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2846 更新時間:09-12-29 19:26
中國式聖誕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覺得,從21世紀開始,中國傳統的節日走向了沒落,西方的節日倒活出了中國特色。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潮流的強烈衝擊下,人們顯然的選擇了後者。畢竟,順著曆史的潮流才是王道。那些恪守傳統的人,就好比是被大海遺棄的流沙,隻能硬生生的被衝上海岸,風吹日曬。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人們願意花一個月的時候去準備一份聖誕的神秘禮物,卻隻花一分鍾的時間在冬至吃完一碗湯圓,算是草草應付傳統,匆忙了事。
可這對傳統公平嗎?或者說,這也是一種變相的忘本。
我們出生在90年代,成長在20世紀,所以我們記憶裏的傳統節日還是有非常鮮明的時段。記得上一代的老人很守舊,他們會認認真真的去過每一個傳統節日,和我們說一堆故事,我們就算不能理解,也能了解這些節日的重要性。好比冬至,每年爺爺都會早早的在家準備起來,因為奶奶因病去世的早,所以第一件必做的事就是燒紙錢,燒元寶,然後上了香才能吃飯。有時候,爺爺還會剪一些花放在瓶子裏擱在奶奶的照片麵前。然後,所有的人都聚在一張小桌子下,吃爺爺燒的菜。當然,爺爺知道我喜歡吃烤雞,烤鴨,所以他也會去菜場買一些熟食回來。那時候冬至就像過年一樣熱鬧,一家人能齊聚在一起,吃一桌爺爺親手做的菜。可小時候的我隻是單純把它認做是一個理所應當的傳統。再後來,爺爺去世了,我們就不再過冬至了,隻是會吃一碗湯圓。那個時候,我才發現,那個理所應當的傳統對於我來說,是莫大的幸福。一家人圓圓滿滿,平平安安的坐一個大圓桌上,人,還有什麼是需要不快樂的呢。
而當上一輩的老人都已經匆匆離開我的時候,那麼傳統也隻能成為一個模糊的縮影。那些記憶裏重要的節日,逐漸被便捷的現代方式所取代。似乎酒店、KTV、酒吧就成了我們歡慶的新場所,而這其中所帶來的歡愉,卻隻是片刻的,從沒有什麼再讓我留下什麼深刻的感覺。我開始理解為什麼母親喜歡在家吃父親做的菜,喜歡一家人坐在家裏的客廳,打開暖氣,一邊聊天一邊吃一頓簡單的飯。有時候,美味的菜確實會誘惑到人的胃,但家人做的菜,即使不好吃卻依舊會有溫暖,家的因素在其中。這就是中國傳統觀念帶給我們幸福的力量,這些,現代潮流做不到。
當然,我並不是拿傳統文化和現代潮流做什麼PK,這兩種文化生來就在我們體內存活,與我們血肉相連。隻是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架天平,當所有人的天平都失衡的時候,那麼,你覺得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呢。
回歸到正題上,我也喜歡聖誕。大概在小學的時候,我去過一次教堂。雖然我並不信教,但對教堂氛圍,對《聖經》,對十字架有一種莫名的好感。印象裏,在聖誕節教堂很熱鬧,下午就一直有小朋友表演,唱一些聖經的歌,朗誦一些聖經的內容,整個過程純潔無比,讓人覺得內心平靜。除此之外,即便是對於我這樣的陌生人,他們也欣然接受,分給我蛋糕,送給我禮物,陪我一同禱告,還邀我有空就去玩。如果這樣的好事,擺在現在的街道上,估計人們寧可相信“社會險惡,世界沒有白撿的午餐”這樣的說辭,也不願意冒險去相信別人。這就是典型的現代自私心理。
其實人為什麼要過聖誕?在國外,聖誕是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而耶穌的降臨是為了替世人贖罪,使世上的人因為相信基督而得永生。在這樣的節日裏,耶穌希望世人普天同慶,共同感恩。而聖誕樹又是如何而來,僅僅隻是為了裝飾街道嗎?德國人把月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征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征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征基督。除了這種說法之外,還流傳著一個小故事:有個善良的農民,在聖誕節那天,熱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臨別時,孩子折下一樹枝插在地上。樹枝立即長成大樹,孩子指著這樹對農民說,每年今日,樹上都長滿禮物,以報答你們的盛情。所以,今天人們所見的聖誕樹上總是掛滿了小禮物。
而當這一切從西方流傳到中國以後,你們會發現一種鮮明的中國特色。一部分人過聖誕是為了賺另一部分的錢。街上隨處可見的聖誕老人、麋鹿公仔、聖誕樹都被當成是喧嘩取寵的工具。我們看到的不是為了賺錢,就是為了浪漫,別無其他。而這樣的夜裏,我站在學校的廣場看著一隻隻飛上去又掉下來的孔明燈。我忽然想起了林夕的書。他說,中國的人過聖誕節有一種斷章取義的感覺,沒有人去重視節日的內涵,隻注重表麵的現象,所以浪費隨處可見,聖誕樹的背後隻能是大片被砍伐的森林。而現在也是,孔明燈的殘骸隨處可見,有的掛在樹上,有的掉在地上,情人們隻在乎它飛上去的那刻許下的願望,而後的這一片狼籍反正他們也看不到,管不著。而我忽然想到第二天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人看到這片狼籍該是怎樣的心情,一定是恨死聖誕節了吧。
其實原本每一個節日都有它背後想要教諭我們的道理,不過是我們不願去思考罷了。如果聖誕節,能過的海峽一起共歡,中國人相親相愛,那麼,即使多過幾個洋節又何妨呢。我們需要的是普天同慶,是在這樣的時刻依舊能夠感恩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向一些掙紮在生死邊緣的窮人伸出一隻手,而或用一小會的時間來為戰爭的受難者祈禱。雖然看似迂腐,卻會讓人學會大愛的至深。
所以說一個人的大智慧,並不是幾道習題,一些自作聰明可以定義的。凡心中有他人的人,有大愛的人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價值。
在中國有句古話說的很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而伴隨著傳統文化的流失,人心中的小愛就占據了整顆心。人們隻關注自己,自己的孩子。所以,當我在做兼職做市場調查的時候,那些父母僅是唾棄的看我一眼,然後拉著小孩趕緊走。他們不相信任何人,也不想尊重,幫助不相關的人,即便是舉手之勞。而父母是孩子的榜樣,試想真有一天,當有一個真正需要幫助的陌生人走在你孩子的麵前,他們會有何反應,必定是麻木木的表情。
寫作者的使命是提醒人們日益麻木的心靈。但忽然覺得,做一個寫作者有時候也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換做是過去,魯迅的一席話即便不能讓麻木的人醒過來,也一定會激起一幫熱血愛國青年的共鳴。而現在的文字,寫來寫去的道理卻沒人願意去追究。甚至,他們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對的,別人的生活何必和自己扯上關係呢?人情冷暖是個大眾趨勢,既然有一大群人隨流,我們何必改變。三人成虎,假象便這樣光明正大的變成了真理。
所以,這種文明比戰爭更可怕。長久之後,必將腐蝕人心,顛倒黑白。而當人內心的防線瀕臨決堤時,那麼戰爭,災難一來便可以輕易擊潰一個人、一群人、一個國家。
所以,當我們在聖誕瘋狂狂歡的時候,而美國依舊在伊拉克扔下了炸彈,當我們在享受美食的時候,依舊有人像老鼠一樣苟且生活著,雖然我們無力去負擔他們的幸福,但至少讓他們相信,這個世界依舊有美好、奇跡的存在,依舊有人在看著他們,而不是他們孤零零地絕望死去。
今夜,教堂依舊在歌唱《世歡騰,救主下降》,而真正的救贖,有時僅在一念之間。別讓《風聲》、《十月圍城》裏的老鬼精神死在電影裏。別讓世界上之剩下教徒的禱告聲。別讓浮華遮蔽了你的憐憫之心。
將這份感動、感性、感恩,由聖誕延續至每一個日子。
讓傳統文化和現代潮流共同為你我的思想的升華而作用,心,便由此純潔,心生幸福。願看了文章的你們,能在下一個聖誕節感受到不一樣的感受,這便是我最大的願望。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