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3430 更新時間:22-12-17 13:36
一
蜀國在武功河東岸的主力,向西渡河開始撤軍了。
果然如諸葛亮所料,司馬懿見蜀軍撤軍,依然是穩坐城樓巋然不動。
二
這天晚上,司馬懿失眠了。
他披上衣服走出大帳散步。天空突然有一顆亮晶晶的星星,顯現出紅色的光芒,從東北向西南方向落下。
亮星在五丈原方向落下後,又反彈上去。來回三次,落下來時形狀較大,反彈上去時形狀較小,最終落於地下。
司馬懿一驚。按占卜學上說,星象與人生有關,落星是否說明五丈原上發生了大事?
五丈原上駐紮著諸葛亮大營。如果有大事發生,那肯定和諸葛亮有關。
那一定是諸葛亮有災。
司馬懿胡思亂想了一陣,困意上來了,他轉身回大帳倒頭睡下了。
第二天天一亮,有人來報告,渭河北岸的蜀軍也開始渡河退回南岸的五丈原了。
司馬懿馬上聯想到昨晚的星落五丈原的天象。他好像想明白了,諸葛亮的身體一定出了問題,蜀軍這是腳底下抺油——要溜啊!
三
司馬懿馬上把幸毗和秦朗叫來,說明了自己的判斷,決定要出兵追殺。
幸毗和秦朗一聽,覺著司馬懿分析的有道理,都點頭同意。
於是,讓秦朗集合了大隊人馬,司馬懿親自帶隊,要渡過武功河,追殺蜀軍。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在秦朗的率領下剛渡過河,還沒站住腳跟,迎麵就遭到句扶連弩的壓製。
緊接著,薑維和孟琰一左一右的殺了過來,和秦朗戰在了一起。
秦朗見自己的大部隊還沒有過河,現在是人單力薄,隻好帶人又退到了船上。
司馬懿見狀,催趕著大隊人馬快速渡河。
四
蜀軍殺到河邊,紮住了陣角。諸葛亮坐在四輪車上來到了河邊,他搖著羽毛扇,衝著河對岸的司馬懿說:“司馬將軍,我總算把你等出來了。”
“諸葛亮沒死?”
司馬懿聽到諸葛亮的喊話。聲音雖不大,卻好像耳邊響了一聲霹靂,嚇的差點從船上栽下去。
司馬懿一見到諸葛亮,他心中一驚。
是自己的判斷失誤?還是諸葛亮用的瞞天過海之計呢?
他讓全隊停止前進。心中仔細琢磨起來。
司馬懿突然覺得諸葛亮的使者對自己說的那些話,還有現在的撤軍動作,都是諸葛亮騙自己出城的誘敵之計。
哪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
就是要掉,也是一塊砸腦袋的大石頭。
這種雕蟲小計,你諸葛亮也太小看我司馬懿了吧!
想到這裏,司馬懿撇了撇嘴,冷笑了下,高聲對諸葛亮說:“諸葛丞相別誤會。你前些時間送我禮物,我是來謝你的。”
“你忙著吧!我就不陪你玩啦!你別說是假撒軍。就是真撒軍,我也不追,氣死你!”
說完話,司馬懿一揮手中的令旗,魏軍所有的船隻都調轉了船頭,回去了。
薑維和孟琰見司馬懿退了,也不去追趕,回兵來見諸葛亮。
諸葛亮用盡最後一點力氣,硬挺著坐在輪椅上嚇退了司馬懿。
見薑維和孟琰歸來了,諸葛亮拿出一封信交到薑維手中說:“把這封信交給陛下。”然後微微一笑,閉上了眼睛,咽下了最後一口氣。
五
諸葛亮深知司馬懿性格多疑,雖斷定了諸葛亮的身體不行,肯定要撒軍,但心中總是不自信。
所以,諸葛亮在安排退軍之計時,就特意留在後邊,一旦司馬懿出兵追來,他就讓人把他推到陣前。
諸葛亮的突然出現,司馬懿立刻就會懷疑自己的判斷。從而打亂了思路,不敢貿然追擊。這樣。蜀軍撤退就再沒有後顧之憂了。
諸葛亮的最後一刻,還為蜀軍鋪平了撤退的道路,這就是鞠躬盡瘁。
六
薑維讓孟琰帶著諸葛亮的遺體和諸葛亮的遺書,追趕大部隊,按諸葛亮安排繼續撤軍。
薑維留下接應魏延,一起斷後,掩護大隊撤軍。
魏延和費褘到了,薑維告訴他們說:諸葛丞相已經故去了。”
“按照諸葛亮的安排,封鎖丞相死迅,密不發喪。大隊由楊儀負責,撤回漢中。孟琰帶著諸葛亮的欞柩已追趕主力去了,我們負責斷後。”
魏延是一個打滿氣的皮球——一碰就蹦。
薑維的話音剛落,他就大吼起來:“現在的形勢對我們十分有利,大軍不能退兵。”
“丞相雖然身亡,但還有我。怎麼能因一個人的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
“我魏延是何人,怎麼能受楊儀擺布,做斷後的將領呢?”
薑維和費褘都勸告魏延,魏延不但不聽,還越勸越來勁,說:“你們斷後吧,我去截住楊儀!”
魏延說完,帶著他的警衛部隊,抄小路追截楊儀去了。
七
魏延和楊儀天生是一對冤家。
魏延打仗勇猛過人,對手下士兵親如兄弟,但就是性格高傲,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
隻有楊儀對他是怎麼看都不順眼。聽到他說話就煩。所以,一見到他,總想懟他一陣。
楊儀比魏延資格老。
劉備占領荊州時,他就投奔了劉備,先是在關羽手下當了一名處長,後來為劉備當副官。諸葛亮當了丞相,他又調入丞相府做了參謀。
他一直跟著一、二把手,自認為是領導身邊的紅人。他認為魏延就是一個魯莽的武夫,從來沒用正眼瞅過魏延。別人對魏延是敬而遠之,他卻是和魏延針尖對麥芒,見麵就掐,寸步不讓。
楊儀是唇牙利齒。論鬥嘴,魏延決不是個。每到魏延張口結舌之時,就惱羞成怒,動刀動槍。
流氓會武術,秀才也發怵。
魏延一動手,楊儀隻能甘拜下風,在魏延麵前吃了虧,就哭哭泣泣的到諸葛亮那裏去告刁狀。
八
魏延也是十分討厭楊儀。所以,這兩人一碰麵,總會有一番唇腔舌戰,兩人關係真是水火不容。
諸葛亮對兩人的關係十分頭痛。楊儀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謀劃人才;魏延是一員驍勇善戰,領兵打仗的奇才。一文一武,諸葛亮用起來得心應手,就如同左膀右膊,決不忍心偏廢他們任何一方。
為此,諸葛亮曾把他們倆人叫到了一起,進行了一次懇談。
諸葛亮對他倆說:“你倆各有專長,但都自己的短版。就如同我們的神刀軍的士兵手中的兩樣武器,大刀和盾牌。”
“士兵上戰場時,左手執盾牌,右手揮大刀。大刀用來進攻,盾牌用來防禦。”
“兩樣東西都是武器,在作戰中各有自己的作用。隻有大刀沒有盾牌,進攻時,被敵方傷害的幾率就大;隻有盾牌沒有大刀,進攻的意義就不大,就是有所攻進,也會很快被敵人返撲回來。”
“大刀和盾牌的相互配合,才是保證勝利的最好形式,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完善的。但是,兩樣武器如果不能默契地配合,不但不能發揮作用,反而會成為相互影響發揮作用的障礙。”
“所以,同時擁有大刀和盾牌,又要使兩種武器配合默契,才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一文一武搭班子,相互尊重,取長補短,當年廉頗和藺相如就是一個成功的典範。”
“失敗的例子也有。”
“張飛因為鞭撻曹豹而導致徐州丟失;關羽揚言要殺了糜芳,結果導致荊州丟失,這都是先帝在時最為遺憾的事情。”
“今天,你二人一個是叱吒疆場的上將軍,一個是丞相辦公廳主任。都擔負著一方的重要職務,卻相互排斥,不能團結合作,這樣的後果你們難到就想不到嗎?”
“所以,我希望你們要放棄個人恩怨,團結合作,讓你們各自的才華,通過互補,最大能量地去報效國家,共成大業。”
九
懇談,是一種理論上的約束。諸葛亮為防患於未然,還特意交給費禕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費禕不但經常做他倆的思想工作,還必須在他倆衝突時,進行調解,避免事態失控。
別看楊儀和魏延兩人誰看成誰都不順眼,可他倆都和費禕能說到一起。諸葛亮就讓費禕充當他們兩的“和事佬”,經常對他倆開導、勸架。
通過這一明一暗的措施,還好,倆人由於並沒有實質性的搭夥,各盡其職,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衝突。
可現在不一樣了。
諸葛亮死了,楊儀當了臨時總指揮,魏延坐上了冷板凳。
這是魏延決不能容忍的大事。
十
在諸葛亮率兵出征五丈原的前幾天,魏延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頭上長出了一個犄角。
他心中很鬱悶就去找解夢大師趙直。
趙直一聽,這是一個凶夢。“角”字,上有為一“刀”,下為“用”,直解的意思就是“頭上用刀”,說明要有血光之災。
趙直知道:魏延是大將,馬上要趕赴戰場了。上戰場那有不死人的呢?大家都知道這個道理,但這種話,隻可會意,不可言傳。
趙直也不是個等閑之輩。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能說,那是門清的。
見魏延迫不及待地在等著答案,趙直微笑地說:“此夢不難解,頭上長角,就是要出頭了!”
“我要出頭了!”魏延聽了趙直給的答案,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又要有好事。不是立大功,就是要加官晉爵了。
十一
魏延聽到諸葛亮的死訊時,第一反應就是:自己出發前的夢,就要變現了。
可接下來聽到諸葛亮安排楊儀為總指揮,自己隻是為大部隊斷後。到了嘴邊的這麼大的一塊肉,硬是被楊儀吞入了嘴中。
魏延怒發衝冠了。
無論是論資曆、論職務、論軍功,諸葛亮屬一,他就屬二。
家中有事找老大,老大死了我當家。
想到這裏,他不管不顧的帶著自己的衛隊,抄小路去追截楊儀。
臨走前,他對大家說:“大部隊不能撤退。讓楊儀護送諸葛亮的靈柩回漢中,把總指揮的權力移交給我。我要率領大家繼續與司馬懿交戰。”
十二
見魏延撂下部隊自己走了,薑維、費褘和吳班商議了一下。決定由薑維和吳班率隊斷後,讓費褘快馬追趕楊儀,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費褘追上楊議,把魏延的情況說了一遍,建議楊儀,速速報告給皇帝。並快速後撤,爭取趕在魏延的前頭。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