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四章胡宗宪上任

章节字数:4596  更新时间:23-06-19 22:57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当赵文华遭到张经无视的时候,有个官员却主动找到他,向他汇报工作。此人是时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的胡宗宪。此次他奉命率浙兵、乡兵也赶到王江泾剿倭,并出奇计鸩杀倭寇。

    赵文华正愁寂寞无助呢,现在有人主动讨好自己,自然十分高兴,并问胡宗宪有什么事要汇报。

    于是,胡宗宪将鸩杀倭寇的事做了详细的汇报。原来胡宗宪自知自己所率士兵战斗力一般,跟面目狰狞、凶狠无比的倭寇硬拼讨不到便宜,那就出计谋吧,他想到了个办法,命人找来一百多坛的好酒,将毒药投到酒中,原样密封,不露半点破绽。然后命士兵该穿上百姓的服装,装作犒劳官兵的样子,驾驶载酒的船只朝有倭寇的地方驶去。见到倭寇时,装成无比害怕的样子,丢下酒坛和船只就跑。倭寇们上前查看,他们口干舌燥,发现有美酒,便开怀痛饮,结果没多久就肚痛难忍,捂着肚子喊疼,倒地不断翻滚,不久口吐白沫而死,总共死了几百人。此外,胡宗宪还让街市的酒庄也在酒里下毒,让米店在米里下毒,当倭寇掠夺了美酒、大米并食用后,又死了不少人。

    赵文华听了汇报,不禁夸赞胡宗宪有谋略。而胡宗宪十分谦虚,说这一切都是赵大人领导指挥有方的结果。赵文华被拍了下马屁,乐得合不拢嘴,心想胡宗宪这人真好,不愧是好下属。他问胡宗宪愿不愿意跟着他干。胡宗宪说当然乐意。赵文华笑着说好,只要跟着他干,前途无量。

    胡宗宪委身于赵文华,确实遭世人诟病,但他也是不得已为之,他也很难。他知道现在严党如日中天,跟严党对着干的都没有好下场,像朱纨、王忬、张经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即便有才能,也难以发挥出来。所以要想干一番事业,暂时还得依附严党。而赵文华自知自己没有什么军事能力,想要获得功绩,也需要找个有能力且信得过的人。由此,两人一拍即合。此后赵文华向严嵩推荐胡宗宪,严嵩也需要自己有个军事能力强的亲信,能够打胜仗,助力自己提高威望,并获得皇上宠信,故对胡宗宪很有好感,也愿意加以重用。

    那么,胡宗宪是何许人呢?为何会有不凡的军事能力呢?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胡宗宪此人可谓是履历优秀,出类拔萃。

    胡宗宪,生于正德七年(1512年),字汝贞,号梅林,徽州府绩溪人。自小就聪明好学,受过良好的教育,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考中进士。能考中进士,说明胡宗宪文才自然很不错。此外,他也有一定的武才,膂力过人,善骑射,读过《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三略无不兼究。而且少年时就有大志向,养成卓尔不群、顽强进取的品格。

    考中进士后,胡宗宪先是在中央六部的刑部观政见习一段时间,见习期满后,他被朝廷安排到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今山东青州)当县令。上任后,胡宗宪发现,益都每年用于迎来送往的各种开销十分惊人,而这些费用最终都由百姓负担,导致百姓负担沉重。而且,十分不走运的是,他上任伊始,就遇到当地发生蝗灾,庄稼被吃光,百姓闹饥荒,有的逃亡外地。怎么办?他号召父老乡亲齐上阵捕捉蝗虫,对有官司在身的人,令其掘蝗子得以赎罪。经过精心治理,终于成功将蝗虫降服,很快就迎来丰收年。

    不过百姓的负担还是很重,不仅要交纳赋税,还要受豪强地主的盘剥。豪强地主也是要交税粮的,却依靠势力老是拖欠税粮不交,但是上级下达的税粮任务还得完成,否则财政没钱,也没法交差。目前摆在面前的困难挺大,一方面过多向百姓征税,会增加百姓负担;另一方面豪强地主又不好对付,那怎么办?胡宗宪想到了个办法,决定以柔性的方式向豪强地主要税。他算好了全县交纳税粮的最后期限,在期限将至时,他并不急于催缴,而是深入乡下,找豪强地主聊天谈心,就是不提税粮的事。聊得正欢之时,突然有他提出:“知县大人,纳税期限已至,该如何是好?”胡宗宪装作大惊的样子说道:“哎呀,期限已到啦,我都忘了。民众对我这么信任,来日再交吧。”豪强地主深受感动,纷纷缴纳了税粮,由此解决了拖欠问题,当年的税粮任务即告完成。这也体现胡宗宪确实是有头脑、有谋略、善处事的官员。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胡宗宪就任浙江余姚知县。余姚县有座山叫胜归山,是当地著名的风景区。由于其出产优质石材,因此遭到人霸占、滥采和毁伐,既影响景观,也不利安全。由于豪强大族特别是还有官员插手其中,之前的知县都没法制止。胡宗宪上任后,多次开展实地调查,心中有了方法。他不想采取严厉的措施打击,因为这样势必会以卵击石,吃力不讨好。他想到了收赎归公的方法。于是,他率先垂范,先捐出薪俸90两白银,将一生员所占的50亩胜归山地收赎归公。在他的感召下,任建宁知府的余姚人王正思也将所占的胜归山山场归公,其他豪强大族也纷纷效仿。于是胡宗宪宣布将胜归山收归公有,胜归山的所有课税由余姚县负责公办。就这样,一个困扰多年的难题,胡宗宪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余姚县在他治理下,政通人和,岁时丰收,祥和昌盛。

    由于胡宗宪政绩颇佳,一年后,他升任湖广试御史,次年转为实授。此时,恰逢蒙古俺答又大举进犯,北边危机重重。朝廷任命宿槐亭为巡按宣府、大同御史,但此人畏惧,不敢赴任。宿槐亭便找胡宗宪商量调换职位。按一般人想,前往北边任职那是往火坑里跳,谁想啊?但胡宗宪不是一般人,他竟然爽快地答应了。他想,北边有难,作为大明臣子有责任前往解难,而且危难之处才能更好地显身手,才能显英雄本色。后来,朝廷也同意了。于是朝廷让胡宗宪改任巡按宣府、大同监察御史。虽然御史品级不高,只是正七品,但它是代天子巡守,充当天子耳目,拥有监察权,因此威望高,能够起到以小制大的作用。

    刚到达宣府上任,胡宗宪就遇到了大麻烦事,即大同、宣府都发生兵变。兵变可不是闹着玩的,稍有不慎就可能手起刀落、性命不保。但胡宗宪却能妥善处理危机。他冒着危险单骑来到哗变士兵军营中,临危不惧,放下架子态度和蔼地向士兵询问缘由。原来是有人建议将大同、宣府部分士兵迁往其他相对比较远的地方驻军,而士兵安土重迁,因祖上坟墓都在本地,不愿迁移。胡宗宪好言安抚士兵们的情绪,表示理解大家的心情,安土重迁是人之常情,同时劝说不能以兵变的方式对抗,否则会遭到国法处置。这引起士兵们的共鸣,并请胡宗宪帮忙。胡宗宪答应士兵,将向朝廷奏请免迁。胡宗宪说到做到,写了请求尊重士兵意愿和选择的奏疏,得到兵部的批准。于是一场哗变就这样化解了。从中可见胡宗宪是位有胆识、堪大任的官员。

    胡宗宪还遇上白莲教组织与俺答勾结企图进犯内地的棘手事。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渊源于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慧远于东晋时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明初严禁白莲教。明代白莲教信徒众多,主要来自下层社会。首领的成分十分复杂,对明廷的态度也很不一致。有的借兴教欺骗信徒,聚敛钱财;有的则与下层群众反对官府的斗争相结合,发动武装起义。洪武、永乐年间,川鄂赣鲁等地多次发生白莲教徒武装暴动,有的还建号称帝,均被镇压。嘉靖年间,在大同等地,以萧芹、李道玄为首领的白莲教,聚众万人,兴风作浪,密谋与俺答相呼应,共同入犯大同。

    胡宗宪知悉有该情况后,他选派数名间谍潜入敌营打探消息,侦知敌情后,开始制定有针对性的作战计划。一方面张榜悬赏缉拿萧芹、李道玄等首领,宣称只治首领之罪,而胁从者只要痛改前非则不予治罪。另一方面积极练兵,随时应对作战。不过,虽然张榜悬赏,但一时并没有那么容易就成功缉拿首犯。为此,胡宗宪开始想计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夏天,他佯装出巡,并有意让白莲教首领获知,然后秘密布下埋伏阵。萧芹、李道玄认为既然胡宗宪出巡,那么大同想必空虚,于是率众人进犯大同,却掉入胡宗宪所设的埋伏圈,顿时明军伏兵四起,一举平定了白莲教起义,力保大同安全。

    在俺答内犯的“庚戌之变”中,虽然明军总体表现十分狼狈,但胡宗宪的表现十分亮眼。当嘉靖皇帝向各地军队发出勤王令后,胡宗宪积极响应号召,多方组织援兵勤王,同时抓好宣府、大同的防务工作。当俺答退出京郊后,胡宗宪建议宣大总督苏佑火速回师,以防俺答进犯大同、宣府。苏佑采纳胡宗宪的建议,调兵遣将设伏,严阵以待。果然不出所料,俺答还真的来到大同,胡宗宪令伏兵起,痛击俺答。俺答因带着许多辎重,不敢恋战,只顾逃回北边。胡宗宪等指挥明军奋勇追击,大获全胜,缴获牛、羊、马和器械无数,还解救了被虏的两千多名百姓。这是“庚戌之变”后明军获得的十分难得的大捷,为明军换回了颜面。苏佑和胡宗宪因此被记功,胡宗宪还获得金币和纻丝的赏赐。从中可见,胡宗宪确实是个有能力、善计谋的军事家。在后来剿倭中,他善于计谋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

    此后,胡宗宪调任北直隶巡按监察御史,同样表现出色,获得朝廷认可。嘉靖三十年(1551年)出任湖广巡按监察御史,期间平定地方叛乱,秉公执法,平反冤狱,展现出高超的文才武略。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鉴于东南抗倭战事吃紧,适逢浙江巡按御史一职空缺,南京兵部右侍郎屠大山推荐胡宗宪任此职,嘉靖皇帝也深知胡宗宪的才干,便钦点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监察御史。他发誓,不擒王直、徐海,不靖东南,则不回京。

    来到浙江上任后,胡宗宪尽职尽责开展工作。他深入各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倭情和倭寇行踪,查访百姓遭受的疾苦,并向朝廷提出自己的建议,建议朝廷发国书晓谕日本国王,进行责问,要求管束好倭寇。针对明军打了胜仗,他对战事进行勘察,并上奏对有功之臣进行奖赏。针对明军打了败仗,他也实事求是地进行勘察,上疏对负有责任的军官进行惩处。他也发现,明军败多胜少,官兵纪律松弛,战斗力差,堪大任的将领少,抗倭大业任重道远。在王江泾战役前夕,胡宗宪也率军来到前线,于是便有前文所述出计谋用毒酒毒死倭寇的一幕上演。

    胡宗宪依附赵文华后,也做了亏心事,被世人所批评。这亏心事即诋毁张经功劳,上疏弹劾张经,诋毁张经玩寇殃民,养虎遗患,不忠圣上,恳乞圣上严加究治。这是与赵文华沆瀣一气,蒙蔽了嘉靖皇帝,导致张经被斩。

    正因为张经被诋毁,王江泾大捷的功劳最后算到赵文华和胡宗宪头上。赵文华向严嵩报告,是胡宗宪在酒里下毒从而击败倭寇,将胡宗宪大大夸奖一番,同时也显示出他自己在此役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指挥作用。

    严嵩接到报告后十分高兴,一者自己的干儿子赵文华真有出息,能够善于运筹帷幄,打了胜仗,为他长脸;二者他知道胡宗宪是很有才干的,现在有能人愿意加入他这个党,势必增强了自己的实力。以前他就苦于自己的属下无上得了台面的能将,现在终于有了,他感到自己简直如虎添翼。

    随后,严嵩在皇上面前诋毁张经的同时,大大夸赞了赵文华和胡宗宪,说赵文华忘我效忠,胡宗宪勇敢有胆略,亲自披甲抗倭,以致克捷,敦请朝廷重赏赵文华和胡宗宪。嘉靖皇帝果然被忽悠了,下令逮捕张经,同时重奖赵文华和胡宗宪。赐赵文华和胡宗宪锦纱衣、彩缎、银两。此外,瓦氏夫人和永顺宣尉使彭翼南也获得奖赏,这点还算公平。

    胡宗宪自此走上快车道,官职不断快速往上提。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胡宗宪任浙江巡抚。张经去职后,虽然周珫代替他的职务,但赵文华不满意,于是很快将其弹劾。随后,由杨宜接任总督之职。虽然杨宜尽力奉承赵文华,但赵文华仍不满意,仅半年后,杨宜就被罢官。这是为何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赵文华看重了胡宗宪,他要让胡宗宪坐上总督大位,因此极力推荐之。当然胡宗宪也十分愿意担当大任。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二月,年仅45岁的胡宗宪升任兵部左侍郎兼督察院左佥都御史,总督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当然责任也是很重的,要完成驱逐倭寇的使命是艰巨的。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