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1673 更新時間:09-08-02 21:10
小百科
挽歌(Elegy)
是寫給死者的詩歌。挽歌是古人送葬時所唱的歌,由樂曲和歌詞兩部分組成。
春秋戰國時期,挽歌已經產生了。
漢魏以後,唱挽歌成為朝廷規定的喪葬禮俗之一。
與此同時,挽歌開始衝破送死悼亡的樊籬,有了更廣的應用範圍,許多士林名流耽愛挽歌。至六朝時代,唱挽歌成為一時之風尚,許多名士借此顯示其蔑視禮法、瀟灑不羈的風度。挽歌獨特的悲哀情調和淒麗的美學風格表達了士人以悲為美的美學觀念,也是他們獨具風神的生存哲學的詩意顯現。
“盡管他們並沒有去選擇自殺—死亡,卻把經常隻有麵臨死亡才最大地發現的存在意義很好地展露了出來。他們是通過對死的情感思索而發射出來的生的存在。”(李澤厚先生語,同上)挽歌與挽歌詩的真正價值也就在於此。
羅曼羅蘭說:“每個人都要輪到去登上千古長存的受難的高崗。每個人都要遇到千古不滅的痛苦,抱著沒有希望的希望。每個人都要追隨著抗拒過死,否認過死,而終於不得不死的人。”(《約翰克利斯朵夫》,第3卷,《傅雷譯文集》,第7冊,頁415)
因之,對生命消逝的詠歎便成為文學藝術的一個永恒主題。這一主題在我國中古時代的挽歌和挽歌詩中有著生動的表現,千載以下,仍然令人回味悠悠。
挽歌的起源與發展
挽歌的“挽”字,本作“挽”。《正字通·車部》:“挽,挽歌。”“挽歌”,也就是“挽歌”。“挽”的意思是哀悼死者。《風俗通義佚文·服妖》:
靈帝時,京師賓婚嘉會,皆作魁挽歌,酒酣之後,續以挽歌。魁,喪家之樂;挽歌,執紼相偶和之者。……(《風俗通義校注》,頁568~569)
“紼”是牽引靈柩的繩索,又名引車索。《左傳·昭公三十年》:“先君有所助執紼矣。”杜預注:“紼,挽索也。”又《禮記·曲禮上》:“助葬必執紼。”鄭玄注:“引車索。”挽歌由牽引靈車的人邊行邊唱。歌手分列於靈車兩旁。陸機《庶人挽歌辭》:“靈轜動轇轕,龍首矯崔嵬。挽歌挾轂唱,嘈嘈一何悲。”(《陸機集·陸機集補遺》)歌手通常是從貴族子弟中選拔出來的優秀少年,稱為“挽郎”。“挽郎”,又稱“挽僮”。《藝文類聚》卷一六引晉人左棻《萬年公主誄》:“挽僮齊唱,悲音激摧。”《宋書》卷一五《禮誌二》:“有司又奏依舊選公卿以下六品子弟六十人為挽郎。”做挽郎的人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名聲嘉美,英俊可愛。《世說新語·紕漏》四:
任育長年少時,甚有令名。武帝崩,選百二十挽郎,一時之秀彥,育長亦在其中。王安豐選女婿,從挽郎搜其勝者,且擇取四人,任猶在其中。童少時,神明可愛,時人謂育長影亦好。……
關於挽歌之起源,三國時期西蜀學者譙周以為出於漢初田橫之門人。《世說新語·任誕》四五劉孝標注引《譙子法訓》:
有喪而歌者,或曰:“彼為樂喪也,有不可乎?”譙子曰:“《書》雲:‘四海遏密八音。’何樂喪之有!”曰:“今喪有挽歌者,何以哉?”譙子曰:“周聞之;蓋高帝召齊田橫,至於屍鄉亭,自刎奉首。從者挽至於宮,不敢哭而不勝哀,故為歌以寄哀音。彼則一時之為也。鄰有喪,舂不相,引挽人銜枚,孰樂喪者邪?”
此文下,劉孝標複雲:“按《莊子》曰:‘紼謳所生,必於斥苦。’司馬彪注曰:‘紼,引柩索也。斥,疏緩也。苦,用力也。引紼所以有謳歌者,為人有用力不齊,故促急之也。’《春秋左氏傳》曰:‘魯哀公會吳伐齊,其將公孫夏命歌《虞殯》。’杜預曰:‘《虞殯》,送葬歌,示必死也。’《史記·絳侯世家》曰:‘周勃以吹簫樂喪。’然則挽歌之來久矣,非始起於田橫也。然譙氏引禮之文,頗有明據,非固陋者所能詳聞。疑以傳疑,以俟通博。”東晉學者幹寶亦雲:
挽歌者,喪家之樂;執紼者,相和之聲也。挽歌辭有《薤露》《蒿裏》二章,漢田橫門人作。橫自殺,門人傷之,悲歌。言人如薤上露,易晞滅,亦謂人死精魂歸於蒿裏,故有二章。(《搜神記》卷一六)
第二,博通諸藝,富於才情。《魏書》卷七一《裴叔業傳》附《柳遠傳》:
……字季雲。性粗疏無拘檢,時人謂之“柳癲”。好彈琴,耽酒,時有文詠。為肅宗挽郎。……
因此,為皇室貴族或高官顯宦當挽郎,這在中古社會是一件很值得誇耀的事。
轉自http://baike。baidu。com/view/501880。html?wtp=tt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