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天堂在哪里(下)

章节字数:4747  更新时间:16-04-10 23:34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1945年8月23日,苏联红军第五十三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协同,首批到达义县。当晚,锦州日伪军、政、铁路和日本居留民等代表30人由伪锦州省参事官宇都宫仁带队,打着白旗,手捧降书,前往义县向苏联红军投降。24日,苏联红军小分队前来锦州接受日伪军、警、宪投降。驻锦的日伪军、警、宪全部被缴械。在此之前,日本人利用原有的军、警、宪,组织了一个地方治安维持会,锦州市面上暂时还能维持表面的安定,这些军、警、宪一被缴械,整个锦州立刻乱了套。被日本人欺压了十三年的锦州市民,这下有了出气的机会。有仇的报仇,有冤的报冤。那些平时手上有人命的、作恶多端的、与中国邻居结了仇的日本人,早就被中国人盯上了,警察、宪兵一缴械,立刻遭到了中国市民的殴打,有的当场就毙了命。紧接着,一些市民开始哄抢日本人的店铺。这样一直乱了四五天,直到苏军大部队开进来,才逐步恢复了秩序,但仍然每天都有被打死的或自杀的日本人。

    父亲逃走之后,白景云还在矿上,他觉得自己身上的体力已经耗尽,活不了几天了,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可能,每天出工的时候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回到这间工棚里来。就在这时候,日本人投降了。开始,日本人还对这些犯人和劳工保密,但是,无论是犯人还是劳工,都发现矿上的日本人蔫了,不打人了,过了两天,连工也不让他们上了,每天就在工棚里关着,到点就吹哨子,叫他们出来吃饭。劳工们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还不敢确定,当他们确切地知道日本人投降的消息的时候,一下子像潮水般涌向了矿山的大门,日本人没有阻拦,整个矿山的人一下子跑了个精光。其实日本人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只是没有接到上司的命令,不敢私自把这些战俘和犯人放走。他们自己走了,日本人反而解脱了。

    白景云一出来,正赶上日本人缴械,他跟着那些乱民进了一家日本商铺。别人专拣那些值钱的东西抢,白景云饿得头昏眼花,就直奔那些能吃的东西去了,等填饱肚子,机会已经错过了。商店里的东西早被抢光了。他背着一个装满饼干、糖果和罐头的口袋沿街转悠,想看看还有没有发财的地方,转了半天也没找着机会,即使有,以他目前的体力也抢不过别人。天黑了,街上的乱民渐渐散去。他想找个睡觉的地方,于是钻进了一家被捣毁的日本商店。商店里空空如也,连门窗都被卸掉了,四处忽忽漏风,好在是夏末秋初,天还不太冷,他就蜷在墙角里枕着那个装满食品的口袋睡着了。一觉醒来,听见有嘤嘤的哭泣声,深更半夜的,那哭声很瘆人,白景云听得身上直起鸡皮疙瘩,后脊背嗖嗖地冒凉风。他侧耳听了听,哭声就在不远,于是循着声音找到了商店的后院,看见北屋里还亮着电灯,他隔着窗子看了看,只见一个日本女人跪在地上,日式的地铺上躺着一具死尸,用白布盖着,女人正在对着尸体哭泣,声音时大时小。看见这一幕,白景云倒不害怕了,因为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他转过身来打算回到前面去继续睡他的觉,不料一脚踢倒了院子里的一个花盆,惊动了那个日本女人。那个女人跑出来,看见院子里站着一个蓬头垢面的人,吓得浑身发抖,一个劲地给他鞠躬,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用生硬的汉语对他说:“家里,什么的都没有。你的,想要什么,随便拿。”

    白景云又困又乏,懒得听她说,转身又回到前面店里去了,打算继续睡他的觉。刚睡着,觉得有人用手推他,他睁开眼睛,借着月光恍惚能辨别出是刚才那个日本女人。那个女人用磕磕巴巴的汉语对他说:“到后面,后面睡,有床。”

    白景云跟着她进了后院。女人把他领进停着尸体的那间房子的隔壁,屋里除了一张床和那些被抢劫一空的柜子,什么也没有。女人指着那张床说:“你的,睡这里。”白景云看了看,床上有一张榻榻米(厚草垫),比睡在地上舒服多了。他上去试着躺了躺,浑身的骨头像散了架一样,这会他也顾不得隔壁躺着一个死人了,一躺下就再也不想起来了。女人找出一个旧床单,示意他起来,把床单给他铺上,然后又找来几件旧衣服,叠成枕头,让他接着睡,白景云头往枕头上一挨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他一眼看见女人手里拿着一包饼干在没命地吃,看样子是饿坏了,饼干沫呛得她直流眼泪。那是他口袋里的饼干,白景云劈手夺了过来,“谁让你偷吃我的东西?”

    女人一面盯着他手里的饼干,一面比划着说:“对不起,我,饿了,我,给你,钱。”女人这么一说,白景云忽然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把那个装食品的口袋扔给了她,说:“吃吧,吃吧,随便吃。”

    女人一边吃,白景云一边问:“你把我带到这儿来干吗?就是为了要口吃的?”

    女人摇了摇头。

    “那你是有什么事要求我吧?”

    女人点了点头。

    “什么事?说吧。”

    女人指着隔壁说:“我丈夫,他死了。你帮我,埋他。我……”女人指着自己说:“嫁给你。”

    白景云一听,站起身来扭头就走,“不行!我连自己还养不活呢,你嫁给我,我拿什么养活你?”

    女人一把拽住他说:“我有钱。我的,日本人,不敢花,你的可以。”

    白景云一听见钱字,眼睛立刻就亮了:“你有钱?你有多少钱?”

    “很多,你不要急,现在不安全,以后,我,拿给你。”白景云一听说有很多,心里更乐了,再看看眼前这个女人,还有几分姿色,年龄也不算大。心想,白捡个老婆,还有很多钱,干吗不要!白景云已经三十岁过了,还没结婚。年轻时穷,娶不起老婆;后来发了点财,因为生活没安定下来,没顾上娶;再后来就进了监狱。女人的话使他动了心,就是不知道娶个日本女人会不会犯事,但是他经不起那“很多钱”的诱惑,心想,管他呢,先把这女人的钱拿到手再说。

    白景云指着隔壁说:“那屋里的尸体就是你丈夫?”

    女人点了点头,把他领到了隔壁,白景云问:“他是干什么的?”

    “做买卖的干活。”

    “不是军人吧?”

    女人连连摇头说不是,白景云还有点不放心,掀开被单看了看,死者果真穿着一身便服。于是又问:“他是不是在满洲国当官的?”

    女人又说不是,还怕白景云不相信,拿出伪满州国发的营业执照给他看,这下白景云心里踏实多了。他想,只要不是军人,不是当官的,哪怕犯了事也不会太严重。于是又问他的死因,女人说是自杀的。白景云又问:“你们的孩子呢?”

    女人是有孩子的,但都在日本,她怕白景云不答应,于是撒谎说:“没有孩子。”

    白景云也不想深究,答应了女人的要求。女人不知从哪里找出了几块大洋递给他,让他出去买些吃的,顺便打听一下哪里有卖棺材的。

    白景云刚要出门,来了一群打劫的,白景云道:“你们要抢去抢日本人,这是我的家。”

    那几个人不服气,说:“凭什么说是你的家?这是日本人开的商店,你还想一个人独吞哪?那个女人明明是日本人嘛!”

    “不错,他是日本人,但是他现在是我老婆了,这个家就是我的了。”

    那几个人听了这话面面相觑,还有点不甘心。白景云见他们气势汹汹的样子,害怕吃眼前亏,忙说道:“你们就是想抢也没的可抢了,不信你们进来看看。”

    那几个人一看店里的样子,就知道没什么油水可捞,转身走了。女人吓得一直躲在白景云身后,没敢吭声,心里暗自庆幸自己这个办法想对了。那些人走后,白景云让女人找来纸笔,歪歪扭扭地写了几个大字:白景云宅。写好后让女人贴到门外去,谁知这张纸还真管用,街上那些打劫的看了这张纸果真不再进来了。原来街上已经有不少人把日本人的房子占了,都是用的这种办法。

    白景云给死者买了一副棺材,白天不敢公开发送,夜里雇了几个人偷偷抬出去埋了。女人要求给死者立个碑,以便将来能找到,白景云道:“你找死呀!立个碑让人看见,还不马上给你掘了?”女人说可以用中国人名,只是为了有个记号,将来好找,白景云也答应了。

    女人把丈夫的后事安排停当之后,撬开了一块地板,从里面拿出一个首饰匣,交给了白景云,白景云打开一看,里面有四根金条,还有一些金银首饰和大洋。

    有了这些钱,白景云是吃穿不愁了。他哪里体会得了那个日本女人的苦处,白天吃饱了肚子没事干,就到街上闲逛,还想再找点发财的机会。街上依然混乱不堪,平时有军警镇着,那些地痞流氓不敢胡作非为,这一下全冒了出来。就连苏联红军也经常有喝醉了酒在街头闹事、干坏事的,在东北的老百姓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街上到处是哭喊声、叫骂声,但是白景云是死人堆里钻出来的,他不怕,哪里有热闹往哪钻。有一天,他转到了伪锦州省办公大楼旁边,看见两伙人在那里争吵不休,旁边还围着一大群人,便凑到跟前去看热闹。

    这两伙人,一伙是国民党锦州市党部的,一伙是锦州县党部的,他们原来都是从事地下活动的,日伪投降后,国民党的军队还远在大后方,一时开不到东北前线,于是上级命令他们,立刻由地下转入公开,挂出牌子、打出旗帜,以号召民众,防止共产党钻空子。锦州县党部是先来的,前一天就把牌子挂上了,锦州市党部来了之后,也要把牌子挂在这里,硬要让县党部把牌子摘了,另找地方。也许是地下工作的需要,防止被日寇一网打尽,县、市党部互不隶属,各有自己的上级,因此,县党部的人根本没把市党部这些家伙放在眼里,所以吵得僵在这里,相持不下。这边还没吵出个结果,又来了几个人,把国民党的两块牌子全摘了下来,把他们自己扛来的两块牌子挂上了,一块是中国共产党辽西地区委员会,一块是锦州市人民政府。这下国民党的两伙人立刻联合到了一起,冲着共产党的人吵了起来:“你们算哪家的政府?你们有什么资格把牌子挂在这里?”

    “我们是人民的政府,我们当然有资格把牌子挂在这里。”这个人一说话,白景云立刻就把他认出来了,那不是小瓦匠刘天明吗!

    国民党中一个年轻人站出来说话了,一张口,也是山东口音:“是我们把日本人打跑的,你们凭什么来抢占胜利果实?”

    “谁说是你们把日本人打跑的?明明是共产党八路军把日本人打跑的,你怎么睁着眼说瞎话?抗战八年,你们的队伍躲到哪去了?没有八路军、新四军在前面顶着,哪有抗战的胜利?”

    “难道台儿庄大捷不是我们打的?昆仑关大捷不是我们打的?”

    两个人正吵着,几个国民党青年上来就要摘共产党的牌子,小瓦匠刷地一下掏出了手枪:“我看你们谁敢动!”

    国民党的人也不示弱,一个个都掏出了家伙,小瓦匠道:“干嘛?想跟我们动武?你们恐怕没这个胆量吧!”说完,冲旁边一个人使了个眼色,那人飞快地跑了。国民党中那位带头的青年,示意自己这边把枪放下,上来拍着小石匠的肩膀,居高临下地说道:“兄弟,你叫什么名字?”

    “刘天明。”

    “在下沈剑平,眼下还是国共合作时期,我看不必动武,咱们可以坐下来谈谈,凡事都有个道理,你要能说服我呢,我们立刻摘牌子走人;要是说不过呢,你们摘牌子,好不好?”

    小瓦匠道:“说也不怕和你们说,但是牌子我们是挂定了,谁也休想把它摘下来。”

    “这可就有点不讲道理了。”

    “别的道理都可以讲,涉及到政权归属的问题,没什么道理好讲!”

    沈剑平见软的不行,又要来硬的,一挥手,几个国民党青年上去把牌子摘了下来。小石匠这边人少,没拦住。这时,只见一队穿灰色军装的战士跑步来到了跟前,带队的二话没说,就下了命令:“把他们的枪统统给我下了!”

    这些战士上去把国民党那些人的枪缴了。刘天明把躺在地上的国民党的两块牌子踢了一脚,冲着沈剑平说道:“你要和我讲道理呢,就跟我走;如果不想讲了,就带上你的人滚蛋!”

    沈剑平知道,共产党的大部队已经到达锦州附近,而国军的部队还远在大后方,他不敢和共产党玩硬的,带着自己的人走了。经过请示上级,国民党的活动又重新转入了地下。

    共产党进入锦州之后,镇压了一批罪大恶极的汉奸,安定了社会秩序,使锦州城暂时恢复了平静。两个月后,苏联红军代表正式通知共产党,根据苏联政府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苏中友好条约》,他们只能把锦州交给国民党政府的接收代表,共产党的军队必须撤出锦州,否则,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苏军概不负责。1945年11月6日,苏联红军撤出锦州;11月11日,美国军舰31艘载国民党中央军第十三军和六十一军到达秦皇岛;11月25日,中共党政军机关撤出锦州市;26日,国民党中央军第十三军占领锦州。

    就是在这个时候,父亲带着全家再次来到了锦州。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閻ц缍� | 濞夈劌鍞� 閸欐垼銆冪拠鍕啈閸撳秷顕崗鍫㈡瑜版洩绱伴敍澶涚礉閻у妾伴崥搴$殺閼惧嘲绶辩拠鍕啈缁夘垰鍨庨敍宀€袧閸掑棗褰叉禒銉ュ磳缁狙嗕捍娑撴艾绶遍崚鐗堟纯婢舵矮缍旈崫浣瑰腹閼芥劗銈�!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潜移默化中 閻愮鐦� 工人 鐠囧嫬鍨庢稉锟�10閸掞拷
娴f粏鈧懎娲栨径宥忕窗
--------------------
潜移默化中 对 窗前的枣树说: 小黄瓜,细又长,全身裹着绿衣裳,勤更新,多存稿,一根黄瓜来一章。
前来为你加油!!2013-10-02 15:54
弓飞长天 閻愮鐦� 工人 鐠囧嫬鍨庢稉锟�5閸掞拷
娴f粏鈧懎娲栨径宥忕窗
--------------------
大大,向您学习了!您的大作我已经加入书架收藏了!!请收藏我的作品:《浅色漩涡》http://www.lcread.com/bookpage/262854/index.html清浅的文字承载着无数个相识相知,定格了许多美好的瞬间。朋友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朋友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朋友交心,交而知心,心心相印,方知心之高尚。 网络里有一种浅浅的神秘. 书城里有一种深深的情谊. 回贴里有一种淡淡的惦记. 祝福里有一种浓浓的心意. 是朋友总会牢牢记在心里. 有情有意一定会随缘相聚. 我的小说真诚欢迎您点击、推荐和收藏。您的鼠标轻轻一动,我在这边就已经甜蜜灌满心间。谢谢您的收藏!!谢谢您的推荐!!谢谢您的鼓励,我会一如既往,坚持,坚持,再坚持!!因为有您为我加油!!
窗前的枣树 閻愮鐦� 工人 鐠囧嫬鍨庢稉锟�5閸掞拷
娴f粏鈧懎娲栨径宥忕窗
--------------------
历史江河中的命运沉浮 ——读于泽俊长篇小说《工人》断想 1 我国目前每年出版长篇小说两千多部,真正进入人们视野的仅几十部,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写作长篇小说的人越来越多,关于长篇小说的艺术界定出现了大面积溃解和松动,以至于所有把字数码到十几万以上的作品都被称之为长篇小说,造成基数超大;二是由于社会和个体的原因,文学的内在精神遭到了空前侵扰和破坏,文学与人的真实状态距离越来越遥远,即使是很有才华的人,也难于建构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了,粗制滥造不可避免。 这件事在我这里演变成一种匪夷所思的现象,虽然我把写作小说作为终身事业,却很少阅读中国当代长篇小说,虽然有时候也有朋友受朋友之托推荐给我阅读某部作品,希望我能为作品写几句话,然而读过作品我往往会退避三舍,觉得没有什么话可说,实在要说,我说出的也一定不是作者想听的话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