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字数:2529 更新时间:10-03-17 21:15
“几经波折”安静下来的秦赵龙,被便宜老爹秦怀仁安排到了‘宴宾楼’。
刚一进‘宴宾楼’的豪庭里,秦赵龙咋舌惊怪:“有钱人才住这里啊!”大肆感慨。一进“豪门”,摆在面前赫然是一顶从天而降的宫廷式红纱帐,帐内一盏水晶吊灯,灯光倾斜在一张古典梳妆台上,亮晶晶的镜子上有三个字:“美膳宫”。再步入内俨然东方宫殿,一道道金珠水帘,四面玻璃墙内堆满粉红玫瑰,窗边一道道帷幕放下,便成了一个个泰国式的小凉亭……整个一座东方宫廷式的楼阁。秦赵龙后来发现,这个豪庭的富贵与浪漫,在厕所表现到了极至———连马桶周围都从天花到地上垂了一圈珠帘。
这头的秦怀仁,一想到久睡不起的儿子大病刚愈,先不考虑自己这个爹他当成当不成,左右紧着忙乎张罗着一场“豪门夜宴”——
话说这贵气浪漫的‘宴宾楼——美膳宫’里,那是藏龙卧虎的地方,有位香港大厨,还有位道台府官府菜第四代传人,俩个‘大家’均获过中国餐饮名师称誉,所获大奖更是数不胜数。
香港大厨最擅长的是“鮑翅宴”——头道汤是“浓汤鸡煲翅”,那鸡从汤盆出浴时,鸡香扑鼻,鸡味十足,强哥没有嗅到富贵气,倒想起乡下奶奶煮的走地鸡汤的醇正香味。这是用本地老母鸡,加药材、中谷鮑、金华火腿等,熬8个小时才成,熬得老鸡的香味直入骨髓,鱼翅软滑如无物,真是极品靓汤。“金牌猪手”也是这“美膳宫”的另一道镇楼招牌,猪手放在加了中药的汤里熬若干小时,直熬得蹄中的脂膏尽散,才捞起油炸,炸得表皮金黄酥脆,咬开里面不见丝毫肥油,吃在嘴中嫩滑不腻,真正的肥而不腻。还有一道聪明的菜“鮑汁扣白灵菇”。鮑鱼汁其实可以与琼浆玉液相提并论,它是经过复杂的调味工序后,再加上火腿老母鸡等炖上十多个小时,其汁的鲜美往往超过了鮑鱼本身。白灵菇,每只足有手掌大,用刀切块细尝,肥厚甘甜,既有菇的鲜味,又有肉的香味,当得益于鲍汁的功劳。据说这位香港大厨的控油功力也很好,尤其在饭后的小点上。“榴莲酥”和“叉烧酥”是十分普通的,他也能做得酥脆香口不算,难得的是油用得很少,垫底的白纸上只见零星油渍印。
道台府官府菜第四代传人,来自宫廷菜系,全国最年轻的烹饪大师。相传道台府的官府菜最初来自北京恭亲王府的小膳房。曾祖是郑兴文,也就是道台府官府菜的传入者,年轻时拜师在那里。出师后,郑兴文在北京经营“老厨家真味居”,因为徒弟误将荷包蛋上给太监,使得饭店被砸停业。无奈郑兴文带着14个优秀厨师来到哈尔滨,也将宫廷菜第一次带到哈尔滨,并将宫廷菜与哈尔滨的饮食习惯相融合,特别是融合了部分西餐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郑氏官府菜。后来为什么又转道鸡西来,这里就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了:话说1920年,郑兴文离开了道台府,在道里区西十道街上开办了“老厨家”菜馆,这是他今天传承“老厨家”老号的由来。当时的“老厨家”主打郑氏私家菜,应该是哈埠最早的私家菜馆。因为郑氏私家菜来自官府,档次比较高,所以选择了外国人集中居住的埠头(道里)区。就在1932年的一段时间,总有一个衣着华贵的女人到“老厨家”吃饭,对“老厨家”的风味感觉不错。一次,这个女人找到掌柜的郑义林,说自己准备经营“京菜”,小饭店一个月挣多少钱,自己可以花双倍的价钱,聘请郑义林掌灶。郑义林为了保住自己刚创的牌子,拒绝了这个女人。过了一段时间,一天正在饭口时间,可是饭店一个人也不进。郑义林觉得奇怪,出门一看,却见门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停业”。郑义林不知道是谁的恶作剧,上前要撕纸条,却被两个人拦住。也是年轻气盛的郑义林,回屋取刀准备拼命,被已经退休的郑兴文拦住。郑兴文告诉儿子,外面这伙人肯定很有来头,是我们前段时间拒绝的女人来捣乱。郑兴文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找到时任市政局长吕某,吕答应派秘书过来解决。吕的秘书在“老厨家”门前看见神秘女人的汽车,赶紧过去敬礼,原来此女是汉奸张景惠的姨太太。郑兴文搬兵不成,却找来一个说客。吕的秘书劝郑兴文父子,不能得罪张太太,否则饭馆开不消停。迫于无奈,郑兴文答应派自己的徒弟孙歧山,去执掌张太太开的宴宾楼。张太太开始不答应,指名叫郑义林。郑行文父子出面说明:你以前来吃的菜都是孙歧山做的,不相信的话就再尝一遍,如果不过关就由郑义林亲自去。张太太品尝了一遍,果然还是从前的味道,这才接受了孙歧山。张太太提出一个条件,开业当天必须郑义林掌灶。郑义林帮助孙歧山一段时间,又给宴宾楼留下鱼翅宴的菜谱,才重新回到自己的小店。有了这次风波,郑兴文更加珍视这块老匾,怕张太太事后反悔,再节外生枝,使得“老厨家”没得开,被迫带着所有家眷再转道了鸡西这里,打出这块招牌,就一直传承到了今天。“老厨家”之所以能保留下百年老菜谱和百年的烹饪技艺,就是因为他家世代为厨。1920年郑兴文离开道台府,与儿子郑义林在埠头区中国十道街(现在的道里区西十道街)开设“老厨家”,其后郑义林的儿子郑学章接掌家传的厨艺,直到今天鸡西的第四代传人。道台府官府菜系,是哈埠最早尝试西餐的菜系。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滨江官道与俄罗斯人打交道多了起来,道台府经常宴请俄罗斯人。为了适合俄罗斯人的口味,郑兴文到俄罗斯人开办的铁路俱乐部学习西餐,是哈尔滨本地最早的尝试西餐制作的厨师之一。据说现在成为民间佳肴的“锅包肉”,就是郑兴文中西结合的创造。(大师级人物!厉害啊!)当然,郑氏官府菜并不只有那盘“锅包肉”,完整保留下来的宴席有10多套,还有100多道零点菜,如果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每一宴都得过万,讲究品种多,少而精,一套宴席少则28道菜,多则50余到菜肴。官府宴席也颇有讲究,最基本的有“三不献”———鸡不献头,鸭不献掌,鱼不献脊,说白了就是鸡头、鸭掌、鱼背不能冲着宴宾主人,与现在的鱼头一定冲着客人大相径庭。正式宴席一般先上四干果、四鲜果、四蜜饯、四冷荤压桌,多数时候双拼,一个盘放两样。由于接待俄罗斯等外国客人较多,顺应西方人的习惯先上开胃羹,然后是酒和大菜。上菜按组,一组叫一献。首献是最名贵的菜肴,跟着两个“行件儿”,“行件儿”大概相当于配菜。一套宴席总共4———6献,中间穿插着各种点心和小吃。官府菜讲究用汤,用汤要纯,不用“三合汤”。演示官府菜的宴席及全套礼仪,是烹饪界的一件盛事,只不过今天也就只能在秦府“宴宾楼”的“美膳宫”才能见到啦!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