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我去?(上)

章节字数:2369  更新时间:21-11-25 15:32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第十四章:我去?(上)

    物证摆到眼前,沈焰也是一愣。

    他总算明白是在说什么事了。

    泰昌帝面上的怒气未减,心里的情绪却缓缓回落:“现在你还有何话讲?”

    这逆子竟然当着满朝大臣喊冤,尤其是言语中命运多舛,受尽磨难,简直让人闻者伤心见者落泪。若是当真传颂开来。。。实在是有伤圣名。不对,是肯定会传颂开来!

    泰昌帝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前所未有的形式构成的语句,能令听者如身临其境般。

    这逆子还有这般文采?

    泰昌帝已经开始在想找补的办法了,他晦暗的瞥了一眼史官。

    沈焰寻思一番,回答道:“这口箱子确实是儿臣的,可是儿臣也没有让府上人堵塞街道。有可能是百姓太踊跃了吧。毕竟儿臣也不在现场,没法做出判断。”说完,沈焰还猛地点了点头。

    “这么说你是认罪了?林爱卿,告诉信王,堵塞官员上朝在律法中是怎么定罪的。”

    泰昌帝指了指刑部尚书。

    “禀陛下,当杖三十,流放边关。”林文彦回答完问话,多一个字都不说。

    律法中所记录的是全族流放,林文彦酌情删减了。

    这么狠?沈焰目瞪口呆。

    夏朝的律法管的这么细吗?

    沈焰咳嗽一声,急忙说道:“父皇,儿臣是怀揣着一颗忧国忧民的心,这个大夏福利抽奖也是想为。。对了。西南旱情着想。”如果刚才没听错的话,应该是西南遭灾了。

    既然都到了堵塞街道的程度,那彩票绝对是大有可为的。等全面铺开之后,那绝对是财源滚滚,就算手指头溜个缝,那都不是个小数目。现在最关键的是保住“大夏福利抽奖”的经营权,别再写进律法里。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先把福利和旱灾挂钩,一是可以打响名气,二是不至于惹人眼红。

    果然,我是越来越机智了。沈焰心里给自己不住的点赞。

    泰昌帝眼神一凝,这逆子犹豫了,肯定是又开始准备编瞎话。

    御书房沈焰的诡辩给泰昌帝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停!朕还真没想到,你是这样一个人。那你再告诉朕,从大夏基金到现在这个大夏福利抽奖,你上缴过一个铜板的税吗?”泰昌帝似笑非笑。

    “大夏基金也没产生交易,交什么税?”

    “大夏福利抽奖也是为了百姓啊。不能说捐钱也要儿臣交税吧?”沈焰义正言辞,大义凛然的说道。

    这两句话如同刀子一样插在一旁张万全的心里。

    无耻之尤,无耻之尤!

    把一众官员骗的是倾家荡产,还如此冠冕堂皇的说不用缴税。

    没产生交易,他的钱哪去了!

    想到这,张万全气的浑身一哆嗦。

    所谓的大夏福利抽奖泰昌帝还没具体了解过,他不想在这件事上多纠缠。大夏基金也是议定的事,罚都罚了,不能找后账。

    泰昌帝抚摸了一下扳指,话锋一转:“既然你这么忧国忧民,此次西南旱灾应该如何赈济?”

    救灾的事宜朝上早已议毕,拿出来问沈焰,纯粹只是想收拾收拾他。

    泰昌帝已经想好了,回答得好就让沈焰去赈灾,回答的不好就先骂一顿,然后再让他去赈灾。省的在府中成天弄些有的没的。

    部分心思活分的官员听到泰昌帝问出这个问题,反而若有所思。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要搁在以前,会关注一个婢女所生的皇子吗?

    沈焰挠了挠头,苦思冥想。

    他曾经看过不少有关于古代旱灾的帖子。

    种花家古代,旱灾频繁且波及面极广。又因其破坏力巨大,各朝各代对于天灾都是极为重视。

    赈济救灾方面。《周礼·地官·大司徒》总结了“荒政十二条”,包括发放救济物资、轻徭薄赋、缓刑、开放山泽、停收商税、减少礼仪性活动、敬鬼神、除盗贼等。

    还包括《汉书》、《明太祖实录》等等,都有记载。

    沈焰思考近三分钟,期间泰昌帝老神在在,也不催促,奉天殿内一片寂静。

    “儿臣以为,西南大旱应实行六条。”

    哦?

    泰昌帝心中波澜不惊。

    “第一条,足额发放救灾物资。”

    “第二条,工部派遣官员择地聚民打深井。”

    “第三条,邻省官员应对自发流亡的灾民加以引导,使百姓顺利迁移。”

    “第四条,以工代赈。将流民整合,可使其修建道路,府衙,植树等等。只需给足水、米并预备大量简易房屋,让灾民具有所。户部若是宽裕也可按日发放银钱。”

    沈焰思路清晰的一条一条说着。

    本来许多官员都是满不在意,比如户部侍郎张万全。

    一个从未参议过政事的皇子能有什么好办法?更何况是古往今来最难处理的天灾。

    当沈焰把自己的答案逐渐深入,官员们整齐的换了个表情。

    认真。

    思考。

    前三条朝廷已经全力在做,也不是什么新鲜主意,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可,以工代赈就不同了。

    坐在龙椅上的泰昌帝,眼中泛起精光。

    他敏锐的察觉到沈焰所说的以工代赈,并不是一句假大空的话,实施起来也不困难,可以充分施为,减轻朝廷赈灾的压力。

    张万全听到以工代赈之策时,只觉得当头棒喝,犹如醍醐灌顶。

    他作为户部侍郎,赈灾导致粮饷消失,国库空虚是心如刀绞。

    是啊,为什么每遇天灾,都是白白掏空积攒数年的钱粮,而且对于朝廷毫无助益。他怎么就想不到呢!

    就连娄孝都把目光移向沈焰。

    “第五。。”

    “请等等,信王殿下。”

    张万全激动的打断。

    官员们包括泰昌帝都没阻止张万全。

    沈焰古怪的看向出言打断他的人。

    “能否将以工代赈再详细说说。”

    “用人工,则贫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赈,莫便於斯。简单来讲就是以用工代替赈济。朝廷,各衙门积攒下来需要人力的计划,都可以提前实施嘛,反正总归是要找人的,不如招灾民来做,还可以稳住百姓,灾后回归故乡也不至于一切从头再来。还要鼓励民间商人积极参与,这样可以减轻赈灾压力。”沈焰滔滔不绝。

    中国宋代有范仲淹以工代赈。美国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也推行以工代赈用以缓解经济大危机。

    沈焰话音刚落,朝中就响起一片嗡嗡的交谈声。

    好办法。

    之前听的稀里糊涂的也明白过来。

    泰昌帝万万没想到,这逆子还真有主意。

    “第五,大旱之后紧跟着必有大灾,朝廷应提前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瘟疫和各种灾害。”

    大旱期间,作物不生,禽畜不长,必然饿死人,再加上动物尸体腐烂很容易产生瘟疫。

    还有,大气环流的变化有一定规律,不一定会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但也有可能出现极端的变化。

    一听到瘟疫,灾害,奉天殿又是一静。

    泰昌帝的心都像被揪住一般。

    “第六,灾后兴修水利。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水库。可以防洪、蓄水灌溉、供水,养鱼,作用多多。”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打赏本章    举报本章
这本书实在是太棒了,我决定打赏作品的作者!
100 铜板 300 铜板 1000 铜板 3000 铜板
5000 铜板 10000 铜板 30000 铜板 100000 铜板
打赏查看
送黄瓜送苹果送香蕉送笔记本送手机送钻石送跑车送别墅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