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探聽未來姐夫虛實

章節字數:2856  更新時間:22-04-13 10:06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唐憶柳一邊聽爹爹和方恒聊天,一邊細細回憶。自己可是極少出門的,見的外人也有限。不過,自己也很不去注意那些無關的路人甲路人乙,所以現在根本想不起來到底在哪裏見到過方恒。

    唐征和方恒倆人聊的不外乎是一些生意上的門道。

    於文秀的母親姓方,方恒是於文秀舅舅家的兒子。原本方父經營著一家賣針頭線腦的小店,自打女兒嫁到了於家,在於家的拉拔下,也開始涉足繡品。如今於家繡莊出的繡品,方家是頭一家專營店。

    從家境漸漸優渥起來,方家就開始培養下一代讀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士農工商,商排在了最末。從商再有錢,也永遠被人看低。要改換門庭,隻有讀書。

    大周朝的科舉製度,延續了隋朝,又在隋朝科考的基礎上做了些改良,和後世的唐朝也略有不同。本朝也分常舉、製舉兩種。所謂常舉是指分科舉行的科舉;製舉是指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科舉。

    大周朝科舉考試的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考秀才和進士的居多,明經明算等等少有人應考。考中進士可直接做官,因此讀書人更多的會去考進士科。隋朝和周朝許多高官,都是進士出身。而秀才考試極難,且考中之後,雖有見官不跪,免除賦稅徭役等等便利,可不一定能應舉。因此,到了文德皇帝時,便少有人再去考秀才,後慢慢都把通過童生試的讀書人,統一都稱作了“秀才”,意為博學多才的讀書人罷了。

    因此,周朝多數讀書人大體遵循的都是這樣一條路:每年舉行一次“省試”,秋天考試,來年春天放榜。參加考試的生員,一類是國子監等學院以及各縣學選拔出來的“公立學校”的學生,一種是各州縣組織考試,層層選拔上來的私塾裏學出來的“貢生”。

    由此可見出身的重要性,出生在權貴之家的子弟們,直接就能進國子監。或者出生在新都稍微有些地位的官宦人家子弟,也能進入新都最好的公辦學院,合格的直接就能參加省試。

    如果出身不高,就隻能先入私塾讀書。等時機成熟了便可參加每年一次的童生試,通過之後參加州縣級舉辦的縣試、府試、院試,也是每年一次。通過後,便成為生員,可以參加舉辦的三年一次的鄉試。鄉試通過便為舉人,具備了做官的資格。之後再參加新都每年一次的省試。通過省試的被稱為貢生,前一百名的貢生,便可再參加最高級別的殿試。殿試由皇帝主考,考中才成為進士。考中了進士,還要再參加吏部的官員選拔考試,要看姿容儀表,書法、舉止等等。合格之後,便可以做官了。進士的前三名,還會被皇帝欽點為狀元,榜眼,探花。都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可見讀書做官這條路,也實屬不易。

    大周朝還規定,從商之人不可從政,不能參加科舉。這裏的從商之人,指的是在官府正式注冊登記的正經的“商籍”。在官府登記為農籍的人們,日常做點繡品,或者拿點農副產品一類的去賣,不算商戶。唐憶柳記得,在唐征書房裏看到過相關內容,大周朝商業發達,已經有了行業協會的雛形。每一個行業,都會在當地形成一個類似現代行業協會的民間組織,用來登記和規範商戶們的經商行為。一旦發現諸如製假造假,哄抬物價,惡性競爭等等擾亂市場的事情,馬上就會上報官府處理。

    本朝改變了前朝商戶科舉的限製,商人的後人如不從商,可以參加科舉。方家不止方恒一個兒子,方恒上麵還有一個兄長,是方家的長子長孫方悅。方悅於讀書上無甚資質,倒是頗有經商頭腦,因此被培養為家族生意繼承人。而方恒,則肩負了方家改換門庭的重任。

    方恒今年不過才十七歲,已經通過了縣試,府試,正在準備參加院試。這個年齡就要去考“秀才”,資質已經是不錯了。隻等院試通過了,方家肯定是要把方恒送去更高的學府讀書,一步步準備參加秋闈。鄉試,會試,殿試,一級一級的考上過去,就指著方恒光耀方家門楣。不說當上狀元榜眼探花,最起碼能混上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員當當足矣。

    無論千百年來人們如何詬病科考和現代高考,唐憶柳都覺得,它們已經是所有人人生中,最公平的一次機會了。當然不是絕對公平的,但已經是相對來說最公平的了。隋朝開創了科舉製,這個選拔人才的製度被成為中國古代“第五大發明”。比之以前的察舉製等等,科舉製度更能使平民百姓多了一個階層流動的機會。科考不光有文舉,還有武舉。無數想要報效國家的寒門學子,或者想要出人頭地的窮人家孩子,都有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盡管這裏麵也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有些人一旦身等登高位,就屍位素餐,或者禍國殃民,滋生了很多腐敗,很多陰謀,黑暗。但是事情都是有兩麵性的,不能因噎廢食。科舉最大的作用還是為國家選拔了許多可堪大用的棟梁之材,並為僵化的統治階級注入了許多新鮮的血液。多少胸有大誌的熱血兒郎,都找到了報效國家的機會。拋頭顱,灑熱血,為國家做出了許多貢獻。

    唐憶柳認為,在沒有更好的選拔人才的方式之前,科舉,或者是現代的高考,依然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在古代來說,科考並不耽誤娶妻生子。方家畢竟是生意人,算盤打的很精。起初有想親上加親的意思,和於文秀表哥表妹湊成一對。隻是這兩年,於家妾生的那個兒子漸漸長大了,於家所作的一些事情,讓方家打消了這個念頭。

    於家的獨子名於碩,今年將將八歲。

    雖然生母是妾,但因為於府裏兩個嫡女,一個庶女,共三個女兒,隻得他一個男孩,因此獨得於老爺的寵愛。這些年,於碩沒有養在嫡母房裏,竟一直養在生母膝下。這個妾室本是於家家奴出身,可想而知於碩被教養成了什麼樣子。

    前些日子,方家見於家隱隱有想把於夫人休棄的意思。休棄的原因是善妒,無子。方家氣不過,思慮再三,把目光轉向了唐家。

    用唐憶柳的理解就是,無論是家世還是生意,唐家在鳴鳳鎮都是首屈一指的。更何況,唐家在生意場上,是於家的甲方。方家打的主意就是抱緊了唐家的大腿,牢牢抓住這個靠山。這樣於家再想動於夫人,少不得要忌憚三分。

    唐憶柳本來壓根不關心這些八卦,無奈身邊有個耐不住寂寞的銀杏。一路走來的時候,銀杏已經把這些道聽途說的消息一股腦將給了唐憶柳聽。唐憶柳知道自家老爹也不是吃素的,既然能走到相親這一步,唐征必然也是已經打聽清楚了這些事。

    之所以能答應相親,是因為唐征也有自己的考量。

    唐憶錦性格溫順,體質較弱。若嫁的太遠或者高嫁了,萬一被婆婆家刁難,娘家都很難助力。如今方家就住在隔壁鎮,且中間還有一個於家在。方家還要仰仗唐家,那就必然對自己的女兒要好。

    唐征也算是為唐憶錦思慮得比較周全了,就看這方恒是個什麼樣的脾氣秉性。

    此時方恒端端正正地坐著,正跟唐征說:“聽說唐伯父的布莊,今日積壓了不少素色絲綢?”

    唐征捋著胡子點點頭:“是啊,三個月前,我有一個故交遇到了些難處,需要現銀,我就把他手裏的幾千匹絲綢全都買了過來,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賢侄也知道,咱們畢竟還是小鎮,不比新都富裕,還是麻布的銷量所占的份額最大。平日裏我每年至多屯一千匹,這還是要先有人預定我才會去進貨。眼下這幾百匹絲綢,雖然不是最好的,但進價每一匹也要五兩銀子。三個月來,總共賣出去不過上百匹,還都是以進價賣出,剩下的就一直積壓在庫裏。絲綢這東西保存不易,要在通風,幹燥,陰涼處存放。即便如此,時間久了,也容易有褶皺,顏色也失了鮮亮,搬運中還容易脫絲,就更難賣出。幾萬兩銀子,就這麼虧進去了。”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打賞本章    舉報本章
這本書實在是太棒了,我決定打賞作品的作者!
100 銅板 300 銅板 1000 銅板 3000 銅板
5000 銅板 10000 銅板 30000 銅板 100000 銅板
打賞查看
送黃瓜送蘋果送香蕉送筆記本送手機送鑽石送跑車送別墅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關閉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