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夜长春梦短,人远天涯近。  第五十六章 暂居书房

章节字数:3323  更新时间:13-12-06 19:33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内书房在他卧房的东边,尚有一小段路,是一个僻静的所在。原只是一间书房,修葺之后,改了原先的格局,又添了一圈矮矮的围墙,形成了一个小小的院落。院中,只有一间主屋,两旁没有厢房。

    走近小院,铭琇心头升起一种奇怪的、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仿佛自己以前来过,却好像,又有哪里不对。周身的气血似有些淤滞,说不出的难受。却又有一股意念,督促着她往前走,去探个究竟。她拽了拽邺洪基,示意他走慢些,又定了定心神,缓缓地、一步一步,来到了小院门前。

    周嬷嬷领着两个婢女及一众充作杂役的仆妇丫鬟们,已然等候在了院门口,略有十一二人。周嬷嬷领着她们见礼。可铭琇此时心绪烦乱,根本没有留意这些人。待众人闪到一边,邺洪基挽着她踏进了小院。环视小院之后,铭琇满脸讶异。

    这小院的格局,同永王府中的那座,几乎是一模一样。院中也有一块清瘦的太湖石,高高地奉于石座之上,似乎有一种独立寒秋、莫得其偶的寂寥。只是石座墙角之下,并无一株花草,不知是何缘故。

    “这块太湖石,可是我好不容易弄了来的。”见她呆呆地仰头望着这尊太湖石,邺洪基自豪地夸口。“南朝那些官员们选送来的石头,我都不满意。你眼前的这块,是我从他们宫廷御用的采石场里,亲自挑出来的。”他面有得色,微微地笑着。

    “的确,是一块好石头。”铭琇轻喃,“不过,只有它一个,是不是太孤单了?”

    “原想着在石座周围种一些香花香草的。已经命人去寻找我看中的植物了,只是还未找到。我又不愿意将就凡品,所以只能先空着。”邺洪基解释着,也希冀着。“等有了我要的种子,我们就在这院子里,种满奇花异草。让这间院子,也能清香满溢。”

    几句话,铭琇已经知道这院落格局的出处了。静下心来细想,方叔叔求取‘黄鹂翠柳’的配方时,曾经提及,有一位北朝的贵胄乔装化名,拜访过永王府。‘难道竟会是他?’不由得,铭琇心下一紧。

    “好精致的院落!不知你是怎样想来的?倒要请教。”铭琇旁敲侧击。

    “并不是我想的”,他倒也不避讳,“这是今年春天里,南下纳贡时,在永王府里,看到过的一座书房花园。因为觉得美,所以命人照着那个样子改建了。只是围墙是后加上去的,无法与书房拼接,只能做成四面的了。永王府里的院子,原是三面围墙。”

    “这样也挺好”,铭琇暗自庆幸,好歹有些不同,不然可真是难辨真假了。突然看见邺洪基好奇的眼神,于是因势利导,将她的想法,变着方儿说了出来。“前后一大一小,有两个院子,可以种不同的花草,有别样的意境。自己的院子,干嘛非要同别人家的一样?”

    邺洪基听着有理,点了点头,便释怀了。

    穿过院子,邺洪基领着铭琇来到了屋里。同样宽敞的中屋,同样有一排堆满了书卷的书架靠着高墙,同样摆了一张紫檀大书案,同样在案上备齐了笔墨纸砚。虽然缺了那对黑质白章的灵壁石,却多了一双刻纹镌字的乌木压尺。岁月流逝,清漆剥落,刻纹已经变得模糊,鎏金镌刻的行书字体,却还有些熠熠的光,可以清晰地辨别出‘春日临溪听琴’、‘寒夜挑灯看剑’的俪句。

    “这儿也是照着人家的书房布置的?”铭琇靠着书案,手抚着乌木压尺,嘴角一弯浅笑,明知故问。

    “差不多吧。”邺洪基向整个书房扫了一眼,说:“我并没有把原先的家具都弃了。再好的东西,也抵不过‘用得惯’。但我还真喜欢永王书房布置的那个格局。所以,就把所有的家具,按着他的那个样子摆。不合的,就换下;没有的,再添上。整间屋子,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才是”,铭琇瞅了一眼书架和书案,“我说呢,这些家具怎么也不像是新打的。家具上的纹饰也不一样。”突然,她意识到口误了,趁他还未注意,便把话题引开。“这把压尺,看起来,有些年头了。你是怎么得来的?”

    “这是启蒙之时,淑妃娘娘送我的礼物。”见她喜欢,邺洪基特别说明了来历,“当年她北上和亲,这对乌木压尺是她陪嫁的文具之一。我们三兄弟初入学时,各自从淑妃娘娘那里得了一件礼物。二弟得的是一方风字砚台,三弟挑的最奇怪,是一个有盖的、刻着佛像和经文的石钵。”

    铭琇笑着点头,将压尺放回到书案之上,一脸艳羡之色。

    已近巳时,等在门外的廖广安不得不出声提醒。说好回来陪她午膳,邺洪基不舍地离开,处理政事去了。他一走,院里的下人们跟着走了大半。

    铭琇独自一人在屋里,自得其乐地踱步。东西两个屋子里的陈列,都与永王府的大致相同。铭琇只略略地扫了几眼,就不再看了。随手拿起一本杂书,舒服地躺到东屋的罗汉床上,悠然地读了起来。

    这时,周嬷嬷领着两个年轻的侍女,走近前来。其中,一个穿着绛紫色,十七八岁左右,双手端着茶盘,恭恭敬敬。接着嬷嬷的眼色,将一碗洞庭清茶、一碟枣泥山药糕、一盘山楂鲜果,摆上了小案。一切举动小心翼翼。另一个穿着嫩黄色,十四五岁的样子,怯生生、静悄悄地,立在周嬷嬷的身后。

    “姑娘”,瞧见铭琇抬眼,周嬷嬷上前介绍,“这两个,原本就是这屋里的婢女,殿下拨给姑娘使唤的。大的这个叫阿一,小的这个叫阿二。殿下说了,家生的奴婢,胡乱起的名字,叫着方便而已。还请姑娘做主,给换个名字。不用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只要姑娘叫着顺口就行。”

    铭琇一听就明白了,什么阿一阿二,全是邺洪基胡诌的。只是为了顺口,就随便改别人的名字,却也没有必要。于是便问:“你们两个,原先叫什么来着?”

    不料,两个丫鬟立刻惊恐地双膝跪地,“奴婢原先就叫阿一阿二,实在不好听。还请姑娘另赐个新名儿。”

    “起来吧”,看她们害怕的样子,铭琇也不便勉强,想了想,“既如此,我托大了。”向着大的那个,“从今,你改名叫‘紫苏’吧”,又向着小的那个,“你便唤作‘紫姜’好了。”

    二婢女谢过,起身退立到周嬷嬷的身后。周嬷嬷一笑,对铭琇说,门外还有四个丫鬟、四个仆妇,都等着拜见。铭琇摆了摆手,推说精神不好,不见了。于是,周嬷嬷吩咐了紫苏紫姜,便退出门去,指挥着那些丫鬟仆妇们,各自干活去了。铭琇又看了一眼这两个婢女,也就让她们散了。

    不多久,紫姜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说廖广安求见,有事禀告,声音里竟有些惧意。铭琇让他们进来。可同廖广安一起进来的,却是紫苏。行止之间,规矩得很,也生分得很;神色之中,明摆着担心和害怕,仿佛水里的鱼儿看见了火。

    原来是邺洪基让廖广安带话,说宫里传出懿旨,太后和皇后宣他进宫。他不能陪她午膳了。廖广安说得谨慎,唯恐铭琇不乐。可铭琇连眼都没抬,只有淡淡一声“知道了”。没有预料中的困难,廖广安反而有些不适应,多停了一瞬。铭琇却已察觉,这才抬眼,问道:“廖总管,还有事吗?”

    廖广安毕竟老道,一躬身,恭敬地说道:“殿下吩咐,要给姑娘做冬衣、添买首饰和胭脂。小的已命人将上好的绫罗绸缎、丝绵、皮货都拿了一些出来,请姑娘挑选。若不中意,再买也使得。裁缝午后就会到府,听候姑娘传唤。至于首饰和胭脂,要请姑娘示下,是用府里的,还是外头买去?”

    铭琇一边喝茶,一边听着。等他说完,铭琇有了一个主意。“此刻我乏了,不想动。等裁缝来了,再看料子吧。首饰就用府里的,回头让紫苏和紫姜替我挑几件好了。”说着,铭琇指了指一旁陪站着的紫苏和紫姜。“至于胭脂,我可讲究了,只用‘春风度’的东西。你请他们的掌柜,带上他们最好的货品,一起过来吧。”说完,又把头埋到了书里。

    铭琇在屋里吃过午膳后,陆陆续续有婢女把各色的绫罗绸缎送到了铭琇的屋里。其中就有一匹‘黄鹂翠柳’。铭琇看见了,故意不做声。任由一个个裁缝妇人摆弄,量出了她的身材尺码。内衣、中衣、外衣、大氅、披风,里里外外,订了几十身的衣服。还有帽子、围脖、手套、袜子等等小件,棉麻丝毛,皮革皮草,什么样的都有,连室内室外的各种鞋子、靴子都做了十几双。匠人们出去时,个个笑逐颜开,皆大欢喜。

    铭琇呷了一口茶,略歇了歇,传唤了她指名要见的那个人。可惜不巧,‘春风度’的夏掌柜有事出城去了。今天来的是他的妻子,苗氏。因为春风度的重要主顾,大都是大户人家的女眷,非富则贵。夏掌柜身为男子,不能随意见到。故而,由苗氏夫人出入内院、应对女眷,到底方便许多。

    晋王没有正妃,府里又没有一位有身份、有名位的女眷。北苑的那些生意,一直是王府的仆妇们零零落落地到柜面上采买的。所以,苗氏听闻传唤时,也是吃了一惊。这是晋王府的第一笔大生意,当家的又不在,苗氏自然不敢大意。准备了店里最新最好的货品,来到王府。一进屋,便命仆妇将一大箱子的胭脂水粉一件一件摆上台面,又笑盈盈地招呼铭琇来查看、拣选。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