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1000 更新時間:12-03-14 08:04
一、近幾年散文空前繁榮。
表現為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散文,包括業外的人。問他,最近幹什麼呢?常會聽到這樣的回答,我在讀一本散文集子。再就是寫作大眾化,“玩”散文。而且“玩”散文的人比玩小說的人多得多。有許多原本寫小說、詩歌、評論的人,改為寫散文或者至少兼寫散文。
散文寫作“易學難工”。
散文是比較方便的文體,容易操作。網絡寫作,寫生活,散文直接揮灑而出。其實這與創作“高於生活、精於提煉”的要義有不小的距離。
對散文概念的詮釋上,有“泛化”問題。
散文界一直存在“散文能否虛構”的爭論。問題的另一端是,很多寫生活的文字是否真正的文學作品。
文學作品中,有合於思想和藝術的正確虛構。實際上,文學創作中,“虛構”是個逃不過的法則。對於真實的材料,重要的細節,要淘煉、豐富。
二、當前的散文創作更應重視思想和藝術上的提高升華、合理創新問題。
目前,散文在繁榮之下,覆蓋著實質的平淡;在龐大的陣列中,掩蓋著單調和貧乏。相當大部分的散文寫作,沒有逃出既定的窠臼與模式。
這與散文作者自小受到課本上所謂“經典名篇”的影響有關,也與個人的思維定勢有關。具體表現,有寫法、題材上的問題,也有語言文字的套式——呈現“純公共散文話語”。
許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是最可怕的。
回看改革開放之初的散文,“如今已覺不新鮮”(清朝詩人趙翼詩句)。比如《雀兒飛來》《打碗碗花》《煎餅花》等等,有的還入選了學生課本。這些經我手發表,甚至還評了獎的作品。但今天看來,真有點“羞澀”。今天如果散文還是這種模式,我一定是煩。不但是語言問題,還有一種公共的感覺,其穿越時空的力度不夠。局限於作者當時思想的高度、力度、深度。
我經常冷靜下來想這些東西。如果說當初創辦《散文》月刊時,新時期散文還是“初戀”階段,後來逐漸成熟,走到現在,也不能算是出現危機,可以說進入“七年之癢”。
有人會問“文學作品也有過時說嗎?”我以為,文學作為一種事業,永遠不會衰落。但作品,在不同時間會有不同評價,會有消長興衰。
看今天的一些散文,有“翻”的感覺。我們應該為出“翻”,為提高散文魅力而奮鬥——
第一是思想深度。第二是題材的拓新與拓展。第三是結構的突破與章法求新。第四是語言的意蘊。
有一個方麵“新”,就會讓人眼前一亮。
散文隊伍的“群眾化”是可喜的,但不應造成“粗放式”生產。
散文作者心性要厚道、慈悲,但寫作的角度不能不刁、不狠。
文字的糅合、組接,是寫作者道行、底蘊、意識的綜合體現。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