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字数:3430 更新时间:22-12-17 13:36
一
蜀国在武功河东岸的主力,向西渡河开始撤军了。
果然如诸葛亮所料,司马懿见蜀军撤军,依然是稳坐城楼岿然不动。
二
这天晚上,司马懿失眠了。
他披上衣服走出大帐散步。天空突然有一颗亮晶晶的星星,显现出红色的光芒,从东北向西南方向落下。
亮星在五丈原方向落下后,又反弹上去。来回三次,落下来时形状较大,反弹上去时形状较小,最终落于地下。
司马懿一惊。按占卜学上说,星象与人生有关,落星是否说明五丈原上发生了大事?
五丈原上驻扎着诸葛亮大营。如果有大事发生,那肯定和诸葛亮有关。
那一定是诸葛亮有灾。
司马懿胡思乱想了一阵,困意上来了,他转身回大帐倒头睡下了。
第二天天一亮,有人来报告,渭河北岸的蜀军也开始渡河退回南岸的五丈原了。
司马懿马上联想到昨晚的星落五丈原的天象。他好像想明白了,诸葛亮的身体一定出了问题,蜀军这是脚底下抺油——要溜啊!
三
司马懿马上把幸毗和秦朗叫来,说明了自己的判断,决定要出兵追杀。
幸毗和秦朗一听,觉着司马懿分析的有道理,都点头同意。
于是,让秦朗集合了大队人马,司马懿亲自带队,要渡过武功河,追杀蜀军。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在秦朗的率领下刚渡过河,还没站住脚跟,迎面就遭到句扶连弩的压制。
紧接着,姜维和孟琰一左一右的杀了过来,和秦朗战在了一起。
秦朗见自己的大部队还没有过河,现在是人单力薄,只好带人又退到了船上。
司马懿见状,催赶着大队人马快速渡河。
四
蜀军杀到河边,扎住了阵角。诸葛亮坐在四轮车上来到了河边,他摇着羽毛扇,冲着河对岸的司马懿说:“司马将军,我总算把你等出来了。”
“诸葛亮没死?”
司马懿听到诸葛亮的喊话。声音虽不大,却好像耳边响了一声霹雳,吓的差点从船上栽下去。
司马懿一见到诸葛亮,他心中一惊。
是自己的判断失误?还是诸葛亮用的瞒天过海之计呢?
他让全队停止前进。心中仔细琢磨起来。
司马懿突然觉得诸葛亮的使者对自己说的那些话,还有现在的撤军动作,都是诸葛亮骗自己出城的诱敌之计。
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就是要掉,也是一块砸脑袋的大石头。
这种雕虫小计,你诸葛亮也太小看我司马懿了吧!
想到这里,司马懿撇了撇嘴,冷笑了下,高声对诸葛亮说:“诸葛丞相别误会。你前些时间送我礼物,我是来谢你的。”
“你忙着吧!我就不陪你玩啦!你别说是假撒军。就是真撒军,我也不追,气死你!”
说完话,司马懿一挥手中的令旗,魏军所有的船只都调转了船头,回去了。
姜维和孟琰见司马懿退了,也不去追赶,回兵来见诸葛亮。
诸葛亮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硬挺着坐在轮椅上吓退了司马懿。
见姜维和孟琰归来了,诸葛亮拿出一封信交到姜维手中说:“把这封信交给陛下。”然后微微一笑,闭上了眼睛,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五
诸葛亮深知司马懿性格多疑,虽断定了诸葛亮的身体不行,肯定要撒军,但心中总是不自信。
所以,诸葛亮在安排退军之计时,就特意留在后边,一旦司马懿出兵追来,他就让人把他推到阵前。
诸葛亮的突然出现,司马懿立刻就会怀疑自己的判断。从而打乱了思路,不敢贸然追击。这样。蜀军撤退就再没有后顾之忧了。
诸葛亮的最后一刻,还为蜀军铺平了撤退的道路,这就是鞠躬尽瘁。
六
姜维让孟琰带着诸葛亮的遗体和诸葛亮的遗书,追赶大部队,按诸葛亮安排继续撤军。
姜维留下接应魏延,一起断后,掩护大队撤军。
魏延和费袆到了,姜维告诉他们说:诸葛丞相已经故去了。”
“按照诸葛亮的安排,封锁丞相死迅,密不发丧。大队由杨仪负责,撤回汉中。孟琰带着诸葛亮的棂柩已追赶主力去了,我们负责断后。”
魏延是一个打满气的皮球——一碰就蹦。
姜维的话音刚落,他就大吼起来:“现在的形势对我们十分有利,大军不能退兵。”
“丞相虽然身亡,但还有我。怎么能因一个人的死而荒废天下大事呢?”
“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受杨仪摆布,做断后的将领呢?”
姜维和费袆都劝告魏延,魏延不但不听,还越劝越来劲,说:“你们断后吧,我去截住杨仪!”
魏延说完,带着他的警卫部队,抄小路追截杨仪去了。
七
魏延和杨仪天生是一对冤家。
魏延打仗勇猛过人,对手下士兵亲如兄弟,但就是性格高傲,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
只有杨仪对他是怎么看都不顺眼。听到他说话就烦。所以,一见到他,总想怼他一阵。
杨仪比魏延资格老。
刘备占领荆州时,他就投奔了刘备,先是在关羽手下当了一名处长,后来为刘备当副官。诸葛亮当了丞相,他又调入丞相府做了参谋。
他一直跟着一、二把手,自认为是领导身边的红人。他认为魏延就是一个鲁莽的武夫,从来没用正眼瞅过魏延。别人对魏延是敬而远之,他却是和魏延针尖对麦芒,见面就掐,寸步不让。
杨仪是唇牙利齿。论斗嘴,魏延决不是个。每到魏延张口结舌之时,就恼羞成怒,动刀动枪。
流氓会武术,秀才也发怵。
魏延一动手,杨仪只能甘拜下风,在魏延面前吃了亏,就哭哭泣泣的到诸葛亮那里去告刁状。
八
魏延也是十分讨厌杨仪。所以,这两人一碰面,总会有一番唇腔舌战,两人关系真是水火不容。
诸葛亮对两人的关系十分头痛。杨仪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军事谋划人才;魏延是一员骁勇善战,领兵打仗的奇才。一文一武,诸葛亮用起来得心应手,就如同左膀右膊,决不忍心偏废他们任何一方。
为此,诸葛亮曾把他们俩人叫到了一起,进行了一次恳谈。
诸葛亮对他俩说:“你俩各有专长,但都自己的短版。就如同我们的神刀军的士兵手中的两样武器,大刀和盾牌。”
“士兵上战场时,左手执盾牌,右手挥大刀。大刀用来进攻,盾牌用来防御。”
“两样东西都是武器,在作战中各有自己的作用。只有大刀没有盾牌,进攻时,被敌方伤害的几率就大;只有盾牌没有大刀,进攻的意义就不大,就是有所攻进,也会很快被敌人返扑回来。”
“大刀和盾牌的相互配合,才是保证胜利的最好形式,缺少了哪一样,都是不完善的。但是,两样武器如果不能默契地配合,不但不能发挥作用,反而会成为相互影响发挥作用的障碍。”
“所以,同时拥有大刀和盾牌,又要使两种武器配合默契,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一文一武搭班子,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当年廉颇和蔺相如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失败的例子也有。”
“张飞因为鞭挞曹豹而导致徐州丢失;关羽扬言要杀了糜芳,结果导致荆州丢失,这都是先帝在时最为遗憾的事情。”
“今天,你二人一个是叱咤疆场的上将军,一个是丞相办公厅主任。都担负着一方的重要职务,却相互排斥,不能团结合作,这样的后果你们难到就想不到吗?”
“所以,我希望你们要放弃个人恩怨,团结合作,让你们各自的才华,通过互补,最大能量地去报效国家,共成大业。”
九
恳谈,是一种理论上的约束。诸葛亮为防患于未然,还特意交给费祎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费祎不但经常做他俩的思想工作,还必须在他俩冲突时,进行调解,避免事态失控。
别看杨仪和魏延两人谁看成谁都不顺眼,可他俩都和费祎能说到一起。诸葛亮就让费祎充当他们两的“和事佬”,经常对他俩开导、劝架。
通过这一明一暗的措施,还好,俩人由于并没有实质性的搭伙,各尽其职,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冲突。
可现在不一样了。
诸葛亮死了,杨仪当了临时总指挥,魏延坐上了冷板凳。
这是魏延决不能容忍的大事。
十
在诸葛亮率兵出征五丈原的前几天,魏延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头上长出了一个犄角。
他心中很郁闷就去找解梦大师赵直。
赵直一听,这是一个凶梦。“角”字,上有为一“刀”,下为“用”,直解的意思就是“头上用刀”,说明要有血光之灾。
赵直知道:魏延是大将,马上要赶赴战场了。上战场那有不死人的呢?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但这种话,只可会意,不可言传。
赵直也不是个等闲之辈。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能说,那是门清的。
见魏延迫不及待地在等着答案,赵直微笑地说:“此梦不难解,头上长角,就是要出头了!”
“我要出头了!”魏延听了赵直给的答案,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又要有好事。不是立大功,就是要加官晋爵了。
十一
魏延听到诸葛亮的死讯时,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出发前的梦,就要变现了。
可接下来听到诸葛亮安排杨仪为总指挥,自己只是为大部队断后。到了嘴边的这么大的一块肉,硬是被杨仪吞入了嘴中。
魏延怒发冲冠了。
无论是论资历、论职务、论军功,诸葛亮属一,他就属二。
家中有事找老大,老大死了我当家。
想到这里,他不管不顾的带着自己的卫队,抄小路去追截杨仪。
临走前,他对大家说:“大部队不能撤退。让杨仪护送诸葛亮的灵柩回汉中,把总指挥的权力移交给我。我要率领大家继续与司马懿交战。”
十二
见魏延撂下部队自己走了,姜维、费袆和吴班商议了一下。决定由姜维和吴班率队断后,让费袆快马追赶杨仪,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
费袆追上杨议,把魏延的情况说了一遍,建议杨仪,速速报告给皇帝。并快速后撤,争取赶在魏延的前头。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