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2470 更新時間:09-05-01 23:54
我從未想過一石波瀾可以激起千層浪,可事實便是如此。
不消一日,也許還未一日。
就在我睜開眼,迎接今日的第一縷晨曦之時,千層浪便接踵而來,而引發這千層浪的源頭,便是我手中的這一石波瀾。
昨日來我這告密的太監小樹子死了,死在一口井中,於是順理成章的人們發現了他懷中那封告密信。
千層浪在紫禁之巔湧動,輿論煥然一新,瑩嬪謀害皇孫,宮人茶前飯後的談資陳舊沉寂下來,取而代之的是皇後妒害黎良媛。
瑩嬪謀害皇孫是證據鑿鑿,蓋棺定論,頂多是談論罷了。
而皇後妒害黎良媛,隻是一個太監的死諫,並無真切的信中所指的證據,於是引發了宮人們多發麵的猜想。
正麵的,負麵的,千奇百怪。
宮人們議論紛紛,流言不絕於耳,大有越演越烈之向,比起瑩嬪謀害皇孫有過之無不及。
慶幸的,這越演越烈的醜聞終究隻是在紫禁之巔,皇宮之內,還未在廟堂朝野沸騰,在民間百姓翻滾。
試問若是一國之母如此不堪,那麼國信以及皇室威嚴又何在,勢必要動搖國之根本。
※※※
忍耐,靜候。
那些都於我無關,我依舊每天閑適地在僻靜的地方賞花,看盡萬紫千紅,安守一個位卑的妃嬪的本分。
我不想學著愚昧的宮人,自以才智過人,做著多番的猜想,那樣徒勞的費力,且無根據。
現在為止,我亦無從知曉,小樹子的話是真還是假。
在我所知道的,知曉真相的石頭和死人,永遠無法開口告訴我真相。
無知者無懼,就這樣的一日又一日,我安然的度過。
我相信,流言終會平息,它不需要我去做些什麼。
現在的皇宮,沿襲前寧。
它曾曆盡十七代帝王後妃,驚湧過太多的驚濤駭浪,到如今,還是平寂了。
過去的到現在的平寂了,那麼現在到以後一定也會平息。
需要的,隻是時間罷了。
※※※
隻是這謠言比想象的要烈上幾分,已經半個月過去了,還是持而不衰。
於是二皇子不忍其母後含冤受屈,請命徹查此事。
查明,小樹子因不服鸞鳳承恩車謐妃的懲處,編排了彌天大謊,禍害皇後,陷害謐妃辦事不力之罪。
二皇子蕭湛的話,沒有人不信服。
因為他威信何其之高,甚至蓋過了他的父皇。
翻及史書:
慶賢二年十月初三,慶賢帝清心寡欲,登基二年來從未寵幸後宮,在群臣力薦之下,隻好廣納秀女充裕後宮。
可慶賢帝一味沉迷享樂,橫加賦稅,大興土木,修建宮殿,勞民傷財,使得寧國國庫日益空虛,夏丞相夏侯淵屢次進諫無效,憤然辭官歸隱。
夏丞相歸隱後,慶賢帝變本加厲,更無心治國,貪官汙吏橫行,魚肉百姓,百姓怨聲載道,草寇據地為王,軍閥如春後竹筍平底而起,戰火硝煙隧蔓延寧國,民不聊生,哀鴻遍野,使得輝煌繁榮的寧國走向沒落。
夏侯淵終不忍看到寧國滅亡,舉薦了膝下一番有能的學生赴朝中任官,可卻不得慶賢帝重用,其中一位斐嵐的武將長相秀美,慶賢帝才提拔其為殿前侍衛。夏丞心灰意冷,立誓永不出瞵山。定國候蕭鑒的二公子蕭湛哀憐天下蒼生,常四處募捐來救濟那些窮苦百姓,深受百姓愛戴,可深知不是長遠之計,為救黎民於水火,毅然決定起兵起義。
慶賢三年一月十六日,蕭湛舉旗起義,相傳北齊的第一麵軍旗出自蕭湛啟蒙老師夏候淵之女夏羽青之手。夏、蕭倆家為世交,夏羽青和蕭湛乃青梅竹馬。夏羽青常年呆在閨中,閉門不出,喜吟詩作對,乃詠絮之才,蕭湛視夏羽青為知音,而夏羽青自小就深深傾佩蕭湛的才華和報負,倆人惺惺相惜,實乃令人羨慕的一對。而蕭湛起義之後,夏羽青不顧夏、蕭倆家反對毅然嫁給蕭湛為妻,義無反顧的跟隨蕭湛起義。正冰寒地冬,百姓長久在官僚地主的壓迫下,又顆粒無收,饑寒交迫,先前得知蕭湛愛民如子,如今又見蕭湛舉旗起兵,在蘇明洪書生的呼應下,盡數投奔蕭湛旗下。
而此時,慶賢帝因殿前侍衛斐嵐的失蹤而鬱鬱寡歡,不顧天下黎民的生死,隻顧四處尋找斐嵐下落,有人揣測說慶賢帝喜好男風,斐嵐乃慶賢帝的男寵。留言愈演愈烈,慶賢帝全然不顧朝中大臣反對,一心尋找斐嵐下落。
慶賢四年六月初三日,夏羽青與蕭湛遭視察民情期間草寇軍堵截,墜入懸崖,生死不明。蕭軍軍心渙散,寧軍趁此機會追擊,蘇明洪力薦定國公蕭鑒坐鎮軍中,局麵才稍得控製。而此時,慶賢帝尋回了斐嵐,與斐嵐日日笙簫,亦無心戰事。這無疑證實了先前慶賢帝好男風的留言,朝中重臣無不心寒。
就在此時,畏罪潛逃的王丞相王輔臣,乘亂而起,占領數城。
慶賢四年七月十日,時逢大旱,蕭湛曆經千辛萬苦,回到蕭軍中,並帶回大批兵器糧草,蕭湛感念天下百姓苦難,分出糧草救濟百姓。此舉一出,百姓無不歌功頌德蕭湛賢德,分散的草莽流寇,感念蕭湛仁厚,紛紛投奔蕭湛。蕭軍勢力大增,敵對那些軍閥們,不攻自破。天下漸呈寧軍、王軍、蕭軍鼎立之勢。
慶賢四年十月二十七日,蕭湛向王輔臣宣戰,王輔臣部下汴京都衛範誠正直不阿,為官清廉,萬事已民為重,頗得民心,蕭湛與其交鋒中。範誠驍勇善戰且身先士卒,鼓舞的將士們個個視死如歸,再加上汴京高峻而險要的地勢,蕭湛大軍雖眾,但也無計可施,倆軍不分勝負,僵持不下。
蕭湛心急如焚,軍中一少將尹秋峰獻計可遊說範誠投誠,蕭湛認為此計可行,於是便孤身前往汴京,對範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遊說,希望範誠以蒼生為重,範誠大為所動,更進言勸諫王輔臣蕭湛得天下乃眾望所歸,軍中糧草兵器將不日殆盡,敗局已定,投降蕭湛為明智出路。王輔臣無奈,隧對蕭湛俯首稱臣,投降蕭湛。
慶賢四年十二月十三日,蕭湛迅速整頓兵馬,揮軍北下,討伐慶賢帝,與寧師開始了正麵交鋒。蕭軍齊心,有了範誠更是如虎添翼,一路勢如破竹,寧師兵敗如山倒。
慶賢五年三月二十日,寧師兵草缺乏,蕭軍克服嚴寒,直攻到寧國都城,慶賢帝無路可退,餘一萬人被蕭軍五十萬之眾困於北定城中。寧國老臣們傳血書於夏候淵,言辭懇切,聞者落淚。夏家世代承受皇恩,夏候淵亦非鐵石心腸,接血書後,破誓準備出山相助寧軍時。可是就在此時,慶賢帝見大勢所去,不願多造殺孽,大開城門降於蕭湛,跪於祖宗祠堂,憶自己一生罪孽,寫下昭罪書,將自己的罪行昭告天下,拔劍自刎。
蕭湛大獲全勝後,前寧覆亡。
事後,創立北齊,蕭湛更是本著百善孝為先,尊其父為帝,尊其母為後。
※※※
於是事情不了了之,流言終於平息,沒有人再敢說皇後的不是。
皇上為褒獎其辦事得力,劃分肥沃封地,冊封其為王,賜號宣。
於半月後,在宮中舉行荷花晚宴,大宴群臣百官,後宮嬪妃,為其慶禮。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