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嘉靖朝局(上)

章節字數:2944  更新時間:22-11-27 09:58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嘉靖年間是明代倭患最嚴重的時期,其原因一方麵與日本當時處於戰國時期,幕府權力式微,群雄割據,造成大量武士、浪人等到明朝劫掠有關;另一方麵也與嘉靖年間政治腐敗、忠奸不分、忠良屢次被陷害、昏招頻出、海防廢弛,難以有效抵禦倭寇有關。因此有必要介紹下嘉靖年間的朝局。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因為玩得太過火不慎落水染病後駕崩,年僅三十歲,沒有留下子嗣,也沒有親兄弟。國不可無主,那怎麼辦?其母皇太後張氏與內閣首輔楊廷和商量,決定根據兄終弟及的原則,讓明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

    朱厚熜生於湖廣安陸州(今湖北鍾祥)的興王府,其父親興獻王朱祐杬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弟弟、明武宗朱厚照的叔叔。朱祐杬於正德十四年薨,諡號“獻”,而朱厚熜哥哥朱厚熙出生五日即殤,朱厚熜由此得以襲封國。現今,他又接到要當皇帝的遺詔,可以說真是天上掉餡餅,正好落到自己頭上,太幸運了。不過,由於他這個特殊身份繼承皇位,不料竟然上演了大禮議事件,並演變為一場政治鬥爭,長達十幾年之久,影響很大。

    朱厚熜拜別父親陵墓、辭別母親啟程後,於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二十二日抵達京城郊外的行殿,準備第二天即皇帝位。此時,朱厚熜與朝廷大臣發生了個爭執。原來禮部尚書毛澄根據內閣首輔楊廷和的授意,定議朱厚熜以皇太子即位的儀式,從東華門入,居文華殿。但年僅15歲的朱厚熜聰明著呢,他知道明武宗遺詔是這樣寫的:“朕疾彌留,儲嗣未建,朕皇考親弟興獻王長子厚熜年已長成,賢明仁孝,倫序當立,已遵奉祖訓兄終弟及之文,告於宗廟,請於慈壽皇太後,即日遣官迎取來京,嗣皇帝位,奉祀宗廟。”遺詔寫了“嗣皇帝位”幾個字。朱厚熜說:“遺詔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但楊廷和仍要求朱厚熜按照禮部的方案登基,而朱厚熜就是不同意,雙方便僵持著。最後經過協商,皇太後和楊廷和作了讓步,朱厚熜從大明門入宮,在奉天殿即皇帝大位,次年改元嘉靖。

    然而,事情一波剛平,一波又起。嘉靖皇帝朱厚熜要求群臣議定祭祀時自己生父興獻王的封號。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朝中大臣援引漢朝定陶恭王和宋朝濮王的先例,參照執行就好。該先例是這樣的:西漢時,漢成帝劉驁無子嗣,便將其弟定陶王劉康的兒子劉欣征召入宮立為太子,後來即位是為漢哀帝。宋仁宗趙禎也沒有子嗣,便征召濮安懿王趙允讓第十三子入宮,改名曙,立為太子,後來即位是為宋英宗。楊廷和等大臣認為明世宗既然是由小宗入繼大宗,就應該尊奉正統,要以明孝宗為皇考,興獻王改稱“皇叔考興獻大王”,母妃蔣氏為“皇叔母興國大妃”。

    嘉靖皇帝讀過不少儒家經書,包括《孝經》等,深知對父母要孝順的道理,可是現在竟然要他稱父親為叔,稱母親為叔母,這太不可思議了,因此嘉靖皇帝十分惱火。雖然他覺得不妥,但是又說不出道理,隻是讓大臣再議。可是大臣議來議去都沒改變意見,他們認為勝算穩穩的,嘉靖皇帝會接受的。

    就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時候,新科進士張璁上疏支持嘉靖皇帝,他認為漢成帝和宋仁宗時都是先預立太子,養在宮中,實際上是先過繼了,而嘉靖皇帝即位是繼承皇統,而非繼承皇嗣,即“繼統不繼嗣”,還指出皇統不一定非得父子相繼,建議嘉靖皇帝仍以生父為“考”,在北京別立興獻王廟。奏疏寫得有理有據。嘉靖皇帝見此奏疏後大喜道:“此論出,吾父子獲全矣!”

    張璁還提醒嘉靖皇帝利用好至高無上的皇權,敢於獨斷。嘉靖皇帝剛從藩王入繼大統時,由於還沒有自己的政治勢力,因此在議禮時處於孤立狀態,現在他認識到要培養自己的勢力,並好好行使皇權的作用。

    張璁上疏獲得皇上肯定後,不少人看到這是討好皇帝、從而獲得升遷的好機會,因此相繼有霍韜、熊浹、桂萼、席書、方獻夫、房浚等臣子也上疏支持嘉靖皇帝。這讓嘉靖皇帝看到自己身邊已經有一批支持自己的勢力,因此膽子也壯了起來。楊廷和等反對議禮派對張璁等深惡痛絕,故將張璁、熊浹貶官外任,讓霍韜告病還鄉。但沒多久,嘉靖皇帝又把他們調回京城。楊廷和的兒子、明代三才子之首、狀元楊慎還召集年輕的朝臣,謀劃在張璁、桂萼上朝時打死他們,搞得張璁、桂萼害怕不已、不敢上朝。群臣還彈劾張璁、桂萼,但嘉靖皇帝護著他們,不僅不批準彈劾,還給予他們升官。

    楊廷和看到嘉靖皇帝如此,因此十分失望,心也冷了,再次提出致仕。嘉靖皇帝在剛上任時,朝政有賴楊廷和處理,當楊廷和提出致仕時,他未批準。但過了幾年,嘉靖皇帝覺得楊廷和老是反對自己,因此感到厭煩,便批準了致仕。此外,還有些尚書也提出辭職,嘉靖皇帝均批準。不過,接任者還是楊廷和的支持者,擁有強大的實力。

    經過妥協,嘉靖三年(1524年)三月,嘉靖皇帝勉強同意稱父親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母親為“本生母章聖皇太後”。“本生”二字實際上隻是承認了嘉靖皇帝的生物學父母,但宗法上他還是需要稱孝宗為“皇考”,稱張太後為“母後。”

    嘉靖皇帝自然不滿足於此,他要把“本生”二字去掉。嘉靖三年七月十二日,嘉靖皇帝下旨,要將“本生”二字去掉,並為父母上冊文,祭告天地、宗廟、社稷。群臣嘩然,情緒異常激動。七月十五日,上朝剛罷,楊慎撩起朝服對百官說道:“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隨後編修王元正、給事中張翀等在金水橋南攔阻挽留群臣,何孟春、金獻民、徐文華等又號召群臣一起行動,於是兩百餘位朝廷大臣在左順門跪哭,請求皇帝改變旨意,聲徹禁廷。

    嘉靖皇帝聽到外麵人聲鼎沸,問太監怎麼回事,太監報說是百官跪哭左順門,爭大禮之事。嘉靖皇帝命太監傳諭大臣們退朝,但群臣直到中午仍伏地不起。嘉靖皇帝惱火了,發揮起皇權的作用來,命令錦衣衛把為首的幾人抓起來。不料群臣情緒更加激動,楊慎等人捶撼朱漆大門大哭,聲震闕庭。嘉靖皇帝再下令將五品以下官員134人下獄拷訊,四品以上官員86人暫且待罪。七月二十日,錦衣衛請示如何處理逮捕的大臣,嘉靖皇帝下令四品以上官員停俸,五品以下官員當廷杖責。於是一個個官員被廷杖,打得皮開肉綻,16人因傷重而死。這就是史上出名的“左順門事件”。

    嘉靖皇帝成功為父親上尊號“皇考恭穆獻皇帝”,為母親上尊號“章聖慈仁皇太後”,改稱明孝宗敬皇帝為“皇伯考”,張太後為“皇伯母昭聖慈壽皇太後”。

    反對議禮的官員紛紛被貶或罷官,其中楊慎被謫戍雲南永昌衛,在那終老,期間著述甚多。而支持嘉靖皇帝的張璁等人紛紛升官,特別是張璁當了內閣首輔,相當宰相,十分風光;桂萼當了吏部尚書、太子少保,還兼武英殿大學士,入閣預機務;席書當了禮部尚書。。。。。。

    此後,嘉靖皇帝還順利地讓父親稱宗祔廟,即讓其父親的神位進入太廟,以睿宗配祭。再後來,他還改革郊祀禮、孔子祀典、宗廟之製等,而對於上疏提建議和大力支持他改革的夏言、嚴嵩等人得以快速升官,後來均坐上首輔位置。

    大禮議事件產生深遠的影響。其一,它加強了皇權專製,讓嘉靖皇帝學會了行使皇權,善於獨斷專行,養成剛愎自用的性格;還讓他動不動就利用廷杖施威,嚇住朝臣,讓朝臣服從皇權。其二,它開啟了官僚隊伍的諂媚之風,嘉靖皇帝對善於阿諛奉承的人則予以提拔重用,這讓官員看到諂媚帶來的好處,紛紛效仿;而對意見相左的官員則予以冷落甚至貶官、殺掉。其三,形成了黨爭現象,支持議禮派和反對議禮派互相傾軋、難於凝心聚力,即便議禮事件結束,又冒出其他黨派開展你死我活的黨鬥,而嘉靖皇帝利用黨爭達到製衡和鉗製朝臣的目的。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