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会  第一章 团圆1

章节字数:1383  更新时间:13-05-09 00:05

背景颜色文字尺寸文字颜色鼠标双击滚屏 滚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自燕王朱棣谋逆得手,篡位自封永乐皇帝后,便有意迁都。永乐元年于顺天府兴建北京,美其名曰“行在”。后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第二年,也就是永乐十九年改称北京为京师。虽于洪熙初仍称行在,但正统六年罢行在之名,定为京师。至此,都城于百姓之口,或称北京,或称京城,也叫京师。

    至于京畿之地,北京仍属顺天府管辖,而南京周围则属应天府,有明一代,两京京畿之地为直隶,故而又称南北直隶。

    八月的京师,整个北直隶的秀才都来科考。

    按大明制度,乡试每三年一次,逢子、卯、午、酉年为正科。一旦逢新皇帝登基等庆典加试则称为恩科。

    今年是丁卯年,正值乡试。

    乡试也叫省试,南七北六十三省的秀才到各省的布政使司衙门科考。南北直隶秀才自然到两京应试。

    一旦乡试考中,秀才就可摇身一变成为举人。这时就不再是穷酸秀才,而是有了举人出身。

    所谓出身,就是可以出仕为官,只要有人保荐就可进入官场,由此便不再是白身。

    即使没有做官的举人,百姓见了也要改叫老爷,在地方上也成了有势力的人物。

    有了举人出身的书生来年三月就可到京师参加会试,会试中试之人,可以参加廷试,也就是殿试。

    殿试考中者分为三甲。

    三甲并非三个人,而是许多人。

    第一甲三人。也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此三人赐进士及第。

    二甲有若干人,赐进士出身,这就要差了一些。

    三甲也有许多人,则赐同进士出身,这要更差一些。

    考中状元并不是说从此平步青云,状元初入官场授翰林候撰,是从六品的小官,按品级比七品县令大,却没什么实权,仅仅是一个编书匠而己。至于榜眼、探花则授编修,还要降一等,为正七品。二、三甲考中的书生同入翰林院为庶吉士,虽然出身高了,但连官都不是,只是些有工钱的翰林学员,算进翰林院深造。早晚管饭,平日有些纸钞钱,一月三锭银子,工部也安排住处,也算还好,只是养家却太困难了。庶吉士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考试,其中成绩优秀的,才能干状元、榜眼和探花做的工作,当个六七品的小官儿去编书。

    可见,按照制度,读书人要熬出头有多不易,即使考中状元也没有多大用处。

    不过……这是按照制度的,实际上谁会按着制度来?

    只要你有关系,考中庶吉士马上就可外任知州知县,比状元做修撰还美,如果会巴结上司,用不了几年就能进府里为官,还编得什么书?

    于是有了出身就有了一切,好处大大的。

    这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真义所在。

    至于你要严于律己,做一个真正有操守的儒学之士,那就不要来科考了,这里不适合你,不然就只好在翰林院混一辈子了。

    乡试考期定在八月,分三场考完。

    第一场在初九,三天后,也就是八月十二是第二场,最后一场在八月十五,恰好中秋节考完。

    这段时间秀才们是不准出来的,吃喝拉撒全在学政安排的考场内。

    科考完毕,秀才们就等待放榜。

    究竟自己中了没有?不知道。

    究竟家中可安好?不知道。

    秀才们心中既有对前途的忧思,又有对家人的挂念,还有科考完毕心中的轻松,一时间百感交集,唯有一醉排遣心中情怀。

    家境富裕的秀才们都去酒楼欢饮,攀上交情的三三两两结伙坐满了雅间和大厅,至于家境一般的秀才只得坐到街边酒肆中解闷。

    酒确实是好东西,至少现在可以让大家忘记许多不快,秀才们除去吟诗做乐就是讲起赶考途中的见闻,却绝口不提科考一事。

    越关心的往往越是说不出口的。

    正在这时,街上五匹马缓辔走来。

    马上三男二女,个个神情沉重,虽然他们目光平静,但那种由身上透出的忧伤让那些秀才的心不禁一颤。

    秀才们终于止不住心里的忧愁,一个个沉默不言了。

    

    搜索关注 连城读书 公众号,微信也能看小说!或下载 连城读书 APP,每天签到领福利。

标题:
内容:
评论可能包含泄露剧情的内容
* 长篇书评设有50字的最低字数要求。少于50字的评论将显示在小说的爽吧中。
* 长评的评分才计入本书的总点评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本站内容。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反动、影射政治、黄色、暴力、破坏社会和谐的内容,读者如果发现相关内容,请举报,连城将立刻删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其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因此产生任何法律纠纷或者问题,连城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