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满庭芳  第17章

章节字数:1923  更新时间:09-08-09 06:15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第17节:第九章出宫(2)

    从颜色来分,只有皇族能用金黄色系,朝中官员或外命妇中三品以上服紫色,五品以上服朱色,七品以上服绿色,九品以上服青色。

    从服装的材质看,主要有丝、绫、罗、绸、绢、缎、素纱、木锦、番锦等,在做衣服时配上刺绣和彩锦,其中金银线绣和文有游龙、翔凤、牡丹等章彩华丽图案的宫锦只供皇族使用。

    我今天要着的服装是公主朝服中相对随意的一款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

    宫女们服侍我穿上文有五彩牡丹的宫锦及地长裙,用金线丝带在胸前系上,再着一件对襟绸质短裳,配金银粉绘牡丹花的薄纱罗质披帛,旋绕于手臂间,最后穿一双彩帛花鞋。

    所有工序结束时,我长吸了一口气,美不美已经不重要了(自然不可能不美),重要的是接下来我该如何穿着这身昂贵的东西彰显皇家公主的端庄大气。我无奈地看向娘,娘和蔼一笑,"怎么穿成这样就不会走路了?"

    我努努嘴,"娘不知道女儿这身有多重吗?只怕已穿了一个金库了。"

    娘眉眼一展,笑道:"女儿家,少胡说,我赤唐国金库何止你身上这点东西。"

    "是,我们赤唐国是天下最富有的国家。"我拽着娘的手,撒娇道。

    娘笑着摇了摇头,"轿子在外面候者,赶紧出发吧,别误了吉时。"

    娘送我上轿,又叮嘱我要记得回宫的时辰,又对四个贴身宫女吩咐了一遍。

    我上了轿,一众人在一宫门处汇合了送礼的队伍继续走。到二宫门处我换了顶轿子,言儿从随身的楠木锦盒内拿出一段淡金色素纱,让我系在耳边以遮住容颜。

    "这是为何?"我不解道,妆化得很美,不让人看岂不是浪费了?

    清儿倒开口了,"回公主,出了二宫门,便多有外臣(五品以下的官)出入,公主玉颜不可轻易示人。"

    "那到了郑王府也得蒙着面吗?"

    洛儿接道:"郑王爷一家会单独接见公主,那时便不用戴面纱,但寿宴时恐还有外人在场,公主还需戴上。"

    我微微叹了口气,公主可真不好当。

    出三宫门后,我和四个近身婢女换上了马车。马车很大,内外布置都相当豪华,坐在里面也颇为舒适。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行进在鸿城的大街上。金甲禁军在前开道,银甲禁军护卫马车和礼品,上百宫女太监跟在马车后,铜甲禁军殿后。

    坐在马车内,我目不斜视(没地方可看),只听得外面嘈杂声较大,想必是城内百姓聚在两旁看热闹纷纷议论吧。单听这声势,就知道鸿城人气旺盛,人口众多。

    僵坐着,我实在是腰疼,正想斜靠一下粘着鹅绒的车壁,婵儿突然一本正经地道:"公主,淑妃娘娘交代您一定要时刻注意仪态。"吓得我马上坐正。

    天啊,看看那四个丫头,个个正襟危坐,神情肃穆,如临大敌一般。

    有这么严重吗?还真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监。

    不知道过了多久,马车终于停了,有太监在外尖声道:"恭请九公主殿下。"估计是到郑王府门口了。叫声一止,四个婢女便依次下了马车,一个掀车帘,两个在车旁扶我,车下已经摆好了软榻,我走下软榻,四个婢女迅速将我的衣裙整理好,便上来个太监搀扶我,平日出行我并不需要太监搀扶,但今日按照规矩只好如此。

    幸好扶着,随后一声震耳欲聋的"叩见九公主千岁千岁千千岁"差点吓得我摔倒。

    我站定之后,一眼扫过。在场的人还不是普通的多啊,简直是人山人海,幸好有禁军和郑王府的卫队维持秩序。

    镇定之后,我朗声道:"都平身吧。"

    这场面比"超女"、"好男儿"拉票还来得轰动,原来百姓如此爱戴公主?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黑压压只见一片人头,倒是没有多少声响。

    国民素质可窥一斑。

    我现在终于知道面纱的重要性了,否则这么多人,这么多双眼射过来,我怎能不花容失色?

    走上铺着的地毯,一群宫女太监拥着我进了郑王府,一进王府大门,就见一个精神矍铄的华服老人领着一堆人迎在那里。我眼尖,一眼便瞧见了戴冠束带的水墨宇,儒雅中又添了几分帅气。

    照常理郑王爷是我的长辈,该我去拜见他才是,如今他却在门口迎我,弄得我差点失了分寸。我急忙让太监拿出圣旨,开始宣旨。这圣旨我昨晚便认真读熟了(怕有字不认识),所以今日读来特别顺口,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读了些什么,大概也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郑王爷如何如何为国建功等等,朕赐什么什么云云。

    郑王爷一群人跪地领旨谢恩,大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交了圣旨,我又命太监主管去交割礼品。办完这些皇上的事,便轮到我自己贺寿了。见郑王身后有士子,我不便摘下面纱,只好这么上前行祖孙之礼,颇为俏皮道:"皇侄孙给郑王爷爷请安,祝您寿比南山松,福如东海水。"我打听过,当今天下确有南山和东海两处地方。

    郑王爷喜笑颜开,乐道:"好,好,能来就好。"看来一句皇侄孙暖到他心坎里去了。

    我又和郑王爷寒暄了两句,哄老人家我最拿手了,果真没几句,直哄得郑王爷笑得合不拢嘴。

    他乐着为我介绍了他的子嗣,又急着向我引见几位颇受他看中的士子。我一直表现得端庄典雅,落落大方,直到突然一件怪事发生,我看见了一个可怕的人。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