉接著指點丈夫繼續走出以退為進的一著,看似漫不經心,卻使全盤皆活。自知不能幫助嶽飛挽回性命後,韓世忠夫妻二人憤然歸隱杭州,閉門謝客,再不談論軍事,甚至連老部下、老朋友也不再來往,完全躲到二人世界裏享受天倫之樂。好笑的是,大字不識幾個的韓世忠開始信佛,高興之餘,還相當有品位地填起詞來,並自號“清淡居士”。

    通過以上的論證,我們不難想象,為了輔佐和保護自己心愛的丈夫,梁紅玉當真是殫精竭慮。這次上疏彈劾,私下也是思慮頗多。

    一、梁紅玉認為韓世忠確實應該為後來的戰敗負一定的責任,這或多或少與他輕敵、聽不進別人的建議有關。對丈夫進行彈劾也證明了梁紅玉確實是深明大義、不循私情。如果是一般的女子多為丈夫隱瞞,哪裏還會去告發呢?由此可見,梁紅玉是一個是非分明的女子中的偉丈夫。

    二、韓世忠在戰略指揮上的失誤,萬一被其他主和派官員,如秦檜之流抓住不放,進行彈劾,那麼對於韓世忠來說極為不利,甚至會斷送掉性命。想到這一點,與丈夫情深意重的梁紅玉不得不為丈夫的身家性命所擔憂。但如果由梁紅玉來操作,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皇帝即使怪罪下來,也不過是略加責怪幾句而已。這就叫“打丈夫給皇帝看”,皇帝能做的,隻有勸架了。

    三、雖然有彈劾之舉,但夫妻兩個明擺著都是皇家的“財產”,更可以這樣為國盡忠連丈夫性命都不要,便由不得皇帝不繼續重用、信任。

    所以,宋高宗趙構看了梁紅玉的奏章後,當廷宣讀,君臣都為梁紅玉這深明大義之舉所感動,之後非但沒有人追究韓世忠在此戰中應負的責任,也沒有人以此事為把柄再次對韓世忠進行彈劾。相反,朝廷還不斷地重用和提拔韓世忠。

    這樣的彈劾,這樣的結局,僅有容貌,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也更為顯示出梁紅玉的機智聰穎、深明大義和常人所不具備的政治謀略。

    由妓女而英雄的啟示

    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韓世忠逝世。兩年之後,梁紅玉也去世了,終年51歲。死後與韓世忠合葬在蘇州靈岩山。宋高宗得知梁紅玉去世的消息,特地賜給她家人貴重的禮物,以示哀悼,並對她的貢獻表示讚揚。

    梁紅玉死後,曆代都建有紀念她的祠堂。淮安現在還有梁紅玉祠,祠堂前的一副對聯很好地概括了她的一生:

    青眼識英雄,寒素何嫌?憶當年北虜鴟張,桴鼓親操,半壁山河延宋祚

    紅顏摧大敵,須眉有愧!看此日東風浩蕩,崇祠重整,千秋令譽仰淮塬

    梁紅玉對丈夫的忠心、輔佐丈夫保家衛國的壯舉以及英勇作戰的精神,使她成為中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女性,留名青史、永垂不朽。在一個女人地位低賤的舊社會裏,這可說是難能可貴的。

    由妓女而英雄,為何梁紅玉能完成這樣一個質的轉變與飛越呢?

    古時的風塵女子和現今社會中的“小姐”大不相同,當時的青樓女子很多是因為家道中落、戰亂不絕等原因不得已淪落為娼。她們雖淪落風塵,但並沒有放棄她們高尚的情操與人生追求,梁紅玉與韓世忠、紅拂女與李靖,英雄美人的故事就這樣流傳至今。

    “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一茅齋,野花開,管他誰家興甚誰家敗,陋巷簞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誌不改!”

    好一句“貧,氣不改!達,誌不改!”身在青樓的宋方虛,用這曲“山坡羊”唱出了她的理想與追求,也道盡了青樓女子的心聲,如此高風亮節,那些紫羅袍、黃金帶又何足道哉?

    所謂紅顏薄命。家道敗落後淪為營妓,如此遭遇可謂不幸,但梁紅玉並未因此自暴自棄,因其天生神力,能挽強弓,從不對尋常子弟青眼相看,故娼氣全無。當她結識了韓世忠後,認定他是個英雄,於是不惜以身相許,結為百年之好。事實證明了她沒有看錯人,韓世忠在她的輔佐下,屢建奇功,保住了大宋搖搖欲墜的半壁江山,而她自己,也因屢建奇功先後被封為安國夫人、楊國夫人。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