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邯山之語

章節字數:3920  更新時間:11-06-12 12:19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傍晚,溫暖的春風仍持續不斷從南方吹來,溫柔地撫摸著邯山上的一草一木,好似風與山之間有著無限溫情。站在邯山這個製高點,就能看到山腳下的邯鄲城,此時城裏炊煙嫋嫋,城外的綠油油的麥田整整齊齊,好似鋪在地上的綠帛……此時此地的景致一派恬淡靜樸,即使不解風情之人也難免心生憐愛,可是這個時代,幾乎沒有人會將時間浪費在遊山玩水上——遊山玩水,這種風花雪月的雅致還是留給唐宋時代的人去吧!

    太陽將最後一絲光輝灑在大地上,消失了。

    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徒步從山上下來,手裏拿著一根枯樹枝,無聊地拍打著狹窄山道旁的青草。

    隱約可以看到他穿著樸素,可見不是什麼達官貴人而是一般平民,這麼晚來山上或許是在散步,有這種興致,足見此人有著高於一般人的情操,畢竟這個時代的平民首先要忙活的還是自己的口糧。

    走到半山腰時,他看到前麵一個人影,背著一大捆幹柴蹣跚而行,還隱約聽到他用蒼老的聲音罵道:“這鬼山路……”顯然因為山路崎嶇難行而發牢騷。

    似乎是山路有意捉弄,話音剛落,那人竟然一跤摔倒,肩上的幹柴也稀裏嘩啦散落一地。

    年輕人急忙過去扶起那位老者。

    “老人家,您不礙吧?”年輕人扶起他,問。

    老者有些不服氣地踢了一腳地上的木柴,道:“不礙!不礙!老漢我骨頭還硬著哩!”說著掙紮著站起來,“年輕人,多謝啦!上山打柴,沒成想回去晚了,天一黑,看不清道,腳下沒站穩,嗬嗬,摔了他媽的一跤!”

    年輕人笑著,“人沒事就好!”說著彎下腰將地上的木柴撿起來又捆紮好,然後一使勁,扛在自己肩膀上。

    老者一見大笑:“嗬嗬!有勞有勞!”

    年輕人背負著木柴,老者在後麵扶著,兩個人向山下走去。

    老者有著邯鄲人所普遍具有的健談,一打開話匣子就天南海北說個不停,年輕人很有禮貌地靜靜聽著,不時應和一聲,恰到好處。

    “我祖父本是燕國人,在我父親十七歲時遷到邯鄲,我們祖孫三代老老實實種地,踏踏實實做人,在鄰裏間也是有聲望的!……我們家的田,雖不是上等,但夏收的麥子、秋收的穀子都是最多的!南人多種水稻,我看不行!你想啊,種水稻不得下水嘛!嘖嘖!當真是麻煩!……趙穿大夫來到這裏後,待咱們老百姓好啊!也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咱們哪!該知足啦!我聽說西邊兒的秦人,春秋兩季打仗殺死人,冬天就餓死人,一堆一堆地死!秦國的墳都把土地占滿啦!都沒有地方種莊稼啦!……教我老漢怎能不感激邯鄲大夫啊!”老漢喋喋不休地說著,絲毫不在意年輕人是否在聽,說著說著,說到了不日前從晉陽趕來看望邯鄲大夫的趙氏少主,“聽說這個少主很是聰明哩?年輕人,這個趙家太子的事情,你可曾聽說過?”

    年輕人搖搖頭,“這個卻不曾聽說。”

    老漢更加來了興致,滔滔不絕道:“你不知道吧!這位少主雖是趙家大宗的太子,卻不是趙氏宗主的長子,他母親也不是正室,聽說是胡人!既不是長子,也不是嫡子,他還就偏偏做了太子!聽說,那個厲害的趙孟大夫選嗣不同於別人,立賢不立長!趙孟大夫為了考驗他的兒子們,在一個竹板上寫了訓誡之詞,然後交給他們,讓他們時時誦記,後來過了好幾年,趙孟大夫叫來兒子們,問,幾年前我給你們的訓誡之詞還記得嗎?太子伯魯摸摸腦袋,嗨!背不出,趙孟大夫要竹板,也不知丟到哪裏去啦!趙孟大夫再問小兒子趙嘉,也記不得找不到,最後問這少主,你猜怎麼?少主背得滾瓜爛熟,一問竹板在哪裏,他伸手就從袖中拿了出來,那竹板油光水滑,一看便知是時常撫摸的緣故……趙孟大夫就把他立為太子啦!”

    年輕人點點頭:“原來這樣啊……”

    二人邊走邊說,忽然看到山腳下一片通明火把,隱約傳來噪雜的說話聲。老漢很納罕,納罕中又有些害怕:“哪來這麼多火把啊……這些都是啥人?不會是要打仗吧……”年輕人一言不發,繼續趕著路,好像什麼也沒看到,老漢有心暫停下觀望,但見年輕人如此,隻好硬著頭皮跟上去。

    聲音越來越大,那群火把明顯要往山上來。

    兩人來到了山腳下,一人大喊:“下來了!我看見了!看見了!”話音剛落,一群人就把老漢和年輕人圍住了。

    老漢嚇傻了:“大人們!大人們!我們是老實人啊!上山砍了點柴!這個年輕人是好心——”

    那些人不理會老漢,衝年輕人行禮:“公子!”

    老漢驚得下巴幾乎掉了:“公、公、公……公子!?”

    年輕人將柴交給一名士卒,道:“送這位老漢回家。”

    老漢呆呆望著年輕人:“年輕人……您是……”

    一名官員道:“老先生,你們倆一塊下山來的原來還不知道啊?這位就是晉國趙大夫家的二公子!咱邯鄲大夫的族侄!趙氏大宗的少主啊!”

    沒錯,這個年輕人就是趙鞅的次子趙勿恤,趙氏宗主的繼承人。

    老漢下巴真的要掉下來了:“公子……邯鄲大夫也得敬重您啊!老漢……我……”

    趙勿恤輕聲道:“老先生請快回吧。日後打柴,切記不可多打不可亂打,我見你柴中多有樹苗,這不好,既要砍柴,也要養山哪!”說罷在眾人簇擁下離去了。

    老漢跪伏在地,許久不起來,顫聲道:“老漢記著了!”

    趙勿恤回到住處,換了衣服,邯鄲午還沒有來請他去赴宴,便坐下拿起一卷書,卻看不下去。

    借著燈光,可以清楚地看到趙勿恤的相貌,他的臉和一般人不同,而是棱角更為分明,深眼高鼻,雖然燈光昏暗,可還是可以看出他的膚色白於常人,明眼人一看便知,趙勿恤此人有胡人血統,事實是,趙勿恤母親的故國是晉國西北一支狄人所建之翟國,族人號留籲氏,尚紅色,故曰赤狄,而其母的母親,即趙勿恤的外祖母,是來自秦國以西的胡人,這支胡人除了和其他胡人一樣披發左衽民風彪悍外,還是金發碧眼,故被華夏所賤之。

    若是隻看相貌,趙勿恤便有些生不逢時,因為在兩千年後,他的這種混血兒相貌在華夏大地反而大受歡迎,他的無數後人們,大有崇尚金發碧眼而自輕之勢,殊不知春秋戰國時代,這種相貌都被人賤待,甚至看做異類——曆史之諸多變數,怎不讓人感歎滄海桑田、舊時王謝!

    而此時,邯山之上老漢的話,讓他心裏起了波瀾。

    就是那句“晉國的趙穿大夫來到這裏後,待咱們老百姓好啊!也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咱們哪!該知足啦!”和那句“多謝邯鄲大夫啊!”。

    趙穿,趙氏小宗,受封於邯鄲為邯鄲大夫,故又稱邯鄲氏,如今的邯鄲大夫乃是其孫邯鄲午,按趙氏排輩,是趙勿恤的族叔。

    “看來邯鄲氏在此地深得民心。”趙勿恤心中默道。

    十天前,他受命於父親趙鞅前來邯鄲,表麵是履行每年一次來探望族叔邯鄲午的慣例,其實是打探邯鄲方方麵麵的虛實情況。

    以便在攻打邯鄲氏的時候能事半功倍。

    外人看來,趙氏和邯鄲氏是血濃於水的堅固聯盟,但趙鞅很清楚,邯鄲氏在很久之前就開始疏遠本家趙氏而和智氏走得親近——親近到如果智氏和趙氏發生矛盾,邯鄲氏一定會力挺智氏而和趙氏拔刀相向,其實趙鞅也清楚,這是精明老辣的荀申苦心經營的結果——血濃於水,卻濃不過利益,更不要說這濃血曆經幾代,已稀釋得近乎透明了。

    一個月前,趙鞅將他喚至身邊,將晉國大勢給他透徹分析,言語沉重,頗有臨終遺言的意味。

    “現在的晉國,以我趙家為大,可我們的實力再厚,也不敵兩家三家甚至四家五家之聯合!智氏稍遜,戰不敵我,而邯鄲氏勢力最小,不敢與我交惡,可若是兩家聯合,則實力遠勝我趙氏!韓氏雖與趙氏世代相好,但如今的宗主韓虎為人圓滑,不似其祖;魏駒也深諳騎牆之術,一旦有事,魏氏必然觀望,棄弱附強;中行寅是邯鄲午的娘舅,又與我不睦,故若有戰事,中行氏與範氏必然站在邯鄲午一邊,於我趙氏不利!”

    “我老了,命不久矣!故我想在死之前在盡力為你掃清一些障礙,若是天帝眷顧我趙氏,則你就帶著趙氏走上大興之道,若天帝不眷顧我趙氏,也隻好聽天由命!”

    “記著!此時趙家最危險的敵人是智氏和邯鄲氏,智主荀申有大動幹戈的心思,可因不明我趙氏虛實,故遲遲不敢下手,若他真的下定決心挑起事端,必然會以趙氏大宗之位誘惑邯鄲氏,一同伐我,屆時我趙氏命休矣!如今的趙氏正在刀刃之上!千鈞束之於一發!萬不可讓別人施那一壓!故我隻能暫時穩住智主荀申,彈壓其野心,以便爭取時間!當下最迫切的事情便是除掉智氏的臂膀邯鄲氏,我們攻伐邯鄲,範氏和中行氏與我積怨已久,中行寅又是邯鄲午的舅父,故二卿必助邯鄲伐我,荀申目光短淺,礙於四家聯盟又因與二卿不睦必站在我一方,反圖二卿之利,故一旦戰事起來就是一場大戰!此戰不但要除滅邯鄲氏,還要將範氏和中行氏一同消滅!”

    “邯鄲氏在邯鄲有很好的口碑,可隻要是人就有弱點,邯鄲午雖有賢名卻遠不及其祖,此人貪而好利,我們便以此為突破口除掉邯鄲氏。失去邯鄲氏的智家短期內必不會動我趙氏,我若真的不在了,你就要韜光養晦以待時機!智氏認為你難成大器,不足為患,必然掉以輕心,於我有利,為父卻知道,你能為人君!堪當大任!”

    “我常對你說的兵法之道,你要切記!所謂兵法,不是隻能運用到戰場之上,真正懂得兵法之人,無時無刻不在運用兵法!我死後,你就慎重而行吧!”

    趙勿恤就是在聽到父親這樣一番話後,懷著極其複雜的心情來到邯鄲的。

    趙勿恤固然欽佩與感激父親的深謀遠慮,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迎接日後的狂風暴雨,但一想到要除掉同宗同種的邯鄲氏,他便有些心頭犯堵,更何況,邯鄲氏在邯鄲有這麼好的口碑,除掉他們,對邯鄲百姓而言,應該是一種損失和傷害吧?除了百姓,天下諸侯公卿之中,或許隻有一個趙勿恤知道,戰亂一起,倒黴的總是百姓。

    趙勿恤很是迷茫。他痛恨自己沒有父親的殺伐決斷,跟父親相比,自己真是差得太遠了。

    邯鄲午派人來請他赴宴,他做出一副欣然的樣子前往。邯鄲午似乎每天都有極好的興致,夜夜歌舞飲酒,這次又請來了邯鄲有名的女琴師魄光撫琴助興。女琴師年紀不過二十出頭,卻別有一派高貴端莊,撫著一把朱紅漆身鳳首箜篌,動靜皆是典雅,極是動人。眾人說是聽琴,卻分明是在看人,趙勿恤心中有事,喝了一口悶酒,猛然發現耳邊的箜篌之音十分入耳,其聲切切,其聲哀哀,忽而淒婉如入低穀,忽而高亢似上雲霄,不覺聽得入迷,不由心中感歎:亂世之人,也如這箜篌之聲起伏不定,但,這撫琴之人,又是誰呢?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