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字数:2149 更新时间:17-12-29 20:30
东丹察像对待珍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把那只碗放进了背包里。
“走吧。”他说,“下面那一层,我想你们会很有兴趣看一看的。”
石室的西面角落里有个石龛,石龛上面有个垂头捧着盘子的石人,盘子上面摆着几根没有点完的蜡烛。东丹察点燃一根蜡烛,把剩余的放进腰间的小包里,然后在地上某处踩了一脚,石板掀开露出下面的石梯。
一股不易察觉的气流盘旋而上,夹杂着些许奇怪的气息,魏持皱了皱眉头,但其他几人都没发现。
东丹察把那根蜡烛放在石梯上,火苗摇曳了几下,没有熄灭。
过了一会儿,东丹察带头走了下去。石梯很长,越往下走,感觉空气越潮湿。四周都是黑漆漆的,只有几人手里的手电筒射出的几束光晃动着。
齐小年伸手摸了摸身边的石壁,感觉到上面长满了苔藓一类的植物。
“咦,这是什么?”指尖还触到了某种冰冷的、柔软的东西,只一碰,那东西就断成了两截。
拿手电筒一照,居然是一只有二十几公分长的黑绿色的壁虎!
那壁虎断了尾,却不跑开,一动不动趴在石壁上方看着他们。
“我勒个去,这壁虎成精了,居然长这么大!”齐小年被结结实实吓了一跳。
魏持用匕首把那只壁虎挑开,再次不放心地提醒他,“别乱摸,小心有毒。”
“好好好,我不乱摸别的了,摸你行吗?”齐小年一脸正经,把手放在魏持小腹上。
东丹察和薛凯低头走路,都假装自己什么都没听到。
“咳,别闹!”魏持哭笑不得,只得抓住齐小年的手紧紧握住,“这里有古怪,等会你绝对不要离开我一米以外。”
也不知走了多久,终于走到了石梯的尽头。尽头两边各有一个石龛,上面同样有一个垂头托盘的石人,不同的是石人两脚间多了一个凹槽。
东丹察一一把两边托盘上的蜡烛点上,几秒后一声轻响,托盘倾斜,蜡烛落入底下的凹槽里。那凹槽里似乎有什么易燃的燃料被点燃,连着地上的坎沟一左一右两条火线朝远处蔓延开去,转过几个弯又在最远处的黑暗里汇集到一起。
有了火光的照明,整个空间骤然变亮,可以看到这一层明显比上面一层更大更空旷。
“这里是……”
“是圣女为族人们祈福,以及给敌人们降去灾难的地方。”东丹察望着不远处那个巨大的神坛,眼神悲恸。
他不止一次在这里看到过仰阿莎为族人们祈福的场景,可她自己却永远也得不到幸福了。
神坛由两个半圆形组成,四周分列着四根石柱,每根都有三人合抱那么粗。
石柱上刻着浮雕,齐小年好奇地看了看,发现每一根柱子的浮雕上都刻有一个面如牛首,背生双翅,手执巨斧的巨人形象。
“这就是蚩尤?”齐小年记得东丹察说过苗人以蚩尤为先祖。
“是,这几根柱子上刻的都是蚩尤生前发生的几件重要的事情。”东丹察指着离他最近的一根石柱说,“这根柱子上刻的就是蚩尤带领九黎各部众在囚龙谷坑杀恶龙的场景。”除蚩尤以外,柱子上果然还刻着一条头顶长角,背生四翼,口喷烈焰的龙。
东丹察又指向另一根石柱,“那根柱子上刻的是涿鹿之战,蚩尤战败被黄帝所杀。”
“那这些壁画呢?”说话的是薛凯,此时他正站在石梯旁的石壁前,抬头望着墙上的壁画。
只见四周的石壁上全部画满了色彩鲜艳的壁画,有些因为潮湿的空气而褪色,但大部分还保存完好。
看着那些壁画,齐小年突然想起了以前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
——世界上有两个深受灾难却顽强不屈服的民族,他们就是中国的苗族,以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
“壁画上记录的是苗族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东丹察说。
若干万年以前,因为远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在其发源地今四川的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这是苗族首次由西向东的大迁徙。
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居住很久之后,势力发展壮大,自称为“九黎”。九黎族与南方的炎帝族发生矛盾,打败了炎帝族。之后骁勇善战的蚩尤成为了九黎族的首领,九黎族势力越盛,又与来自黄河上游的黄帝族发生了冲突。起初黄帝族九战九败,后来黄帝联合炎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之野,结果蚩尤战败被杀。九黎族群龙无首,被黄帝族赶向北方。这次由南向北的迁徙是苗族的第二次大迁徙。
蚩尤战败很多年之后,九黎各部族的大部分人又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退回南方,在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这次由北向南的迁徙是苗族的第三次大迁徙。
苗族先人建立的三苗部落联盟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实力又强大起来。“五帝”之一的尧很惧怕三苗部落联盟的三苗、共工、驩兜等部落,故到舜即位,马上采取了“分北三苗”的策略,流放三苗于三危、共工于幽州、驩兜于崇山,还有一部分人逃亡到东海,强大的三苗部落联盟就此瓦解。这次不同方向的迁徙是苗人的第四次大迁徙。
被放逐到三危山的三苗部落是原来部落联盟中实力最强的一支。他们从三危山出来,经过大雪山,渡过黄河,过甘肃、青海,又经过“藏彝走廊”,一路屡遭武装压迫,一次次反抗又一次次因为战败而逃迁,最后沿金沙江到达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而被放逐到崇山的驩兜,一开始向东迁移,后周王朝将其视为隐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蛮方”,战国时吴起也发起武力“南并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于是这支苗人被迫逃进武陵山区,之后又遭到东汉王朝的一再进剿,又被迫向西逃迁,最后达到今湘西、黔东北、川东南和鄂西南一带。这次迁徙就是苗人的第五次大迁徙。
“我们洞哈寨的祖上,就是原先属于三苗部落的一个分支。我们沿着金沙江到达黔西北之后因为某些原因受到了部落其他分支的敌视,于是脱离部落来到了黔东南,并在此隐居下来。”东丹察说。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