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艱難走茫山  第六章淩老爺駕鶴西去淩家八裏搭長棚

章節字數:3073  更新時間:24-11-14 10:42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這一年的春天,桐梓原上淩家大院的淩老爺淩舉人駕鶴西去了。淩老爺的升天,轟動了整個桐梓原,也驚動了當時的縣政府。那時候縣政府的革命黨人還沒有站穩腳跟,縣長就像燈影子戲一樣,一會這個來了,又走了。一會那個來了,也走了。但是,桐梓原上的淩老爺的死,不得不引起當時縣政府的重視,因為革命黨人知道,要想在桐梓塬上站穩腳跟,還是要得到這些大門大戶的支持。

    淩老爺升天以後,當時的蔡縣長坐著轎子,帶著人和挽章親自前來桐梓原淩家大院吊唁淩老爺,恭恭敬敬的給淩老爺鞠了三躬。蔡縣長親自前來吊唁,給淩家大院增加了不少的光彩,淩家大院的老少爺們自然十分高興,隆重地接待了蔡縣長一行。

    革命黨人的縣長前來吊唁淩老爺,在桐梓原上傳為佳話,蔡縣長都親自前來吊唁淩老爺,別人沒有不來的道理。桐梓塬上有頭有臉的人,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前來吊唁淩老爺。小家小戶的人雖然沒有資格吊唁淩老爺,但都來幫忙。比如燒火、搭棚、挑水等一切的雜事都是要人幫忙的。

    淩家人除過孝子以外,其他人都做了具體的分工。特別重大的事情要淩子綬定奪以外,其他的事情都是由淩家的管家淩錄成總的負責管理。

    淩子綬定了一個大的框框,就是淩老爺的喪事要大辦,能辦多大就辦多大,辦得越大越好,辦的越紅火越好。淩老爺活著的時候風風光光,死了也一定要讓淩老爺風風光光的升天。一切都圍繞著風光來辦。就憑淩老爺的這個身份辦的多大,辦的多風光都不為過。隻有辦得風光,才符合淩老爺的身份,才對得起在天之靈的淩老爺。

    淩家的主事人既然定下了大的框框,淩家的管家淩錄成就可以放開手腳大幹一場了。他率領一百多名莊客,風風火火的大幹了起來。這裏所說的莊客,就是指淩家莊上所有的人,包括男人和女人。大家一起上陣,緊張的忙了起來,殺豬宰羊,各處采辦,緊張得不得了。淩老爺的喪事就這樣緊張起來了,大家就是一個目的,就是把淩老爺的喪事辦大,辦風光。淩家大院的主事人,再一次的交代,不要怕花錢,不要怕吃糧食,把事情辦大就好,把事情般風光就好。

    桐梓塬上的人們都知道,淩家大院裏不缺錢,也不缺糧食,為了風光怎麼辦都行。因為淩老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是一個給桐梓原上爭了大光的人,是一個風光了一世的人,活得風光,死了也一定要風光。

    淩老爺是桐梓原上人們的自豪,桐梓原上的人們都以淩老爺為榮,都以淩老爺為楷模。淩老爺在桐梓塬上不光是一個有錢的大財主,也不光是桐梓塬上的第一富戶,最主要的是淩老爺在桐梓塬上有幾個第一,這幾個第一就說明了淩老爺的偉大之處。

    淩老爺是桐梓塬上出的第一個舉人。讓淩老爺感到十分自豪的事情,就是他這一輩子參加過院試,那就是考秀才,他第一次參加考試就考取了生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秀才。他考上秀才的那一年,還不到二十歲,相比較來說是一個最小的秀才。考舉人那真的辛苦淩老爺了,多次參加鄉試不中,在他四十歲的那一年,才考中了舉人。淩老爺中了舉人,當時激動的情景差不多就像範進中舉,雖然說沒有範進中舉那麼激動發瘋,但是,也激動了好長時間。不管怎麼說淩老爺是桐梓塬上的第一個舉人,也是最後一個舉人。

    本來百尺竿頭還要更進一步,第二年淩老爺又參加了會試,也就是現在說的國家級的考試,那是要到京城貢院裏考試的,考上了以後就是貢生,就是人們說的進士。可是兩次都名落西山,隻好罷了。雖然沒有考取貢生,但是淩老爺是桐梓原上第一個參加會試的人。說淩老爺是桐梓塬上第一個參加會試的人,其實也委屈淩老爺。桐梓塬算什麼,整個黃土高原上也沒有幾個人參加過會試。

    淩老爺也是桐梓原上出的第一個當縣長的人。這從那年那代開始追溯就不好說了,反正在桐梓原上的記載裏,除了淩老爺當過縣長以外,再沒有發現還有哪朝哪代誰當過縣官的記錄。如果再往遠裏追溯,據說炎帝就出生在桐梓塬上,這炎帝當然要比縣長大的多了,但是這個說法時間太久遠,真假難辨,這真假難辨的事情就算了吧。

    淩老爺還是桐梓塬上第一個見過皇上的人,這皇上不是誰想見就能見得了的事情,可是淩老爺就見過皇上了。那一年朝廷要讓他到南方一個小縣當縣長,光緒皇帝召見了他們幾個去南方做官的人。那時候的南方小縣,一般都稱為蠻荒之地,做官的環境都十分艱苦,據說那裏的人都十分刁蠻。為了鼓勵他們去南方做官,而且當一個好官,光緒皇帝就召見他們。

    淩老爺也是桐梓塬上第一個和慈禧皇太後吃過飯的人,不要說桐梓塬上沒有人和慈禧皇太後吃過飯,就是整個黃土高原上也可能沒有人和慈禧太後吃過飯。和慈禧太後吃過飯,這自然是淩老爺的榮幸。

    這慈禧皇太後何許人也,能和慈禧皇太後坐在一起吃飯,那是何等的榮幸就不用說了。那一年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皇太後逃到了西安,當時在西安住了一年多的時候,也就是慈禧老佛爺住在西安的時候,淩老爺從南方辭官回到了西安,慈禧太後不知道為什麼召見了淩老爺他們幾個辭官的舉人,並且賜他們和老佛爺一起吃飯。

    當時淩老爺他們幾個心裏人害怕,不知道慈禧老佛爺會不會責怪他們辭官?讓他們感動的是,老佛爺不但沒有責怪他們,還賜他們和老佛爺共進午餐。但是實在太緊張樂,吃的什麼飯淩老爺沒有記住,飯是什麼味道淩老爺也忘記了。這是淩老爺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就憑淩老爺在桐梓原上創下了這幾個第一,足以證明淩老爺是一個風雲人物,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淩老爺死了,桐梓原上的人不敢說淩老爺死了,隻能說淩老爺升天了。淩老爺升天了,自然在桐梓原上會引起很大的震動。

    大清對淩老爺有恩典,所以淩老爺一直都說自己是大清的子民,一直都不剪辮子,到死那根辮子都在後腦勺上擺來擺去。他不允許別人說大清的不好,更不允許有人說慈禧老佛爺的不好。慈禧老佛爺駕崩以後,淩老爺傷心萬分,痛哭不止。他還專門到西安設的老佛爺的靈堂裏給老佛爺上過香,祭奠了老佛爺。

    改朝換代以後,袁世凱當了大總統,淩老爺非常生氣,他憎恨袁世凱,大罵革命黨人。對隆裕太後十分生氣,他一直認為是隆裕太後出賣了大清朝廷,他大罵恭親王這個鬼子六。

    他堅決地反對南方的革命黨,更是高聲大罵袁世凱這個大清的叛逆。他的小女兒淩子瑩在西安上學的時候,參加了革命黨,他就再不認這個女兒了,從自以後淩子瑩就再也沒有能回得了桐梓原,也就再也沒有回淩家大院。淩老爺去世了,淩子瑩也沒有回家。

    淩老爺去世以後,喪事辦的特別特別的隆重,是桐梓原上從來沒有過的這麼隆重,又一次創下了桐梓塬上的又一個第一。淩家的老太爺,也就是淩老爺的父親,那一年死了以後,就已經很排場了,在桐梓塬上名氣就十分大了,當時搭的是三裏長棚,宴席四方來客,唱了三天大戲。當時已經創下了桐梓塬上的最高。這次淩老爺去世,當然不會亞於他的父親淩老太爺,因為淩老太爺沒有兒子的名氣大。其實說起來這淩家有今天,都是淩老太爺的功勞,淩家能成為桐梓塬上的第一大財主,都是淩老太爺創下的家業。

    不管怎麼說,淩老爺去世了,一定要辦得排場,辦出氣勢來,要成為桐梓塬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那一種氣勢。淩家決定要搭八裏長棚。最後因為地方有限,隻好搭了不到七裏長棚,但是也算做八裏長棚。各路賓客大吃七天。他們不光是宴請賓朋,還要給要飯花子專門搭了一裏大棚,四方的要飯花子雲集到了桐梓塬上,大吃大喝七天。

    淩家還從西安請來了戲班子,在桐梓塬上唱了七天大戲。這樣不光是桐梓塬上的人了,為了看戲人們從四麵八方來到了桐梓塬看戲,淩家對所有的人管飯。

    淩家還貼出告示,誰願意給淩老爺當孝子都可以,隻要給淩老爺當孝子,每人給一身孝服孝冒,喪事辦完以後孝子可以把孝服和孝冒拿回家去。這樣的優厚條件,吸引各方很多的人來當孝子,他們就是為了這身孝服,拿回去以後一改就是一身衣服,這是多麼好的事情呀,到了最後,淩老爺的孝子特別的多,跪了二裏多長。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