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字数:3790 更新时间:07-08-14 16:09
不久,阿提拉果然对巴尔干半岛发起了一系列猛烈的打击。在攻取了多瑙河以南一百多英里处的一座城市后,阿提拉让士兵们将全城百姓杀得一个不剩。他为什么要这样呢?史书对此未做任何交代,在今天我们只能猜个大概,他不容许自己征服过的城市有别的民族存在,于是他把他们全杀光,留待日后让匈奴人居住。但他们在打仗,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长久停留,所以,他们离去时又对城市进行了一番破坏,把他们认为在日后无用的东西一一摧毁。那座城市被匈奴人摧毁得面目全非,以至几年后罗马使者前往匈奴营地晋见阿提拉经过该地时,仍看到城中白骨累累,到处弥散着熏天的尸臭。
阿提拉在一步一步地实施着他的计划,他要在与东罗马相邻的多瑙河地区建立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以此对罗马形成威胁。但在442年,著名的东罗马将军阿斯帕尔对阿提拉进行了一次有力的阻挡,使他的匈奴士兵在色雷斯地区举步不前。阿提拉审时度势,将刀向斜刺里一拐,采取曲线攻势对巴尔干实施了一次大规模入侵。匈奴士兵因受阿斯帕尔所阻而斗志倍增,一口气攻到君士坦丁堡城下,东罗马皇帝狄奥多修斯二世无可奈何,只得乞求投降。阿提拉不仅收取了东罗马几年来欠交的所有贡金,还像罚款一样让东罗马从此交两千一百镑黄金的年贡额,同时又将多瑙河以南大面积的领土收入名下,"其长度从今贝尔格莱德到今斯维什托夫,其宽度从多瑙河一直到尼什"(勒内·格鲁塞)。这是匈奴和东罗马之间进行的一次最大的战役,东罗马由此受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重创。历史学家言称,匈奴人在这场战斗中每攻一地,"杀戮无数,血流成河。他们抢劫教堂和修院,遍杀修士与修女……他们彻底摧毁了色雷斯,使其不可能再恢复过去的旧貌了"。通过这次对东罗马的取胜,阿提拉的信心更足了,他在内心开始酝酿突袭西欧的计划了。
久违了,长生天赋予的力量。
阿提拉铁了杀心。
真正的骏马不靠鞍辔扮妆。
就是这位长得并不英俊潇洒的阿提拉,要把罗马帝国这块大石头搬开,让自己兀立大地,发号施令。在众多史料中,人们似乎总是在强调阿提拉长得如何如何丑陋,看得多了,我倒觉得这是他的特点。我发现,凡是说阿提拉长相丑陋的史学家都是西方的,这里面存在着某些种族情绪和偏见,因为阿提拉曾经给欧洲人心理上造成了阴影。但从这些西方史学家的文字中,我们却看到了真实的阿提拉,或者说一个确切的匈奴。我在想,也许我们从阿提拉的长相上就可以判断出他充满血性的内心和性格。他的又细又小的眼睛,狂妄不羁的习性,实际上都说明了阿提拉是一个典型的匈奴人。
阿提拉和后来在草原上崛起的成吉思汗颇为相似,他们都有远征的志向,而且都有要猎取便猎取大猎物的雄心。他们的雄心和行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化成一股飓风,在大地上恣肆扫荡。阿提拉将萨尔马特人、阿兰人、东哥特人、吉别达伊人和分布在乌拉尔山和莱茵河之间的其他部族纷纷击败,命令他们全部归服于他的麾下。这些民族在先前背靠欧洲这棵大树生活得安谧惬意,但匈奴是过早到来的一场秋风,这棵大树转瞬飘零,纷纷落下凄楚的叶子。这里有匈牙利草原和多瑙河、莱茵河等,它们早已成为某种文明的象征,在这种显得有些高贵和奢华的文明背后,实际上是威严的政权和坚实的政治在做支撑。但阿提拉一路而来如同秋风扫落叶,一一将它们攻下。他的力气太大了,即使再怎么大的石头,对他而言似乎都不足挂齿,阿提拉都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其搬开。.
罗马人应该感到很委屈。曾经的罗马是多么辉煌啊,她不但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而且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文明。她一天天壮大起来,已经在欧洲鹤立鸡群,但是冷不丁从草原上冒出来的一群野蛮人却要砍断她的腿,让她倾倒在地。她不服,但却无能为力;她愤怒,但却扭转不了局面。
其实,出现这样的局面本也不足为奇,只不过罗马人感觉太好,从来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尤其对生活在东方草原、各方面都显得有些落后和简单的匈奴,就更加不屑一顾了。所以,她突然遭受匈奴的打击,显得很痛苦,从内心深处感到自己蒙受了莫大的屈辱。忽略敌人的代价是可怕的,然而当你一旦意识到自己犯下了忽略敌人的错误时,可怕的后果其实已经酿成了。罗马人冷静地审视局势,这才发现匈奴原来十分强悍,他们不光善于运用大兵团作战(顷刻间从山坡上出现黑压压的人),而且步兵作战十分灵活,训练有素的罗马士兵总是被他们巧妙地瓦解,他们的作战方法是罗马士兵从来没有见过的。在他们的撞击下,罗马这座原本高大雄伟的大厦开始摇摇欲坠,文明,在野蛮面前变得尴尬而又无可奈何。
罗马人应该重视匈奴身上的血性和冒险精神,以及经由血性和冒险精神滋生出来的刚烈、果敢、视死如归的行为;还有,匈奴把人的勇猛发挥到了极致,与诸多草原民族相比,他们鹤立鸡群,用自己的行为书写了那个时代的神话。我们看不到他们生命中的痛苦,能看到的,只是出于信仰和爱而始终不曾改变的对光荣的追求。哪怕失败了,也是为了理想而败;人败了,信念不败。在我的感觉中,任何一个匈奴人其实都是一样的,他们的信念和行为达到了高度统一。在今天,我格外怀念这些大地之子身上的极致的精神。他们掠夺了自己所处的时代,他们消失之后,他们身上的那些人的极致的精神便也消失了,一个时代也随之终结。
如果罗马人仔细梳理一下匈奴的往事,将他们中的英雄人物作一番比较,就会发现阿提拉与冒顿是一样的,有着极为相似的果断和灵活,呼韩邪和头曼有着同样的狡猾和冷峻……
冒顿曾极其潇洒地将汉高祖刘邦围困于平城。那一年,刘邦调动三十二万大军,直抵西域向匈奴发起攻击。但是,这次进攻却很快就使他的霸气一落千丈--匈奴在雁门关平城一带将他的三十二万大军一并击溃,刘邦本人也被困于城中,断粮少炊,情况变得十分危急。夜晚,匈奴在城外点起大火,高歌狂舞,十分高兴。刘邦站在寒风中的城头上,失败的滋味让他黯然神伤。他想起自己"扫平六合"是何等威风,此时又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居然在匈奴跟前不堪一击。想想这些顷刻间骑着马从天而降的匈奴,"黑髦,赤面,着兽皮",他就有些心惊胆战--他们在这里得天独厚,打起仗来居然如此势不可当啊!刘邦手下的谋士陈平给他出了一个"薄陋拙劣"的方法。刘邦觉得陈平的办法可行,立即采用,很快,刘邦就逃脱了匈奴的围困,惊魂落魄地跑回了长安。有人说,是陈平给冒顿的阙氏送了一尊金头像,让她在枕头边劝冒顿放了刘邦。还有人说,陈平对阙氏说,你若不劝冒顿放我主,我只有送他三十位汉族美女,到时冒顿沉溺于汉族美女,你恐怕就没有地位了。阙氏对他的话信以为真,果然劝冒顿放了刘邦。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猜测,至于陈平为刘邦出的是何等计谋,只因当时的史学家讨厌陈平的那套"我多阴谋"并追因于"以吾多阴祸"的卑鄙手段,所以,《史记》中只以"其计秘,世莫得闻"为托词,将这个故事的真实遮掩了过去。陈平退匈奴,帮刘邦逃脱围困,"奇计"成为历史永远的疑问。
罗马人应该从阿提拉身上看到冒顿的影子,从行为上而言,阿提拉简直就是冒顿再世。冒顿弑父做单于不久,东胡人就来找他的麻烦了。东胡先是提出一连串的无理要求。东胡人的第一个要求是,匈奴必须向他们献千里马。此时匈奴已今非昔比,所以大臣们说,这是我们匈奴的宝马,不能给。而冒顿却显示出了王者深谋远虑的大度风范,他劝大臣们,一匹马算什么呢?如果不给他,他马上举兵来犯,我们的伤亡肯定比一匹马的价值大--给他。东胡王得了千里马,又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提出,要冒顿把他的妻子送过去。匈奴大臣怒不可遏,认为这是污辱他们,坚决反对。而冒顿却答应仍然给他们。大臣们觉得东胡王太不像话,应当给他点厉害看看。而冒顿觉得不能为了一个女人这样蛮干,于是又把妻子送给了东胡王。东胡王更骄傲自大了,于是他百无聊赖地又提出,要匈奴把东部无人居住的地区送给他们。至此,他认为匈奴只不过才刚刚成长起来而已,根本无须挂齿。他对匈奴失去了应有的戒心和重视。匈奴大臣们这次也表示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觉得那些地方比较荒凉,就是开垦出来,估计也不会长出什么东西,给东胡,无关紧要。没想到,冒顿却做出了一个完全出乎众人意料的决定:不能给。土地是天下的根本,我们日后要在土地上生存,岂能白白送人。冒顿开始分析东胡王的心理,最后,他认为东胡王提出要一块不毛之地,说明他已对自己掉以轻心,只是戏弄而已。冒顿觉得是时候了。于是,他带领精兵,奇袭东胡。东胡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被匈奴一举歼灭。
现在,一场大闹剧又开始上演了,阿提拉又要像冒顿一样要为世界重新布局了。野蛮,以它凶猛的绵延之势,第一次将文明撞击得东摇西晃。这是有史以来匈奴人走得最远、闹得最大的一次动静。这些大力士,在草原上能举起很重很大的石头,到了这里,将文明人装饰得很漂亮的东西轻轻一举,便发现它们原来名不副实,不堪一击。他们轻蔑地笑笑,随手将那些东西砸碎。
要比力气,文明人不如野蛮人。领头的阿提拉是匈奴几百年来才涌现出的一位奇才,他集匈奴人所有的血性优点于一身,勇猛、刚烈、谨慎、果断、狡猾、残忍、灵活、执著、沉稳、冷峻,等等,他具备了创造神话的可能。一个人具备了这些,刚好一场生死之斗摆在了他面前,他必将拿出来使一使,用一用,看看它们到底好不好玩。想想,这就对了,物必有所用,否则,它们就不会出现。
阿提拉大概在一个山冈上拉住马缰,用一种骄傲的眼神看着即将归为己有的西方世界。也许,他在心里已经盘算过了,攻下这些西方城市并不费什么力气,攻下后,就在这里安居下来,不再颠簸迁徙了。
人的内心,其实隐藏着千军万马。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