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章王忬禦倭(上)

章節字數:3227  更新時間:23-06-06 16:43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朱紈死後,海防鬆弛,海禁放寬,有群人十分高興,那就是倭寇,他們暗自嘲笑大明皇帝和大臣真是愚蠢,不用別人攻擊就開始內鬥,自斷臂膀,自降實力,他們巴不得如此,以便趁虛開展劫掠。同時,漢奸與倭寇勾結更加緊密,雙嶼港一戰後,王直收拾了許棟的殘部,還誘殺了廣東海盜陳思盼,吞並了他的部眾,充實了自己的力量,開始做大勢力。王直前往日本與大名勾結,然後率眾多的倭寇以及漳州、泉州群盜,駕乘巨艦百餘艘,密密麻麻地遍布海洋而至,濱海數千裏同時告警,上海及南彙、吳淞、乍浦、蓁嶼等諸所陷落,蘇州、鬆江、寧波、紹興、台州等諸衛所州縣被焚掠者達二十餘處。台州知事武日韋、象山百戶秦彪、瑞安百戶李潮等均戰死。由此東南大震,朝廷也為之大驚,這才感到問題的嚴重性。

    嘉靖皇帝雖然忙於修道,但江山受侵擾,事關大體,他也不敢聽之任之,否則對不起列祖列宗,於是下旨恢複浙江巡視,選派合適的官員前往浙江。嚴嵩雖然此前主張寬海禁,但沒預料到事情會發展到如此嚴重的程度;雖然沒有主動檢討自己,但在皇帝下旨後,也隻能支持恢複浙江巡視,派重臣前往浙江,可是他的親信隻會阿諛奉承和整人,就是沒有堪當大任的,故隻好擴大範圍選人,最後選到山東巡撫王忬。朝廷便讓王忬提督軍務,巡視浙江(後改巡撫)兼管福建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四府,並賦予他便宜調發兵糧,臨陣按軍法從事等大權。

    王忬,字民應,號思質,南直隸蘇州府太倉人,出生於以衣冠詩書著稱的太倉王氏家族。他的父親王倬,官至兵都右侍郎,以謹厚被人稱道。嘉靖二十年(1541年)王忬考中進士,他才思敏捷,深受重用,授行人(官名),遷禦史。他彈劾東廠太監宋興,頗有政聲,後巡按湖廣。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負責巡按順天(北京),當年,韃靼部首領俺答進犯北京古北口(位於密雲),王忬疾馳抵禦俺答,激勵士兵登城守禦,十分勇敢;敵寇退後,他又救濟難民、築京師外郭、修通州城、設置敵台,獲得皇帝肯定。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朝廷命王忬巡撫山東,他剛上任三個月,因浙江倭寇告急,就被調到東南擔當大任。

    王忬有個兒子很出名,叫王世貞,是大才子、文學家、史學家,並考中進士,官至南京刑部尚書,與李攀龍、徐中行、梁有譽、宗臣、謝榛、吳國倫合稱“後七子”。王世貞堪稱文壇的領袖,獨領文壇二十年,著有大量的作品,包括《嘉靖以來首輔傳》《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別集》《藝苑卮言》《觚不觚錄》等。

    王忬到任後,重視選用將領。他知道盧鏜、尹鳳、柯喬都是虎將,如今受冤被關押,幸好尚未被斬,於是他趕緊向朝廷打報告,請求釋放這幾位大將。朝廷知道現在是用人之際,因此同意了。盧鏜、尹鳳、柯喬十分感激王忬的救命之恩,表示要勇於殺敵報恩。

    王忬還重用俞大猷和湯克寬兩位大將,原本他們分別任瓊崖參將署都指揮僉事、中都留守司管操指揮僉事,現在調他們來江浙,擔任參將,並讓他們倆成為自己的心腹,激勵二人在抗倭大業中做出突出的貢獻。

    俞大猷,字誌輔,號虛江,福建泉州人。他出生於世襲軍官家庭,其始祖俞敏加入朱元璋的起義軍,因軍功被封為世襲百戶。因祖先的榮光,俞大猷得以繼承百戶之職。但他並不甘於一生隻做個百戶,因此發奮圖強,相繼拜王宣、林福、趙本學、李良欽等為師,學習《易經》、兵法、武術,還上學認真學習儒家文化,考中秀才,因此既能文又能武。此後,他參加武科考試,排名第五,成功考中武進士,升任泉州衛前所正千戶,負責守禦金門。在守禦金門期間,他有效抗擊侵犯金門的倭寇,贏得好口碑。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俞大猷任汀漳守備,期間成功抗倭倭寇和海盜,剿海盜康老,擒海盜雷士賢、湯信四等。朱紈在當浙江巡撫時就想重用俞大猷,推薦他為福建備倭都指揮,隻是由於當時安南寇入侵,俞大猷被調到前線防討安南寇。此後俞大猷任瓊州府右參將。王忬知道俞大猷抗倭本事頗高,因此把他調到浙江擔當大任。俞大猷抗倭功績赫赫,其與戚繼光被世人稱為“俞龍戚虎”。

    湯克寬,字武河,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名將,南直隸邳州(今江蘇睢寧)人,祖籍鳳陽。他是將門出身,先祖為明朝開國名將湯和,他的父親湯慶曾是防守長江的總兵官。湯克寬很好地繼承了先祖的遺風,驍勇善戰,且長期與俞大猷並肩作戰,屢敗倭寇,立下大功,後晉署都督僉事、廣東總兵官。萬曆四年(1576年),韃靼進犯古北口,湯克寬率軍追擊,遇伏力戰,為國捐軀,名垂青史。

    選任好將領後,王忬積極謀劃全方位的禦倭策略,主要采取八大措施。其一是禁止近海的勢豪之家和民眾通倭和引倭入寇,以達到絕禍本的目的。其二是加強激勵,對奮勇血戰的予以記功。其三是增強兵力,選調浙、閩兵,招募溫州、台州等地的民壯,加強操習,提高作戰能力。其四是命南直隸、兩廣的巡撫和江防官員,加強哨探,布好兵船,以便彼此夾攻。其五是命浙、閩兩省守巡兵備官,按照既定的地方,常態化做好士兵駐紮,做到守土履職、守土有責。其六是鼓勵脅從賊犯自首,允許幹多年海盜的首領投降,官府將放寬處罰。其七是對浙、閩漁船適當進行收稅,並將收到的欠稅和查收的鹽稅助軍餉用。其八是對濱海接濟倭寇和走漏消息、通風報信的頑民,對主犯處以極刑,全家發配邊衛充軍,以此達到懲戒和警示的效果。

    王忬向俞大猷征求禦倭的具體良策。俞大猷有過經驗,且事先做了調研和謀劃,因此心中早已有策略,他提出幾點主張。

    第一,注重在海上殲敵。倭寇必從海洋而來,故要在海上多備艦船、器械,可設立船隻埋伏於各海島。同時加強募船和造船,特別是多造福建出產的大福船,達到大船勝小船、多船勝寡船、大銃勝小銃的目的。

    第二,加強海岸防守,在沿海岸邊能夠避風的澳灣,如乍浦、澉浦、石墩、舟山、臨山、湖頭、昌國、健跳等諸澳,各設兵船一支,以防倭寇登岸進犯內地劫掠。

    第三,加強河港防禦。倭寇有時並不在海岸登陸,主要是擔心船隻丟失以及上岸太遠後劫掠的財物不易搬回,於是倭寇往往是深入內河,且進入河港後會搶我船隻,越深入內河,可掠的船隻越多,然後肆無忌憚地劫掠,因此要在諸河港多設兵船,要整搠河船,多造河船,加強防守,敵人來了就予以重擊。

    第四,加強練兵。有兵不練與無兵同,精兵不練與弱兵同,練兵不熟與不練同。因此要勤於練兵,能夠在各種地形作戰,能設伏也能防伏,並將陸兵分布在杭州江口、乍浦、海鹽、澉浦以及紹興、寧波、台州、溫州等地,以抵禦倭寇。

    王忬對於俞大猷提的良策十分讚同,依策落實。王忬還問俞大猷,現今招撫海盜頭領王直如何。俞大猷認為現在招撫並非良策,因為招撫是有條件的,需在大兵壓境、我強敵弱時才有效,目前敵人勢力正盛,故招撫的條件尚不成熟。王忬覺得有理。既然招撫不行,那就打吧。

    當時王直勾引倭寇盤踞在烈港(今浙江舟山金塘島瀝港)。王忬決定主動進攻烈港,剿除倭寇的大本營。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王忬親自來到前線指揮,俞大猷、湯克寬為大將,集中水陸重兵,向烈港發起進攻。

    烈港地形比較獨特,南北兩邊水道相通,兩邊都可進可退,為了防止敵人逃走,王忬命俞大猷和湯克寬分別從兩邊水道進攻。此外,命都指揮尹鳳率軍在金塘近海設伏,命把總張四維、把總黎秀分別駐紮龍山和郭衢作為後援。俞大猷派出熟悉金塘島地形和道路的候得等人,組成先遣隊,悄悄潛入敵營,約定以火為號,發起總攻。候得等人不辱使命,到半夜時分開始縱火,頓時敵營火光衝天。俞大猷、湯克寬率領士兵發起猛烈的攻擊,將敵人設置的外欄纜繩砍斷,將敵人的哨船衝倒,大兵船直取賊船。敵人遭到突然的內外夾攻,軍營大亂,無心戀戰,很快崩潰,爭相逃跑。明軍奮力廝殺,當場就斬殺許多倭寇,倭寇溺水者甚多。但天公不作美,突然刮起颶風,明軍船隻幾乎要傾覆。而王直趁機逃走,逃到馬跡潭(在浙江嵊泗附近)。湯克寬追上,進攻馬跡潭的王直部眾,大破之。王直繼續逃跑,逃到南直隸地區,俞大猷奮力追擊,再敗王直。此時的王直隻剩百餘人,他不敢再逗留,選擇逃往日本。

    此戰殲滅倭寇千餘人,另擒獲和溺水者無數,倭寇巢穴被摧毀。但是沒有抓到王直,王忬、俞大猷等人受到朝中大臣的譴責。這也說明當個將領真不容易。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