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字数:3562 更新时间:12-05-13 21:48
向晚时分,雨愈发地密了,水气氤氲成一片薄薄的帘幕。苍茫暮色里,笼得眼前的景致不甚分明。院中小塘现下只剩了几支残荷,在晚风里微微地飘摇,瞧着十分凄清不堪。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了。
怨不得今日这般凉。
直到把伯父吕宣和亲自送到了门前,沈召南方缓缓往回走。手中素蓝色的纸伞在风雨中纹丝不动,那雨声滴在伞面上,清清脆脆的声音惹人伤情。
沈召南不由顿了一下脚步,微微抬头去看那伞面上的梅花。
疏疏淡淡的几枝,还是当年爹亲手绘的。
风致清雅,花枝宛转,真真是文人心性,爹总是这般悠然。
沈召南蓦地酸楚起来。
自爹去后,十余日里,他不曾落泪。弟妹们尚且年幼,诸事皆须他亲自料理,他亦不过是十六岁的少年,着实是有些乱了。
幸得管家忠伯和爹生前几位好友的帮衬,连日来手上诸事自一一清醒应付,沈召南的心却总是似昏昏的。
怎的见了这几枝手绘的梅花,便要落泪呢……
“大哥,快来!”
沈召南忙不动声色地拭去眼角的水,快走几步,奔到廊下,收了伞,这才拍了拍弟弟柏舟的肩,温声道:“柏舟,怎么呢?”
爹已经不在了,从此他便是沈家的一家之主。
方柏舟是沈家次子,年方十一,其实还是个孩子。
眉清目秀的少年拉着大哥便走,声音仍旧清脆:“小妹又哭啦!你快去哄哄,奶娘都没了办法,新河在一旁也乱着呢。”
沈召南闻言将伞递给寻来的侍女,牵着方柏舟的手往后院中的绣楼走去。
转过垂花的月亮门,碎石铺道的小径静得连虫声也无。沈召南带着方柏舟推门而入,房内的人听到动静,便一齐回头来望。
沈新河跑了过来,仰起脸对沈召南道:“大哥,妹妹在哭,好像是身子不舒服啊,可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回事。”
沈召南弯下腰摸了摸她的头发,安抚道:“新河别担心,大哥看看。”
沈新河今年才八岁,往日爹在时,一直便是个爱玩爱闹的活泼丫头,和柏舟一起,甚是顽皮。现下爹忽然没了,小姑娘的脸上,竟也有了些忧伤的痕迹。
由不得做大哥的不疼惜。
语罢沈召南疾步上前,奶娘见他来了,便把手中幼女抱起递到他的怀里,压低了声音急道:“大公子,新辞小姐好像有些不对劲……”
沈召南抱过最幼的妹妹,轻轻哼一支曲子哄着,右手缓缓摩挲过沈新辞的脸。
果然不多时,她便不哭了。
沈新辞原非沈梦溪亲女,本是不知何人弃于沈家门前的女婴。一番查看之后方知,原来这孩子天生顽疾,恐命难长久,终生医药不断。想是正因此,故见弃于父母,被沈梦溪拾到。
沈梦溪动了恻隐之心,又想着家道尚可,便收做自己女儿养着。待养到两岁方知,幼女竟有哑疾。
这下沈梦溪心中怜惜更盛,于是对新辞倍加宠爱,犹如亲生。
新辞自幼便喜欢他抱,没想到自己离开家游历江湖一年多,这孩子还是如此亲昵。
沈召南哄了一会儿,摸了摸妹妹的额头,立时便皱紧了眉心:“奶娘,新辞有些发热了。”
奶娘陈氏不由着急道:“想是这几日府中事多,下人们疏忽了。现下天色已晚,该如何是好?”
“我立刻去马行街,请曹家的大夫过来,奶娘你且好好照顾新辞。”沈召南说完,对方柏舟和沈新河叮嘱两句“要听话”,转身便出去。
马行街两行尽是金紫医官药铺,曹家掌柜向来与沈梦溪交好,一贯便是给沈新辞瞧病的人。
沈召南请的,自然也是曹家药铺的掌柜,曹盛元。
“曹大夫,舍妹可要紧?”
见曹盛元收回了给新辞把脉的手,兀自沉吟,沈召南方侧头问道。
语调沉稳,声音却犹是少年人的清润秀致,难掩一丝忧心。
曹盛元起身道:“不妨事,新辞小姐只是受了寒,兼之自幼体弱,故瞧着骇人了些,吃几帖药便可无碍。”
他停了停,看看这故人之子,忽的长叹道:“老夫知近来府上事多,不过新辞小姐身子不好,可不能大意啊。”
沈召南便点头道:“多谢大夫,召南记住了。”
他幼年丧母,新近丧父,椿萱俱无,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能做到如此已是极难得了。
曹盛元如是想,心中有些怜惜,便不复多言,坐到一旁的桌前,提笔写了药方。好在去时沈召南说了情况,他估摸着带了些药,倒是够了。
“这方子收好,我先留一副药给你。”曹盛元将药方递与沈召南,温声道:“明日遣人到铺子里再抓便是,连吃三天,这热度自会退的。新辞小姐惯吃的药先停三日,待好了再吃,切勿再让小姐受寒。”
沈召南接过药方,应道:“是,我都记下了。曹大夫,我送您出去。”
“不必客气,这府里我是常来的,你自去忙吧。”曹盛元含笑点了点头,对这谦逊的少年,心中好感又多了三分。
不骄不躁,年少自有担当,是个能成大器的孩子。
唤来管家送走了曹盛元,沈召南便要亲自去煎药。无奈沈新辞一离了他,便又哭闹不止,那声音娇弱,听着叫人十分不忍。
沈召南只好将药递给了奶娘,陈氏拿了药赶紧去厨房,沈新河闲着无事,又坐不住了,也跟了出去。
“柏舟。”沈召南叹口气,便对弟弟柏舟叮嘱道:“你也去吧,仔细别叫新河捣乱。”
想了想,今日吊唁之人来来往往,兄妹几人尚未用晚膳,沈召南语调柔了些,温和道:“柏舟,你和新河若是饿,先去找些点心用了。今日怕是要晚些再用晚膳了。”
方柏舟懂事地摇了摇头:“大哥,我们还不饿,待会儿和你一起吃。我先去厨房了,新河定是受不得闷了。”
“去吧。”
沈召南点头应了,见弟弟体贴地带上了房门,不由一笑。
这孩子,竟长大了些呢。
他低头看了看怀里仅只三岁的小妹妹,伸出手指轻轻摸摸她的小脸。那脸颊仍是绯红一片,瞧着十分可爱,沈召南心中忍不住暗叹。
目光过处,看到放在一旁的拨浪鼓,沈召南不由伸手拿了过来。
这鼓已然旧了。
沈召南细看之下,神色微微一怔,原来是当年的那个。
他手下轻轻晃动,拨浪鼓发出脆而单调的声响来。似是想起了什么,沈召南脸上终于露出淡淡的笑来。
“你笑起来才好看,愁眉苦脸的做什么?”
记忆里那个孩子清脆好听的声音,似乎还在耳边。
那么温暖。
沈召南轻叹一声,不愿这么干坐着,略想了想,他便抱着沈新辞,小心地收好了拨浪鼓,起身去拿了纸笔,重又回到桌前坐下。
左手紧了紧,将妹妹单手抱稳了些,沈召南右手执笔,展开了素笺,开始默默抄写着《妙法莲华经》。
自回家来操办爹的后事起,每日夜里,辗转无眠的时候,他便抄了这经,想着来日下葬时,置于爹的棺木之中。
就像当年爹为娘做的那样,据说这般作为,能让逝者得到超脱。
其实沈召南原是不信这个的,他自小对这个看的便淡。到如今,自己将心愿诉诸神佛,也不过是求个念想罢了。
但愿爹,好走。
第二日新辞吃了药便一直睡着,总算能离了沈召南。
今日已是灵堂停棺的最后一日了,来的人断断续续,却是没几个。相知的,一早便来过了;点头的,若是不能来,也不会特意抽了身赶来。
人一走,茶便凉,本无深情,也不必故作姿态,倒是干净。
沈召南一身重孝,跪在灵堂前慢慢烧着纸,被那烟火熏得眼眶微红。
弟妹都在,总不能失态,叫他们惊惶。
正想着《妙法莲华经》还剩了几张,今日定要抄完了才行,门外忽的传来忠伯的唤声:“大公子,太子太傅秦大人到了。”
沈召南有些惊讶,不由回身望去。
爹不过是个五品的礼部闲官,向来便没听说与此人有甚私交,怎惊动了这太子太傅亲来吊唁?
来人一袭寻常白衣,只腰间悬着一枚蓝白的佩环,余者别无配饰。那面目甚是秀丽,眼底清光十分柔和,却丝毫不觉女气。
便如那修竹一般,温雅清逸之极,通身都是书卷滋味。
果然是太子太傅,秦书晓。
秦书晓身侧还站着个少年,沈召南看不清面容,瞧他侧影,大约不出十四五岁的模样。也是一身白衣,不过看那衣裳柔光宛转,应是极好的苏杭软绸。
想必便是秦大人那位独生的公子了。
沈召南颔首行礼,道:“秦大人。”
方柏舟和沈新河便也跟着行了一礼,一齐唤了一声。
“贤侄节哀顺变,莫要太过悲痛。”
秦书晓虚扶一记,开了口,那声音也是温润柔和之极的,仿佛三月的熏风,直熨帖到心里。
忠伯递上了香,秦书晓点上,倾身拜了三拜,复又交给忠伯插回灵位前的香炉里。而后又要了一炷香,递与身旁的少年,温声道:“焕然,给沈叔叔上柱香。”
那少年应声转过头,露出一张精致的脸庞来。
原来他叫焕然。
沈召南不由多看了他一眼。
这白衣少年果然眉清目秀,年少焕然,生就一副极好的相貌。较之乃父,倒是犹胜几分少年风致。
焕然。
果然是人如其名,好生般配。
不知为何,沈召南总觉秦焕然的眉目,颇有几分熟悉之感,却想不起自己到底何时见过他。
也许是从前遇见过?
想来也有几分可能,毕竟同居京城十数年,一面之缘也不稀奇。
秦焕然接过父亲递过来的香,恭恭敬敬地拜了,神情丝毫未有不耐之色。
秦书晓赞许般摸了摸儿子的头,方转身对沈召南宽慰几句。他言语不多,却字字句句皆有无限真心怜惜,倒真真如叔伯长辈一般。
沈召南心中颇觉疑惑,却也甚是感动。
虽不知他是为何,终究是一番好意,于是一一应了。
待他走时,那少年秦焕然忽的回过头来,专注地看了沈召南一眼,复又一笑,目光甚是柔和专注,十分亲昵,似有安慰之意。
而后转身跟着父亲走了。
他眉眼清丽如处子,眼睫纤长秀气,凤目斜挑,笑时便有花光惊动,说不出的风流动人。
沈召南顿生惊艳之感,心中却愈发疑惑起来。
好生熟悉……似是当真在哪儿见过的……
只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也许是缘分未到,看不穿天机,想来他日自有际遇。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