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部分  第9章 共祈太和

章节字数:4116  更新时间:09-10-04 17:22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问道武当(9):共祈太和

    清明时节是武当茶场最忙碌的季节之一。

    相传,古代的道人们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在咀嚼中感受到茶叶的芬芳、清心明目。久而久之,渐渐形成了沸水沏茶品饮的习俗。《道藏》中说“茶味似道意”。武当道茶,因地处武当太和山,亦名太和茶。道人饮此茶,可品味人生,参破“苦谛”。心境遂平和气舒,达到人生至境,谓之“太和”。

    武当山原来的山名叫太和山,太和就是能升华万物,阴阳二气和合,然后产生和气,和气才能产生万物,万物都生于太和之气。

    以“太和”为山名,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也表达了古人美好的愿望——天与地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以及自我的和谐。

    秦岭阻挡了北方的沙尘暴南下,又阻挡了南方的酸雨北上,可以说这个地方包括神农架这一块构成了中国的一个肺,所以武当山夏季无酷暑,冬季无严寒,四季无大风,非常好的一块地方,是一个和谐之地。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使得武当茶自明以来即作为贡品被信奉道教的皇帝享用。清朝时,皇室不再负担武当山的供养。宫观香火断续,道众四散。这倒成全了民间的百姓,寻常人家也得以品尝到来自仙山的茶香。

    失去了皇室的恩宠,武当的春天回归自然,万物屏息以待。

    公元1673年,武当山的道人们听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消息。康熙皇帝将要派御前侍卫来祭拜武当山主神玄天上帝。这是明朝灭亡后,三十载春秋,武当山与清皇室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武当山是明朝皇帝修的一个道教圣地,明朝皇帝非常重视,清朝皇帝取得政权以后,对武当山不太好处理,不能特别重视武当山,因为这是明朝皇帝的家庙。另一方面又不能不重视,必须对道教给予一定的关注。

    玄武神是明朝的护国家神,明朝的历代皇帝都对他供奉有加,这使得清王室一统江山后对武当山敬而远之。另一方面,玄武神在不断的演变中成为了掌管皇帝寿命的神,这也让清朝皇帝对武当不敢鲁莽处之。《清实录》中记载,故宫钦安殿内供奉着玄武神。每年皇帝寿辰的时候,清皇室都会在殿内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康熙12年,8岁登基的爱新觉罗。玄烨已整整20岁。在后来的史料中,人们这样描绘这位少年天子。他资兼文武,智勇双全,善于沉稳老练的解决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

    去往武当山最高峰的途中至今留存着一块石碑。碑文记录了康熙十二年,玄烨派御前侍卫前来为皇太后祈寿。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康熙要特意来武当祈寿呢?

    康熙12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因为康熙皇帝的地位已经相当稳固,但是位于南方,当时平南王吴山桂正在策划谋反,朝廷侍卫舍虎利和吴当到武当山祭祀玄天上帝,这实际上不单纯是一件祭神的活动。

    这一年,康熙想要完成一件他的父皇想做却迫于现实无法实施的事情。那就是将割据广东、云南、福建三位藩王的权利收回,史称“削藩”。

    历史又一次上演着权力角逐的乾坤大挪移。让少年天子倍感棘手的是云南王吴三桂。吴三桂康熙八年到十年,在云南昆明东边的鸡鸣山上铸造了一个铜殿,模仿武当山金殿铸造的,供奉的也是玄天上帝,所以当吴三桂供奉玄天上帝修金殿的时候,皇帝觉得这件事不能等闲视之。

    自明朝永乐皇帝大修武当以来,武当最高峰顶的金殿就是皇权与神权的象征。以紫金城为界,朝山的香客们只能在南天门外遥拜玄武神。大顶之上的金殿是皇帝才能享用的祭祀场所。

    如今,一个藩王居然私自在云南修建了同等规制的金殿。这件事情,让康熙皇帝大为震怒。一个欲罢不能、欲说还休的念头折磨着康熙,似乎有意让漫漫长夜来考验这位年轻君主的耐心。

    今天,大顶之上的金殿是慕名而来的游客们最重要的一站。在导游的带领下,游客们摩挲着环绕金殿的栏杆,他们相信这样会给自己带来好运。络绎不绝的香客们把铜栏杆摩梭得光亮如新。

    这些护栏来历非凡。那是400年前的明万历年间,云南的道教信士们带着各家各户捐赠的148根护栏,从横断山脉一路翻山越岭,历经3000多里路程来到武当,在朝圣时敬献给玄武神的。

    这一切足以说明在云南王的领地,玄武信仰久已深入民心。吴三桂坐拥雄兵,此时修金殿又是何居心?一瞬间,康熙联想到了明永乐皇帝朱棣。他与吴三桂同为藩王出身,同修金殿。某非,云南王也有称帝之心?

    细细思量后,康熙在侍卫完成祭祀之后,让他们执行了一件秘密的任务——带一幅武当全景图回宫。

    带一个武当山的全景图,实际上也是让朝廷了解武当山地区军事的险要,地形的复杂,当然还有朝廷对武当山的景观非常的仰慕,也是让朝廷进一步了解武当山的道教建筑和山川景观。

    果然,第二年,吴三桂叛乱,他的心腹在武当山起兵呼应。因为有了充足的准备,清兵在武当山完胜叛军。

    公元1681年,历经8年的三藩之乱平定。28岁的康熙皇帝更加从容自信,他屹立在帝国的中央,如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远方,只有台湾,还没有回归到帝国的版图。

    此时,玄武信仰早已从武当传到台湾,正所谓攻心为上,要想收复此地,首先要从信仰上入手。这时,康熙又一次想到了武当山。

    明清时代郑成功收复台湾,他把玄天上帝认为是航海神,从福建到台湾要经过所谓的黑水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地方,先民们要到台湾都会带一个香旗到台湾去,玄天上帝当时是跟着郑成功的船只移民到台湾去的。

    据台湾史志记载,康熙二十六年,武当山正一派道士湖北谷城人洪氏三兄弟东渡台湾,建庙崇祀玄帝香火。

    越过海峡,武当山玄武神在台湾落地生根。郑成功先后为玄武神建立小上帝主庙,大上帝庙,作为镇守一方的神庙。同时还鼓励民众广为奉祀,将玄武神做为台湾的守护神。

    清朝以后,影响到中国周边的国家,越南河内就有真武庙,也是把它作为北方的保护神来崇拜的,它也影响到国外。

    公元1685年,毁于吴三桂叛乱时的太子坡重修。这一年,台湾成功收复,明王朝的阴霾彻底从康熙心中褪去,现在,该是稳定民心的时候了。

    康熙四十二年,玄烨派人前往武当山敬香,并奉香仪一千两以答谢神灵。同时,手书五块匾额,分别悬挂于紫霄宫、五龙宫、玉虚宫和金殿。300多年来,只有悬挂于金顶玄武神上方的匾额保留至今。它通体以龙纹装饰,中间篆刻下康熙的玉印。在香火的熏染下,“金光妙相”四字通体乌亮。或许,只有这四个字,才能表达康熙对玄武神的感激与敬仰。

    此后,三十多个春去冬来,武当山安然渡过了雍正王朝。接下来,这座大山即将迎来又一个重要的时刻。

    公元1736年,清乾隆皇帝登基。几乎是刚刚即位,乾隆帝便昭告天下,永久免除朝圣者到武当进香时的香税。香税是明清时国家对朝山进香信士征收的一个特殊税种。进香需要纳税,还设有税官进行管理,这在明以前尚未见到。

    武当山应该是整个名山中宗教圣地它最先收香税,因为香税在明以前是没有记载的,至少现在找不到这种记载,最早从武当山开始收,它比当时泰山还要早了十几年,就是明代的时候,武当山跟泰山的香税实际上是不相上下,这也反映出武当山朝香香客的兴盛。

    当时进香香火的兴盛,可以从武当博物馆中一件文物得到体现。这是一件明万历年间的珍贵文物。它整体为圆形,象征武当山主峰天柱峰。其周身完整记录了从静乐国太子入武当修道最后贵为玄天上帝的修仙故事。从山麓到金顶,铸一条饰栏蹬道,它穿过峰峦岩涧直通一天门、经二天门、三天门后进入象征天界的金顶。然而,这件布局紧凑而极富想象力的艺术珍品并非宫廷御赐,而是由山西平阳府信士集资铸造,金殿两侧的铭文上镌刻着一百多位信官信士的姓名和捐资数额。400多年后的今天,在查阅了众多文献后,我们仍旧无法还原有关这件文物的故事。

    在模型上我们找到了文物的铸造者。当年,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个没有历史记载的工匠,打造出了所有朝圣者心中的武当。

    岁月荏苒,朝代更替,大山却一直在那里。它在静默中赢得尊崇,又在静默中容忍萧瑟。始终不曾离开这座大山的,不是给过它威名供奉的历朝君王,而是这山中的寻常子民。信仰的力量借助王权和民间两翼,终于造就今日这巍峨壮观的古建筑群。

    史书记载,玄武大帝在农历九月九得道升仙。每年的此日,武当紫霄宫都会迎来四方香客。多年来,台湾进香团从未爽约。

    同根同源,同一个信仰。北极玄天上帝,是台湾民众至今崇奉的道教大神。

    自1988年以来,到武当山朝圣谒祖的台湾玄帝宫观日趋增多。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来共有500多个台湾朝圣谒祖团来武当山进香,朝圣台胞达6万余人。

    很多外国人也到这里来修炼,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包括还有东南亚的,韩国,日本,很多人都慕名到武当山来。因为武当山融汇了中华文化的内在的美好的传统和精神,也就是太极思想,太和思想,和谐理念。

    公元2007年,玉虚宫重修工程启动。预计到2010年完工。对古建筑的维修与重建是一项进度极其缓慢的工程。因为工匠们使用的是祖辈传下来的古老技能,与600年前兴建玉虚宫时的工序几乎一样。

    在这个被速度和效率裹挟着疾行的年代,武当古建筑的重建工程却有着修旧如旧、不急不火的悠然。老工匠们耐心地指导着徒弟们,凭借这一砖一瓦、一笔一画来续写武当的辉煌。或许,他们在残垣断壁间悟出了一个道理:经典从来不是一夜写就的。

    这是一代代武当人不断营建和守护着的家园。

    它在地球神秘的北纬三十度线上,与玛雅古建筑、埃及金字塔等许多业已消失或仅存遗迹的文明奇观共生共荣,并执著地坚守至今。

    从这里开始,武当山出现了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座皇家庙宇。然而,多少市井喧嚷的繁荣,多少亭台楼阁的壮丽,都沉寂在岁月的尘埃之下。今天,我们只能遥望仅存的残碑旧迹,猜想五龙宫曾经有过的鼎盛。

    每一个新的高度都是一次历史的跨越。宋朝时,武当山成为了帝王们的希望所在。800多年前的宋宣和年间,徽宗敕建太玄紫霄宫。从空中俯瞰紫霄宫,一条笔直的中轴线贯串始终,恰好的吻合了“皇权中轴”的指导思想。宫殿落成后,它被称为国家祈福之廷。

    构筑于绝壁之上的南岩宫是东方人用石头书写的历史。公元1313年,修建了27年的南岩石殿完工,皇太后赐宫名“天乙真庆宫”。元代的武当山第一次成为了皇帝“告天祝寿”的专门道场。

    从山脚象征“人间”的建筑到山腰的“仙境”,再到山巅天柱峰代表神权、皇权的“天国”。武当因此被明皇室封为“天下第一名山”。

    这是关于一座大山的追忆。自2500年前道德经从这里流传,便有信徒们不远万里,前往此地共祈太和。他们仰望追寻的并不是这些肉眼能见到的巍峨殿堂,而是盘桓在他们灵魂深处的那份对先人的崇敬和对自然的礼赞。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