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字數:2601 更新時間:23-07-20 21:32
戚繼光任寧紹台參將不到一個月,就正麵遭遇倭寇的侵襲,要真刀真槍地與倭寇交鋒。
當時八百多名倭寇進攻戚繼光管轄的龍山守禦千戶所(位於浙江寧波慈溪東南)。龍山所是個軍事要地,就在海岸邊,若被突破,內地不保,故決不能讓倭寇奪取龍山所的企圖得逞,為此戚繼光調集了數千名士兵抵禦倭寇,心想以多打少,且明軍占據地利優勢,應該是勝券在握。為此,戚繼光做好軍事部署,安排一部分人做誘餌,安排大部隊在伏擊圈埋伏。
但是戰況卻出乎戚繼光的預料。
倭寇氣勢洶洶地發起進攻,充當誘餌的明軍一接觸倭寇就開始逃跑,跑得也太快了,根本就沒有怎麼打。戚繼光擔心會讓倭寇懷疑有詐。可能是倭寇習慣了明軍一觸即潰的現象,因此沒有任何懷疑,繼續攻擊,直至進入埋伏圈。戚繼光下令明軍開始攻擊,原本以為這是對倭寇“包餃子”,會比較容易地消滅倭寇,但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倭寇發覺被埋伏後,開始按原路撤退。戚繼光下令明軍追擊,務必將倭寇消滅在海灘上。可是追著追著,明軍突然大亂,均跑著返回來,潰不成軍。戚繼光不禁納悶,逮住一個士兵問什麼情況,士兵回答倭寇殺回來了,然後匆忙地逃跑。還有軍將也勸戚繼光趕緊逃吧,不然倭寇上來後就麻煩了。
戚繼光非常生氣,明軍士兵作戰力之低,完全超過他的想象。原本以為十拿九穩的戰鬥,沒想到變成自己一方潰逃,倭寇反而趁勢追擊,真是太鬱悶了。不過他告訴自己,自己是主將,此戰是自己在東南的首戰,若失利了,那真是無顏麵見胡宗憲和父老鄉親。他告訴自己,不能撤退,必須想辦法鎮住敵人。
戚繼光看了看周邊地形,迅速爬上一塊大石頭遠望,看見倭寇呈“川”字形分三路進攻,那領頭的估計是他們的首領。常言道,擒賊先擒王。那射賊也要先射首領。戚繼光拿起弓箭,拉滿弓,定神瞄準,“嗖”地一聲,一箭射出。跟著身邊的軍士想,這裏離倭寇至少兩百步遠,怎麼可能射中呢?不料,過了一會兒,箭還真的射中了一名倭酋,那倭酋應聲倒下,倭寇們怔了下,但過一會兒後又繼續前進。戚繼光又拉起弓,連續射出兩箭,均命中倭寇首領,這下倭寇隊伍開始亂了,開始轉身逃跑。這就是著名的“龍山所三箭射三酋”。
士兵們不禁佩服戚繼光真是神射手,太厲害了!就這樣,明軍止住了逃跑,開始重新集合起來,開始追擊倭寇。但是明軍戰鬥力太差了,沒法有效打擊倭寇,隻是殺死了幾十名倭寇,而讓大部分倭寇登船逃跑了。原本可以大勝的仗,變成了小勝,戚繼光真是鬱悶。看來,要帶好這樣的兵打勝仗,真是太難了。
倭寇退卻後,並不死心,還是覬覦著龍山所這個軍事要地。僅過了一個月,兩千多名倭寇再次對龍山所發起進攻。這一次,戚繼光更加重視,提前向總督胡宗憲提出增兵請求。胡宗憲高度重視,讚成增兵,派出多路大軍進行聯合作戰,並讓巡撫阮鶚親自督領總兵俞大猷、參將戚繼光、台州知府譚綸等所率領的多路軍隊抗擊倭寇。
戰鬥打響,明軍倚仗兵力優勢,起初進展順利,三戰三捷。倭寇見勢不妙,便且戰且退,但不是退向海邊,而是往內陸退。明軍一路追擊,追至縉雲,再次打敗倭寇。倭寇接著退到桐嶺,明軍再次取勝。倭寇繼續逃跑,逃到一處名為雁門嶺(位於寧波慈溪)的地方,倭寇看到地形有利己方,居然也開始搞起伏擊。明軍追到這裏時,突然遭到伏擊,陣腳一下子大亂,許多將士不聽號令,紛紛逃跑。戚繼光再次發揮射箭的長處,“嗖嗖嗖”地連發十幾箭,箭箭命中敵人,這讓士兵看到了信心,好不容易抵住了倭寇的反撲。倭寇自知自己沒有援兵,也不敢戀戰,後來入海逃走。
這一仗,明軍功敗垂成,令人惋惜。不過,戚繼光結識了俞大猷、譚綸三名將領,結下深厚的友誼。戚繼光雖然小俞大猷25歲、小譚綸8歲,但交友不在乎年齡,此後三人關係密切,同心抗敵,成為好朋友、好同事。
俞大猷是胡宗憲重用的將領,其生平在前文已經介紹過,這裏不再贅述。譚綸也是胡宗憲器重的人才,他能力十分的強。譚綸生於正德十五年(1520年),字子理,號二華,江西宜黃人,出生於儒士家庭,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喜歡讀書,尤其是喜歡讀兵家和道家的書,其思維敏銳,智力過人,性格沉穩,對軍事頗為了解。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譚綸考中進士,被授予南京禮部祠祭清吏司主事。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譚綸升任南京兵部武庫清吏司郎中。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時,有一股倭寇流竄到南京城外,四處劫掠,殺人放火。當時南京城內守兵不多,且缺乏訓練,戰鬥力低,城內的官員和百姓不禁惶恐不安。譚綸心想,倭寇竟然敢侵犯太祖龍興之地,無惡不作,真是令人氣憤。他雖然是文人出身,但見此情景很想上戰場殺倭寇,報效朝廷。於是他向時任南京兵部尚書的張經請纓出戰。張經見年輕的譚綸有膽識,大為讚賞,便同意了。譚綸便向南京兵部所屬的軍隊挑選年輕力壯的,以及從民眾中募兵,共得500人,經過短暫的訓練後,就出了城門迎敵。倭寇見明軍陣容齊整,且自己人不多,稍作抵抗就潰逃了。譚綸因此獲得眾多官員特別是張經的好評。後來任總督的張經對譚綸十分器重,經常令譚綸跟隨在他身旁。這也讓譚綸收獲頗多,對軍事有深入的了解。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譚綸任台州知府。期間,他知道衛所兵戰鬥力低下,便向新任總督胡宗憲請求練兵,胡宗憲表示同意。於是譚綸招募了千人進行訓練。經過幾個月的訓練,這些士兵個個武藝嫻熟,紀律嚴明,士氣高昂,成為一支生力軍。第二年台州仙居縣因連日下大雨,城牆發生垮塌,不料倭寇兵恰巧來襲,開始發起攻勢,不久縣城就被倭寇攻陷。這可是大事。胡宗憲立即調派譚綸、盧鏜等將領率兵前往剿倭。譚綸新練的士兵勇猛殺敵,戰鬥力強,最終俘斬倭寇三百人,另死於水火的倭寇不計其數。仙居獲得解圍。隨後不久,龍山所有難,譚綸便率訓練出來的士兵參加了龍山所保衛戰。在此戰中,雖然明軍遭到倭寇埋伏紛紛逃跑,但譚綸的兵並未動搖,而是繼續殺敵,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譚綸任福建巡撫,剿滅福建倭寇。隆慶二年(1568年),出任薊遼總督,負責京畿防務。自居庸關到山海關,修建防禦台三千座,有效鞏固了北邊防務。隆慶五年(1571)年,升兵部尚書。萬曆年間被加封為太子少保。譚綸職位頗高,連俞大猷、戚繼光都是他的下屬,但交友不限職位高低,三人情誼依然深厚,可以說是一輩子的摯友,十分難得。《明史》評價譚綸“始終兵事垂三十年,積首功二萬一千五百。嚐戰酣,刃血漬腕,累沃乃脫。與戚繼光共事齊名,稱”譚戚”。”一個文科進士出身的官員,竟然能帶兵打仗到如此厲害的程度,亦是十分難得。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