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章:感性思考者與理性思考者(下)

章節字數:5940  更新時間:15-09-23 10:00

背景顏色文字尺寸文字顏色鼠標雙擊滾屏 滾屏速度(1最快,10最慢)

    第四十九章:感性思考者與理性思考者(下)

    項羽則是感性思考者,相對劉邦而言,總是有點軟心腸。結果呢?戰敗了。

    楚漢相爭,劉邦勝了,項羽敗了,很正常。大家千萬不要替項羽惋惜,更不要做一些類似於:如果項羽當年怎麼怎麼樣,他就能擊敗劉邦,一統天下之類的假設。

    因為按照自然法則來說,項羽必須要輸給劉邦。因為在爭奪天下這一事件上,感性思考者必定會輸給理性思考者,這是規律也是事實。不管時間倒流多少次,項羽仍然會輸給劉邦。

    理性思考者擊敗了感性思考者,這是正常的,正確的,符合曆史規律的。因為曆史是無情的,曆史是絕對的理性思考者。在血淋淋的曆史麵前,你如果硬要感情用事,那曆史就隻能把你給淘汰掉。

    所以,曆朝曆代的開國帝王,都是很果斷,很決斷的人,這是一個規律。縱觀曆代開國皇帝,你很少能找出一個優柔寡斷,感情豐富,性格柔軟的來。

    當然,我並不是說感性思考不好,隻是說在爭奪天下這一事件中,感性思考者顯然不合時宜。就像咖啡跟茶沒有誰高貴誰庸俗之分,但如果你硬要在咖啡館裏買茶,在茶葉市場裏買咖啡豆,那結果就隻

    會是你被人給趕出來。

    在民間,大部分的老百姓心中,對項羽與劉邦的印象則剛好與上麵說的相反!在大部分的老百姓眼中,失敗者項羽,是大英雄,大豪傑!死的光榮!成功者劉邦則成了大無賴,項羽死的光榮,劉邦贏得

    齷齪。就連李清照都說到:【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你看,項羽活著是人傑,死了也是英雄。項羽英雄,劉邦無賴的看法深入人心,大家都很崇拜項羽。

    就連史記作者司馬遷,都對項羽崇拜不已。史記中隻有皇帝的傳記才能稱為本紀,項羽不是皇帝,但卻被司馬遷列為本紀中的一份子,對他讚譽有加。

    在曆史上,理性思考者擊敗了感性思考者,但到了民間,竟是感性思考者擊敗了理性思考者!為什麼結果會截然相反呢?因為民間的平民百姓們,畢竟還是感性思考者居多。你要是做了很卑鄙的,很毒

    辣的,很沒良心的事情,就算從理性上來講是正確的,大家還是會去用感性的眼光看你,覺得你這個人的人品很差,很不是東西。

    又所以,曆朝曆代的的開國皇帝都會被人罵,不管他做了多少豐功偉績,多少對百姓有好處的事情,他都會被人罵。這也是個規律。其實,開國皇帝對整個國家,尤其是對處於亂世中的百姓來說,絕對

    是救星。

    亂世之中,一將功成萬骨枯,能在各路諸侯之中殺出來一統天下的,當上開國皇帝的,都是理性思考者。因為曆史是理性的,如果不做一個理性思考者的話,他們就會被曆史淘汰。皇帝的位子也會有一

    個更加理性的理性思考者來接替。

    他們是絕對的理性思考者,為了成功,可以放棄一切。

    宋襄公在敵人渡河的時候,一打敵人,敵人就必死無疑。但宋襄公覺得這樣偷襲對手,顯得太卑鄙,就沒打敵人,而是選擇等敵人站穩腳跟之後,再堂堂正正的決戰。

    你看,多麼的感性。

    可宋襄公感性,敵人可不感性,敵人一站穩了腳跟,二話不說,發動猛攻!輕鬆的就把宋襄公的部隊給打滅了。

    宋襄公還說: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什麼意思呢?

    古代軍隊打仗的時候,有的時候成年男人不夠用,部隊人數很少。那怎麼辦呢?就征用一些小孩(其實也不小,也要十幾歲,隻不過沒成年罷了。)跟老人上戰場,湊人數。黃口就是小孩,二毛就是老

    人。(曹銅爵注:因為老人頭發上不但有黑色頭發,也有白色頭發,所以叫二毛,兩種顏色的毛發。)

    宋襄公很感性,很仁義,打起仗來,不殺對方軍隊裏的小孩與老人。

    但還是那句話,他仁義,他的對手不仁義。他不殺小孩老人,他的對手則狠狠地殺!久而久之這樣下去,對方國家的人口基數不會變,而宋襄公國家裏的人口則會慢慢的減少,宋國遲早會衰敗。

    你看,感性思考者如果去打仗,一定會被理性思考者給狠揍一頓。現實生活中,感性思考者也往往會被理性思考者給占便宜,給算計。

    但理性思考者們也不是全能的,他們可能會在戰場職場商場情場上大獲全勝。但他們卻會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自己為什麼沒有朋友呢?

    為什麼呢?有以下兩點:

    1:理性思考者不論地位高低貴賤,一般都交不到真正的朋友,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也是一個規律。

    2:理性思考者,基本上利益為先,但正常的人類都是有感情的,誰願意跟一個滿口利益,不講感情的人做真正的朋友呢?跟他在一起玩,還要時刻提防著被他算計,多累啊!所以理性思考者交不到朋友

    ,就算可以交到,那也一定不是真心朋友,而是以利益來維持的狐朋狗友。

    在這個世界上,還是以感性思考者居多,有的人甚至感情用事到為了救朋友,甘願放棄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所以古人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屠狗輩不太喜歡算計朋友,比較喜

    歡感情用事,將道德,良心,名聲等排在首位,利益的位置,略微往後一點是感性思考者,很仗義。讀書人們則都比較精於算計,依靠科舉走上仕途之後,早已經將良心,道德,舉頭三尺有神明之類的

    東西放在後位,將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出賣同窗同道也很正常,是理性思考者,容易負心。

    所以,其實這句話也可以如此翻譯:仗義的人啊,都是感性思考者,負心的人啊,都是理性思考者。

    第四十八章:感性思考者與理性思考者(上)

    今天來說一下我個人總結的感性思考者,與理性思考者之間的差別。

    先來說說王倫的死。

    可能仍然有的朋友,會固執的認為,王倫之所以被殺是因為他不想收留晁蓋等人,他太心胸狹窄了。如果他收留了晁蓋等人,那晁蓋等人或許就不會搶他的梁山了,而是會跟著王倫好好幹,一起興旺梁山。所以,王倫很蠢。王倫被幹掉完全是因為他不能容人,太過小氣,他完全是咎由自取,他應該收留晁蓋。

    這個看法對不對呢?我不能說這個看法不對,但是你是抱著這樣的想法的話,那我還是隻能說出那句話:你太善良了,你絕對是一個感性思考者。

    先不說晁蓋吳用到底會不會心甘情願跟著王倫好好幹——既然有的朋友仍舊把王倫的死怪罪到王倫的不能容人心胸狹窄上的話,那我們就先假設:晁蓋與吳用,確實有可能會心甘情願跟著王倫好好幹。在這種假設下,如果王倫收留晁蓋吳用的話,那麼會有以下兩個可能:

    1:晁蓋吳用對王倫感激涕零,忠心耿耿——那麼,王倫不會死。

    2:晁蓋吳用仍舊狼子野心,不肯做小的,要當老大,殺死王倫——那麼,王倫會死。

    兩種可能,各占一半。王倫可能會死,可能不會死。王倫死亡的可能性,高達50%。

    如果王倫不收留晁蓋呢?隻有一種可能:晁蓋走了,王倫不會死。王倫死亡的可能性,連0。0000001%都沒有。

    你看,收留晁蓋,王倫可能會死,也可能不會死。不收留晁蓋,王倫則肯定不會死。

    可能不會死,跟肯定不會死,選哪個?不用多說了吧!

    自古商場如戰場,商場,戰場,職場甚至情場,都是一個理性的,以利益搭建起來的平台。要想在這個平台上混的好,大家就一定要遵從理性思考,講利益不講人情這一項規矩,不管你願不願意,你都要遵守這個殘酷的自然法則。

    如果你硬要感情用事,當一個感性思考者的話,我不能說你做的不對,但我可以斷定,那樣的你,絕對會吃理性思考者的虧。

    太講道德的人,總會吃不講道德的人的虧。現實生活中,太重視朋友的人,也總會被朋友坑害的虧。

    比如上麵說的,晁蓋吳用有沒有可能真的對王倫感激涕零忠心耿耿呢?確實也有這個可能。但有這個可能歸有這個可能,你千萬不能去賭這個可能!

    收不收留晁蓋,感性思考者與理性思考者分別是這樣想的:

    感性思考者:雖然晁蓋有一半的幾率害我,但晁蓋也還有一半的幾率對我忠心耿耿啊!如果晁蓋真的隻是想在我手下打工呢?那我不收留他,豈不就是看著他被官兵打死?那豈不是冤枉了好人,害了他?

    如果他真的對我忠心耿耿的話,我還不收留他,導致他被官兵打死,那我良心過意不去,會內疚。我要收留他!——你看,感情用事,不想冤枉好人的話,結果就是可能會被殺死。這是感性思考者。

    理性思考者:雖然晁蓋很有可能沒想害我,隻是想跟著我好好幹而已。但不管那麼多了,不管晁蓋是不是好人,不管他到底怎麼想的,二話不說把他趕走!這樣雖然過不去良心,但我本人百分之百是安全——理性用事的結果,就是一定不會死,繼續快樂逍遙,資產也不會被搶走。

    當然了,如果晁蓋死後,大家發現他真的隻是想在我手下好好幹,沒想害我。那‘我’肯定是會內疚了,不過卻不會後悔。假設時間倒流再來一次,理性思考者還是會選擇把他趕走。

    因為明明有百分之百活命的機會,為什麼要去選擇百分之五十呢?這不是自找麻煩?太不理性。

    古人說,寧枉勿縱,寧殺錯,不放過。這些其實都是理性思考的結果。極端的理性思考,其實就是盡量的將感情,道德,良心等精神層麵的項目,盡量的排除在外。而將利益,以及對於自身的考慮,盡量的排在前幾位。

    請注意:我所舉的這兩種思考方式,並沒有誰對誰錯,誰聰明誰笨,誰高誰低,誰好誰壞之分,隻是價值觀不同,取舍不同而已。

    當然了,很少有人能做到‘真正的理性思考者’,不被感情所累。因為將理性思考做到極限的人,就沒有感性了,也就等於沒有任何感情了(友情親情愛情),變成機器人了。所有的事情,都要理性思考。這樣的人,雖然都會成就大事,但在感性思考者居多的世界上,這樣的人往往會被說成是沒有良心的禽獸,又或者被罵冷酷無情,不是人之類的。

    如劉邦,帶著兒子逃命時,敵人在後麵玩命的追,劉邦跟兒子兩個人的重量壓在車子上,車子越跑越慢,馬上敵人就要殺上來了,怎麼辦?二話不說,劉邦一腳把兒子踢下去,自己跑!

    你看,這就是標準的理性思考者。因為一旦因為車子慢被敵人活捉了,那劉邦跟他的兒子都會被殺死,死兩個。而拋下自己兒子不管,則兒子死,劉邦沒事,算下來才死一個,賺了。

    很多人會罵劉邦殘忍,不是東西,但從理論上來說,死一個絕對比大家都死要好多了。當然,從實際上來說,血濃於水,親情大於天,沒做到絕對理性的人,世界上的大部分人,都會寧願被自己兒子的重量拖累,父子一起被敵人所殺,也不願意丟下兒子,自己逃命的。

    第四十九章:感性思考者與理性思考者(下)

    項羽則是感性思考者,相對劉邦而言,總是有點軟心腸。結果呢?戰敗了。

    楚漢相爭,劉邦勝了,項羽敗了,很正常。大家千萬不要替項羽惋惜,更不要做一些類似於:如果項羽當年怎麼怎麼樣,他就能擊敗劉邦,一統天下之類的假設。

    因為按照自然法則來說,項羽必須要輸給劉邦。因為在爭奪天下這一事件上,感性思考者必定會輸給理性思考者,這是規律也是事實。不管時間倒流多少次,項羽仍然會輸給劉邦。

    理性思考者擊敗了感性思考者,這是正常的,正確的,符合曆史規律的。因為曆史是無情的,曆史是絕對的理性思考者。在血淋淋的曆史麵前,你如果硬要感情用事,那曆史就隻能把你給淘汰掉。

    所以,曆朝曆代的開國帝王,都是很果斷,很決斷的人,這是一個規律。縱觀曆代開國皇帝,你很少能找出一個優柔寡斷,感情豐富,性格柔軟的來。

    當然,我並不是說感性思考不好,隻是說在爭奪天下這一事件中,感性思考者顯然不合時宜。就像咖啡跟茶沒有誰高貴誰庸俗之分,但如果你硬要在咖啡館裏買茶,在茶葉市場裏買咖啡豆,那結果就隻會是你被人給趕出來。

    在民間,大部分的老百姓心中,對項羽與劉邦的印象則剛好與上麵說的相反!在大部分的老百姓眼中,失敗者項羽,是大英雄,大豪傑!死的光榮!成功者劉邦則成了大無賴,項羽死的光榮,劉邦贏得齷齪。就連李清照都說到:【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你看,項羽活著是人傑,死了也是英雄。項羽英雄,劉邦無賴的看法深入人心,大家都很崇拜項羽。

    就連史記作者司馬遷,都對項羽崇拜不已。史記中隻有皇帝的傳記才能稱為本紀,項羽不是皇帝,但卻被司馬遷列為本紀中的一份子,對他讚譽有加。

    在曆史上,理性思考者擊敗了感性思考者,但到了民間,竟是感性思考者擊敗了理性思考者!為什麼結果會截然相反呢?因為民間的平民百姓們,畢竟還是感性思考者居多。你要是做了很卑鄙的,很毒辣的,很沒良心的事情,就算從理性上來講是正確的,大家還是會去用感性的眼光看你,覺得你這個人的人品很差,很不是東西。

    又所以,曆朝曆代的的開國皇帝都會被人罵,不管他做了多少豐功偉績,多少對百姓有好處的事情,他都會被人罵。這也是個規律。其實,開國皇帝對整個國家,尤其是對處於亂世中的百姓來說,絕對是救星。

    亂世之中,一將功成萬骨枯,能在各路諸侯之中殺出來一統天下的,當上開國皇帝的,都是理性思考者。因為曆史是理性的,如果不做一個理性思考者的話,他們就會被曆史淘汰。皇帝的位子也會有一個更加理性的理性思考者來接替。

    他們是絕對的理性思考者,為了成功,可以放棄一切。

    宋襄公在敵人渡河的時候,一打敵人,敵人就必死無疑。但宋襄公覺得這樣偷襲對手,顯得太卑鄙,就沒打敵人,而是選擇等敵人站穩腳跟之後,再堂堂正正的決戰。

    你看,多麼的感性。

    可宋襄公感性,敵人可不感性,敵人一站穩了腳跟,二話不說,發動猛攻!輕鬆的就把宋襄公的部隊給打滅了。

    宋襄公還說:不殺黃口,不獲二毛,什麼意思呢?

    古代軍隊打仗的時候,有的時候成年男人不夠用,部隊人數很少。那怎麼辦呢?就征用一些小孩(其實也不小,也有十幾歲了,隻不過沒成年罷了。)跟老人上戰場,湊人數。黃口就是小孩,二毛就是老人。(曹銅爵注:因為老人頭發上不但有黑色頭發,還有白色頭發,所以叫二毛,兩種顏色的毛發。)

    宋襄公很感性,很仁義,打起仗來,不殺對方軍隊裏的小孩與老人。

    但我還是那句話,他仁義,他的對手不仁義。他不殺小孩老人,他的對手則狠狠地殺!久而久之這樣下去,對方國家的人口基數不會變,而宋襄公國家裏的人口則會慢慢的減少,宋國遲早會衰敗。

    你看,感性思考者如果去打仗,一定會被理性思考者給狠揍一頓。現實生活中,感性思考者也往往會被理性思考者給占便宜,給算計。

    但理性思考者們也不是全能的,他們可能會在戰場職場商場情場上大獲全勝。但他們卻會發現一個奇怪的事情:自己為什麼沒有朋友呢?

    為什麼呢?有以下兩點:

    1:理性思考者不論地位高低貴賤,一般都交不到真正的朋友,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這也是一個規律。

    2:理性思考者,基本上利益為先,但正常的人類都是有感情的,誰願意跟一個滿口利益,不講感情的人做真正的朋友呢?跟他在一起玩,還要時刻提防著被他算計,多累啊!所以理性思考者交不到朋友,就算可以交到,那也一定不是真心朋友,而是以利益來維持的狐朋狗友。

    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感性思考者居多,有的人甚至感情用事到為了救朋友,甘願放棄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所以古人說:【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屠狗輩不太喜歡算計朋友,比較喜歡感情用事,將道德,良心,名聲等排在首位,利益的位置,略微往後一點是感性思考者,很仗義。讀書人們則都比較精於算計,依靠科舉走上仕途之後,早已經將良心,道德,舉頭三尺有神明之類的東西放在後位,將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為了保住自己的官位,出賣同窗同道也很正常,是理性思考者,容易負心。

    所以,其實這句話也可以如此翻譯:仗義的人啊,都是感性思考者,負心的人啊,都是理性思考者。

    搜索關注 連城讀書 公眾號,微信也能看小說!或下載 連城讀書 APP,每天簽到領福利。

標題:
內容:
評論可能包含泄露劇情的內容
* 長篇書評設有50字的最低字數要求。少於50字的評論將顯示在小說的爽吧中。
* 長評的評分才計入本書的總點評分。

Copyright 2024 lcread.com All Rit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本站內容。
請所有作者發布作品時務必遵守國家互聯網信息管理辦法規定,我們拒絕任何反動、影射政治、黃色、暴力、破壞社會和諧的內容,讀者如果發現相關內容,請舉報,連城將立刻刪除!
本站所收錄作品、社區話題、書庫評論及本站所做之廣告均屬其個人行為,與本站立場無關。
如果因此產生任何法律糾紛或者問題,連城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