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清宮遺聞  第15章

章節字數:1994  更新時間:10-07-14 04:18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蘇州街

    乾隆辛巳,孝聖憲皇後七旬誕辰,高宗以後喜江南風景,於萬壽寺旁造屋,仿江南式市廛,坊巷畢具,長至數裏,奉鑾輿往來遊行,名曰“蘇州街”。

    如意館

    如意館在啟祥宮南,館至數楹,凡繪工、文史及雕琢玉器、裱褙帖軸之匠皆在焉。乾隆中,高宗萬幾之暇,嚐幸院中看繪士作繪。有用筆草率者,輒手教之,時以為榮。有繪士張宗蒼,以山水擅長,仿北宋諸家,無不畢肖。高宗嘉其藝,特賜工部主事。他如陳孝泳、徐洋輩,皆以文學優長,或欽賜舉人,一體會試;或以外郡佐雜升用,亦各視其才也。

    避暑山莊

    清乾隆晚歲,極事縱遊。於熱河特建避暑山莊,圈地數十裏,廣築圍場,雜植時花,分置亭榭。遊其地者,忽而青枝蓊鬱,忽而竹籬茅舍。鑿池引水,傑閣高憑,實天下一大觀也。河間紀曉嵐先生,扈隨多年,《灤陽歌唱集》中,尤多諷頌,今不暇錄矣。維純廟在莊時,遊至蒼石,四顧茂林修竹,綠草如茵,清風習習,幾不知暑之盛至矣。不覺顧而樂之,笑謂從者一武臣曰:“此地氣候溫淑,大勝京師,洵無愧‘避暑山莊’也。”某武臣對曰:“誠是。此陛下就宮內言耳。若外間城市極狹,房屋亦低小,人民半多蝸處其中,兼之戶灶銜接,炎暾之盛,十倍京師。故民間有諺曰:‘皇帝之莊真避暑,百姓仍是熱河也。’”乾隆慍然,揮之使出,為之三日不怡。傳者雲:“該武臣係滿人,故未遭禍;若漢人,鮮有幸免者。”

    嘉量

    東漢嘉量,形正圓,較其度數中今太簇,乾隆九年得之。又考唐張文收嘉量,作方形。乃仿其遺製,用今律度製嘉量,方圓形各一,範銅塗金,陳之殿廷。其上為斛,其下為鬥;左耳為升,右耳為合龠。其重二鈞,聲中黃鍾之宮,有“禦製嘉量”銘。

    玉甕二則

    元黑玉酒甕,流傳日久。後在西華門外真武廟中,道人以作菜甕。乾隆間,以千金易之,建石亭於承光殿(元儀天殿舊址)之南以置之。鐫禦製《玉甕歌》於上,並刻詞臣四十人《應製詠玉甕詩》於石亭楹柱。迨回部底平,得大玉於葉爾羌西南之辟爾山,命匠琢治成甕。自癸未冬至己醜冬,閱六年而工成。亦置承光殿。

    承光殿南,乾隆十年建石亭,置元代玉甕。按:《輟耕錄•黑玉酒甕》:“玉有白章,隨其形刻為魚戰出沒波濤狀。大可盛酒三十餘石,徑四尺五寸,高二尺,圍圓一丈五尺。至元二年告成,敕置廣寒殿。”後屢易代,廢置某道院中為醬瓿。工部侍郎三和善博古物,見之,賤價贖歸,進高宗,仍置故處。禦製《玉甕歌》紀其事,命廷臣序和,以鄭虎文詩為最,其詞曰:

    天啟聖瑞玉甕出,惟聖克受昭聲歌。

    臣愚未睹法宮寶,伏讀睿藻心為摩。

    甕廣三尺容五石,隨形窅突浮圓荷。

    刻劃類鑄象鼎物,長風蹴踏萬裏波。

    腥涎怪物走蛟蜃,呀呻睒瞲騰黿鼉。

    陽冰不冶陰火暗,怪變滅沒吞江河。

    伊誰鏟削運鬼斧,或巨靈掌吳剛柯。

    吾思此玉當在璞,塊然萬古懷嵯峨。

    百靈孕含旺太極,潤及草木輝岩阿。

    原為良工剖鑿出,宛轉人世襲臼窠。

    那知德薄不能有,供玩耳目羞媕婀。

    如延津劍泅水鼎,神物終化理不訛。

    於時恭承陛下聖,萬方貢獻聲猗那。

    人無遺賢物鮮棄,希世寶肯終煙蘿。

    熊熊龍氣光燭夜,乃跡而得歸搜羅。

    轉敕內府輸朽貫,千金易致駟馬馱。

    陳之廣庭重圖訓,奠如金甌無傾陂。

    龍翔風翥發天唱,四十八人鳴相和。

    嗚呼隱見會有遇,委棄道院歲已多。

    冬菹實腹泥沒足,學士憑吊資吟哦。

    拂拭及遠光萬國,經天不掩同羲娥。

    甄幽拔隱寄深慨,誰其會者空摩挲。

    異物且貴況奇傑,努力明盛無蹉跎。

    鬆花玉

    鬆花玉,亦曰鬆花石,紺綠色,出混同江邊砥石山。聖祖時始創為硯,四朝以來,各有妙製珍藏。滑不拒墨,澀不滯筆,允為佳品。乾隆時輯內府所藏舊硯,繪圖係說,為《西清硯譜》,所列鬆花玉硯甚夥。

    琥珀

    琥珀中有小草,莖葉花萼,隨冬夏二至以漸榮枯,《本草》謂之物象珀。大內舊蓄,不止一枚,高宗名之曰“靈珀”,而係以詩。

    象黃

    乾隆間,象房喂養貢象,多至三十餘隻,因諭令暫行停貢。向來各國貢象皆有名,鹹豐三年,南掌貢四象,曰“陶罕董”、“陶罕控”、“陶罕換”、“陶罕慕”;緬甸亦於是年貢五象,一曰“唃鬥”,一曰“蟒墨”,一日“戛那走”,一曰“那紀麻”,一曰“看麻”。又象房有象倒斃,太醫院官驗視有無象黃。世知牛黃,不知象有黃也。

    東珠

    東珠出混同江,及烏拉寧古塔河中。勻圓瑩潔,大者可半寸,王公以飾冠頂。采珠者為打牲烏拉包衣食糧人,合數人為一起,謂之珠軒。以四月乘舟往,至八月歸,各以所獲納之官,如供賦然。舊時三十三珠軒,歲征珠五百二十八粒。或闕或溢,以數計賞罰。乾隆間,增四十二珠軒,征珠六百七十二粒。後又增十二珠軒,征珠一百九十二粒。

    暢春苑前小溪內蚌珠

    暢春苑前有小溪,直夜內侍,每雲陰月黑,輒見空中朗然懸一星,共相詫異。輾轉尋視,乃見光自溪中出,知為寶氣。畫計取之,得一蚌,橫徑四五寸,剖得二珠,綴合為一,一大,一稍小,巨似棗,形似葫蘆。不敢私匿,遂以進禦。此乾隆初年事也。高宗愛賞之,常用為朝冠之頂。紀河間記此事,謂:“小溪不能產巨蚌,蚌珠未聞有合歡。斯蓋由天命聖人,因地呈符瑞。”壽躋九旬,康強如昔,非偶然也。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