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後圓夢西泰山  三、華東五市結伴遊

章節字數:4944  更新時間:18-03-15 10:02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3、中山陵園緬偉人

    吃過午飯,不等到達素有“六朝古都”之稱的南京,首先來到最具吸引力、最有知名度的中山陵。真是應了那句話:如果沒去中山陵,你隻看到了半個南京城。

    說起中山陵,馬上會想到偉大的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孫先生本名孫文,字逸仙。因他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用過“中山樵”的化名,所以他在國內被尊稱為孫中山先生。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出生於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個農民家庭。他少有大誌,先後求學於檀香山、香港等地,畢業後在廣州、澳門等地行醫。後棄醫從政,並於1905年在日本組織中國同盟會,被推舉為總理,提出了“驅除按虜,恢複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著名綱領,及“民主、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學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後,他被十七省代表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於次年元旦在南京宣誓就職。此後,經曆了“袁世凱竊國”“二次革命”“護國運動”“護法運動”等風風雨雨,1921年他在廣州就任中華民國非常大總統。在1924年1月廣州召開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將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提出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同年11月他應馮玉祥之邀抱病北上討論國家大計,終因積勞成疾,於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中山陵的墓址是孫先生生前選定的。這裏視野開闊,氣象雄偉,的確是建造陵墓的好地方。人們也許會問:孫先生出生於廣東,逝於北京,畢生為革命奔波各地,為什麼要選擇南京作為自己的長眠之地呢?

    據說,早在1912年孫先生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靈穀寺的住持和尚就曾向他推薦過這塊“前臨平川,後擁青嶂”的風水寶地。當年3月31日,中山先生為求南北和平統一,毅然辭去總統之職。4月初的一天,他與胡漢民等人到明孝陵一帶打獵,來到現陵墓所在地休息。他環顧四周,對左右說:“待我他日辭世後,願向國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軀殼爾。”當然,紫金山的氣勢風水還不是孫先生作此決定的根本原因。孫先生臨終前囑咐:“吾死之後,可葬於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為臨時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因此,盡管孫先生在南京停留時間並不長,但南京對於孫先生是具有特殊意義的。他選擇南京紫金山為墓址,從根本上說,是為了紀念辛亥革命,激勵革命同仁。

    為尊重孫先生的遺願,宋慶齡、孫科等人組成的孫中山葬事籌備處實地察看,選好陵址,劃地2000畝修墓,又登報懸獎,征集陵墓設計方案。在眾多應征者中,青年建築師呂彥直設計的鍾形圖案被一致評為首獎,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1926年3月12日孫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際,舉行了奠基典禮。曆時3年多,耗資150萬銀元,中山陵終於在1929年春竣工。令人惋惜的是,留學美國、才華橫溢的青年建築師呂彥直在主持建陵過程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不幸與孫先生一樣身患肝癌,在工程臨近尾聲時病逝,年僅35歲。

    中山陵的建造可以說是南京城建設史上的一件大事。當年為了迎接孫先生靈樞,南京修築了第一條柏油馬路—中山路。該路西起中山碼頭,東至中山門,長達12公裏。直到今天,中山路依然是南京最主要的交通幹道之一。同時改造翻修了明代城門朝陽門,並改名為中山門。在中山門到中山陵之間還修築了一條陵園路。

    出中山門,沿陵園路行駛,終點便是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廣場。廣場正南是一座八角形石台。台上那尊雙耳三足的紫銅寶鼎,重5000公斤,高4。25米,腹徑1。23米,是中山陵紀念性裝飾之一。此鼎鑄於1933年秋,由廣州中山大學全體師生和戴季陶捐贈。鼎一麵鑄有“智、仁、勇”三個字,是中山大學校訓。鼎內豎有一塊六角形銅牌,上刻戴母手書《孝經》全文。

    由廣場踏階而上,迎麵是一座四楹三闕門的衝天式石牌坊。這座牌坊建於1931—1933年,高12米,寬17。3米。建坊用的都是大塊福建花崗岩,但采用的卻是中國傳統木結構形式。坊額正中是金光閃閃的“博愛”兩字。這兩個字是孫先生的手跡,原出自唐韓愈《原道》“博愛之為仁”一語。據說孫先生生前最愛題這兩字送人。孫先生畢生以偉大的博愛精神致力於民主革命,為民族的獨立自由奮鬥不息,可以說“博愛”二字正是對他一生的高度概括和最好寫照。

    由博愛坊向前走,是一段長480米,寬十多米的墓道。中山陵的整體設計,突出中國的傳統風格,莊嚴肅穆,獨具特色。為了體現孫先生的崇高偉大,中山陵沿用了古代依山為陵的慣例,將墓室築於海拔約160米的全陵最高處。此外,整個陵區的建築植被中軸對稱,更給人以法度莊嚴之感。朝北順坡而上,依次有陵門、碑亭、祭堂和祭堂後的墓室等建築。而墓道兩邊的雪鬆、檜柏、銀杏、紅楓兩兩相對,代替了古代慣用的石人石獸,象征著孫先生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質。

    墓道盡頭是平台。整個陵墓平麵為“木鐸”形。鐸,就是平常我們說的大鈴擋。在古代它是用來宣布政教法令和戰爭令的。鐸的聲音宏亮,而且傳得很遠,有“使天下皆達道”的喻義。陵墓選用這樣一個圖式,讓人不禁想起孫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的名言,其用意也正在警示後人。

    陵區的正式開端是座宏偉的三拱門。它高16米,寬27米,進深8。8米,也是用福建花崗岩築成的。中門橫額上是孫中山手書“天下為公”,出自《禮記禮運》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意思是說國家政權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這是孫先生畢生奮鬥的理想,也是他所倡導的三民主義的極好注解。

    過了陵門便是碑亭。亭正中9米高的巨碑上,刻有國民黨元老譚延闓手書的“中國國民黨葬總理孫先生於此—中華民國十八年六月一日”24個餾金顏體大字。當初討論立碑時,計劃由汪精衛、胡漢民等人分別撰寫銘文、墓誌銘等。可花了兩年時間也沒寫出來。大家都認為先生的思想功績是文字所無法概括的。於是索性不寫銘文,即成現在的無銘文碑。

    出碑亭,迎麵石階層層疊疊。南京人常說中山陵的台階像是盧溝橋的石獅子—數不清。所以來這兒遊覽的客人常常要問:中山陵究竟有多少級台階呢?

    拾級而上,終於登上頂台—祭堂。由此既可鳥瞰,更宜遠眺。置身此間,背倚巍巍鍾山,耳聽陣陣鬆濤,更覺偉人的浩然正氣與大自然同存。祭堂處在鍾山半山腰,從博愛坊到祭堂總共有392級台階,高差約70米,平麵距離700米。如從碑亭數起則有290級台階。建築師為避單調,將這392級台階分作10段,每段1個平台,總計有大小10個平台。更妙的是,從下向上看時一望到頂,石階連綿不斷,不見平台;而朝下看時,卻反而不見台階,隻見平台了。這392級的數字並非巧合,而是暗喻了當時全中國三億九千二百萬同胞。一路登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對中山先生敬仰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孫先生的遺體究竟是否還在中山陵,這是每一位來這裏的遊客最關心的問題。事實上,自孫先生逝世後,他的遺體的確是曆經磨難。1925年3月12日孫先生逝世時,他的遺體經過防腐處理,暫時被安置在北京香山碧雲寺。1926年,被北伐軍打敗逃到北京的軍閥張宗昌,把失敗的原因歸咎為孫先生的遺體壓住了他的風水。於是他打算要焚化遺體。後經愛國將領張學良派兵保護,遺體才得以保存,但已受到空氣侵蝕。1929年5月28日靈柩由津浦鐵路從北京運抵浦口,6月1日運達中山陵。奉安大典儀式完畢後,即用水泥將靈柩澆入壙中。墓穴用花崗岩墊底,四周建隔牆,紫銅棺下有一特製楠木墊,棺上有一層密封著的水晶透明板。當年公祭時,站在石壙邊,扶欄即可瞻仰中山先生遺容。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曾準備將遺體運往重慶。解放戰爭後期,蔣介石又曾想將遺體遷往台灣,但由於爆破墓穴勢必會損壞遺體,因而受到工程界愛國人士和國民黨左派的極力勸阻,終於使遺體得以安然保存至今。

    4、秦淮河畔有故事

    離開中山陵,我們來到秦淮河畔的南京老街,品讀一下這裏曾發生的故事。

    秦淮河沿岸酒家林立,大都是仿古的明清建築。雕欄玉砌,亭台樓閣,競顯奢華氣派。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曾寫過“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這裏的淮水就是秦淮河,女牆就是城牆的意思。可見,它自古以來就是南京的護城河,本名叫“龍藏浦”。那麼它是何時變成秦淮河的呢?

    相傳秦始皇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於是鑿方山,斷長壟為瀆,入於江。後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其實秦淮河是一條曆史悠久的天然河流,當時這條古老的河流確實是從方山經過,而且河道寬綽。自五代吳王楊行密在長幹橋一帶築石頭城以後,河道才開始變窄,並被分隔成內外“秦淮”,河流全長10公裏。成了無數文人墨客為之讚美傾倒尋跡訪蹤的“十裏秦淮”了。唐朝大詩人李白、劉禹錫、杜牧等都曾為它寫下詩篇,孔尚任的《桃花扇》和吳敬梓的《儒林外史》,都對“十裏秦淮”有過生動的描寫。《桃花扇》中描寫的不畏權貴的名妓李香君,就居住在秦淮河南岸的文德橋畔。提起文德橋,也有一段美妙的故事:

    文德橋始建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曆代均有修葺,相傳為李白醉酒撈月之地,為此後人在橋旁辟建了得月台。

    文德二字取文德以昭天下之意,但南京民間有“君子不過文德橋”一說。舊時南京夫子廟一帶為科舉重地,每有趕考學子聚集苦讀;對岸則是名冠江南的酒肆妓館之地。文以載德、厚德載物的儒家正統,與及時行樂、紙醉金迷的金粉之地,隔河相守,相安無事。分隔它們的,就是這座文德橋。

    曆史上文德橋由於特定的位置和結構,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午夜前後,在該橋東、西側的秦淮河上,可見水中左右各半邊月亮,此即“文德橋上半邊月”的出處。這一自然奇觀,曾吸引無數遊人前來攬月。清代文學家吳敬梓當年寓居南京時,曾於此夜漫步文德橋,見此奇觀,激情如噴,不禁詠詩一首:“天涯羈旅客,此夜共嬋娟,底事秦淮水,不為人月圓”。

    李白酷愛明月。有一年農曆十一月十五日夜晚,他來文德橋附近酒樓飲酒賦詩,隻見皓月當空,銀輝瀉地,便趁著酒興上文德橋觀景。突然,他發現月亮掉在水裏,便醉意朦朧地跳下橋去,欣然張開雙臂撈月,水中月亮被剖成了兩半。從此,每年那天的夜晚,人們都爭相來文德橋觀賞半邊月。這個故事在人間廣為流傳,很多文人墨客和學士名流也因文德橋畔的半邊月慕名而來,曾為她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篇章。著名詩人聞一多的長篇敘事詩《李白之死》,對李白投水捉月和明月的迷人景色作了生動形象的描寫。詩中寫道:“月兒初還在池下絲絲柳影後窺看,象沐罷的美人在玻璃窗口晾發一般;於今卻已姍姍移步出來,來到池西,池波一皺,又惹動了嫻靜的微笑。

    在秦淮河岸邊,占據很大麵積的還有中國古代最大的科舉考場江南貢院。江南貢院又稱南京貢院、建康貢院。位於南京夫子廟學宮東側,是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組成部分,夫子廟地區三大古建築群之一。

    江南貢院始建於1168年(宋乾道四年),清同治年間,江南貢院達到鼎盛。僅考試號舍就有20644間,加上附屬建築數百間,占地超過30餘萬平方米。其規模之大、占地之廣居全國各省貢院之冠,創中國古代科舉考場之最。從貢院落成到晚清廢除科舉,江南貢院為國家輸送了800餘名狀元、10萬名進士、上百萬名舉人,明清時期全國半數以上官員都出自江南貢院,是名副其實的中國古代官員的搖籃。不過,現在保留下來的建築已為數不多,貢院內的中國科舉博物館,是唯一反映中國科舉考試製度為內容的專業性博物館。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因為劉禹錫的這首詩,許多人到南京的夫子廟,一定要去烏衣巷,看王謝故居。

    烏衣巷內,王謝故居圍牆高聳,明顯經過現代人的修飾,嶄新明亮,然朱門緊閉,昔日的王者之氣猶存,隻是那些堂前燕已不知飛去何家,曾經的繁華早已隨雨打風吹去,隻剩下遊人們的腳步聲在青石板上發出空曠的回響。關於烏衣巷的得名,還有一個與王謝有關的愛情故事:

    金陵人王謝,出生航海世家。一次海上遇難,他抱一木頭漂浮到“烏衣國”,救他的老夫婦將女兒許配給他。天長日久,思鄉心切,王謝悄悄返回故鄉。回家後,王謝見有兩隻燕子棲於房梁,招手引下,書一詩箋係於燕尾放飛,詩曰:“誤到華胥國裏來,玉人終日苦憐才。雲軒飄出無消息,灑淚臨風幾百回。”第二年春天,燕子從“烏衣國”返回,尾係回詩:“昔日相逢冥數合,如今暌違是生離。來春縱有相思字,三月天南無雁飛。

    後來,燕子不再往返傳遞消息了,一段生離死別的愛情故事流傳了。王謝居住的巷子就被人們稱之為“烏衣巷”了。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