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治下,还能有免费高等教育?中国第一中西学堂一

章节字数:756  更新时间:20-03-23 09:09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作者:史遇春

    一

    中国以往的传统教育,自清朝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教育中,自古以来,就一直依傍“中”学。

    在清朝晚期,“中”学主导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清代的新学堂自建立起,就开始借鉴西方的规制。

    同时,在中国教育中,“西”学的分量,已逐渐凸显。

    下面,就说一说中国第一中西学堂的相关情况。

    本文依据清人况周颐笔记《餐樱庑随笔》中的一节而成。

    既然说到笔记,在未进入正题之前,就先说一说笔记的作者况周颐。

    况周颐。

    晚清官员、词人。

    原名况周仪,因避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讳,所以改名为况周颐。

    字夔笙,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况古人,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

    广西临桂(今属广西)人,原籍湖南宝庆;生于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九月初一。

    9岁时,补弟子员;11岁,中秀才;18岁,中拔贡。

    21岁,以优贡生中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乡试举人;援例授内阁中书,任会典馆绘图处协修、国史馆校对;叙劳以知府用,分发浙江;在京为官期间,与同乡王鹏运友善,结词社,朝夕唱和,钻研词学,人称“王况”,共创临桂词派;光绪十一年(公元1895年),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府,领衔江楚编译官书局总纂;戊戌变法后,离京南下,掌教常州龙城书院,讲学南京师范学堂,受聘端方幕中,治理金石文字;后充任安徽宁国府盐厘督办,其间,复执教于武进龙城书院和南京师范学堂。

    民国时期,寓居上海,卖文为生,穷困潦倒,以至无米下锅;曾为刘承干嘉业堂校书;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七月十八日卒,年六十八,葬湖州道场山。

    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说完况周颐,就来说他在笔记中所记述的中国第一中西学堂。

    (未完待续)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