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重生之小呼演义

热门小说

第一卷•;前情往事 忠良蒙难  第3章 第二回 夸官建府庞国丈炫富 鞭龙打虎呼王爷帮穷(上)

章节字数:2143  更新时间:11-03-01 09:24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上回书说道,庞吉把女儿当蒲包送给了仁宗。果真讨了仁宗的喜欢,当即封了贵妃送入后宫。

    这事办完后,仁宗转过头,一眼就看见老庞吉伸着个脑袋一副哈巴狗的形象,细一想,这庞家把女儿都送给朕,倒真是个忠心老实的人家,而且这老头实在是明白朕的心思。现下朕收了他的女儿,那他就是朕的岳父老泰山,名副其实的国丈,倒也不能再让他看个城门,又想到这个老丈人喜欢钱财,于是就着刚刚纳妃的兴奋劲,直接封了个户部尚书。于是老庞吉借着女儿的光,平步青云起由从五品升到了从二品大员,竟一下子连升了三级。

    群臣议论纷纷,可这仁宗皇帝正拧着劲,理也不理其他人,又问了问庞家可由其他人再朝当官。庞吉连忙报上两个儿子庞龙、庞虎的名字。官家一听,这些可是国舅啊!于是一个封了老庞吉曾经的官职(庞龙,从五品)一个封了户部郎中(庞虎,正六品)。听到这儿,老庞吉连忙跪倒,连带着为那两个还没资格上殿的儿子(八品以下不能上殿,他儿子原是九品小官)谢恩。他这一脸欣喜相到让仁宗心里大乐,心想:“就应该这样嘛,你看看其他的大臣都摆着个苦瓜脸,我这儿纳妃的大喜事,他们倒好,整个哭丧似的,呸呸,真是晦气。”于是大笔一挥许了庞家人三日后京城夸官:庞龙、庞虎夸官一日,庞吉夸官三日。

    这日里散朝,还是一人独乐乐,众臣皆惶恐。于是各位大人聚在一起讨论了一下,都说那拿着打王金鞭的双王呼延丕显快要返京,这金鞭上打王爷无道,下打臣民不忠,等老王爷回来再好好管一下。

    话说这老庞吉回了府,把这升官夸官之事给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婿一说,俩儿子乐的找不到北,这女婿黄文炳心里挤了个小疙瘩,心想,这老庞家升官可没我什么事啊。后一想,自己和庞家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树大了好乘凉,现在庞家凭着贵女跃了青云,正是乘凉好时节,再说这老丈人没有避讳自己,以后自己说起来和皇帝也是连襟了,不由得又高兴起来。也就跟着出些主意:“岳父大人,你看看这京城之中的达官贵人,都是住在那铁狮子胡同,哪像咱们庞府,守着这富商小官住的石狮子巷,您现在可是二品大员,住在这儿,丢份啊!”

    老庞吉一听,心想,“此话有理,想那大殿上的群臣到现在还拿着白眼看我,我若住在铁狮子胡同,靠着双王府,宰执府,这份儿也就摆出去了!嘿,这黄文炳不愧是科举出身,这个女婿的确是有几分小聪明,以后也要多加提点啊。”想到这,他对黄文炳说:“贤婿说得有理,我这就去给皇上说去。”

    这边庞吉步履匆匆,那边小皇帝和新封的荣华庞贵妃正是琴瑟和鸣,一人弹琴一人伴舞,闹个不亦乐乎。少顷,庞贵妃从家中带来的亲信红鸾,捎来庞吉的口信,说是想在铁狮子胡同建府,庞赛花心下有些埋怨父亲的心急,“刚把自己送出去,就想换完官爵换房子,但又一想,这官家年纪轻轻,长的也是英俊,倒是个良配,父亲豁出老脸给自己换来进宫的机会,自己算来也是庞家人,哎,这官家怎么光封官,不提建府呢?嗯,可能是忘了,我这里去提一下,也算了了父亲的念想。”

    庞赛花换了件水粉的衣服,那模样正如那沾了露的桃花,顿时让仁宗皇帝看直了眼,两人闲话了几句,庞赛花幽幽的叹了口气,小皇帝赶忙问她是怎么了,庞赛花环顾四周说:“哎,我这一入皇宫才知天下之大,想当初我家住在那石狮子巷,周围都是些富户商家,倒是听哥哥们说,总有些人指着自家的门庭说那不像个做官的人家。现在我住在这华宫广厦,想想家中人住的几间老屋,尤感陛下圣恩之浩大啊。”官家心里一动,对着宫外之事也就有了几分好奇,于是问道:“那么,那些京城达官贵人都是住在哪?”庞赛花一听,似乎有些门道,接着说:“那自然是住在铁狮子胡同,要知道京城的三品以上大员多半在铁狮子大街上建了府。”说到这她看了一眼官家的脸色转口说,“哎呀,妾身与官家说这些作甚,倒不如和官家说说这京城有什么好玩的景致,妾身还在阁中时,也曾和家中奴婢出门散心、游春、上庙许愿,这京城的风景也是见过几分。”仁宗听到这话,愈发觉得这庞赛花真的是解语贴心,于是便说,“这事不忙,朕忽然想起,庞卿家现在位列二品,倒还没有个像样的府邸,不如就命他在铁狮子胡同选址,重新建个尚书府。”庞赛花见父亲所托只是这么轻易的就办成,也是高兴,小脸笑的愈发明艳,仁宗高兴的拟了旨,庞赛花替父谢恩后,又和皇帝谈了些风花雪月,一并休息去了。

    侯在午门外的的庞吉,不一会儿就拿到圣旨,自是喜不自胜,一方面感慨女儿的“贴心能干”,一方面真的是为自己能在铁狮子胡同挤下一处府邸而自豪。连夜带着儿子女婿选址参谋,最后选在胡同南端,和呼家的双王府只隔着几近民居的一处院子。那个院子,是前朝某个二品官员告老还乡时留下的,现在正好直接盘下来,挂上了尚书府几个大金字。转过天庞吉就带着家人住了进去。

    接下来,庞家父子在京城夸官,当真是鲜衣怒马。人披红、马挂纱,打马扬鞭,在这京城倒是混了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当然,人人知晓的也不一定是好事,这京城的百姓嘴上不说,但人人心里都有本账,渐渐地孩童口中流传了这样的儿歌:

    龙行广,有道行,生男生女不一样,

    生男还需命劳苦,生女能换房千丈。

    士下口,有妙方,蒲包递的不寻常,

    送礼只能得欢喜,送人自可讨官当。

    当然这些儿歌也只在私底下唱唱,现在的开封府,那个不知庞国丈圣眷正浓。不过老庞吉不愧是人老了成精,知道枪打出头鸟,这夸官游街了半日就借口身子累了回到新府邸休息,留下两个儿子继续游街。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