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祭兩生花上官婉兒與韋氏

熱門小說

正文  陽關三疊(4)

章節字數:2627  更新時間:09-09-08 21:52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出宮之後,婉兒馬上來到太平公主府。

    婉兒向太平公主說了今日之事。

    太平公主怒道:“混賬,本是人情往來,被誣成這般,擺明了是韋氏在挑撥!馬上進宮去,本公主要與她當麵對質!”婉兒勸道:“公主息怒。現在詔書應該在皇後手裏,隻要沒有交與皇上一切都好辦。”太平見婉兒有十足的把握,問:“此話怎樣?”婉兒一一到來:“婉兒看過奏書,已多有疑惑,以宗楚客等人之態,想必懲治貪墨之事已經在朝中引起波瀾。但奏折上雲雲爾爾,為何卻偏偏沒提及安樂公主?”

    太平得了要義,確認道:“你是說,有人壓了另外的奏折?或者根本就是皇後在煽動?”太平開始回憶起來:“聽說前些日子左台侍禦史袁從一告發安樂公主掠民子女為奴婢,後來竟然沒有聽到任何回音。想必此次貪墨之事也會牽扯到安樂公主。看來安樂公主還會扯上多的一條罪了。掠民是個什麼罪?”

    婉兒道:“以《永徽議疏》,‘不和為略,略人及略買人為部曲者流三千裏,為奴婢者絞。’”太平遂得出結論:“看來真是皇後在避重就輕了。”

    婉兒小心道:“這個婉兒可不敢妄作評論。”太平公主已經知道了答案,遂道:“有勞婉兒奔走。”連婉兒也不知道自己奔走各主之間圖個什麼,隻道:“公主見外了。”

    太平來到安仁殿。

    韋氏見太平風風火火趕來,迎上前去,熱情道:“公主進宮也不通傳,要不要本宮叫人去通傳皇上啊。”

    太平公主道:“不必。太平今日隻為與娘娘說說話。你們退下吧。”韋氏屏退了下人,問:“不知公主有何要事?”太平道:“進來朝中廣議貪墨之事,聽說燕欽融大人、宗楚客大人和袁從一大人都上疏請求肅清。我已經被牽扯其中,不知安樂公主可好?”

    韋氏馬上變了臉色。

    太平公主知道果然是韋氏壓了奏折,更有了把握,繼續道:“到底是誰在往後宮潑髒水?相信娘娘一定想揪出這個人來。如今,此事牽連朝廷,牽連後宮,皇上盛怒。娘娘可應該為皇上分憂啊。”

    韋氏奇怪,為何公主會知道這麼多。但有了把柄在她手上,首要之事便是與自己一起擺平這件事情,保安樂公主。遂道:“公主果然體察聖意。不知公主可有何提議?”

    太平一字一句道:“聯名上奏,請皇上明鑒。”韋氏思量一番:“若讓皇上不查,也應有個說法。如今公主府上,裹兒府上華麗張揚,門庭若市,有些事情本來就是不言自明。怕是也不能以一麵之辭就洗脫幹係。觀聖上之意,是要懲治朝中之貪墨,恐怕不會輕易就這事上就開口。”

    公主無言,歎道:“哎,難了。”韋後開始有了主意,中氣十足道:“所以,我們必須交人出來。”公主覺察出來,帶有一絲嘲諷道:“看來,皇後一切都已經思量妥當了。太平願意洗耳恭聽。”

    韋後道:“門下中書平章事、崔湜。”

    太平一驚。“皇後,可千萬別弄錯了,他可是你舉薦做到相位的。況且,滿朝文武都知道,他是上官昭容那邊的人。”韋後平平道:“皇上的意思本宮很清楚,皇上這次要清理那些向後宮潑髒水之人。公主覺得呢?”太平公主雖覺得皇後那個潑髒水的說法很可笑,但也就是這麼一個理,便道:“就按皇後說的辦吧。”

    馬上,顯也看到關於安樂公主、駙馬武延秀等人賣官弼爵的奏折。召旦進宮。

    旦本不願過問朝野之事,隻對家事略微發表一些看法,道:“皇兄寬厚,器重皇妹,皇後、昭容娘娘,難免在朝中惹人非議。旦雖不問政事,但也覺得她們若要妄圖操縱朝政,不是大唐之福。”

    顯點點頭。“皇弟說得中肯。朕有何嚐不擔心啊。隻是都是一家人,朕不想因為些許小事,傷了和氣。所謂家和萬事興。”

    “是啊,太平從小就有母後寵著,有時做事我行我素。昭容娘娘一直掌管宮中詔命,權力可大可小。皇後這裏,旦不便多言。謹請皇上好好思量。”

    “她們如此揮霍國財,引起諸多非議。近日,朕想了許多,試看朝廷之官員,自張柬之後,朕的‘五王’悉被誅被貶,剩下的多出於皇後、太平、上官婉兒之門。賣官貪墨之說相信也非空穴來風。雖說她們在後宮也出不了什麼亂子,但其黨羽,早已散布朝中各處,三番四次引起軒然大波。在李重俊興兵清君側之時朕就應該有所警覺了。這次清查朝中貪墨,朕非得要懲治不可。”

    “皇弟也有此憂慮。皇兄宅心仁厚,明白事理。乃是大唐之福。若皇上覺得難為情,太平那邊,就由皇弟去吧。”

    旦來到太平公主府告訴了皇上的意思。說明了,顯首先針對的,不是後宮的人。

    翌日。

    皇後、太平公主、安樂公主、上官婉兒都被傳召到了禦書房。

    顯把兩封奏折都放在桌案上。“朕讓你們來,你們都知道為了什麼事情吧。”

    沉默。

    “朕此次要徹查。如今貪墨成風,不少官吏窮奢極欲,民怨載道,大唐叛亂剛平,是時候休養生息了。”

    安樂公主先跪下:“父皇,裹兒的府院,定昆池都是父皇賜的。父皇疼愛裹兒,怎麼能讓外麵的人說裹兒貪墨呢?”

    顯看著不諳世事的安樂公主,“你與駙馬還是應該多多檢點,平日玩樂,不能太過分了。”

    皇後上前道:“裹兒年幼無知,不知禮數。皇上能不能從輕發落?”

    太平公主卻看著顯。顯不語。

    上官婉兒看出了些緣由。“以大唐之刑名,貪墨之罪隻應對朝廷官員。後宮自有後宮的規矩,曆朝也無此罪名。皇上若要整頓朝風,徹查此事,相信皇後娘娘,太平公主都會鼎力支持。”

    婉兒這番話無懈可擊,讓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顯點頭道:“看來母後沒有看錯你。好了,沒有你們的事了。婉兒,你留下將詔書重擬。明日便送與禦史台,徹查朝中貪墨。若有不便,大可直接讓刑部和大理寺接應。”

    “臣妾領旨。”

    “朕累了,你們都下去吧。”顯道。

    婉兒在禦書房重新寫過詔書。見顯坐於榻上揉眼,看來真的有些累了。

    婉兒寫完了詔書。上前為顯揉了揉肩。顯閉上眼靠在座榻上。過了一會兒,顯張開眼,道:“朕為天下做了些益事兒,卻惹得家人這麼不開心。你說,朕容易嗎?”

    婉兒道:“皇上憂心國事,天下之福。”

    顯拉過婉兒的手,“不必揉了……你的手怎麼這麼冰,禦醫瞧了嗎?”婉兒忙抽過手,道:“臣妾老了,賤體福薄,禦醫說是氣血不足之症。記得時常進補調理便是。皇上費心了。”

    “哎,這麼些年,你侍奉母後左右,任勞任怨,還是辛苦。”顯的態度平和。“當日朕在氣頭上,說話是重了些。”

    “都是臣妾不好,為皇上添亂了。”婉兒低下頭。

    “身子好些了,就多進宮來陪陪朕吧。如今外麵流言甚囂塵上,朕也要以身作則,也不便頻頻出宮。不然對你,對裹兒,都不利。”

    “臣妾明白。”婉兒知道顯這番話雖說是在為她,為安樂公主著想,但更多的是對她的一番警告。“婉兒以後自當克儉自製,為皇上分憂。皇上是愛才之人,臣妾以後就多多留心昭文館的事情,為皇上留意人才。”

    顯點點頭,拍拍她的手,道:“明白就好。今晚留在這裏陪朕吧。”

    之後,大批涉入貪墨一案的官員被貶。崔湜首當其衝,被禦史台彈劾,貶至江州司馬,離開了長安。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