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字数:2011 更新时间:20-02-01 20:12
作者:史遇春
三
到了清德宗光绪帝与清逊帝宣统(爱新觉罗·溥仪)之际,贿赂之风大盛。这个时候,那些个冰敬、炭敬、别敬等,基本上全都集中在权贵那里了。于是,冰敬、炭敬、别敬等也就成了收受贿赂的名目、也就成了违制乱法的掩盖。
此时,京官中地位比较低的、所在衙门没有什么实际权力的、职务没有多少实质影响力的,他们基本上就与冰敬、炭敬、别敬等完全绝缘了。
这一时期,炭敬已经有了年末馈送的意涵了。大约也就是总结旧年,犒劳辛苦;迎接新岁,恭贺未来的意思吧。有人说炭敬就是“年终奖”,的确,这个时候的炭敬的确是在年终收到的;的确也是额外的进项,可看作是“奖”。但是,粗略对比之后,如果把炭敬说成是“年终奖”,这大概是让人比较难以认同的吧。
这时候,馈送炭敬,为了隐晦,致函时不再明示所送礼金的数目。而是采取了一种所谓比较文雅的方式暗指赠银数目。
这种所谓比较文雅的方式就是采用八韵、十韵或者数十韵的梅花诗来暗指。
如果馈送四十两银子,诗中会说:四十贤人。
如果馈送三百两银子,诗中会说:毛诗一部。
如此这般,是多么地文雅啊!
那时候,满清的皇亲贵族中有一些掌握着实权,所以,就有人别有用意地送他们炭敬。
据说,有人曾送给涛贝勒(爱新觉罗·载涛)一千两银子,致函的封面上写有“千佛名经”四个字。按照通行梅花诗的解读,官场上都知道是送了一千两银子。由于涛贝勒那时还不知内情,他就把这封信函拿出来给人家看。等拆开信函后,才发现是一张一千两的银票。
附本文相关资料:
【养廉银】清朝特有的官员薪资给付制度。创建于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本意是藉由高薪来培养鼓励官员的廉洁习性,避免贪污事件的发生,因而取名为“养廉”。养廉银的来源,是地方的火耗或税赋。因此,视各地富庶程度,养廉银数额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养廉银为薪水的10倍到100倍。例如,台湾巡抚刘铭传的年薪为155两,养廉银则达一万两。而台湾总兵年俸67两,军事加给144两,而养廉银则为1500两。
〔“火耗”起于明神宗(朱翊钧)年间(公元1573年~公元1620年),原指碎银熔化重铸为银锭时的折耗。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赋税一律征银上交国库,要把百姓交的碎银熔化,重铸为上交的银锭,熔化重铸中,就有火耗。具体征税时,官方加征的“火耗”,均大于实际的“火耗”,其间的差额,归官员所有。清初也沿用了这种做法,而且,“火耗”不断加重:一般州县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甚至四五钱。偏僻的州县赋税少,火耗更是数倍于正赋。虽然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公元1644年~公元1661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也发过禁令,但并不起作用,以后,朝廷也就默认了。〕
【沈葆桢】(公元1820年~公元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晚清重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
清文宗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应曾国藩之请,赴安庆大营,被委以重用。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漂流到台湾,被高山族人民误杀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清廷派他为钦差大臣,赴台办理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筹划海防事宜,办理日本撤兵交涉。由此,开始了他在台湾倡导的近代化之路。
清德宗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回朝,被任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负责督办南洋水师。他以朝廷经费有限,分散建南、北洋水师力量不足,主动提议,先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建设北洋水师。
清德宗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在江宁任上病逝,享年59岁。谥文肃,追赠太子太保。
【爱新觉罗•载涛】清德宗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生于北京。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封二等镇国将军。不久,晋辅国公。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袭贝勒。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加郡王衔,与铁良等任总司稽察。清廷新设禁卫军后,任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清逊帝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奉命管理军咨处事务。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赴日、美、英、法、德、意、奥、俄八国考察陆军,后派任赴英国专使大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任军咨大臣并掌管禁卫军,后任蒙古镶黄旗都统。1912年,与载洵等组织宗社党,后解散。1917年,张勋复辟,任为禁卫军司令。1918年,徐世昌任为将军。1927年,任翊卫使。1929年,迫于生计,将贝勒府卖给当时的辅仁大学。1931年,被国民政府聘为国难会议会员。日军侵华期间,拒绝到伪满洲国任职。建国后,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历任总后勤部民政局顾问、国家民委委员、北京市民委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员。是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1970年,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骨灰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全文结束)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