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3317 更新時間:22-12-10 17:35
明朝初期的倭寇成分比較單一,純粹是日本人,如望海渦一戰的倭寇就是日本人。但嘉靖年間倭寇的組成十分複雜,既有日本武士、浪人、海盜、商人、失業之民等,也有中國的海盜、流民、被擄掠的百姓等,故亦有真倭和假倭之分,但不管真倭、假倭,一般又統稱倭寇。具體而言,倭寇的組成主要有以下人員:
其一是日本武士、浪人。在日本群雄割據時期,一些諸侯國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於是支持武士到大明劫掠,從而成為倭寇。日本諸侯國之間互相攻伐,有的取勝亦有的戰敗,戰敗的諸侯國武士逃跑後,無家可歸,有的武士索性糾集由無賴之徒組成的浪人,亡命入海,形成倭寇,到大明劫掠。
其二是日本商人、海盜。隨著日本經濟的發展,一方麵能夠將本國的貨物賣給其他國家包括大明,另一方麵需要通過貿易購進本國所需要的貨物,滿足國內人民需求,並達到追求利潤的目的。由此,日本產生了一批的商人。但是這些商人往往是亦商亦盜,能正常做生意賺到錢就做正當的商人,不行就索性翻臉當起海盜劫掠。如前文所提的日本大內氏,他就將勘合貿易權轉包給商人,這些商人經常劫掠其他人的船隻,成了海盜。來到大明開展勘合貿易的大內氏船隊,裏麵就混雜著商人、海盜,當貿易遇到問題時,海盜的本性就暴露無遺,直接打砸搶燒。
其三是日本失業之民。日本長年戰亂,天下大亂,各諸侯國征伐無度,受害最大的是老百姓,而幕府政治腐敗,能力有限,難以體恤人民,加上戰亂時天災往往隨之而至,導致人民失業,流離失所,有的就流為寇盜。
其四是中國商人、海盜。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明朝經濟不斷發展,特別是中國的絲綢、瓷器等貨物深入外國人的喜歡,明朝雖然與外國實行勘合貿易,但根本滿足不了交易需求,由此有一批人投入到與海外貿易的行列中,不過明朝實行海禁,這些商人便實行走私貿易,起初開展的是純粹的生意,但有的不遵照遊戲規則,索性壯大勢力,招兵買馬配備武器成為海盜,劫掠他人船隻貨物,且與日本倭寇勾結,認賊作父,引導倭寇劫掠大明。典型的人物有許棟、王直、徐海、陳東、葉麻、毛烈、蕭顯等。
其五是中國流民。明朝中葉,土地兼並嚴重,皇親貴族、大臣和地方豪紳通過各種手段占得大量土地,如嚴嵩就占得袁州一府四縣的絕大部分土地,還在南京、揚州、北京強奪或買入大量的土地。地主豪紳大肆盤剝農民,農民交不起租稅,就逃亡成為流民,土地兼並越嚴重流民則越多,有些流民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很容易依附海盜和倭寇,加入劫掠的隊伍中。此外,當時為了實施海禁,將海島居民內遷,並禁止沿海漁民下海和經商,導致這些人群生計困難,有的索性鋌而走險,依附商人、海盜或倭寇,受他們的指揮開展劫掠。
其六是中國被擄掠的百姓。倭寇進犯大明國土時,除了搶劫財物外,還往往擄掠大量的人口,主要是青壯年男人和婦女。擄掠的婦女主要是供玩樂用,而擄掠的青壯年男人,除了一部分被當奴隸轉賣賺錢外,也有一部分被迫加入倭寇行列中。
其七是中國沿海起事者。沿海的一些農民因為不堪忍受官府壓迫,而聚眾起事叛亂,同時為了擴大自己勢力,以避免被軍隊鎮壓下去,他們往往會跟倭寇合作,共同開展劫掠,以獲得更多的財富,增強自身的實力。該類典型的人物有在粵閩一帶起事的張璉、吳平、曾一本、蕭雪峰等。
筆者舉了一些典型人物代表,這些人物也是倭寇的首領,不過舉的人物主要是中國的。那麼比較細心的讀者會產生疑問,那日本方麵的寇盜怎麼沒有列出首領呢?這是有原因的,一方麵當時信息不夠發達,對日本了解不夠深入,加上言語不通,難以知道倭寇的真正名字,如望海渦一戰中,雖然斬首了一千多人的倭寇首級,但壓根不知道這些人的名字,也不知道他們的首領是誰,主要是了解不夠。另一方麵,也有天朝大國的自大思想,把外國稱為夷,對日本也有點輕視,沒有特別在意了解倭寇首領的名字,而且在抗擊倭寇時,反正能殺個痛快就是,何必記下他們的名字。此外嘉靖年間倭寇一撥接著一撥頻頻地來,且來自日本不同的地方,而明軍戰鬥力有限,抵禦倭寇都很吃力,起初經常吃敗仗,甚至一接觸就逃跑,壓根就沒心思沒功夫了解倭寇首領的名字。
不過不能因此認為日本寇盜沒有組織、沒有首領。實際上,他們是有組織有首領的。筆者認為,日本各地的大名就是倭寇最大的首領,他們雖然沒有親自帶隊來到大明劫掠,但他們是後台大老板,出錢出兵器出船隻支持倭寇開展劫掠行動。像“爭貢之役”所提到宗設謙道隻是小頭領,真正的大老板是大內氏。後來的鬆浦氏也是支持王直開展寇盜行動,屬後台大老板。日本大隅國領主、薩摩州君也是屬於後台大老板,支持一幫人開展寇盜行動。
不過史書也不是全無記錄日本寇盜首領名字,或多或少記錄了些屬於中上層的且帶隊來到大明的倭寇首領,如《明史》卷二百五列傳第九十三記載“會盧鏜亦擒辛五郎至。辛五郎者,大隅島主弟也。”辛五郎是個首領,他是日本大隅國領主的弟弟,跟中國漢奸勾結,到大明殺人劫掠,犯下累累罪行,後來被盧鏜將軍擒獲,再後來被斬首,罪有應得。此外《籌海圖編》等史料還記了稽天新四郎、日向彥太郎、高贈鳥魯美他郎、尚乾、門多郎、田助四郎等倭寇頭領名字,雖然沒有很詳細地記載他們的人物生平,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他們也犯下累累罪行。
倭寇為何要跟中國漢奸勾結呢?主要是倭寇不熟悉大明各地情況,即便進來了,要麼迷路,要麼不知道哪裏有財富。勾結大明人士後,有熟悉大明情況的人幫忙帶路,幫忙指出金銀財寶藏在哪裏以及哪裏有富戶。這就是雙方合流,狼狽為奸。而大明這些人士就是十足的漢奸,出賣同胞,背叛祖國,這些無恥之徒必將被人們所唾棄,終究沒有好下場。
下麵簡要介紹大明與倭寇勾結比較典型的若幹位海盜首領。
許棟,徽州府歙縣人,他是嘉靖年間較早就名聲赫赫的海盜首領,堪稱元老級人物,連大名鼎鼎的王直都是他的下屬。許棟自小就狡猾凶狠,因為犯罪,被關押在福建監獄。嘉靖十九年(1540年),與海盜李光頭等百餘人越獄逃到海上。許棟排行老二,故又稱許二,他的兄長許一(名許鬆),弟弟許三(名許楠)、許四(名許梓)均在海盜集團裏當領導。他們開始的時候與葡萄牙人開展走私貿易,後來與日本人勾結,結巢於寧波雙嶼港,既開展貿易,又出沒剽掠,逐漸成為實力強大的海盜集團。後來遭到明軍重創,部眾逃散,勢力驟降。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許棟前往日本糾合倭寇謀大舉,等到他要回到大明的時候,其養子許朝光設席迎於石牌澳,伏兵舟中,殺之,盡收其眾。原因是許棟先前殺了許朝光父親,奪了他的母親,加上利益驅使,兩人貌合神離,因此被殺,這也是罪有應得。
王直(又稱汪直),徽州府歙縣人,號五峰船主,是繼許棟之後的海盜一號人物。他創造了一個曆史,即中國人在日本稱王,在日本的平戶島建立政權,僭號宋,自稱徽王,部署官屬,鹹有名號。現今,日本平戶還立著王直的銅像,敬重他。他曾經是位大商人,但後來勾結倭寇。
據萬曆《歙誌》記載,王直生有異象,相傳王直在出生時,其母汪氏曾夢見有大星從天上隕入懷中,已而,大雪紛飛,草木皆為結冰。長大後,王直聽母親講述關於他出生的異兆,竊喜說:“天星入懷,非凡胎也;草木冰者,兵象也。天將命我以武顯乎?”他少時落魄,但長得壯,多智略,善施與,有任俠之氣,贏得同為不安分的朋友的信任和擁戴。這些朋友包括葉宗滿、徐惟學、謝和、方廷助等,這些人後來來均為王直的親信。王直跟他的朋友們說:“中國法度森嚴,動輒觸禁,科第隻收酸腐的人,我們何不到海外發展發大財。”朋友們讚同。於是王直與葉宗滿、徐惟學等造海船,置硝磺、絲綿等違禁貨物,運往日本、暹羅等國開展貿易。幾年以後,發了大財。此時的他雖然違背朝廷禁令,但也算是一名商人。
後來,王直加入許棟的行列中,成為許棟得力部下。當許棟被明軍擊敗後,王直收拾起許棟的殘部,另立爐灶,召集亡命之徒,勾結倭寇,獲得日本人的信服。他還吞並廣東海盜陳思盼,不斷做大做強,成為海盜首領。他還與日本大名鬆浦氏合作,帶領倭寇一起劫掠大明,船隊達數百艘船隻,蔽海而至,浙東西、江南北同時告警,沿海震動,並驚動朝廷。由此,王直海盜集團徹底走向勾結倭寇搶奪中國財富、殺戮中國百姓的不歸路,他本人成為名副其實的大漢奸。朝廷派王忬、俞大猷、湯克寬等將領率重兵進行抗擊。後來大明名臣胡宗憲設計成功誘捕王直,嘉靖皇帝下旨斬之於市。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