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字数:3227 更新时间:23-06-06 16:43
朱纨死后,海防松弛,海禁放宽,有群人十分高兴,那就是倭寇,他们暗自嘲笑大明皇帝和大臣真是愚蠢,不用别人攻击就开始内斗,自断臂膀,自降实力,他们巴不得如此,以便趁虚开展劫掠。同时,汉奸与倭寇勾结更加紧密,双屿港一战后,王直收拾了许栋的残部,还诱杀了广东海盗陈思盼,吞并了他的部众,充实了自己的力量,开始做大势力。王直前往日本与大名勾结,然后率众多的倭寇以及漳州、泉州群盗,驾乘巨舰百余艘,密密麻麻地遍布海洋而至,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上海及南汇、吴淞、乍浦、蓁屿等诸所陷落,苏州、松江、宁波、绍兴、台州等诸卫所州县被焚掠者达二十余处。台州知事武日韦、象山百户秦彪、瑞安百户李潮等均战死。由此东南大震,朝廷也为之大惊,这才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嘉靖皇帝虽然忙于修道,但江山受侵扰,事关大体,他也不敢听之任之,否则对不起列祖列宗,于是下旨恢复浙江巡视,选派合适的官员前往浙江。严嵩虽然此前主张宽海禁,但没预料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程度;虽然没有主动检讨自己,但在皇帝下旨后,也只能支持恢复浙江巡视,派重臣前往浙江,可是他的亲信只会阿谀奉承和整人,就是没有堪当大任的,故只好扩大范围选人,最后选到山东巡抚王忬。朝廷便让王忬提督军务,巡视浙江(后改巡抚)兼管福建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四府,并赋予他便宜调发兵粮,临阵按军法从事等大权。
王忬,字民应,号思质,南直隶苏州府太仓人,出生于以衣冠诗书著称的太仓王氏家族。他的父亲王倬,官至兵都右侍郎,以谨厚被人称道。嘉靖二十年(1541年)王忬考中进士,他才思敏捷,深受重用,授行人(官名),迁御史。他弹劾东厂太监宋兴,颇有政声,后巡按湖广。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负责巡按顺天(北京),当年,鞑靼部首领俺答进犯北京古北口(位于密云),王忬疾驰抵御俺答,激励士兵登城守御,十分勇敢;敌寇退后,他又救济难民、筑京师外郭、修通州城、设置敌台,获得皇帝肯定。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朝廷命王忬巡抚山东,他刚上任三个月,因浙江倭寇告急,就被调到东南担当大任。
王忬有个儿子很出名,叫王世贞,是大才子、文学家、史学家,并考中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王世贞堪称文坛的领袖,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大量的作品,包括《嘉靖以来首辅传》《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王忬到任后,重视选用将领。他知道卢镗、尹凤、柯乔都是虎将,如今受冤被关押,幸好尚未被斩,于是他赶紧向朝廷打报告,请求释放这几位大将。朝廷知道现在是用人之际,因此同意了。卢镗、尹凤、柯乔十分感激王忬的救命之恩,表示要勇于杀敌报恩。
王忬还重用俞大猷和汤克宽两位大将,原本他们分别任琼崖参将署都指挥佥事、中都留守司管操指挥佥事,现在调他们来江浙,担任参将,并让他们俩成为自己的心腹,激励二人在抗倭大业中做出突出的贡献。
俞大猷,字志辅,号虚江,福建泉州人。他出生于世袭军官家庭,其始祖俞敏加入朱元璋的起义军,因军功被封为世袭百户。因祖先的荣光,俞大猷得以继承百户之职。但他并不甘于一生只做个百户,因此发奋图强,相继拜王宣、林福、赵本学、李良钦等为师,学习《易经》、兵法、武术,还上学认真学习儒家文化,考中秀才,因此既能文又能武。此后,他参加武科考试,排名第五,成功考中武进士,升任泉州卫前所正千户,负责守御金门。在守御金门期间,他有效抗击侵犯金门的倭寇,赢得好口碑。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俞大猷任汀漳守备,期间成功抗倭倭寇和海盗,剿海盗康老,擒海盗雷士贤、汤信四等。朱纨在当浙江巡抚时就想重用俞大猷,推荐他为福建备倭都指挥,只是由于当时安南寇入侵,俞大猷被调到前线防讨安南寇。此后俞大猷任琼州府右参将。王忬知道俞大猷抗倭本事颇高,因此把他调到浙江担当大任。俞大猷抗倭功绩赫赫,其与戚继光被世人称为“俞龙戚虎”。
汤克宽,字武河,是明代著名的抗倭名将,南直隶邳州(今江苏睢宁)人,祖籍凤阳。他是将门出身,先祖为明朝开国名将汤和,他的父亲汤庆曾是防守长江的总兵官。汤克宽很好地继承了先祖的遗风,骁勇善战,且长期与俞大猷并肩作战,屡败倭寇,立下大功,后晋署都督佥事、广东总兵官。万历四年(1576年),鞑靼进犯古北口,汤克宽率军追击,遇伏力战,为国捐躯,名垂青史。
选任好将领后,王忬积极谋划全方位的御倭策略,主要采取八大措施。其一是禁止近海的势豪之家和民众通倭和引倭入寇,以达到绝祸本的目的。其二是加强激励,对奋勇血战的予以记功。其三是增强兵力,选调浙、闽兵,招募温州、台州等地的民壮,加强操习,提高作战能力。其四是命南直隶、两广的巡抚和江防官员,加强哨探,布好兵船,以便彼此夹攻。其五是命浙、闽两省守巡兵备官,按照既定的地方,常态化做好士兵驻扎,做到守土履职、守土有责。其六是鼓励胁从贼犯自首,允许干多年海盗的首领投降,官府将放宽处罚。其七是对浙、闽渔船适当进行收税,并将收到的欠税和查收的盐税助军饷用。其八是对滨海接济倭寇和走漏消息、通风报信的顽民,对主犯处以极刑,全家发配边卫充军,以此达到惩戒和警示的效果。
王忬向俞大猷征求御倭的具体良策。俞大猷有过经验,且事先做了调研和谋划,因此心中早已有策略,他提出几点主张。
第一,注重在海上歼敌。倭寇必从海洋而来,故要在海上多备舰船、器械,可设立船只埋伏于各海岛。同时加强募船和造船,特别是多造福建出产的大福船,达到大船胜小船、多船胜寡船、大铳胜小铳的目的。
第二,加强海岸防守,在沿海岸边能够避风的澳湾,如乍浦、澉浦、石墩、舟山、临山、湖头、昌国、健跳等诸澳,各设兵船一支,以防倭寇登岸进犯内地劫掠。
第三,加强河港防御。倭寇有时并不在海岸登陆,主要是担心船只丢失以及上岸太远后劫掠的财物不易搬回,于是倭寇往往是深入内河,且进入河港后会抢我船只,越深入内河,可掠的船只越多,然后肆无忌惮地劫掠,因此要在诸河港多设兵船,要整搠河船,多造河船,加强防守,敌人来了就予以重击。
第四,加强练兵。有兵不练与无兵同,精兵不练与弱兵同,练兵不熟与不练同。因此要勤于练兵,能够在各种地形作战,能设伏也能防伏,并将陆兵分布在杭州江口、乍浦、海盐、澉浦以及绍兴、宁波、台州、温州等地,以抵御倭寇。
王忬对于俞大猷提的良策十分赞同,依策落实。王忬还问俞大猷,现今招抚海盗头领王直如何。俞大猷认为现在招抚并非良策,因为招抚是有条件的,需在大兵压境、我强敌弱时才有效,目前敌人势力正盛,故招抚的条件尚不成熟。王忬觉得有理。既然招抚不行,那就打吧。
当时王直勾引倭寇盘踞在烈港(今浙江舟山金塘岛沥港)。王忬决定主动进攻烈港,剿除倭寇的大本营。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三月,王忬亲自来到前线指挥,俞大猷、汤克宽为大将,集中水陆重兵,向烈港发起进攻。
烈港地形比较独特,南北两边水道相通,两边都可进可退,为了防止敌人逃走,王忬命俞大猷和汤克宽分别从两边水道进攻。此外,命都指挥尹凤率军在金塘近海设伏,命把总张四维、把总黎秀分别驻扎龙山和郭衢作为后援。俞大猷派出熟悉金塘岛地形和道路的候得等人,组成先遣队,悄悄潜入敌营,约定以火为号,发起总攻。候得等人不辱使命,到半夜时分开始纵火,顿时敌营火光冲天。俞大猷、汤克宽率领士兵发起猛烈的攻击,将敌人设置的外栏缆绳砍断,将敌人的哨船冲倒,大兵船直取贼船。敌人遭到突然的内外夹攻,军营大乱,无心恋战,很快崩溃,争相逃跑。明军奋力厮杀,当场就斩杀许多倭寇,倭寇溺水者甚多。但天公不作美,突然刮起飓风,明军船只几乎要倾覆。而王直趁机逃走,逃到马迹潭(在浙江嵊泗附近)。汤克宽追上,进攻马迹潭的王直部众,大破之。王直继续逃跑,逃到南直隶地区,俞大猷奋力追击,再败王直。此时的王直只剩百余人,他不敢再逗留,选择逃往日本。
此战歼灭倭寇千余人,另擒获和溺水者无数,倭寇巢穴被摧毁。但是没有抓到王直,王忬、俞大猷等人受到朝中大臣的谴责。这也说明当个将领真不容易。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